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派”是这样产生的
三查五反的时候,横岗县一姓刘的副书记到腊树公社检查工作。当问到该公社一共有几个右派分子时,公社邓书记答:“九个”。刘副书记一听,大为不悦,说:“你们腊树偌大的一个公社难道就这么几个‘右派’?依我看,最少也得有个二十个吧?同志啊,阶级敌人往往是很善于隐藏和伪装的啊,得深挖呀!”
领导的一番训斥,使邓书记深感事态严重,便当夜召开党政成员会,讨论了半宿后才统一思想,最后一致通过:增加十一个“右派”名额,除公社大院两个外,其余的名额分派到社属各单位。
公社农机站也有“幸”分到一个指标。这下可让站长老赵犯了难,因为划“右派”毕竟不是评劳模,摊到谁头上都一万个不愿意啊。当时的农机站也就四辆车四个人,开汽车的老赵兼着站长,其余三个拖拉机手,分别是老钱,小孙,小李。老钱开车的技术最好,话不多,但为人豁达,特别是晚上也好喝点“猫尿”,是赵站长的铁杆酒友。小孙今年高中毕业后就进了农机站,是站里的知识分子,平时修个车什么的,也是重活、脏活抢着干。小李虽有点吊儿郎当的,却是公社邓书记的准女婿。
四个人都根正苗红,平时也没哪个有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行。老赵躺在床上几乎是一夜没合眼,也没想出到底“推荐”谁合适,但也总不至于来个毛遂自荐吧?
快吃早饭的时候,老赵终于做出决定:为完成这个艰巨的政治任务,今天不出车,上午开会讨论,确定人选,下午上报。
八点半,全站人员到齐,正式开会。老赵先将情况作了个简单的说明,然后要求大家各抒己见,想出个最好的解决办法。要在平时,大家早就踊跃发言了,但今天的情况特殊,竟半天连个屁都没人放。
最后,还是老赵打破沉默,说:“各位兄弟,要说个人感情,我跟大家处得可比亲兄弟还好。只是现在的事乃形势所逼,不是你我可以左右得了的,万一摊到谁的头上也不要怨别人,就认命吧!我现在想了个没办法的办法,就是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确定,大家认为怎么样?”
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大家默认了这个有点近乎荒唐的办法。随后老赵发给每人一枝笔和一张纸,并一再申明一个人只写一个名字,也就是一个人只能“推荐”一个,得“票”多者当选。
大家面面相觑,半天不敢动笔。是呀,写谁呢?别说大家平日没什么不愉快的事,就是有冤有仇也不好在这种事上拿人开刀呀。因此,尽管大家都用左手捂着纸,自己写的什么别人看不见,但谁都不想带头落笔。
眼看着就快十二点了,老钱因为头天他老婆趁圩日送了点油炸咸鱼来给他改善生活,开会时就有一口没一口的喝茶,结果一泡尿实在憋不住了,就放下笔起身出去撒尿。剩下的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见小李用嘴朝老钱的背影一撇,老赵和小孙也就心领神会了,三人以绝快的速度投下了关乎个人前途的“神圣”的一票。
结果,老钱以三票的绝对优势“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