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模一
在胡长青没有落马之前,有人迎奉杨光远长的象胡省长,不论是形象、言谈举止、能力…都蕴含着胡省长的特有的素质。
尽瞎说,不要讲这样没原则的话,嘴上虽反拔,但他心里却绝对受用。
就此设立胡的现职为他的人生的第一目标。
杨光远特有的条件具备了胡省长外观, 头大、身材短粗,活脱是胡长青的孪生,做胡长青的模仿秀,肯定是最佳人选。
收集胡省长的信息、了解喜好、收看胡出席的各种场合的电视报道、相关报纸,成了杨光远闲暇时的必须。
胡的书法很有水准,杨光远全身心地研修其风格。
从那时起开始仿胡省长的笔体练字,并冠以当代 “胡体”之称,并言有过王曦之之势,可想胡长青在杨光远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从消耗的纸张看,杨光远真下了不少工夫。
经过一段时日,有了些成效,并精心书写胡省长衷情至理名言“ 淡薄名利、宁静致远” 的横幅,作品苍劲谈不上,粗野还是有富裕的。
悬挂于办公室的显要位置。
在能显示他地位、特权的办公室孤芳自赏个人作品,从中遐想作省长滋味。
立于横幅前端详横幅,一手钗着腰、一手拿水杯,从杯中升腾的热气中体会自已的未来。
姿态不像领导,却胜似国家领导人。
模仿就要精准,点滴杨光远也不会放过,要学就要作的淋漓尽致,这才对的起胡偶像。
胡省长唱歌有一套,还受过专家传授,据说一位知名的歌唱家曾做过胡的N奶,人家是在床头对着口型辅导过,吐字、发音练的相当的专业。
革命歌曲《在见了,大别山》是他的拿手,婉转优扬,高抗激昂那个音那个率中国不二。
杨光远象追星狂徒爱着胡,他要把胡的歌声传唱在内蒙古高地。
熟记歌词、音调,模仿胡形色神态演绎于任何酒会上,只是下级邀请的场合。
有高他一级的领导在场时他是不敢放肆的。
五音不全还自我感觉良好,陪客欣赏的相当陶醉,给于热烈的掌声,专致享用着杨光远从十二指肠酝酿出的燥音。
贺彩声轰托出良好的气氛,使杨光远更加投入地宣泄,“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再看一眼大别山…大别山呀养育了我、我要把你铭记在心头”。
音率不全,普通话夹杂着土腥气,高低音续接时没有过渡,急刹、猛起。
听众感受似被骤然举起,又忽地抛出,折磨的神情压抑、心跳加快、伴有失重感。
显露出哭笑不得的面孔,杨光远根本顾及不到别人沉受的能力,从掌声中体会到了大别山站在至高与胡省长领略那里的风光美景。
好好的的一首歌就这样让他唱的奇妙的牙碜。
为了办事所有人都要忍辱负重、受着煎熬,还不能有厌恶的表情遗露出来,要主动请杨光远来曲《大别山》。
自然而然这就成了接待杨光远酒会上的保留趣目。
其实没人提意他也得唱,要不憋的很难受,连带酒也喝的不舒服,买单人所求之事是办的不可能完美的。
就这样吃喝了多年,唱了多年,硬是把胡长青唱的下台了,他还在继续唱。
胡倒台后,有位高官也象杨光远是胡长青的诚实信徒。
因挂了一幅‘淡薄名利、宁静致远’在办公室,被上级领导注意,结果一查,真的有一些事情说不清,最后被割职查办。
杨光远听后很紧张,感到有这样的偶像羞耻,把胡的至理名言取下交于门房刘老汉让他处理掉。
刘老汉一辈子大字不识一箩筐,接过杨光远的字幅,瞧着好,扔掉怪可惜的,就糊在床头上摭挡尘土,刘老汉也要过把胡瘾。
杨的追官梦告一段落,他的手书也有了一个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