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车让座的总结报告

自从我十七岁开始到大城市去读书,有了坐公共汽车的历史之后,也就有了让座的历史。但现在我终于决定结束让座的历史。为了告别过去,要给这段历史作个总结。
在我十多岁,每天骑单车去小镇读书时,就已听过村里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在公共汽车上让座而交上好运的故事,给了我非常大的鼓舞,激励了我后来十几年的让座历史。
那个故事是这样的:
我们那位刚毕业的乡村大学生,在待业的时候,总是带着推荐表和毕业证书从村里到大城市去找工作。有一次,在去找工作的车上,把座位让给了一个老奶奶。老奶奶感激大学生的让座之恩,交谈之下,竟说有能力帮他安排工作,因为他儿子在大城市里某部门当官。大学生经过待业期间社会大学的教育,已是常识丰富,立刻抓住了老奶奶这条幸运之绳。不久之后,大学生终于被分配到大城市里一个令人羡慕的部门工作。
这个故事经过乡亲的传播增添了一些玫瑰色彩,说是老奶奶后来还把一个孙女嫁给了大学生。总之,这个故事在对我让座的号召力比老师教导的“雷锋精神”还要深。
终于,我有机会坐公共汽车了,就开始实施让座的行动了。在学生时代时,我把学生证放在口袋里;在失业时,我把身份证和简历放在口袋里;在有一份勉强的工作时,我把工作证放在口袋里;随时准备着在公共汽车上让座时有机会及时把个人信息送出去。我给老奶奶让座,给老大爷让座;还给小朋友让座,想着他们或许有个当官的父亲;也给孕妇让座,想着她可能是某个官员的亲戚……
十余年下来,我不记得让座了多少次。我查了日记里有关让座的记录,以记录为依据把让座的结果统计如下:
1、想把座位让给老奶奶或是老爷爷,却被旁边的人抢着坐了——250次;
2、得到“谢谢”——99次;
3、被偷了钱包——3次;
4、简短交谈——2次;分别是:“你是大学生啊?现在找工作很难。”和“我的儿子也还没找到工作。”
5、被当成小偷——1次。那一次,那个我要让座给她的孕妇,紧张地捂住手袋,差点就要叫“小偷”了。我很疑惑,抬头看到车厢里经常贴着的温馨提示:“警惕诈骗,严防扒手”后面赫然多了一句:“警惕假装让座,乘机偷窃”!
现在,我决定结束这段历史。而为了避免被十几年的让座习惯所诱惑,我决定以后乘公共汽车就一直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