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晓畅是位普通的中学英语老师,什么都好,就是为人有些死板,不善变通。尤其是在讲课讲评讲义习题的时候,照本宣科几乎成了一种本能,却从来不会融会贯通,更不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看法。对此,同学们都有些看不顺眼,总想找个机会好好地治治他。
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
    他又在讲评前天刚做的试卷——说是讲评,其实也就公布正确答案;而选择题的答案,无非也就“A”“B”“C”“D”一路念下去。这对于他简直是最省心省力的事情,几乎是他的拿手好戏,如若有同学不服,他也老早就想好了说辞:“别问我为什么,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找到理由的,你只需记住就是了!”
    所以这一天,当有同学对第11题的答案为何选“A”而不选“C”提出置疑的时候,他也正想照此说法打发过去,冷不丁又有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几乎令他大跌眼镜的说法:“可是,老师,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明明是‘D’!”理直气壮,毋庸置疑!他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揉了揉眼睛,又仔细看了看,没错,是选“A”啊!他正想说那个同学是无理取闹,正想对他置之不理,就此蒙混过关,冷不丁那同学已经将一本书递了过来:“老师,我没有骗你,偏巧我这书上也有这道题,标准答案就是选‘D’,旁边还有很颇为详尽的注释呢。不信,你看!”
    晓畅满怀狐疑地接过书,一时之间真尴尬到了极点。这份讲义是自己从一本教师参考用书上复印来的,答案自然也是专家顺便提供的,怎么可能有如此低级的错误呢?不过看着看着,他就禁不住笑出了声,你猜怎么着?
    原来,那本书上的标准答案跟他公布的其实是一回事,只不过两者“A”“B”“C”“D”交换了一下顺序,事实就是这么简单!
    于是,晓畅如释重负,尽量摆出一副正经八百为人师表的训斥道:“这不是一回事么?你们又不是小孩子,怎么能如此断章取义,怎么,它们的字母顺序改变了,你们就不认识了么?要学会独立思考,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能盲目地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懂了么?”
“懂了!”台下的回答异口同声,震耳欲聋。不过晓畅注意到,大伙似乎笑得更欢畅,闹腾得也很厉害了,显然是别有用心意味深长……
      一时之间,晓畅不由有些无地自容,真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还好,下课铃声适时地给他“解围”了。自然,他赶紧顺坡下驴,尽量装出一副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样子:“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我们下次再见,下课!”“起立!”随着班长的一声指令,全班同学哗啦啦全站了起来,甚至,还多此一举颇为煞有介事地行了一个鞠躬大礼,似乎在跟他表示敬意跟谢意,其实巴不得如此不学无术误人子弟的他早些离开呢!晓畅心里当然也白大家伙的用意,不过既然大家给足了他面子或者对他的身份多少有多顾忌吧,反正就没有及时点破,自己又何必非得那么直来直去给自己难堪呢?想到这儿,晓畅尽量收拾了身上的自尊残片,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冲大家伙礼节性地微微笑了笑——那一瞬甚至颇有一种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味道,然后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
    身后传来一身颇为刺耳的哄笑声。
    不过晓畅也懒得计较那么多了,似乎,他也没有计较的资格。本来嘛,大家并没有做错什么,谁让自己那么懦弱无能的呢?何况现在眼不见为净,又何必非得上纲上线的呢?事情闹大了,固然大家伙难以下台,自己的脸面也不见得就能挂住;何况自己这样不闻不问岂不正显示了自己宽容大度不拘小节,说不定大家会因此感动甚至渐渐收敛言行举止,又有什么不好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想着,晓畅不由自主得意地笑出声来,似乎已然看到了那跟大伙打成一片的无限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