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的大小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小刘刚刚成为一家报社的实习记者,跟随记者大周专门跑时政新闻,主要任务是关注本市各级领导的行动并及时报道。由于小刘擅长摄影,因此大周就把拍照的任务交给了他。小刘也确实很争气,每次拍出的照片都很清晰,而且重点突出,报社主编很满意。
有一次,大周带着小刘前去采访本市某区的新政府办公楼的落成仪式,小刘照例拍了照片。回到报社,大周看着从数码相机里调出来的照片,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小刘忙问:“怎么了?是照得不好吗?”
大周忙说:“哦,不是,照得已经很不错了。不过我就是感觉有点别扭,但还说不出来毛病在哪。管他呢,发稿就是了。”
第二天中午,小刘正要去吃午饭,大周走进了办公室,见到小刘便说:“小刘,刚才主编把我叫去了,说早上市城建局王局长打来电话,对咱们今天出的报纸上你的那幅照片提出了意见。”
“什么意见?”小刘问。
“王局长说了,你们照片的拍摄角度有问题,照片上他的脑袋比旁边的教育局局长小了点儿,好象在照片上自己是配角似的。主编提醒咱们,下次拍摄领导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细节问题,选好角度。”大周说。
小刘看了看照片,确实城建局局长的脑袋比教育局局长的脑袋小了点,原来这些领导对自己在照片上脑袋的大小还这么在意,以后真得注意点。
这一天,市长要到某区考察,由区长陪同。这次拍摄照片的时候,小刘仔细选取了角度,拍出的照片里两个领导的脑袋一边大,在照片里同样显眼。小刘心想,这下该没有问题了吧。哪知道第二天大周进办公室的时候依然满面愁容,小刘不解,问道:“怎么了?这次我照的脑袋可是一边大的啊!”
“脑袋是一边大,可是这两位领导级别不一样。主编说了,应该是市长的脑袋比区长大一点才对啊!”大周沮丧地说。
“哦……”小刘听完后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大周安慰他:“没办法,摄影记者可不是好干的活,下次拍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领导的级别!”小刘点了点头,心想:再有给领导拍照的机会一定不会拍错的。
机会很快就来了。这一次是市教育局局长到一所中学视察,该校校长陪同。小刘拍照之前把所有的注意事项在心里默念了一遍,拍完的照片上教育局局长比校长的脑袋稍大了一点,小刘很满意,大周也满意,说:“这次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了。”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大周仍然哭丧个脸走进办公室,显然又挨了主编的批评。小刘很奇怪,说:“这次应该没有问题了啊!我这次的照片可是教育局局长的脑袋大,校长的脑袋小,完全符合要求的。”
“可是……”大周无可奈何地说,“主编说了,教育局局长是那个校长的儿子……”
小刘几乎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