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聊聊斋
【一】考城隍
《考城隍》是《聊斋志异》凡十二卷本中开局的第一篇。
文中所记宋焘者,乃一县秀才。已经是爷爷辈的宋秀才还不满足,还要考城隍,梦想当城防司令。细想想也是,这秀才和城防司令毕竟差着不是一个两个等级呢,人谁不想进步啊。于是就病了,是真得病了,还是想当官想出病了,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梦中被拉到一处官府,参加了一场莫名其妙的考试,题出的也怪,叫作“一人二人,有心无心”。本来是关帝爷和手下的官员闲着没事,拿两个垂死的秀才寻开心的勾当,两个考完试就得死球,有心无心还有个屁用,只能留着沤大粪了。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两个秀才给个棒槌还当针(真)了,苦思冥想回答起来。话说回来,不当真又能怎样呢?做梦都想飞黄腾达的人,牛鼻绳早就攥在了他人手里,还不是让人牵到哪儿是哪儿,别说题目是“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就是“来考试的都是王八蛋”,他们俩敢不答吗,舍得不答吗?
宋爷爷还真就答出点模样来,答卷中一句“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做了好事不予以奖励也就罢了,做了坏事不惩罚是什么道理呢?明显地是非不清、目无法纪,却受到了众神的激赏,传赞不已。
考试这种事本来就是一本糊涂帐,生杀予夺的大权掌握在出题者和判卷者手里,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去年浙江高考试卷中有一道明显的错题,教育部到今天都没有认帐,尤其是作文这类试卷,据说去年的高考中,一份没达到字数要求的诗歌试卷竟然得了满分,不服不行。从选拔人才的层面说,尤其是从选拔者的角度来说,没有比考试更简单易行的了,至于人品、德行、能力、素质、觉悟就只能从略了。
宋焘还真就通过了,凭着一纸答卷楞是混了个河南城隍,成了神仙了。
宋上任之前还没忘了装神弄鬼,穿上官服前呼后拥地到老丈人家炫耀一番。
《考城隍》,死也要考个一官半职的。
【二】耳 中 人
秀才谭晋玄,非常相信所谓的吐纳导引的法术,他日夜练习,不避寒暑。
导引,一作道引,“道气令和,引体令柔”的意思,原为中国古代强身除病的一种健身方法。《庄子·刻意》成玄英疏:“导引神气,以养形魄,延年之道,驻形之术”。《一切经音义》上说:“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但导引之术被道教承袭之后,变成了气功,被当成修仙得道的方法了。
谭晋玄不仅练得耳朵里有人说话,说话的小人还蹦了出来,三寸左右的小人如同夜叉一般,在地上旋转不停。练气功练到这个程度也算练到家了,不承想如此丑恶狰狞的东西却怕见人,被来借东西的邻居吓得东躲西藏,跑没影了。看来人的灵魂都是丑恶的,正因为丑恶所以见不得人,哪怕是邻居。
丢了魂魄的谭秀才,患了疯癫病,号叫不休,又是吃药又是打针,折腾了半年才好。
也怨不得谭秀才一个,容易上当受骗的,喜欢把异教邪说奉为圭臬的,往往都是那些有学有识的知识分子,认识两个半字,可下子翻到好东西了。
好在老谭没自杀上吊,杀妻弑父自焚去,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气功是轻易练得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