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产-178

题目:

某企业采用毛利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该企业2021年1月份的实际毛利率为30%,本年度2月1日的存货成本为1200万元,2月份购入存货成本为2800万元,销售收入为3000万元,销售退回为300万元。则该企业2月末存货成本为()万元。

选项: A: 2 200 B: 2 110 C: 1900 D: 1 300 答案: 2 110 ‌销售净额‌ = 销售收入 - 销售退回 = 3000 - 300 = 2700万元。 ‌销售成本率‌ = 1 - 毛利率 = 1 - 30% = 70%(基于给定的实际毛利率)。 ‌销售成本‌ = 销售净额 × 销售成本率 = 2700 × 70% = 1890万元。 ‌期末存货成本‌ = 期初存货成本(2月1日) + 本期购入存货成本 - 销售成本 = 1200 + 2800 - 1890 = 2110万元。 题目:

甲公司对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核算。2020年12月初,结存的M材料的账面余额为30万元,该材料负担的节约差为2万元;本期购入M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10万元,计划成本为120万元,当月发出M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20年12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万元。

选项: A: 46 B: 108 C: 92 D: 100 答案: 92 M材料的账面余额为30万= 计划成本 题目: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发出材料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2019年6月初,M材料库存5万千克,金额为36万元,“存货跌价准备——M材料”贷方金额为1万元,甲公司6月份发生的与M材料有关的业务如下:

(1)5日,购入M材料10万千克,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60万元,增值税税额7.8万元,材料尚未收到,10日该批M材料运达企业并验收入库。

(2)12日,销售部门领用M材料6万千克,13日行政管理部门领用M材料1万千克。

(3)15日,发出M材料4万千克委托乙公司加工商品,以银行存款支付不含税运费2万元,増值税税额0.18万元。

(4)25日,因自然灾害导致M材料毁损1万千克,根据保险合同规定,应由保险公司赔偿2万元,其余损失由甲公司承担。

(5)30日,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预计结存M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15万元,期初的存货跌价准备未转销。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假定甲公司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已经税务机关认证,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根据期初资料、资料(1)至(5),甲公司6月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万元。 选项: A: 1 B: 3 C: 2 D: -2 答案: 2 题目: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购入一批商品100千克,进货价格为1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3万元。所购商品到达后验收发现商品短缺25%,其中合理损失15%,另10%的短缺无法查明原因。该批商品的单位成本为( )万元。

选项: A: 1.25 B: 1.2 C: 1.4 D: 1 答案: 1.2 10% 短缺的总成本要扣除。 25%的产品短缺扣除。 90/75=1.2 题目:

企业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21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1.5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21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选项: A: 0.5 B: 2 C: 5 D: -0.5 ‌甲存货‌:成本10万元 > 可变现净值8万元,应计提跌价准备 = 10 - 8 = 2万元;已计提1万元,需补提 = 2 - 1 = 1万元。 ‌乙存货‌:成本12万元 < 可变现净值15万元,无需计提跌价准备;已计提2万元,需全额转回(即冲减) = 0 - 2 = -2万元。 ‌丙存货‌:成本18万元 > 可变现净值15万元,应计提跌价准备 = 18 - 15 = 3万元;已计提1.5万元,需补提 = 3 - 1.5 = 1.5万元。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的方法。 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通俗而言, “谁低谁做主”。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使存货符合资产的定义。 题目:

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应贷记的会计科目是( )。

选项: A: 管理费用 B: 资本公积 C: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D: 营业外收入 答案: 管理费用 贷记 ‌管理费用‌(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贷记“管理费用”) 题目:

某企业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2019年6月29日该企业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发现短缺原材料一批,账面成本12 000元,增值税率13%。经确认,由保管人员过失造成,应由保险公司赔款4 000元,由过失人员赔款3 000元,存货清查业务应确认的净损失为( )元。

选项: A: 3 000 B: 6 560 C: 9 560 D: 5 000 答案: 6 560 ‌净损失 = 账面成本 - 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保险公司赔款 - 过失人员赔款‌ 题目: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A材料计划成本每吨为20元。本期购进A材料6 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总额为102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 260元。另发生运杂费用1 400元,途中保险费用359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5 995吨,运输途中合理损耗5吨。购进A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为()元。(2018改)

选项: A: -16241 B: 16141 C: -2881 D: 1099 答案: -2881 ‌实际成本 = 102,000 + 13,260 + 1,400 + 359 = 117,019元‌ ‌计划成本 = 5,995 × 20 = 119,900元‌ 基于实际验收入库数量和计划单价计算。运输途中合理损耗5吨属正常损失,不影响计划成本核算,计划成本按入库数量5,995吨计算 题目:

A 公司月初结存甲材料13吨 , 每吨单价 8290元 ,本月购入情况如下:3日购入5吨,单价8800元 ;17 日购入12 吨 ,单价 7900元。本月领用情况如下:10日领用10吨;28日领用10吨。A公司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则A公司期末结存甲材料成本为( )元。

选项: A: 67221.33 B: 85235.22 C: 78653.25 D: 81126.70 答案: 81126.70 注意,入库和出库的时间顺序。。 题目:

下列各项中,关于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委托加工物资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不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是( )。

选项: A: 企业发出物资支付的运费 B: 企业支付给受托方的加工费 C: 由委托方代缴的消费税 D: 发出加工物资应负担的材料超支差异 答案: 由委托方代缴的消费税 题目: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9年6月20日因管理不善造成一批库存材料毁损。该批材料账面余额为20 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 600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收回残料价值1 000元,应由责任人赔偿5 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应确认的材料毁损净损失为( )元。(2019年)

选项: A: 16600 B: 17600 C: 21600 D: 14000 答案: 16600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都可以抵扣,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抵扣是分情况的。 属于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存货盘亏,进项税额不需要转出, 但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进项税额需要转出。所以需要加上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