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二怪作画讽贪官
相传“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当县令时,因性格清高,看不惯官场的腐败,与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僚们格格不入,他不愿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故欲辞官不做,返回故乡扬州,归隐园林。这时,他的一帮文坛好友们纷纷前来相劝,有的赞成他辞官不做,返回故里,去专攻诗文。有的说,现在清官越来越少,若是他这样逃避回乡,那些贪官污吏更是弹冠相庆了,老百姓更没指望了,劝他留下来,与那些贪官污吏斗下去,因此众人争执不休,连炉子上的一壶烧滚了的水也全然不顾了,友人们分成两派,面红耳赤地争论着,郑板桥也忙着解释争辩,弄得口干舌燥,正想上前提起茶壶倒茶饮,这时,一个友人向他说:“郑兄且慢,我说嘛,你想辞官不做,那也可以,但是你得临场即席画一幅画,赋一首诗,表明你现在的心迹给我们留念,我们才放你辞官回乡,你先画画作诗再喝茶吧!”
郑板桥一听,兴致来了,连忙问那友人道:“绘画吟诗可以,但是要我以何为题,才能透意呢?”那友人沉吟片刻,说:“郑兄,就以炉上的铜壶为题吧!”
郑板桥微微一笑,提起笔来,一气呵成,画了一个大铜茶壶,题诗曰:
嘴尖肚大鼻耳高,
大火焚身还逞豪,
量小岂能容大物?
肚中沸腾起波涛!
友人看了,都知道这是一首自嘲诗,说明他因对社会黑暗、官场的腐败不满,心里正如汤煮一样沸腾着,因此而辞官,知无法挽留,只由着他。
谁知,郑板桥要辞官不做,擅长画鬼的“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也有同感,也想辞去他的县宰回扬州过他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他们的一帮好友当然也纷纷来劝罗聘,但是他也是去意甚坚,实在没有办法,众友人只好随他了,但是友人们也是要他如郑板桥一样即席绘画一幅,赋诗一首,以表明他的心态,留作纪念,罗聘应允,他生平最爱画鬼,什么大鬼小鬼,恶鬼善鬼、僵尸鬼、无常鬼都画,而且个个鬼都被他画得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只要你一打开他的《鬼趣图》,即可看到一幅幅令人捧腹发笑、引人深思的画面。这时,罗聘这个大漫画家,因身在官场,耳濡目染,目睹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这时,一个个贪得无厌的贪官形象浮上他脑际,他悲愤交集,气愤填赝,现在友人要他即席绘画赋诗,他灵感来了,提起笔来,也是一气阿成,一挥而就,画了一个大贪心鬼,一个小贪心鬼。这大贪心鬼大手大脚大脑袋、头发直竖、手里拿着沉甸甸的金银锭和珠宝,行走非常吃力;这个小贪心鬼,拿着钱币,也是头重脚轻、两肋特大,身子很小,行动更加困难,他画完画,微微洒笑,就题诗一首,
诗曰:
头重如山强步趋,
鬼穷还被鬼揶揄。
凡人毛发无端竖,
你辈形骸太不拘。
大手凭空扇道路,
丰颐随意插牙须。
当年却是衣冠客,
一入凶门貌便殊!
好一句“他年却是衣冠客,一入凶门貌便殊!”,画家在此将贪官们讽剌得入木三分。友人们看了就明白,知道罗聘名是画鬼,实际是讽剌人,讽剌那些贪官污吏,说他们未做官时,也是一个好人,可是一入官场这大染缸,就相貌狰狞,面目丑恶,变成这个残害人民的贪心鬼了。
后来,他的这一名作,收入他的《鬼趣图》,这漫画集成为国画的珍品,成为古代的讽剌漫画典范作品而流传于世。
(原创发表于《天南》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