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字先生
一位教书先生,满腹学问,就是常用“白”字,虽然别人一再提醒,只是积习难改,于是很少有人雇佣他。
庄上立了私塾,东家不愿用他。他当即保证,不再教“白”字,并且约法三章,教错一字,愿减束修一半,教错二字,可将束修扣光,教错三字,罚钱无有,可取他的东西抵罚。东家只得允其任教。
一次教《论语》,他将“曾子”的“曾”字教成“普”了,东家按约罚钱,扣下束修的一半。有一次,又将“公孙丑”的“丑”字教成了“五”,于是束修扣光。如再教下去不开薪水,光管饭吃。第三次,又将“季氏旅于泰山”的“泰”字教成了“秦”。照章办事,该拿他的东西抵罚。东家把他的大褂扒了下来。
教了一年书,一个子儿没落下,还搭上了一件大褂。年假回家,他老婆说道:“你可回来啦,正等你的束修买肉过年哩。”
他不言语,老婆打开他的行李,也没翻出一文钱。要给他洗衣裳,发现大褂没有啦,于是,着急地问:“钱呢?大褂呢?”
他长叹了一声,只得说道:“贤妻休急,听我告之。一年束修不少,无奈遇友来借。头次遇到普子曰,借去束修一半。二次又遇公孙五,束修被其借光。临来又将大褂借于秦山穿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