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失街亭之谜
话说当年诸葛孔明屡次北伐均败于途中,硬是不甘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其决心 其毅力空前绝后,匪夷所思.
当时的蜀汉,刘关张等老一辈革命家相继去世,西蜀显得后继无人.随着战争环境的越来越复杂化,诸葛亮君心烦意乱,夜不能寐.常常一个人呆坐在中军帐前,苦思冥想,搜肠刮肚也想不出一条妙计.不由得仰天长叹:难道山人我也江郎才尽了吗?
马谡乃名门之后,也曾识得兵书,学一些阵法,其人好大喜功,夸夸其谈.总在人前自吹自擂,显得华而不实.不过马谡常怀一颗炽热的报国心。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躺在行军床上,翻来覆去总也睡不着,于脆起身漫步到帐外,任凭清凉的夜风轻抚,好将心中的烦燥赶跑。
不知不觉已到丞相帐前。本来他与诸葛孔明的关系就很铁,缘于他大哥马良临终前的托咐 ,诸葛君总是在人前人后对他另眼相看,二人以叔侄相称。诸葛孔明见马谡来到帐前,正好自己也想找个人闲聊,便让门将把马谡叫到跟前,关心地问道:你因何也睡不着?
谡曰:侄儿看叔父为国为民操碎了心,总想替叔父分担一些,只怪侄儿志大才疏无计可施,故心里烦闷,出来走走。不知不觉来到叔父帐前,打扰叔父办公,万望叔父恕罪。
咦,龟儿子是不是耗子别左轮起了打猫心肠——看上我的丞相位子了。诸葛孔明不动生色,稳坐案前,手握羽扇,挥手示意让马谡坐下。
诸葛曰:现在兵出祁山,又遇到麻烦了,侄儿有何良策?
好家伙,这下正中马谡下怀。自己憋了几天才想出一条小小计策,在此时不拿出来献上更待何时。于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大讲特讲了起来。
诸葛孔明正襟危坐,神情专注地盯着马谡。再看那马谡更是口沫横飞,得意洋洋。说来也巧了,每次战争,诸葛亮君所施之计总是与马谡的计策有些大同小异,难道是巧合?!
此后那马谡在将士们面前,就更加飞扬跋扈,目空一切了,大言不惭地说:丞相老糊涂了,不信你们看看,现在哪一场战事所用之计不是我马某想出来的。哼••••••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俗话说得好:好话不出门,孬事传千里。这些对诸葛孔明大不敬之词很快就传到他本人耳朵里了。
你个龟儿子,给点阳光你就灿烂,给点洪水你就泛滥,竟敢在人前揭老子的短处,看我不收拾你,想当年,先主三顾茅庐请老子出山,打过的大仗小仗•恶仗险仗无数次,那时候你娃娃还在穿开裆裤。妈的,就连先主对我也是言听计从,你算老几。日你先人板板,骑驴看样本,走着瞧。
诸葛孔明在川内呆久了,什么骂人的土话他都学会了,但他在人前从不骂人,只在心里头。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大概就缘出于此吧。
建兴六年,司马父子领兵南下,欲取西川。三十万大军压境,诸葛孔明召集所有将领召开战前军事会议,讨论如何迎敌。
也活该他马谡要遭殃,别人都往后缩,他却偏偏往前冲,主动请缨要带兵前去守街亭重镇。诸葛君明知先主有言在先: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却偏由着他的性子来。心说:你马谡迎战司马懿,真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想死还不容易,老子成全你。于是让马谡写下生死文书,才让他领兵两万五千人前往街亭进发。
马谡刚一走,诸葛孔明心头“”咯噔“”一下:要遭。马谡言过其实,众所周知,他死是小,失街亭是大,要是真丢了街亭,幼主追我问起来,山人也不好过啊。算了,大人不记小人过。于是又增派忠厚老实的王平前去助战。
这一场鏖战,司马火烧山野,数万蜀兵呼天抢地,死伤无数,那场面惨不忍睹••••••
一听街亭失守,诸葛孔明顿时捶胸蹬足,悔之晚矣:山人愧对先主啊!
挥泪斩马谡,也是不得已为之的事了。喝退众人,诸葛孔明问马谡:你平时好大喜功也就罢了,战前为何不听王平苦苦劝告,犯此兵家大忌,屯兵于山头,敌人必先断你汲水之道,让你不战自乱,你•你•你找死!你可是知道先主临终有言,说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都怪我呀!都怪我呀!
马谡泪流满面,痛不欲生:叔父不别自责。全是侄儿我的错,是我刚愎自用害了大家。你杀了我吧。
诸葛接着说:我不杀你,众军士不服,从今往后再难也服人,更何况你战前立下军令状,不杀你,我就是徇私舞弊,便是于军法不顾。哎,贤侄啊,你好傻喔。罢罢罢,你就放心地走吧,你的妻儿我会好好照顾她们,我会向幼主求情,把你的俸禄发放给她们,供你的子女上最好的学校。让他们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栋梁。
谢谢叔父!马谡朝诸葛孔明“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早已泣不成声。
突然,诸葛孔明大吼一声:来人,拖出辕门斩首。
“咔嚓”一声,人头落地。
马谡虽然言过其实,说来说去他到底是诸葛自己人,就是亲信,他诸葛孔明不是不知道。今后还有谁敢同自己亲近?惨啰。话又说回来了,事已至此,已是回天乏术啊。诸葛孔明越想越不是滋味,气血上涌,大脑膨胀,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当场昏死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