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贩子

    早年我去南方,见画廊里有一位大画家的作品标价只有200元,当时觉得价高,最后没买。现在这位画家的作品在市场上拍卖价都在10万元以上!把这故事讲给妻子,她抱怨我傻,在遗憾中开始算计:“当初你若买上10幅画,今天咱们家不也是百万富翁了嘛?!”我不是商人,自然对市场经济没有先见之明,所以,昨天的故事只能让今天的妻子遗憾了。再说,那年月的200元可不是今天的200元!在我老家足以娶个媳妇!怎舍得买一张画呢?倘若有人问我:“一张画值钱还是一个媳妇值钱?”当时对单身的我来说当然是媳妇值钱!如果现在有人问同样的问题,我的回答依然和以前一样,还是媳妇值钱!估计口气没有当初那么坚定!
    过去好多书画家往往不出售自己的作品,碰到朋友、知音,真正的爱家,都是白送,不收取任何润笔费。于是便有不少这方面的故事,至今流传:某地一位农民,偶尔认识一位大画家,两人成了朋友,然后画家给农民兄弟送了不少画,农民却不识货,拿回家糊了窗户、顶棚。剩下的送给别人再糊墙。当有一天知道这位画家的作品价值连城的时候,只有遗憾了!类似这样的故事很多,是真是假,很难定性。不管听者听得如何兴奋,故事的最后都会在遗憾中结束!就像一个穷人突然挖出一袋金子,最后当作石头扔了一般可笑!
    历史上,有些专门作假的书画贩子最后成了大家。这类故事也很多,在此我不想多说。在我的记忆中,“文革”期间,大多书画家都被打成“右派”,关进牛棚,生死未卜,哪有心思创作?哪有条件创作?没有了书画作品,哪来的书画贩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文艺作品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书画贩子再次粉墨登场,演绎出许多离奇的故事。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一些腐败分子也层出不穷。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收藏字画。其实就是变相的收钱。一些会来事的人便与书画贩子紧密团结起来,满足腐败分子的嗜好!腐败分子收的多了、藏的多了,慢慢地也就知道几个书画家的名字,于是在公众场合大谈艺术,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有文化、懂艺术的清官!艺术品落到这些人的手里,是社会的悲哀,也是艺术家的悲哀!
    与腐败分子勾结的书画贩子都是有一定实力的人!有人看到他们和领导如此火热、又能赚到大钱,便开始模仿,拿一些赝品,走家串户,专门行骗。我就遇到过一位,神秘兮兮的展开一堆大家的书画赝品,假得离谱!书画贩子口若悬河地给我讲:这是清代大书法家的四条屏、那是唐代大画家的斗方……敢拿自己的头担保都是真品!翻着看时,竟然发现我的一位朋友的书法也在其中,大概只有这幅是真的吧。我有意问他这件作品的作者是哪里人?卖多少钱?书画贩子说;这是清代人!一幅至少要一万元!我现场拨通朋友的电话:“有人拿着你的字给我推销,要价一万元……”朋友笑着说:“我的字哪有那么值钱?送都没人要!”书画贩子赶紧卷起他的字画,满脸郁闷,默默念叨:“原来他还活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