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下吟诗
在清代满族人通常称呼母亲为讷讷,称呼父亲为祃祃。
从前在某个大山里面住着满族镶黄旗的一家人,这一年正逢中秋佳节的晚上,讷讷备好上等酒菜,九岁的儿子匡依哈摘了很多瓜果梨枣摆在远在中心的一张八仙桌上,等候刚考上举人被封为知县的祃祃回家吃团圆饭,和团圆酒。
当一轮明月从天边升起,银光洒满山乡大地的时候,在县衙当官的祃祃骑着高头大马回来了。一家三口人围坐在八仙桌旁高高兴兴的欣赏明月品尝着月饼和美酒。
祃祃首先提议说:“你们娘俩都念过私塾,咱们就来个中秋月下吟诗,以增添中秋佳节的赏月气氛,条件是:每人都必须要把我说这几个字加入你的诗中。就是“”一事“”、“”两翅“”、“”是与不是“”。”这几个字用的巧妙,恰当,方可喝酒,吃菜,尝月饼。
儿子和讷讷都非常赞同,但提出必须祃祃先作诗一首。祃祃答应说:咱就照桌上这盘鸡蛋作诗吧。随口吟道:鸡与鸡蛋一事,鸡比鸡蛋多两翅,都说鸡蛋是鸡下的,不知是与不是?儿子拍手高兴的说:祃祃诗作得好,请喝酒,下面该讷讷作诗啦。讷讷一看桌子上有一盘岫岩土特产茧蛹,马上有感而发:蛹和蛾一事,蛾比蛹多两翅,都说蛾是蛹变的,不知是与不是。儿子高兴的说:讷讷诗做的也好,请吃瓜果梨枣。儿子一看轮到自己了,想了想后说道:我和祃祃讷讷一事,祃祃乌纱比我帽子多两翅,都说我是祃祃讷讷生的,你说是与不是?
祃祃和讷讷高兴的拍着自己的儿子说:赶快吃月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