“蛮”“恋”不分

    文革时期,铁城县锣鼓村有一位青年农民,名叫戚锋,他刚小学毕业,靠着老子是公社的党委书记造反起家,他又是靠造反起家,居然当上“县中学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贫宣队”)的队长。为了赶上潮流,他改名为“戚卫东”。当时正是文革高潮,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停课闹革命外出串连去了,后来伟大领袖毛主席号召“复课闹革命”,学生和老师才陆陆续续地回来,由于原来的课本,都被说成是“封资修”的毒草不能使用,因此,上课时,只能用毛主席的诗词代替课本向学生授课,因为这个贫宣队队长戚卫东文化水平实在是太低了,所以在教课时,他将毛主席诗词的《菩萨蛮》都读错为“菩萨恋”,他还自以为是煞有介事地对学生解释说:“伟大领袖毛主席这首‘菩萨恋’,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所以连天上的菩萨,都下凡留恋人间了。”
    此事偏偏被一个被打倒了的老校长听见,当时老校长被定为走资派已经靠边站了,老校长的工作,就是扫厕所,洗便池。他听了这位革命干将的讲课,哭笑不得,越听越不是滋味,他被打倒了,已经没有发言权,当晚,一夜不能成眠,心里想,如此下去,祖国下一代不是被毁了吗?他思绪联翩,忧心忡忡地撰出一比对联,联曰:
    “虫”可易“心”?今日良心虫已蛀,
    “蛮”能言“恋”!将来爱恋蛮难收!
    后来,在一次政治学习时,老校长故意朗读毛主席的《菩萨蛮》,本意是让这个贫宣队长有个自知之明,谁知他听了,却瞪起眼睛,强词夺理地说:“什么菩萨蛮?菩萨有野蛮的吗?明明就是菩萨恋,说明我们神洲大地,现在搞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连菩萨还留恋人间嘛!”
    老校长面如土色,慌忙认错,好在没有上纲上线。当晚,老校长联想到这个贫宣队队长,恃着自己手握有权势,更深半夜,经常找一些不谙世情的女红卫兵和一些女老师到他的宿舍谈话,商讨造反事宜,意识到他意图不轨,老校长又失眠了,转辗反侧,老是睡不着觉,于是又撰成一联,联曰:
    既然虫已变心,腹内蛆虫尽满,
    即使蛮已成恋,世间乱恋难收!
    后来打倒四人帮后,拨乱反正,老校长恢复原职,他这两比对联,说明他虽然处于逆境,但是时时刻刻关注着自己的学校的教学工作,成为教育战线的模范。他这两比楹联,也被县楹联协会选为优秀对联公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