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蜗牛
趁十一长假,我同老公去雕塑圆那里的海边“赶小海”。
“赶小海”是咱青岛人的老传统。我们之所以选择离家较远的海边,是为了避开栈桥、海水浴场等,那些节假日游人比“小海”还多的拥挤场面,图个人少清净!
“赶小海”要赶上落大潮才好,落大潮时,滩涂露出的大,拣挖到的各种小海货也就多,只可惜今天我们来晚了,到达时,潮水已经涨了一半了,给我们“赶小海”的时间就不多了,我们只好抓紧时间,弯腰低头、蹲下站起地忙开了。什么小蛤蜊、小螃蟹、小香波螺等等,统统收获进袋子里!
我们正兴致勃勃地埋头忙活着,忽然,听见不远处有人在喊:“啊,大海!我们终于来了!”我抬头一看,嗬,一群外地游客正喊着笑着蜂拥着扑向大海。老公说:“这下这里也热闹了。”
这时有一老一少两个游客走近我们。他们也在滩涂上寻寻觅觅。小女孩问老者:“爷爷,你快看哪,这里有那么多的小贝壳呀。”老者蹲下看了后说:“这不是贝壳!还会动呢,这是蜗牛吧。”小女孩转而问我:“这海里怎么会有那么多蜗牛啊?”我愣了一下反问道:“蜗牛?在哪?”小女孩指指我袋子里装的和石滩上蠢蠢欲动的小东西说:“就是这些海蜗牛呀!怎么会从我们老家跑到你们的海里来呢?真起怪!”
噢,是他们祖孙俩把小香螺当成海蜗牛啦!我开玩笑地说:“这不奇怪呀,你们不是也从内地跑到海边来了吗?”
小女孩听了咯咯地笑了,天真的笑声感染得我们也都乐得合不拢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