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学车科目一《小更人也》

    老吴是个小老板,开着一家土产店。因为时常要到城里以及外地进货,他的小店还养着三辆东风小卡。这些年,雇用司机的成本日益增高,老吴一心要学车,自己考个驾照,节约点经营成本。
    老吴年近六十,五短身材,笨手笨脚,还没有文化,这要学车困难大了。但是人家决心大,信心足,终归拿到了驾照,可是也出了不少笑话。
    按照规定,学车第一项就是文化考试。老吴到驾校报了名,领了教材、交通法规等资料。老吴没有文化,可巧村里来了个外国留学生小伙,利用暑假到中国农村考察中国文化,就租住在老吴家。老吴虽是房东,但也为人谦厚,不摆架子,又特别喜欢孩子;外国学生生性活泼,善谈热交。外国学生的中国话水平,足够中国3岁孩子水准,普通中国人费点事还是听得懂。于是俩人成了好朋友。老吴天天看电视、听广播,普通话说得比外国人强多了;外国学生自幼学习中国书法,照葫芦画瓢,虽然不知道念什么,什么意思,但可以写出一手好毛笔字。跟着老吴成天厮混,外国学生说中国话能力进步太快。他恭维老吴:“老地主,恁的破通话好极了,可以到我国当汉语播音员。”老吴回敬道:“小同学,你家要是再不寄钱来还房租,你可以到街上卖中国字画。”俩人各有长短,于是狼狈为奸,不过干的是好事,搭伙学习中国文化。时间一长,老吴憨厚,问什么教什么;外国学生是个“合适干”,“您”字他能读出四种发音;“肺”字他能知道是八画,不是九画;还会开玩笑,管老吴叫大叔,管老吴的老婆叫嫂子,中国文化掌握得不一般了。可老吴连交通法规第一页还没连贯地读下来,老吴急了,经常来个答非所问。这天老吴叫司机开车带自己和老婆进城进货,外国学生蹭车旅游,于是狼狈同行。中午几个人喝了点啤酒,走不多远就要方便,一时着急,进了一个脏臭的老式厕所。老吴着急,进门就尿。外国学生想讥讽他,指着墙上四个字问:“这四个字怎么读?”老吴憨呢,不知道在编排他,还以为人家是“不耻上问”呢!带着对“光问不教”的憎恨,老吴故意蹦出四个字来:“小更人也。”外国学生本来就是明知故问,一听“小更人也”,风纪扣也没扣好,连蹦带跳地跑出来:“嫂子!嫂子!快来看,你老公把那四个字读成了‘小更人也’啦!”
    “嫂子”实在纳闷,逼急了,等老吴出来,大喊一声:“茅房里有人吗?”听听没反应,进了男厕所。嫂子进去,一搜寻,呵!八成就是它:“小便入池!”
    老吴还是有灵性,再说他本来是关注交通法规的。汽车是老吴的,出几条违规,就是查出责任人,老吴心善,总舍不得让打工的掏钱,就得去交几百块钱。于是平时老吴老坐在副驾驶位置,提醒司机别违法,倒也学了不少交通法规。
    老吴进了文化考场就后悔了:学偏行了!说是文化考试,但一个字都不用写,只是用电脑鼠标点来点去,可是自己又不会电脑干着急。考了几分忘了,反正不及格,只好再当一回狼,跟着狈学电脑。二进宫考完,拉着老婆去了网吧,一则显示自己会电脑了,能用通过电脑查分;二是逞能,显摆自己的考试分数。
    “91分!考大劲了。这叫有把握!那考120分的才叫吃亏,白耽误功夫,考一千也只能算合格,和我一样。”老吴用鼠标刷蓝了最后一行,“瞧:考试合格,‘请’进入科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