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慢性子。
    本来我俩不认识,我的一哥们,是个一天到晚不知道忙什么的主,有一回,他忙得连自己都找不着了,可他找到了手机,给我来一电话:“喂,兄弟,我有一聚会,在某时某地,,你替我去一趟吧。记住,是晚上啊。”那会儿,我正下岗,没事正在家呲牙呢,便满口答应。直到三年后,我才搞明白,这聚会,当时跟我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
    到那点,我就兴冲冲的去了,我一看,好家伙,那户人家黑咕隆咚,一点灯光都没有,而且大门紧锁,门口还蹲着一个人,也不知道是不是来参加聚会的,反正我不认识。我就开始叫门,摁完门铃,拍门板,折腾得手也酸了,嗓子也快哑了,旁边那位这才搭腔,说道:“别忙乎了,里面没人。”
    我急道:“不是说有聚会吗?你知道这家人上哪去了?”那人答道:“在门口呢。”
    门口这位就是慢性子。
    慢性子有慢性子的好处,一个广告看二十几年。这个广告就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所以,他用攒了一辈子的钱,在今年年前,刚买了一辆,并在广告后,加了一句:这个世界原本没有路,人走多了就有了路。年后,我去拜访他时,看完颇有感慨,又加了一句:去鬼门关本来没有路,于是丰田为达目的绞尽脑子,终于想出了好办法,把刹车改成了油门。
    我的慢性子朋友在家就再也坐不住了,第二天一早,就坐在岔路口的寒风中瑟瑟发抖。有时,我还真不明白,别的事你慢那成,穿个衣服,你慢个什么劲?这时,来了一宝马,“嘎”的一声,停在他的身旁,一红光满面的绅士,从车窗里探出头来,问道:“路边的,上哪儿哪儿怎么走?”我朋友是个讲礼貌的人,别人对他不讲礼貌,他也不是很在乎,所以他哆哆嗦嗦站起身来,用手哆哆嗦嗦的一指,老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来,这回不能全怨他,有一多半是冷的。等我朋友说出第一个字时,那宝马已经跑出二里地去。
    半小时后,我朋友还在那里晒太阳,那位绅士浑身湿淋淋的回来了。见着我朋友就冲他喊:“我说指路的,你是怎么指的路!知道吗?顺着你指的路,刚刚我直接把车开到鱼塘里去了。你认识路吗你?”我朋友还是那样,等对方喊完三遍,这才不紧不慢地答道:“不认识。”那人急了,叫道:“不认识,那你指什么路呀?”我朋友答道:“我刚才不是指路,而是想告诉你一个事实。可我还没说完你就跑了。”
    那人冲到我朋友跟前,叫道:“什么事实?”我朋友一脸委屈地说道:“我想说的是,我刚刚沿着这条路,把一辆车开到鱼塘里去了。”
    有倒霉的时候,就有高兴的时候,高兴的事是慢性子朋友刚刚被任命为某县县长,临行他向我们这一圈狐朋狗友问计问策,大家伙高兴地就跟自己得到升迁一样,有的就建议他,先得改改脾气,更有的直接给他送来一幅横轴,上面写着:说实话,办实事,坚决贯彻中央精神。我朋友一看有理,就把这些建议统统都采纳了。
    这天, 我朋友刚把横轴在办公室挂好,秘书来回,省长来他那里检查工作了。我朋友马上准备了盛大的接待,叫上几个得力人手,直接把省长的小汽车的四个轮子,立马都给卸了下来。
    省长急道:“你干嘛把我的车轮拆下来?”
    我朋友毕恭毕敬地说道:“省长,我现在正在贯彻落实中央的普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文件精神,就请您就带个头,自己走回去吧。”
    省长又问:“那我车怎么办?”
    我朋友答道:“您还想带回去呀?”
    省长急道:“那是。”
    我朋友来回走了几圈后,一咬牙一跺脚,说道:“冲您是省长,我不能不给您个面子,好,我这就去帮您借个板车,请您拖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