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名言

                                   张道国
    梆、梆——更夫提醒人们已经是二更时辰。
    大街小巷的盏盏灯火渐渐熄灭,天空中的尘烟越来越来少,热闹得商家也收拾门面打烊,乘凉、乞讨的已稀疏可见,喧嚣的城里沉寂下来。但莫府大院前仍是华灯闪烁,在夜色的衬托下十分气派。
    莫老爷大姨太烟枪乓乓敲着桌面,三位弯腰磕头哈欠不断眼皮打仗的姨太太惊醒了。她嘴里“啧啧”几下,环视周围,两腿在太师椅边一盘,轻轻地扇着鹅毛扇:每到晚上我就愁啊,安排谁能陪好老爷呀?我安排事啊,向来是有板有眼,有章有序,紧凑而不乱分寸,因人而宜。咱们今晚开始从大到小的顺序开始,你们大概是提不出意见来,我忙晕了,头像灌了浆似的难受,依次顺延,今晚就有二妹子侍候老爷吧。
   “呃,唉哟,大姐姐,你太高高在上不体贴妹妹了,我的脚给崴着了,看看,现在还想找人伺候呀。”二姨太哭丧着脸说。
    “三妹子,你二姐不成,顺道推磨,去准备吧。”大姨太给了二姨太一个白脸,对三姨太不客气说。
    “不不,这段时间我嘴上长疮,吃奶都张不开口,有心但无力,下月再侍候老爷。大姐你开恩吧。”三姨太两手掩住嘴角表现痛苦难忍。
    “哼,还没见到杏子就说酸。四妹子,今晚你的担子是泰山压顶不挑不行,谁叫你年轻哩?就算好欺负吧。”大姨太皱起眉头脸铁青。
    “啊——。大姐姐我给你下跪了,“就算好欺负”也得有个合适的时间啊。这月又到了不舒服的时间了。老爷要得了传染病,咱们的名声难听、老爷的龙颜无处搁,我里外不是人,幸福日子可就到头了。”四姨太刚才还看其她人笑场,现在脸上眼泪婆娑。
   “啪”,大姨太将鹅毛扇扔到桌上,脸上似笑非笑:唉,我侍候老爷近三十年,孙子都读私塾五年了,你们侍候老爷也二十年、十二三年、六七年,他身上几根汗毛差不多有数了,心里的那个“小九九”都摸透了,你们肚里的“花花肠子”不用开怀解裤子掏出来看我也明白。我安排你们侍候老爷,你们明着不讲价钱,却用懒驴上磨不是撒尿就是拉薄屎难忍来推辞。可老爷一到,你们不看我的“鞭子”,哪怕在厕所里裤子提不上都抢着往老爷的怀里钻。其实我心里明白,老爷这个衙门太重要了,他这个位子太值钱了。这些年他官越做越大,钱财越积越多,想与他一个被筒打滚的多得是,还不是认准了他的权势,能傍上老爷的肩膀头是福分。如果这点道理都不明白,接替你们位子的大门外一圈一溜的等得不耐烦呢!
   “哎哟哟,大姐的体会比海深呐,话明白落地有声,我真傻呀,以后听大姐的。”
   “大姐,现在老爷越来越找不靠谱了,挨不上床边就被他一脚踢到桌下边。”
   “二姐勤快经验丰富,脾气温柔,大前天晚上还不是被老爷关在门外罚站一夜。”
   “呜,呜——,前些日子老爷的马袍上异味熏天,俺要用几盆香花去味,老爷的脸就像霜打得一样,半天说了句痒痒话,只有野花才管用。”
   “老爷现在“不惑之年”才五年,身体像五、六月的‘朝天候’辣椒又尖又结实,我现在二十刚出头像五月里的南瓜花刚结瓣。老爷见了都提不起精神来,我的命好苦啊。”
   “谁说不是哩!一条烂草绳见到雨水还殖生三天呢。”
    屁话!大姨太猛地站起,今天不是诉苦会,你们嘴捂得严实点。
   “嗵”的一声门开了,孙子抱着“文房四宝”直奔大姨太,奶奶,快给我写作业,造个句子,我已在门外等了半个时辰了,累死我了。
    大姨太眼一瞪,还没有萝卜头大,就知道偷听墙根,长大了准像——,突然她的嘴被一支手紧紧得捂住。二姨太咬着她的耳朵说,可别让孙子知道爷爷懂事时就白天偷看女人上厕所夜里跳墙头。大姨太夺开她的手,对孙子说,为你爷爷的事我已糊涂了,让你二奶奶作吧。
    孙子将“文房四宝”往二姨太手里放,二奶奶句子很好造,就用“宁…….不……”。不过,先生和爷爷是莫逆之交,要求我锦上添花超过爷爷,把句子做成传世名言,我想了十几天,急死我了。二姨太推开孙子的“文房四宝”,我就知道种地用锄镰撅斧,不回侍弄锯子。
    三位姨太呵呵大笑,二姨太趁机将孙子推到三姨太前。三姨太不高兴了,我宁愿不当这个奶奶,也不被造句给噎死,光你爷爷就把我憋死了。四姨太见有空可钻,抓住机会,孙子,你三奶奶刚才已给你造好了句子,用的“宁、不”太合适了。
    孙子生气了,大吵道那不是“传世名言”,一个个白吃了爷爷的饭。姨太太们听了气不达一处来,四姨太举手要打孙子,孙子吓跑了。
    大姨太递个眼色,二姨太掩好门,刚想返回又转身,伸长脖子紧贴门面听是否“隔墙有耳”?三姨太给大姨太斟满茶,她饮了一口,说刚才咱们姐妹们说的那些私房话,只是些现象,刀没有砍到本上。俗话说,公鸡头母鸡头不在这头在那头,公鸡不着母鸡窝,男人不觉女人炕头热,总得有个因果呀。
    大姨太这番话,整个屋里炸油锅了,常言道三个老婆一台戏,这四个老婆在一块肯定一个台子容不下,还不闹得台子底朝天:三姨太“咕噔”躺到床上,两脚撞床边,这日没法过了,不想活了;四姨太使劲得砸着堂椅的扶手,把粉盒拽到地上,牙齿发出咯嚓声,快让老爷休了我,趁年轻紫色浓,说不定日子比这里要好。
    二姨太两腮鼓得像发了的黑面馒头,刚要发作却被大姨太制止了:二妹子你的戏再演就重复了。我要问你们实话,老爷真的休了你们,或者将咱们“物归原主”送回娘家门,你们心里乐意吗?二姨太急了,右脚猛地抬起,鞋子飞出,幸好四姨太眼色好使及时躲到墙角,鞋子砸向门柱上,那可不行。要那样,好房、好衣、好酒菜、金首饰谁给?游山玩水、吃喝拉撒从哪里来钱?
方才还含着烟袋“懵了”的大姨太“噗”地笑了,被烟雾呛着,两眼菜水,咳嗽几声:看来你们不糊涂,心里有数。我也常想,吃醋虽酸,但不能打破坛子。
    三姨太最先明白了,好大姐,求你了,千万、千万别把我说的话对老爷讲,就当我今晚上是“哑巴”。
    大姨太又笑了,亘古以来,两全其美是神话,忍上一万年是口福。
    四姨太听了火冒三尺,“唰地”冲到她面前,双手卡腰,大姐你大老婆拿钥匙大权攥着,好事全是你的,我们二老婆、小老婆无权说了不算,老鼠钻到裤筒里听见放屁不敢出声,闻了臭气不能说臭,你列了老爷那么多花心事,却一点对策都没有,是在耍弄我们,拿我们开心。
    大姨太哪能示弱,呸!把鼻水喷到四姨太前额上,我警告你,大老婆掌权是历史形成的,小老婆生孩子种田打扫厕所伺候人是天经地义。
   “哎呀呀!我无法活了,两位姐姐给做主,我这就死在这里,由老爷给洗冤呐。”四姨太倒在地上,两手对拍,发出霹雳啪啦声,脚蹬地木地板“噔噔”响。
    大姨太板着脸,哏哏,我不是三岁的孩子,你不过是刘备摔孩子吓唬自己人。你死了,你娘没有了闺女,儿子没有了娘,老爷缺少一个老婆像身上换件衣服一样无所大谓,不会向天下发告示,号召依你为榜样,向你学习。我早已盼着老爷当“晴天大老爷”,给我洗净名呀!
    三姨太泪流满面,大姐可别把说绝了,我们可都是一条绳的蚂蚱,命连在一起呀!二姨太拉住大姨太的手劝架,小声说,大姐啊,你就忍着点,四妹子年轻是长才,紫色圆润召人爱,可不好惹呀!大姨太本来气已经出了,听她的意思是偏向四姨太,不满意了:假如说你当大姐,今天的事怎么办?
    二姨太像嘴里填上个蚂蚱,呕呕着无言对答。
    四姨太这时从地上爬起,手指着大姨太的鼻尖,甭以为我“太监撒尿没有拿手”,咱们走着瞧!
    呀、呀、呀!二姨太吓得嘴唇颤抖,四妹子真、真,真有见识,没进过京城,到知道皇宫里太监的事,向亲眼见过似的。
    哈哈!哈哈哈!其她人哄堂大笑。
    你,你!四姨太怒气冲冲地抓住了二姨太的前领。
    …….
    大人到!忽然传来轿夫声。
    大姨太扭动着臃肿的身躯,但行动迟缓,其她姨太太到抢了先,有的接过老爷的手杖替换下官袍,有的拉着他的手问寒问暖,有的扶腰要他保重龙体。
   “老爷不着家我合不着眼呀。”
   “老爷快更衣休息吧。”
   “老爷舍家撇业为民操劳我心疼啊。”
    老爷像鸭子让热盐水泼了一样,面容憔悴,眼皮遢落,有气无力地坐在大姨太的位置上。大姨太双手递茶:老爷辛苦了。老爷眼皮微微翻动了几下,推开了她的双手,嗯,辛苦到不辛苦,命苦啊!大姨太眼圈红了,老爷劳作一大天肝火上升,脾胃不合,快吃杏子压压虚火解解乏恢复原气。
    佣人将一筐杏放在老爷面前。
    “爷爷,你帮帮我,给我完成作业,造句子,用——。”孙子手拿纸笔来到老爷面前。老爷像没听到似的,歪躺在椅子上呕粗气。四姨太将孙子拉到屁股后,你爷爷累了,回去你爹帮你。
孙子离开后,老爷抓起杏子瞥一眼,鼻尖一闻,嘴皮紧闭,手一松,“叭地”杏子掉到筐里。再抓起第二个,三个,四个,一筐杏子看全了吻遍了抓完了,就是不吃。
    姨太们傻眼了,百思不得其解,大堂内像大叶茶泡水——闷起来了。
   “大人,奴才惊劳了。”这时一位衙役双膝跪在大堂地板中间双手举起一个大红函。
    “如此要函,还要三更面呈?”老爷强挺起脑门,眼半闭半睁不满意得问道。
    衙役道,回大人,万春楼袁老板新建万美春大世界明日开业,有一大批波萨亚图美人到时助兴,其中有当今走红天下的菲子楠德小姐恭候大人鸣锣开张。大人光临不胜荣幸。
    老爷听了,脸色劲爽,含情默默,站起哈哈大笑,本官一定要负责任,为一方黎民守土。菲子楠德小姐的到来定能使本治地棚壁生辉、享誉天下,是本人名臊千载的绝佳机遇。袁老板一片盛情,难却,大人我届时一定光临。
    衙役抬首又报,为衷心感谢大人,菲子楠德小姐敬赠礼品一宗,请笑纳。接着将礼品呈到老爷手上。
    老爷不紧不慢地打开金丝包裹,呀!是一个鲜桃。他高兴极了,古往今来,桃花开,杏花败,桃在前杏在后,可今朝一日倒过来,杏在前桃在后,今日交上桃花运了。他“梆”地咬了一口,哎哟,又甜又香,好极了,皇帝也难得口福,真是享受啊!更衣洗漱,马上休息,绝不影响明日的公务。
    四个姨太听了看了,像喝了一肚子醋嘴又被鸡蛋堵死——脸红脖子粗。
    老爷刚离开,孙子又“嗵嗵”跑进了大厅,要奶奶们帮助造句,但奶奶们这时心里哪有他,谁也不理睬他,急得他把笔墨纸张摔到地上。
    但看到那一筐杏子,又高兴了,作业的事已抛到九霄云外了,拿一个啃一口,哎,太酸,把杏子扔到大姨太的桌上,又吃一个,太苦,把它扔出打在窗户上,接着啃另一个,哇呀,酸死我呀,一脚把筐子踢翻了,骂道,一筐烂杏。
    大姨太看了心疼,孩子,看这桃子好吃。
    大姨太将老爷剩余的半口桃送给孙子。孙子猛地将桃子填到嘴了,“呀噻”,世上有这么好的果子,吃这种鲜桃一口,也不吃(那)烂杏一筐。
    “呀呀,作业有谱了。”四姨太激动得拍巴掌。
    大家惊呆了,面面相觑闹不明白。孙子抓住四姨太的手使劲摇动,四奶奶快说,怎样造句?
其它奶奶清醒过来,齐声催促四姨太快说。
    四姨太不慌不忙,脚转着四棱步,嘴巴长长的,眼色高高的,两手前后摔着,我看呀,唉,我想?我我…….
    大姨太看她这样子,感到恶心,哟,四妹子今天像刚升了官知道拿架子了。三姨太把屁股朝向四姨太,说四妹子向来快人快语“刀子嘴”,今天怎么西瓜皮擦腚粘糊又滑溜起来了,看来真要讲价钱了。
    四姨太听了,举起大拇指,来个“白骨精”挂旗围着屋里转三圈,嘴里“呛呛”地做个“鬼脸”笑了,我是看谁的文化水平高,孙子最满意谁?
    孙子又使劲抓住四姨太的手,四奶奶啊,你快说,怎样造句。把我急死了,我真死了你们就没有孙子了。四姨太急忙擦着孙子的鼻涕,说爷爷奶奶要孙子,爷爷奶奶不能没有孙子。
    二姨太扭了四姨太屁股一把,屁捂时间长了可不臭了,别在难为孙子了。
    四姨太见火候倒了,一腚压在大姨太的二郎腿上,不顾她的叫唤,我看句子应当这样造”: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好!好!大姨太忘了四姨太在报复自己,带头鼓掌赞成。
    孙子高兴得上窜下跳,这个句子妙极了,好听又好记,大人小孩都明白。
    大姨太脸上透着光泽,点燃烟枪,对其她姨太笑笑,这个句子传上三千万年都不过期失效,上至皇帝下至草民都使用,称它是“传世名言”一点都不为过。
    锵、锵、锵锵锵。四姨太左手拿大姨太的烟袋,围着大厅噌噌转了三圈,然后两腿嗙地大交叉,左手举高朝南,右手握拳紧贴有屁股上,嗨——嗨——,咣、咣——:歌舞声平啊,原是白露霜;该冷时它不凉啊,庄稼难实成呀;该热时他不热啊,日子真难过呀,真、真真真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