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花轿
一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姓马,因出身寒门未曾裹足,所以人称马大脚。
这天,正是秋高气爽之日,马大脚原是想去农户家扶桑采麻,轿行在南京郊外,途经一小道,忽发现前面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探路的太监告诉她,是一辆娶亲的花轿。
道很宽,不影响双方行走,也就在两轿擦身而过的时候,清风把花轿的窗幔掀起,马大脚发现了一个异常的情况:新娘的红盖头落在了脚边,身子也倒在了一侧,已是满头大汗,面如白纸,浑身颤抖,气喘吁吁。大事不好,新娘已患了重病!
马大脚一声高喝:“速速停轿!”这叫声很大,自己的轿停下来了,而花轿仍在前行。马大脚急了,赶快命随行来的太监挡道,自己也赶在了花轿前面。
马大脚坐的是官轿,官轿和民轿在款式上是有区别的。轿夫们不敢小视马大脚,只得把花轿停了下来。与花轿随行的有新郎及新娘家的亲友,马大脚问大家,你们知不知道新娘患了重病?大家都说知道。既然知道,为什么不去给新娘治病呢?
有一位年长者忙给马大脚做解释,说:“贵夫人有所不知,我们这儿有个习俗,花轿进婆家不能超过午时,‘过午花轿,披麻戴孝。’是说新娘要克死公公。”
马大脚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大声说:“这个习俗要改,人命大于天。当务之急是救人。”说虽说出来了,但想了想,习俗也不是一时半伙改得了的,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办法:
要新娘去看郎中,花轿空着去新郎家。这样一来, 人也救了,花轿不同样没有过午吗?谁知她的话还没说完,众人连连摇头,告诉她,还有一个习俗:花轿一空,克死家公。就是要克死老公的意思。
马大脚明白了,她听懂了一句话:女人不是人,女人命薄如纸,男人命大如天。这些所谓的习俗都是给男人们立的。
忽然间,马大脚又冒出了一个主意,刚要把主意说出来的时候,花轿里出了一个意外:新娘晕过去了!轿夫和随行的客亲一个个都已惊慌失措!
马大脚又说话了,这次她的语气特别坚定: “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大家一定要听我的。不然,我要去官府告你们。告你们见死不救,草菅人命!”
听说要见官,众人都害怕了,再说,她不是说有好主意吗?只得听她的了。
首先,马大脚要新郎把新娘的礼服脱下来,把新娘子扶上了自己的官轿;又要抬轿的太监速速把新娘子送往太医院。干完了这些,大伙眼巴巴地望着她,主意呢?
马大脚果然有主意,她对大家说:“其实办法很简单。你们的亲友中不是有几位伴娘吗, 选出其中一位,身穿新娘的礼服,头顶新娘的红盖头,这花轿不是没有空吗?这花轿不也能在午时前抬进了新郎官的家里吗?拜天地时新娘盖着红盖头,拜完天地就进了洞房,进了洞房把门一关,等着新娘回来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万一新娘一时回不来呢?问题还不在于此,一查伴娘的情况,伴娘有六位,个个都是红花闺女。要红花闺女扮新娘,在那个时代不亚于要了人家性命。再找其他人代替,亲友中没一个是女性。
怎么办呢?马大脚也患了难。就在这时,亲友中那位年长者又说话了:“这扮新娘原本就是想图个吉利,谁扮都一样,只是男人个大肩宽,容易露出破绽,再说咱们这儿也不是没有女人呀。”说罢走到马大脚面前,给她深深鞠了一躬:“官夫人在上,小民冒犯您了。这办法是你想的, 主意是你出的,要我看,您干脆救人救到底,撑船撑上岸。这扮新娘的事……”后面的话还没说完,又连连给马大脚鞠了三躬。
马大脚是什么人?人家可是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人,还怕扮新娘吗?想了想刚才看见的这一幕,今天别说把扮新娘的事派在了我的头上,就是抢,我也要把这活揽在手中。想到这儿,马大脚一挥手,说:“成。要我扮新娘没问题,不过我有一个条件。答应了我立刻上轿,不答应你们另选高明。”接着说:“花轿落地,新郎官要背我进屋,行三磕九礼后,新郎官要用红丝带牵我进新房。”
众人一听,大惊失色,这样一来岂不是坏了“天地天为大,男女男为尊”的尊卑关系吗?可事已至此,不答应还有什么法呢?在“不死父母就死自己”的严峻事态下,新郎咬着牙答应了。
再说新郎的家。他家在地方上是个旺族,父亲在县府任捕头。这捕头的职务,少说也相当于现在公安局的的刑侦队长。年龄也不是很大,就四十刚过一点儿,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花轿一到,捕头赶快和妻子坐在了上首,因为接下来有仪式,新郎和新娘要三磕九礼了。
花轿在庭院外停了下来,捕头在正厅上首看得清清楚楚;新娘头顶红盖头从花轿中走了出来,他也看得清清楚楚。忽然间,他看见新郎把新娘背在了肩上,大吃一惊:男人的肩,如泰山,怎么能背着女人呢?等他还没回过神来,新郎已把新娘背在了他的眼皮下。接下来是三磕九礼,捕头的眼睛不自觉朝新娘脚上一看,不得了,怎么会有这大一双脚呢?这双脚怎么看也比自己的小不到哪儿去呀。捕头这时候开始患疑惑了。礼毕之后,便是要入洞房,又跟着出了一桩怪事:新郎解下系在胸前的红丝巾,把丝巾的一头递给新娘,自己拿着另一头,牵着新娘往洞房走。捕头有些沉不住气了:男人的手,应该是一手抓权,一手抓钱,怎么能牵着女人走呢?
正当捕头患疑惑,有火发不出的时候,偏偏事情来了个节外生枝,火上加油:一个还不醒事的顽童趁大家不注意,“涮”地揭走了新娘的红盖头。这一揭不要紧,捕头夫妻,还有客厅内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向新娘射了过去。怎么啦?不得了啦!眼睛还是自己的吗?
捕头到底是捕头,这事他事先就患过疑惑,如今一见,新娘不是新娘,原是位中年女性,年龄和自己差不了多少,不由得怒从心上起,气从胆边生,一手将新郎抓在手里,“叭”地就是一耳光。先打再问:“好你个小子。到底出了什么事,你给我如实招来。”
新郎被打得金星直冒,一时间前言不达后语,把个事情越说越乱,越说越糟。捕头越听越气,越气越来火,手指着马大脚的鼻子,开口就骂:“好你个刁妇,竟敢冒充新娘,戏弄花堂。你讨米骗饭也不看地方,既然跑到了爷的门下。不要你蹲大狱,你也不知道王法的利害。”说罢高喝一声,“来人啦!把她拿下!”人群里有几个捕头的下属,一听头在叫,赶忙走到马大脚跟前,把马大脚给捆了,由于是捕头自家的事,下手很重,直把她捆得像端午节的棕子。
人群中有随花轿来的亲友,一看事情闹大了,赶忙把捕头叫到一处没人的地方,将路上所发生的事说了个清楚。并一再强调,该夫人是坐的官轿,手下还有一众随从。
捕头一听,有些发慌了,又听这亲友的情况介绍后,想了想,人家也是好心呀,赶快叫人松绑。可是,命令还没发出去,室外发生了异常情况。一个亲友飞步入内:“不得啦,外面来了一支不得了的军队!”捕头忙问:“军队就是军队,怎么是不得了的军队?”“真的不得了啦,来了一支御林军!”话刚落音,一支御林军把整个院子团团围了起来。
这御林军可是皇上亲管的军队啊。捕头是见过世面的人,常听人传颂过马大脚,再联想眼下这位女人。不想不像,越想越像,突然间感觉裤裆一热,吓出一泡尿来。
御林军是怎么来的呢?原来,马大脚上花轿的那一时候,她的随行人员吃不准了,于是就派人上报给了朝廷。
此刻,御林军的头进了客厅,一见马大脚被捆绑了,大喝一声:“反了!你们反了朝廷!”说罢给马大脚松了绑,又把捕头也像捆棕子似的捆了个结实。
捕头骂皇后是刁妇,说皇后是讨米骗饭的,这是不得了的大事;又把皇后捆绑了,这是更不得了的大事,这事要株连九族啊!所有人都不自觉地摸摸自己的脑袋,所有人都先望一眼长天,再看一眼大地。按现在的话说,人生是多么的美好啊!
马皇后高坐上首,捕头及他的妻儿都跪在了她的膝下。马皇后问捕头:“你知道你犯的是什么罪吗?”捕头答:“死罪。”马皇后又问:“你怎么知道你犯的是死罪呢?”捕头又答“因为这是天定的。‘过午花轿,披麻戴孝。’‘花轿一空,克死家公。’”“可这花轿一没过午,二没为空呀?”“那是皇后体恤庶民,来了一个假戏真做。”
说到这儿,马皇后轻轻一声冷笑:“捕头真是一个聪明人,那我今天就成全你”说罢一声高喝,“来人!”御林军早已待令:“到!”马皇后接着说:“把捕头带下去,要他先去洗个澡,再换身衣服上来,我怎么闻到一股不同平常的气味了呢?”
新娘子也回来了,她得的是“急惊风”,这病好得快,去得也快,进屋一看,情况不对,也做好了“生是他家人,死是他家鬼”的准备。
捕头洗完澡,换了干净衣服。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等待马皇后的决判。而马皇后并没有急着要判决的意思。她要新娘重新穿好礼服,坐进花轿;要新郎官把新娘从花轿中背到堂前,行三磕九礼;再要新郎解下彩球,牵着新娘入了洞房。
做完这一切,该是皇后宣判罪状的时候了,室内室外寂静无声,皇后脸上仍然满是严肃,仍然要捕头夫妻高坐上首。
皇后慢慢地移动着脚步,走到堂前。突然,她给捕头夫妻鞠了一躬,高声说:“祝新郎官父母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回头又对众亲友说:“也祝大家在太平盛世,竟享年华,能喝的开怀畅饮,不能喝的拿筷子夹菜!”
怎么,皇后不杀我?人家说话可是一言九鼎啊,人家可是天上福星转世啊!捕头又感觉裤裆一热,这泡尿是高兴出来的。
从此后,新娘坐花轿少了“花轿不过午,花轿不为空”的习俗,多了“新郎背新娘,新郎牵新娘”的新规矩。这规矩后来也成了习俗,这习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看来,这还是当年马皇后为广大妇女争来的一份权益呢。
此作发表在《故事版》2007第9期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结发妻子姓马,因出身寒门未曾裹足,所以人称马大脚。
这天,正是秋高气爽之日,马大脚原是想去农户家扶桑采麻,轿行在南京郊外,途经一小道,忽发现前面吹吹打打,好不热闹。探路的太监告诉她,是一辆娶亲的花轿。
道很宽,不影响双方行走,也就在两轿擦身而过的时候,清风把花轿的窗幔掀起,马大脚发现了一个异常的情况:新娘的红盖头落在了脚边,身子也倒在了一侧,已是满头大汗,面如白纸,浑身颤抖,气喘吁吁。大事不好,新娘已患了重病!
马大脚一声高喝:“速速停轿!”这叫声很大,自己的轿停下来了,而花轿仍在前行。马大脚急了,赶快命随行来的太监挡道,自己也赶在了花轿前面。
马大脚坐的是官轿,官轿和民轿在款式上是有区别的。轿夫们不敢小视马大脚,只得把花轿停了下来。与花轿随行的有新郎及新娘家的亲友,马大脚问大家,你们知不知道新娘患了重病?大家都说知道。既然知道,为什么不去给新娘治病呢?
有一位年长者忙给马大脚做解释,说:“贵夫人有所不知,我们这儿有个习俗,花轿进婆家不能超过午时,‘过午花轿,披麻戴孝。’是说新娘要克死公公。”
马大脚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大声说:“这个习俗要改,人命大于天。当务之急是救人。”说虽说出来了,但想了想,习俗也不是一时半伙改得了的,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办法:
要新娘去看郎中,花轿空着去新郎家。这样一来, 人也救了,花轿不同样没有过午吗?谁知她的话还没说完,众人连连摇头,告诉她,还有一个习俗:花轿一空,克死家公。就是要克死老公的意思。
马大脚明白了,她听懂了一句话:女人不是人,女人命薄如纸,男人命大如天。这些所谓的习俗都是给男人们立的。
忽然间,马大脚又冒出了一个主意,刚要把主意说出来的时候,花轿里出了一个意外:新娘晕过去了!轿夫和随行的客亲一个个都已惊慌失措!
马大脚又说话了,这次她的语气特别坚定: “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大家一定要听我的。不然,我要去官府告你们。告你们见死不救,草菅人命!”
听说要见官,众人都害怕了,再说,她不是说有好主意吗?只得听她的了。
首先,马大脚要新郎把新娘的礼服脱下来,把新娘子扶上了自己的官轿;又要抬轿的太监速速把新娘子送往太医院。干完了这些,大伙眼巴巴地望着她,主意呢?
马大脚果然有主意,她对大家说:“其实办法很简单。你们的亲友中不是有几位伴娘吗, 选出其中一位,身穿新娘的礼服,头顶新娘的红盖头,这花轿不是没有空吗?这花轿不也能在午时前抬进了新郎官的家里吗?拜天地时新娘盖着红盖头,拜完天地就进了洞房,进了洞房把门一关,等着新娘回来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万一新娘一时回不来呢?问题还不在于此,一查伴娘的情况,伴娘有六位,个个都是红花闺女。要红花闺女扮新娘,在那个时代不亚于要了人家性命。再找其他人代替,亲友中没一个是女性。
怎么办呢?马大脚也患了难。就在这时,亲友中那位年长者又说话了:“这扮新娘原本就是想图个吉利,谁扮都一样,只是男人个大肩宽,容易露出破绽,再说咱们这儿也不是没有女人呀。”说罢走到马大脚面前,给她深深鞠了一躬:“官夫人在上,小民冒犯您了。这办法是你想的, 主意是你出的,要我看,您干脆救人救到底,撑船撑上岸。这扮新娘的事……”后面的话还没说完,又连连给马大脚鞠了三躬。
马大脚是什么人?人家可是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人,还怕扮新娘吗?想了想刚才看见的这一幕,今天别说把扮新娘的事派在了我的头上,就是抢,我也要把这活揽在手中。想到这儿,马大脚一挥手,说:“成。要我扮新娘没问题,不过我有一个条件。答应了我立刻上轿,不答应你们另选高明。”接着说:“花轿落地,新郎官要背我进屋,行三磕九礼后,新郎官要用红丝带牵我进新房。”
众人一听,大惊失色,这样一来岂不是坏了“天地天为大,男女男为尊”的尊卑关系吗?可事已至此,不答应还有什么法呢?在“不死父母就死自己”的严峻事态下,新郎咬着牙答应了。
再说新郎的家。他家在地方上是个旺族,父亲在县府任捕头。这捕头的职务,少说也相当于现在公安局的的刑侦队长。年龄也不是很大,就四十刚过一点儿,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花轿一到,捕头赶快和妻子坐在了上首,因为接下来有仪式,新郎和新娘要三磕九礼了。
花轿在庭院外停了下来,捕头在正厅上首看得清清楚楚;新娘头顶红盖头从花轿中走了出来,他也看得清清楚楚。忽然间,他看见新郎把新娘背在了肩上,大吃一惊:男人的肩,如泰山,怎么能背着女人呢?等他还没回过神来,新郎已把新娘背在了他的眼皮下。接下来是三磕九礼,捕头的眼睛不自觉朝新娘脚上一看,不得了,怎么会有这大一双脚呢?这双脚怎么看也比自己的小不到哪儿去呀。捕头这时候开始患疑惑了。礼毕之后,便是要入洞房,又跟着出了一桩怪事:新郎解下系在胸前的红丝巾,把丝巾的一头递给新娘,自己拿着另一头,牵着新娘往洞房走。捕头有些沉不住气了:男人的手,应该是一手抓权,一手抓钱,怎么能牵着女人走呢?
正当捕头患疑惑,有火发不出的时候,偏偏事情来了个节外生枝,火上加油:一个还不醒事的顽童趁大家不注意,“涮”地揭走了新娘的红盖头。这一揭不要紧,捕头夫妻,还有客厅内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向新娘射了过去。怎么啦?不得了啦!眼睛还是自己的吗?
捕头到底是捕头,这事他事先就患过疑惑,如今一见,新娘不是新娘,原是位中年女性,年龄和自己差不了多少,不由得怒从心上起,气从胆边生,一手将新郎抓在手里,“叭”地就是一耳光。先打再问:“好你个小子。到底出了什么事,你给我如实招来。”
新郎被打得金星直冒,一时间前言不达后语,把个事情越说越乱,越说越糟。捕头越听越气,越气越来火,手指着马大脚的鼻子,开口就骂:“好你个刁妇,竟敢冒充新娘,戏弄花堂。你讨米骗饭也不看地方,既然跑到了爷的门下。不要你蹲大狱,你也不知道王法的利害。”说罢高喝一声,“来人啦!把她拿下!”人群里有几个捕头的下属,一听头在叫,赶忙走到马大脚跟前,把马大脚给捆了,由于是捕头自家的事,下手很重,直把她捆得像端午节的棕子。
人群中有随花轿来的亲友,一看事情闹大了,赶忙把捕头叫到一处没人的地方,将路上所发生的事说了个清楚。并一再强调,该夫人是坐的官轿,手下还有一众随从。
捕头一听,有些发慌了,又听这亲友的情况介绍后,想了想,人家也是好心呀,赶快叫人松绑。可是,命令还没发出去,室外发生了异常情况。一个亲友飞步入内:“不得啦,外面来了一支不得了的军队!”捕头忙问:“军队就是军队,怎么是不得了的军队?”“真的不得了啦,来了一支御林军!”话刚落音,一支御林军把整个院子团团围了起来。
这御林军可是皇上亲管的军队啊。捕头是见过世面的人,常听人传颂过马大脚,再联想眼下这位女人。不想不像,越想越像,突然间感觉裤裆一热,吓出一泡尿来。
御林军是怎么来的呢?原来,马大脚上花轿的那一时候,她的随行人员吃不准了,于是就派人上报给了朝廷。
此刻,御林军的头进了客厅,一见马大脚被捆绑了,大喝一声:“反了!你们反了朝廷!”说罢给马大脚松了绑,又把捕头也像捆棕子似的捆了个结实。
捕头骂皇后是刁妇,说皇后是讨米骗饭的,这是不得了的大事;又把皇后捆绑了,这是更不得了的大事,这事要株连九族啊!所有人都不自觉地摸摸自己的脑袋,所有人都先望一眼长天,再看一眼大地。按现在的话说,人生是多么的美好啊!
马皇后高坐上首,捕头及他的妻儿都跪在了她的膝下。马皇后问捕头:“你知道你犯的是什么罪吗?”捕头答:“死罪。”马皇后又问:“你怎么知道你犯的是死罪呢?”捕头又答“因为这是天定的。‘过午花轿,披麻戴孝。’‘花轿一空,克死家公。’”“可这花轿一没过午,二没为空呀?”“那是皇后体恤庶民,来了一个假戏真做。”
说到这儿,马皇后轻轻一声冷笑:“捕头真是一个聪明人,那我今天就成全你”说罢一声高喝,“来人!”御林军早已待令:“到!”马皇后接着说:“把捕头带下去,要他先去洗个澡,再换身衣服上来,我怎么闻到一股不同平常的气味了呢?”
新娘子也回来了,她得的是“急惊风”,这病好得快,去得也快,进屋一看,情况不对,也做好了“生是他家人,死是他家鬼”的准备。
捕头洗完澡,换了干净衣服。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等待马皇后的决判。而马皇后并没有急着要判决的意思。她要新娘重新穿好礼服,坐进花轿;要新郎官把新娘从花轿中背到堂前,行三磕九礼;再要新郎解下彩球,牵着新娘入了洞房。
做完这一切,该是皇后宣判罪状的时候了,室内室外寂静无声,皇后脸上仍然满是严肃,仍然要捕头夫妻高坐上首。
皇后慢慢地移动着脚步,走到堂前。突然,她给捕头夫妻鞠了一躬,高声说:“祝新郎官父母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回头又对众亲友说:“也祝大家在太平盛世,竟享年华,能喝的开怀畅饮,不能喝的拿筷子夹菜!”
怎么,皇后不杀我?人家说话可是一言九鼎啊,人家可是天上福星转世啊!捕头又感觉裤裆一热,这泡尿是高兴出来的。
从此后,新娘坐花轿少了“花轿不过午,花轿不为空”的习俗,多了“新郎背新娘,新郎牵新娘”的新规矩。这规矩后来也成了习俗,这习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看来,这还是当年马皇后为广大妇女争来的一份权益呢。
此作发表在《故事版》2007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