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也骗人

    老李转业到地方文联后,仍然保持着在部队的习惯,天天早晨出去跑步。
    这天,他跑到滨河公园一棵大树下,听见旁边有两个人说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个矮胖子是人称“二百五”的小店主,正嬉笑着说,“哎哟,我们的朱作家,听说你退下来了?”
    老李知道那个朱作家以前是文联副主席,只是他刚从部队回来,还没有和朱作家单独接触过。只听得朱作家说,“哈,我早退啦!”
    二百五又问,“怎么,你有六十了?”
    朱作家说,“我快七十啦!”
    老李不由地朝那两个人看去,只见朱作家抱着一岁多的小男孩,正悠闲地走着,旁边是二百五在练倒走。
    二百五疑惑地说,“朱作家,看上去你显得年轻,根本不像快七十的人,再说你家还有这么小的孩子,似乎不可能啊!你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应该传授给我们啊!”
    朱作家慢悠悠地说,“七十岁的人应该有个什么标准像啊?再说谁规定我家不能有小孩啊?”他对怀里的小孩问道,“是不是啊,狗儿子?”小孩不高兴地“唔”了一声,说,“朱儿子!”朱作家哈哈笑道,“二百五,我告诉你,我练童子功啊!”
    二百五不相信地翻了翻眼睛,转身朝另一边走了。
    过了两天,有位也练晨跑的熟人告诉老李,文联应该管管朱作家,朱作家是县里知名人士,怎么能满嘴里跑舌头—胡言乱语呢?他明明是五十多岁,他说是七十岁;他明明是去年因为年龄到了退二线的,却说是早就退了;他只有一个儿子,是中学教师,哪来的一岁小儿?再说了,他这么一把年纪了,练的什么童子功?这不是骗人吗?那个二百五逢人就说朱作家骗人,影响不好啊!
    老李一想,问题大了,这是涉及到形象的大问题,于是专程去拜访了朱作家,婉转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作家听了,笑得直不起腰来,好半天才说,“哎呀,我是作家,虚构故事是我的工作嘛,说着玩的,怎么当真了?”
    老李说,“你是我们这里的名人,还是要谨言慎行才好。”
    朱作家不笑了,“我这次还真没有虚构故事。你想,我既然退下来了,对单位而言,年龄多大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至于那个一岁小儿,是我儿子的儿子,我儿子小名叫狗娃,我说他是‘狗儿子’,他不高兴,说是‘朱儿子’;再说了,我现在天天要带孙子,成语叫‘含怡弄孙’,这不是在练童子功吗?”
    老李一想,对呀,我怎么就相信二百五的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