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面子搅黄了异国情缘
昨天晚上和孩子一起欣赏电视节目,一段由老外大山参与的相声勾起了父女俩的一段往事……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孩子打来电话说晚上要带一位客人来家吃饭,并特意嘱咐我做些好菜,热情接待,少说话。撂下电话,我有些纳闷,什么样的客人呐?还要剥夺我这个老爸的言论自由?!莫非孩子有了对象?初次上门有些胆怯?怕我这个未来的老丈人一旦出言过重而伤了他的自尊……?妻子也是满腹狐疑。
由于妻子身体不好,在家里我早就成了里外“一把手”,今天接到重任,自当尽力而为。我带着一连串的问号直奔超市,选购了不少“绿色无公害”精品,还花重金买了一瓶53度的茅台……
走进厨房,一通择拣清洗、烹炸煎炒,使出浑身解数,搞的我是“七荤八素”。我手里翻弄着锅铲,心里仍在琢磨未解的疑团。也不知是油烟的熏呛,还是那些问号的搅和,平日里得心应手的厨艺施展不开了,不是忘了加盐,就是少了鸡精,不是忘了添水,就是粘了锅底……呵呵,用“心绪不宁、手忙脚乱”八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而坐在沙发上的妻子,此时的表情却似乎淡然了许多,但我知道,她的内心一定比我还着急,你看她那双眼睛总往门那儿瞄呐!
时针已经指向6点,按惯例此刻的门铃应该响了,但是耳边传来的却是锁孔的转动声。咦?一向有钥匙不用而要摁门铃的孩子怎么违规了?这鬼丫头,她是想给老爸、老妈来个意外惊喜吗?我和妻子急忙起身朝门口走去。
“爸、妈,我回来啦!”门开处,传入耳膜的是孩子银铃般的声音,映入眼帘的是她身边的一位男青年。我真的十二分的意外和吃惊,眼前站着的是一位个子与我等高,金发碧眼的年轻小老外啊!“这是我的一个法国朋友”,孩子边介绍着,边引着他进屋。小老外没有说话,挺绅士地朝我们微笑点头,并递给我一瓶洋酒。“哈罗,WELCOME!欢迎,欢迎!”我有些失措,中英文夹杂着,热情地招呼他在客厅入座。
妻子陪着两个年轻人,听由他们嘀咕,反正叽里咕噜的英语也掺乎不上,要不是孩子不时地给她翻译几句,还真不知道这个妈妈会多尴尬呢。我则将杯盘菜肴一一摆放上桌,然后到厨房去完成最后的杰作——沙锅煲烫。借着煲烫的空隙,我开始端详起那瓶洋酒来,哈哈,原本以为是XO什么高档名酒的,原来是百十来块的干红啊!我脱口冒了一句:“滴额赤佬尬小气,第一趟来孬一彬尬态柏额酒!”(这个家伙太小气,第一次来拿这么差劲的酒!)当然,为了不让小老外听懂,我说的是上海话。
我拿出了茅台,示意孩子告诉小老外,今天不喝他带来的洋酒,喝咱中国的名酒。我拿过老外的酒杯,左手斟着酒,右手翘起大拇戈,意思是告诉他这才是好酒啊!他双手接过酒杯,连说了几句THANK,白净的脸上虽然挂着微笑,但还是隐隐显现出一丝拘谨和不安。
饭桌上,他自始至终就没有说过一句中文,简短的几句英语还是由孩子当的翻译,这就使我确信他不懂汉语,更不会懂阿拉的上海话。看孩子与他的那种交流的眼神,我知道这应该是她的男朋友了。为了孩子的幸福,作为父亲自然要对此发表些高见喽。但出于礼节,我的一些意见和看法是微笑着看着老外,用他听不懂的上海话向孩子和妻子发表的:“滴额小赤佬摁么洒噱兜,交格宗啊国宁勿来塞额。今后捏家哪能古啊?”(这个小家伙没啥好的,交这种外国人不行的,今后日子咋过呀?)妻子笑着表示赞同。小老外似乎听明白了什么,坐在那里有些尴尬,孩子则一个劲地向我使眼色。然而茅台的酒劲儿使我忽略了孩子的眼色,同时也将她事先的电话嘱咐丢在了脑后。
实话实说吧,我当时撂出这句话是一种爱心和私心交杂在一起的混合体。我们疼爱孩子,实在是舍不得让她孤身一人远嫁国外;身边就这么一个独生子女,她去了异国他乡,今后老两口由谁来照顾呀!
小老外告辞了,他走了。孩子告诉我,自那次分手后两人就再也没有联系过。我也至今没有当成老丈人。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小老外来中国已经好几年了,在开发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工作,他还担负着上海分公司的一个什么职务,来我家之前刚从上海出差回来。他不但懂汉语,而且还懂上海话呐。我的那一番高论,他听得真真的,领会得透透的。另外由于中西方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差异,老外赠送的礼物是应该当场拆封表示赞赏的,饭桌上也不应该用你的茅台替下那瓶洋酒的啊。
“现在很多外国人都懂汉语,会说好几个地方的语言,看人家老外大山普通话说的多标准,一般中国人还不如他呢!老爸,都是你,几句话就搅黄了我们的一段异国情缘。” 电视机旁的孩子理直气壮地嗔怪着我这个自作聪明的老爸……
呵呵!这孩子,事隔那么久,她对此事还耿耿于怀呐!看来,为人父母者还是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恋爱、婚姻自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