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牛
“十一”长假前,郑新接到家里电话,爹让他放假务必回家一趟,有急事。
一放假,郑新就忐忑不安地回家了。爹电话里没说清啥事,他只有往最坏里想。回到家,爹娘弟妹都好模好样的,他一颗悬着的心才放到肚里来。爹终于把底兜出来了,郑新一听哭笑不得,大老远把我从上海召来,就为这急事啊!啥事?听了你也会笑:
原来,郑新家有一头老母牛,早已不产奶了,一直没卖。郑新上初中时就有这头牛,现在他已是美术学院大一的学生了。最近奶粉里检出三聚氰胺,喝新鲜奶的越来越多,奶牛市场也越来越看好,真正成“牛市”了。“牛市”再旺,也原本跟郑新家没关系——他家的牛已经不能算“奶牛”了。不会产奶的“奶牛”跟普通牛有什么区别?
爹把郑新召回来的意思,是想他这个美术学院高才生儿子帮他一个忙。啥忙?妆牛!什么叫妆牛?顾名思义,妆牛就是给牛化妆。牛又不是人,化妆有什么用?大有用处!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焗油膏,据说专门用来给牛化妆的。用这种焗油膏,可以把牛“妆”成各种各样的品种,无论荷兰的“黑白花”,还是英国的娟姗牛、更赛牛,包括那种抢眼的西门塔尔牛,妆什么像什么,可以假乱真!并且水冲、雨浇、用手生薅,绝不褪色。妆过的牛身价倍增!一般的牛价,一头牛在1600元到2000元左右。妆过的牛少说也得1万块!1万块什么概念?相当于两头母牛犊的价哩!
郑新明白了爹的用意,想让他用化妆术给牛“增值”。他可是学的油画系,妆个牛还不小菜一碟?一想到爹要自己把普通牛妆成荷兰牛,郑新就想起荷兰大画家梵•高,就禁不住一阵苦笑。梵•高要是知道自己在干这差事,还不得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啊?
爹说了,这就是你的生活费,你看着办吧。咱家供你上大学容易吗?要不是这头母牛,你恐怕连大学的门儿都摸不着!现在它老了,让你给它化化妆,发挥发挥剩余价值,你就不乐意了!
嘿!他这套理论都从哪儿学来的啊?
拗不过爹,郑新只好硬着头皮上阵。像画画一样,拿着画笔东一下西一下,大半天功夫,一头毛色明亮的荷兰“黑白花”荷斯坦牛就呈现在眼前!像美过容的女人一样,一下子年轻了十岁。不仅年轻了,肤色、品种都变了,母鸡变凤凰了。
爹喜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夸郑新:“在学校里没白学!没白学!这学供你上得值!”郑新抹着两手油彩,“嘿嘿”直笑。
爹把牛牵到集市上卖。
牛刚一露面,买主们牛经纪们眼睛都“唰”地亮了,一会儿功夫就把郑老汉围个水泄不通。他们嘴上不说,全写到脸上了。郑老汉望着一张张欣喜的脸,心里既得意又紧张。可是,从日头刚爬上来等到日落西山,牛也没有卖出去。围观的人先是看,接着摇头,随即脸上出现一丝诡秘的神情,个个心照不宣地走开了。把郑老汉弄得云里雾里的,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
第二天,又把牛牵来展览了一天。照例,路过的人还都是只看不买。看一阵子,就带着神秘的笑走开了。郑老汉真坐不住了。散集时,拉上跟自己打过交道的邻村一个牛经纪,到小酒馆里喝上了。这一个喝把谜底喝出来了!原来,郑新这个小兔崽子干的好事!欺负老爹老眼昏花看不清,妆完牛,他仍像在学校里画画一样,在牛肚子上落了款。落的是:郑新写于2008年10月。
那字体,龙飞凤舞的,和梵•高的一样潇洒。
(载《故事会》2009年10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