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难作

    小于下岗了,没别的原因,只因为他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必须能说会道,还要会点小才艺。可小于这人木纳得要命,嘴又笨,更没有什么特长了,更别说才艺了,你说竞争上岗的年代,能不下岗吗?
    这下岗了,饭还得吃呀,一天不挣钱就得饿一天肚子呀,这寻思来寻思去,是得重新找一份工作。
    小于经过朋友的介绍,在一个餐馆里找了份服务员的工作。上班第一天,餐馆老板问小于:“如果你一不小心把菜泼在了顾客身上,你如何应付。”小于想了一会:“这……我就忍呗,对着他笑,伸手不打笑脸人嘛,让他骂,骂完了就好了。”经理点点头,嗯,这人虽然不怎么聪明,可是还算有点忍耐性吧。经理说,那就一月七百块,一天十个小时,包吃中、晚两餐,你看如何?
    小于想呀:这工作又不用能说会道,行,中。小于当即就开工了,手脚勤快,老板也挺满意的。
    嗨,你还别说,这事情还真说有就有。中午餐馆里面忙得不行了,慌乱中,小于一不小心把一碟酱油撞翻了,泼在了一个顾客身上。小于心想,这下完了。平时就不怎么会说话,此刻更不知道怎么道歉了,为了减轻顾客的愤怒,小于赶忙满脸赔笑。
    这个顾客是个孝子,父亲刚过世,守了三天灵,伤心加悲痛,三天都没有吃饭,今早送完父亲上山,在家人的劝说下,才肯来这个餐馆吃点东西,却碰上了这桩子事。本来这个顾客是没有心思去责怪小于。可小于一个劲的傻笑,顾客怎么看就觉得他是在幸灾乐害,加上失去父亲的悲痛,气就不打一处来,狠狠的给了小于一拳……后来的事情就不用说了,小于的第一份工作是没有了。
    接着,小于又找了好几份工作,可是都因为小于的木纳、嘴笨而被炒了鱿鱼。一向不喝酒的小于,每晚都愁得借酒浇愁。小于想呀:我虽然木纳了点,可是我手脚勤快呀,嘴是笨了点,可是我没有恶意呀。难道就没有一份适合我的工作吗?难不成要逼得我出家当和尚吗?
    “出家?”小于突然灵光一闪,对呀,不如出家得了,反正光棍一个,出家至少可以混顿饭吃,听说现在和尚的待遇还很不错呢!第二天一早,小于就找到了本市最大的一座寺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住持,请求他给自己剃度出家。
    小于怕自己口笨,到时候住持问自己为什么要出家,自己回答不出来,所以一大早就把“借口”全部先找好了。电视上不是演了上百遍,当主角要求主持给自己剃度时,主持就会问一些:“施主,你是否已看破红尘?”“施主为何要出家?”等等一些问题,呵呵,随便找几句背下来就可以了。
    果然,当小于要求主持给自己剃度的时候,主持就问了小于不少问题,但却全不在小于的意料之中。
    主持问小于:“施主,可有高中或中专毕业。”
    小于这一下子愣住了,怎么当和尚还要问这个呀?
    “施主有所不知,诵经也是需要很高的文化水平,如果一个文盲,叫我们如何教他诵经呀,文化水平太低的话,觉悟太低,会影响我们的教育成果的”。
    好歹小于也是个大专生,他只好把自己的大专文凭掏了出来,住持对着文凭,在手提电脑上噼里叭啦的敲了一阵,才回过头来,对小于说:“嗯,文凭是真的。”
    听了主持的话,小于算是松了一口气,心想:这该问正题了吧。
    主持却又问小于:你可有健康证呀?
    这下小于更纳闷了,当和尚也要健康证?
    主持看小于一脸疑惑的表情,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我们这里都是一起吃住的,如果你有传染病,传给了别人怎么办?
    还好,上次去餐馆做事的时候办了一张健康证,今天,也算是派上了用场吧。小于又从包里面掏出健康证给主持过目。
    主持检查完健康证,又问小于:你有何特长,比如唱歌、唱曲?如果有的话,可以让你在寺里获个一官半职的。
    小于摇摇头说,自己除了勤快,恐怕一无是处了。
    主持看了看小于说:跟我来吧。
    小于提着自己笨重的行李,跟着主持沿着寺庙走了一路,累得气喘嘘嘘,可是越走却越偏僻了。小于赶忙问主持:“我们这里要去哪里呀?”
    主持没有多作回答,只说了句,到了就知道。
    终于,走了十几分钟,主持带着小于来到了一个菜园。主持说,以后你就负责管菜园吧。那个小屋就是你的住所,里面生活用品都有。原来管菜园的老和尚昨天圆寂了,你来的刚是时候,寺里每日三餐的蔬菜就由你负责了。你每天早上五点钟要起来,六点钟以前把一百僧人要吃的蔬菜送到厨房,下午三点钟以前要把晚上用的蔬菜准备好送到厨房,三天内不准有重复的蔬菜出现在餐桌上。你记好了,你必须保证菜园的管理,不允许香客进入菜园,如果菜园遭到了破坏,你就要接受寺里的惩罚。一个月,寺里会补给你三百块钱的生活费,你的吃住全部在这里。听明白了?
    听着主持的一番讲解,小于眼睛睁得越来越大,可是想想,自己确实也无处可去了,又没有啥本事,能干什么呢?只好硬着头皮点点头答应了。
    主持看小于差不多安顿好了,就转身准备离去,边走的时候边掏出手机,准备联系业务。
    小于突然想起什么:主持,我还没有剃度呢?
    主持边按电话号码,连说:小屋里有锄刀,有镜子,自己对着镜子剃吧。
    没办法,小于看看天色也不早了,只好先把行李放进了屋里,铺好了床,整理了一下,用带来的小刀,马马虎虎的剃了头。一天的劳顿,小于澡也没洗,躺在床上合衣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小于勉强撑着早起,把厨房要的菜送了过去,才一个早上就累的要命。可是一大片菜园还需要浇灌,小于不得不拖着疲累的身体去井里打水。别看这主持都用上手机了,可这用水还得自己从井里打。浇透了菜园,小于累得差点没有爬着走。可是晚上用的菜又需要准备了。能闲着吗?就这样,忙碌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八九点钟,才终于闲了下来。一躺到床上,小于就进入了梦想。不过,连作梦都是在浇菜、锄草,看来有够呛。
    小于辛苦而枯燥的过着每一天。不久后,又有一个年轻人来到了寺庙,小于想呀:刚来的,怎么说也会接替我的位置吧,我怎么也可以招个下属了吧,一个人负责这个菜园,实在太辛苦了。正当小于想把这个想法告诉主持时,这个年轻人却已经被领到了大雄宝殿,当着众僧的面宣布:以后,静圆大师就是我们的执法大僧,寺中如有违反寺规,由静圆大师处罚……
    执法大僧在寺里可以说是拥有“生杀大权”,小于想,虽然说轮不到自己做吧。可寺里有那么多有资质的老僧人,怎么说也轮不到这个新来的吧。
    小于实在忍不住了,就趁着给厨房送菜的机会,问厨房的老和尚:为什么那个人一来就可以作执法大僧呀?
    厨房老和尚和小于接触了一段时间,知道小于是个木纳人,一根肠子到底,事情不说开他是不会明白的。老和尚说:“你来的时候给寺里捐了多少钱呀?”
    小于一听,不明白:“还要给寺里捐钱吗?”
    “难怪,那你当然不会有好职位了。”
    小于一听,又说:“那为什么我一来就要负责菜园?”
    老和尚说:“主持有没有问你,有没有什么特长?你怎么回答的”
    小于一五一十的回答:“我哪里有什么特长呀?我只能摇头啦。”
    “那就难怪,所以你分不到有技术含量的活啦!”
    “那,那个年轻人有什么好的呀。”
    “呵呵,说出来吓死你呀。这个年轻人一来就给寺院里捐了一万块。十八种武艺不说精通吧,至少样样会呀?你会啥?狗拳还是猫拳呀?”
    这一下把小于吓住了:“啥?作和尚还要这么多条件呀。他那么有钱为什么还来当和尚?”
    老和尚一听不乐意了:“当和尚咋了?你以为当和尚差了。跟你说,执法大僧一个月可有三千多的生活补助呀。就我这厨房里的伙头和尚,一个月也有一千多。”
    小于越听越觉得夸张了,难怪自己一来就分到了菜园。嗨,这年头,连作和尚都要得有几手呀。不过还好,好在自己还算勤快。
    小于什么也不想再说了,回到了菜园给蔬菜浇水,想,自己可得努力些呀,这做和尚也不容易呀,搞不到哪天再来个人把自己替下去了,自己连作和尚都得下岗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