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失灵
现在男女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可是,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着男女的终身大事,有指腹为婚的,有换亲的,有招亲的,有代人相亲的,甚至有抢亲的,不一而足。
却说西子村有个姑娘叫西凤,方龄二八,出落得如花似玉,婷婷玉立,胜西施,赛貂婵。可就是这么一朵人见人爱的鲜花,却偏偏插到了一堆牛粪上,嫁给了一个呆若木鸡的男人东瓜。
原来,东、西两家父母指腹为婚。双方孩子如果互为男女,就结为秦晋之好;如果双方性别相同,就一如既往作为朋友相处,世代相好。
恰巧东方生男,西方生女,真是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可不巧的是,东家男孩东瓜天生弱智,反应迟钝。可双方有约在先,结为亲家是既定方针,岂能反悔呢?
俗话说,龙配龙,凤配凤,眨巴眼配独眼龙。可在那个封建家长制的年代,西凤是没有选择自己婚姻权利的,只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了东瓜。
东瓜长得像水桶,五大三粗不说,而且笨嘴笨舌,头脑转不过弯。用现在的话说,是机械系木头专业毕业的。而西凤天生丽质,精明过人,眼睛一眨就是一个主意,与东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西凤嫁到东家,持家过日子,当然一切都得听从西凤指挥。东瓜做事也很卖力,西凤指到黄河他走到边,从未有过半句怨言。这对西凤来说,多少也是精神上的一点弥补。
在过去,男女有着严格的分工,男主外,女主内。西凤天大的本事,也只能操一室之锅,待人接物,逢场作戏都得由男人出面顶着,女人抛头露面是有失体统的!
出粗力东瓜有的是力气,但待人接物可让西凤伤透了脑筋。尤其是逢年过节,家中来客,都必须由家主东瓜作陪才行,女人是不能轻易上桌陪客的,只能在厨房里烧火做饭。可东瓜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劝酒奉菜,他一概不知。有时,上桌只顾自己又是吃的,又是喝的,把客人冷落在一边,好象他自己是客人似的。西凤为此暗地也不知落过多少回的泪,唉叹自己的命苦,嫁给了个呆头鹅。
生米己经煮成了熟饭,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但西凤毕竟是个聪明的姑娘,她要变被动为主动,想办法来改变现状。
却说这天,家里又要来客人了,西凤头天晚上一夜都未睡好觉,想的是怎样使丈夫东瓜待客有方。功夫不负有心人,西子终于想出个巧妙的办法,东瓜听着连连点头称是,准备第二天进行如法炮制。
说曹操到,曹操就到。这天中午,家里来了好几个客人,工夫不大,西凤就将一桌酒席准备好了。宾主各就各位,东瓜按西凤指令,端坐在桌子的下方,其他宾客按年龄长幼关系依次入席。
这次东瓜开始时应酬得很得体,该敬酒时就敬酒,该奉菜时就奉菜,该斟酒时就斟酒。西凤透过厨房与客厅的小孔也看得一清二楚,对丈夫东瓜的言行举止感到甚是满意,不亚于她自己亲临酒桌现场。
西凤究竟使用的是何招术如此奏效呢?原来西凤在东瓜的脚上拴了一跟细线,常人肉眼是很难发现的。只要西凤在厨房将线一拉,东瓜就按顺序依次敬酒、奉菜、斟酒;不拉线,就是自己随便吃喝。这个暗号不难掌握,东瓜当然应付自如,而且屡试不爽。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酒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突然外面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室外鸡鸣狗跳,顿时向家中蜂拥而入,有一只鸡一下子就钻进了桌子底下,将那细线绊到了爪子上,只见这只鸡欲走不能,便将那细线来回扯动不止。东瓜以为是西凤在发出指令,于是一阵手忙脚乱,恨不得将酒一股脑儿倒尽喝干,将菜全部倒入客人碗中。刹时间,桌子上酒杯、酒瓶、碗筷的碰撞声此起彼伏,一片混乱。弄得来客一个个大眼瞪小眼,无法拒绝东瓜的一片“盛情”。
西凤见指挥失灵,赶紧从厨房跑出来,可是为时己晚,只见此时桌子上己是一片狼籍,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