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会

     从前,有个财东,养了一个儿子叫白白。这白白脑子有点笨,啥事都记不住。可财东总想让儿子多识几个字,就专门请先生给白白教。但是,换了几个先生,白白就是学不会,仍然是斗大一字也不认得。
    财东不甘心,这年又请了一位先生,整整给儿子教了一年。
    为了检验儿子一年的学习成绩和先生的教学水平,财东就把先生叫进房内,让先生当着自己的面考考儿子。
    先生心想,这白白再笨,他手把手的教了一年了,也不至于连一个字也记不下吗?于是,就满口答应了。
    先生把财东的白白叫来,先给写了个“柿”字让他认。
    白白望着先生写的字,眨吧着眼就是认不得。
    先生急了,就问白白:“这是字吗?”
    白白摇摇头不吭声。
    忽然,先生看见房内的顶棚挂着一串柿子,灵机一动,就用手指了一下,暗示白白这个字是柿子的柿。
    白白看见先生用手指柿子,便说:“旦旦”
    先生气得直摇头。他随手又写了一个“钉”字让白白认。
    白白看着字楞了半天,还是认不出来。
    先生提醒白白说:“你盯啥哩?说吗”见白白还是领会不了,先生赶紧指了指墙上的钉子。
    白白一看,忙说:“榷榷(音queque)。”
    白白的回答,气得先生哭笑不得。只好写了个“啥”字。心想这回总该认得了。就问白白:“这是啥字。”
    白白这次认得了,忙回答到:“这是啥字。”
    先生又问了一遍:“这是啥字?”
    白白高兴的转过身对他父亲说:“这是啥字。”
    先生问了白白几遍,白白都跟着学。搞得先生满头大汗,气得把笔一摔说:“到是密,我问你这是啥字,你就说这是啥字不就对了。
     白白理直气壮的的争辩道:“我就说的这是啥字吗。”
     先生脸一下红了,对财东说:“孺子不可教也,对不起了,拜拜。”说完头也不回的出门走了。
(注:旦旦:陕西关中方言,柿子的别称。榷榷:墙上钉的木头,钉子的当地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