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趣
腊月的清晨,寒风凛冽,钻心刺骨。正是这固阴沍寒,才唤醒了云里梦里QQ农、牧场夜以继昼打工的我;才使我想起了锈迹斑斑的那支烂笔头;才使我想起了久违的、心爱的凤凰博客里那一亩二分地。
约莫八点时分,我依旧准时来到了办公室门前,忽见一位莫过五岁的小玩童,恰似QQ牧场小袋鼠般的在走廊里蹦来蹦去,并不时敲打着我的办公室门,小样十分可爱,于是,我弯下腰,双手抓住小顽童笑问道:“你是哪个的儿子”?小顽童答道:“我是爸爸的儿子”;笔者接着问:“那你爸爸又是谁的儿子”?小顽童不加思索的说:“爸爸是我的儿子”;“那你爷爷是谁的孙子”?小顽童拍着胸脯且铿锵有力的说:“爷爷是我的孙子”!借着这份乐趣,笔者随之一番调侃:“哟呵,乳臭未干的小大爷,竟然子孙满堂,恭喜!恭喜”! 小顽童听得这些似懂非懂之话后,越说越有劲,越说越来神,越说越离谱,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裤腿上擦了两下后手舞足蹈的接着说:“我还有好多好多孙子,我外公、姥姥、奶奶,他(她)们全都是我的孙子”!!
令我纳闷、疑惑不解的是,按说五岁左右小孩子,应该接受了幼儿、学前班的启蒙教育,此类基本伦理称呼应该有所了解。也许是这臭小子过于顽皮、过于精明,故意用他幼小的幽默来忽悠我这位准爷爷。无知也好,忽悠也罢,童言无忌。
平素一人呆在办公室里,多少觉得几份孤寂,一年难得遇上几次如此开怀的小顽童,既然如此,那咱爷孙两借此机会再好好玩一把,看看究竟谁能忽悠谁。
大凡学前班的儿童都知道,伸出大拇指和食指,那是表示数字8; 伸出大拇指和小指,那是表示数字6,笔者正是利用这一手势数字表示法,与这小精明玩起了小把戏。
笔者:“你会做十以内的加法吗”?
顽童:“我会”。
笔者:“你不会”(故意激怒他)。
顽童:“你才不会”!
笔者:“那6加1等于几”?
顽童:“等于7”。
笔者:“错了!应该等于3。
笔者作了一个6的手势,问小顽童是几,他说是6,随后,笔者在手势6的基础上再伸出了一个指头,并要求小顽童数一数一共是几个,小顽童说是3。哈哈,这就对了,我说6+1等于3它就等于3,对吧?没错吧?这臭小子看得一池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于是便说:“那我们的老师就是饭桶”!!
一番忽悠后,笔者以负责任的长者之姿态,对这孩子进行了正确的引导与帮助。其实,逗孩子玩,也是开拓、提升孩子综合智力的潜能要素之一,孩子通过接触繁侈的客观问题与现象,让他从中去感悟、分析、辨认事物的本质,解析事件的对与错,无疑,值得予以正视。
2010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