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版听声夹菜

                                   作者  勾亚胜
    现代人择夫有人嫌贫爱富,封建时代生活条件差,为了生存,更有聪明漂亮的女孩嫁给富家的傻子少爷。
    从前,有家人有三个闺女。到了出嫁年龄,经媒人介绍各自择夫。大妮儿嫁给了个穷酸秀才,后来考出功名,弄个小文职官员,多年努力才过上好日子;二妮儿嫁给个习武的,当了公差正在努力上进。
    三妮儿是最聪明、漂亮,也最实惠。媒人来了,不问这个男人如何,只问家庭条件。那时候也是多少房子,还有多少地、多少粮食。后来嫁给富家少爷,虽然丈夫是个傻子,管那些呢!有房子有地,吃穿不愁就行。
    这天娘家爹过生日,三个女婿都得回来祝寿,这可难坏了三妮儿,傻子丈夫要出丑呀。那时候人们交流少呀,都是关上门朝天过。再说了,中国封建时代时兴“贵人言语迟”,现代还有“沉默是金”等说法。不会说话,就少说,再长得丑点,像东亚影星标准,那叫“酷”。
    三妮儿的傻子虽然傻,但是绝对听话。平常三妮儿早把他调教好了,很少言语,也看不出是个傻子。
    闺女跟了个傻子,丈母娘早心里有数,只是疼爱女儿不说;老丈人蒙在鼓里,却也有耳闻。听说仨闺女回来祝寿,老丈人说了:“人家都说三妮儿跟了个傻子,这会儿来了我要考考他。”丈母娘一听刚忙问:“怎么考呀?”她向着闺女,想问清题目,做做弊,透题给闺女。
    “平常他们来了,俩女婿都热情开朗,各说各的,他不说话,看不出来。这会儿来了,我嘱咐全家都不说话,看他说什么!”老丈人出了第一题。
    “还有呢?”丈母娘追问。
    “他要坐下,你就只给他一只筷子,看他说啥!”老丈人出了第二题。
    “还有呢?”丈母娘又问。
    “烦不烦!我又不是考状元。平常三妮儿借口给咱省粮食,进门打个逛,拉着女婿就走,这会儿强留他吃个饭,看看他的礼数。”仨题都跑了。
    丈母娘得到题目,那时候没有手机,也发不了短信,还没有电话,幸亏离得不远,借故出门透题给了闺女。
    三妮儿那个聪明,立刻想好对策。唯有吃饭,难以对待,傻子吃饭不顾人呀!这时候忽然听见嫂子家孩子在敲一个小铴锣,计上心来,就要过来,叫过傻子嘱咐说:“那两句话说完了就吃饭了,我敲一下铴锣,你就夹一筷子菜。听话!少吃点,回来路上我给你再买‘好好’吃。”傻子唯唯诺诺满口答应。
    话说三妮儿领着傻子去给娘家爹拜寿,一进门,果然全家都不吱声。按照吩咐,傻子笑眯眯指指两个连襟说:“凤凰进门,鸦雀无声!”
    “好诗!好诗!”丈母娘赶忙捧场,可是还按规定只送上一只筷子。
    “双桥好过,独木难行!”傻子晃晃手里的筷子。
    “好诗!好诗!”老丈人也高兴了,“来!今天我高兴,在这儿吃饭再走。”
     那时候,闺女上不了大席,三妮儿借着看外甥的理由,拿个小铴锣在门口坐着,哄着大姐的孩子玩,按着合理节奏不时地敲一下。傻子在席上有序地“听声夹菜”。大的、二的两个女婿有说有笑,多有失态。老丈人反觉得太不稳重。
    大妮儿赶忙过来嘱咐自己人:“贵人言语迟,你看人家老三!”
    二妮儿也悄悄吩咐自己人:“沉默是金,少说话!”
    眼看一出戏就要演完,三妮儿心中窃喜。可怀中的大外甥闹起来:“姨!姨!俺要拉屎。”
    三妮儿无奈只得领他上茅房,铴锣放到地上。
    二姐的孩子早就想玩铴锣,只是三姨不给,躲在一边生气。一看三姨走了,拿起小铴锣一个劲地敲起来。
    这下忙坏了傻子,按照孩子敲锣的节奏,“听声夹菜”。
    大家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呀!正纳闷。
    孩子越敲越快,傻子跟不上了,忙喊:“老婆!老婆!慢点敲呀!我夹不了这么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