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连载】原创津味神怪小说《九河下梢尽出妖蛾子》

  引子

  “妖蛾子”为何物?百度搜出来的解释是:老北京方言,耍花招,出鬼点子,出馊主意,歪门邪道。

  《现代汉语词典》收有“幺蛾子”一词,而在各种方言词典中,它的词形多变,譬如可以写作:幺鹅子、幺娥子、幺娥儿、幺蛾儿等。据以上情况来看,显然“幺蛾子”及其各种变化的词形用字都包含着一些同音字。据各种语言材料考证,“幺”是“夭”的通假字在这里又同“妖”,“蛾、鹅、娥”等是“俄”的通假字,“子”或“儿”是名词性的词缀。其本义为“倾侧的”,也就是“不正的”,如同我们今天常说的“歪门邪道”。歪门邪道也是道儿,而这些道道儿的来历一般都会伴随着光怪陆离的传说和故事。

  那“九河下梢”又是哪呢?华北地区有个离北京很近的港口城市叫天津。明朝时期燕王朱棣扫北定都北京,后称为“永乐大帝”,为了加强京城的防御在天津建了“卫”,因此后人又把天津叫“天津卫”。这天津卫传说古时候有九条河汇集在这里入海,所以就有了“九河下梢天津卫”之说。

  咱们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那时的天津卫是九国租借地,外国人、前清的遗老遗少、军阀政客、青红帮、天津本地的混混儿锅伙齐聚九河下梢,水旱码头一时间是五行八作鱼龙混杂热闹非凡。据不完全统计,从袁世凯开始,有五位大总统,六位国务总理,十九位内阁总长,十六位督军在天津居住过。甚至连末代皇帝溥仪也曾在天津的张园和静园住过一段时间。

  那时的天津就一个字——“乱”!

  您别看这么乱,天津卫的老少爷们还活的劲劲儿的,精气神儿一点儿不减。这是为嘛?因为天津是块宝地,按行话说叫有“风水”。人人都说北京风水好是皇家重地有龙脉。可天津人从来就没拿“龙”当回事,到了天津卫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介就是天津人骨子里的玩意儿,其实就是两个字——不服。

  天津有个地方叫三岔河口,据说哪吒闹海就是在这一带。看了么?四海龙王都折在这地方了。天津人骨子里都是哪吒,不管你是嘛龙只要你不服就给你“拿拿龙”。(拿龙是天津方言,意思就是用强硬的手段教训别人)。

  当时的中国真的是多事之秋,军阀混战外国侵略者虎视眈眈,而天津更是乌烟瘴气老百姓苦不堪言。天津卫的老少爷们就想了:咱是上辈子缺了嘛德了,怎么赶上这年头了?有句话叫做“天下大乱,必出妖孽”,老辈人就说这世道乱肯定就是因为出了妖怪了。这句话应该不假,殷商大乱武王伐纣建立周朝不就是因为出了只叫妲己的九尾狐狸么?

  对于妖魔鬼怪,孔子他老人家在《论语》里有一句“子不语怪力乱神”。后世就有人解释成“君子不信妖魔鬼怪”。错!这句话的原意是:孔子不说妖魔神怪方面的事。可这不说不代表没有,他老人家只是让人要尊崇他的儒家学说不要涉及神仙鬼怪而已。对呀!都求神拜佛了谁还信孔圣人呀。连圣人都惧怕三分,可见鬼神之力不仅不是不存在,而且还是相当的有渊源。

  有人说我写的是神话传说。这也对,也不对!

  神话是什么?神话从字面看就是神神叨叨的人胡编乱造的关于神的故事,还可以理解成神所说的话。可我写的这些字跟这两种说法是一点边都不沾。我不是神,说的话就肯定就不是神话。我更不是神神叨叨的人也没有能力编神的故事。

  所以我在开篇就告诉各位,我写的不是神话,我写的是传说。

  传说就是老祖先通过口头叙事世世代代留下来的一些段子,你既没有证据说它是真实的也没有证据说它是不存在的。没有文字之前,人类只能靠语言记录事件,谁敢说口口相传的就不是历史?就一定是假的?这若即若离似有还无,所有的现代科学都对其无能为力也正是传说的魅力所在。

  那天津卫究竟是得罪了哪路神仙?出了嘛妖蛾子了呢?

  您别急,听书得有过日子的心,我写了七十万字还没写一半了,这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尾。不是我能编,是天津卫的掌故太多了,您了慢慢听,我呢慢慢说。在想当初。。。。。。
  第一章 小刘三卖桃

  “嚯!小刘三儿你是要疯是么?一个桃儿卖俩大子儿?你这是王母娘的仙桃儿是么?”老黑十斜楞着眼嗔怪着。

  “黑爷,介不能怨我呀!今儿隔早起我上货桃儿就特别贵,不瞒您说刨去烂的和路上糟践的我这还赔钱卖了,要不您换俩梨吃吧。这桃儿我给西头的广爷留着。”小刘三儿不紧不慢的从篮子里拿出来一个梨却不往前送。

  “呦呵!你介话里是有话儿啊。你介是说我吃不起这桃儿是么?还拿刘广海儿压我,他刘广海敢来咱三不管儿晃荡么?三不管儿这地方可是袁三爷的地盘!”老黑十听出了弦外之音有点儿急眼。

  “吓死我也不敢呀,你这可是屈枉我了。”小刘三儿嘴里应承着,可脸上却是一脸的鄙视和不屑一顾。显然他没把老黑十看在眼里,说话间把梨放回了筐里,转身要走。

  老黑十一把抠住了小刘三的肩膀,老黑十身材魁梧小刘三干巴瘦,这一抓像极了猫头鹰抓田鼠,手拿把攥。“不把话说清楚了今天你小子别想走!要不是三爷最近发话,三不管儿地面得平静半个月不让惹事。我今天弄死你,信么?”

  “三不管”地理位置就在天津现在的南市一带。天津沦为九国租界以后,日本人曾经想把这一带归为日租界,可是由于其他几国不同意最后也没有得逞。民国政府当时怕外国人怕得要命,日本人既然想要中国政府就不敢收回。

  据说天津当时的警察厅长杨以德也就是“杨梆子”先后派人交涉日、德、法租界询问这一地区的归属问题,出于各国微妙的外交关系居然三个国家都不承认“三不管”地区的租界权。就这样昏庸的天津官府竟不敢在那里行使主权,使这里乱埋乱葬死人尸骨没人管,坑蒙拐骗没人管,打架斗殴没人管,三不管三不管就是哪都不管,干嘛都没人管。
  
  最早天津的经济文化中心在“侯家后”也就是现在的估衣街大胡同一带。1900年,八国联军与义和团作战,南北大街、估衣街一带成了一片焦土,城墙也被拆毁。天津海河两岸的外国租界地,竟达到了九个,即:英、法、德、美、俄、日、意、奥、比。大关河沿,侯家后、北门外的繁荣,一落千丈。

  由于三不管一带没有人管,一些艺人和小买卖人就开始在这里做生意,逐渐发展起来。这群人没有门脸铺面全凭手艺吃饭称为“撂地”,有卖大力丸和假药的,卖“折罗”(饭馆剩菜剩饭)的,卖小吃的,剃头打辫子的,拉洋片的,摆茶摊的,等等。在“撂地”当中,首推四大生意,行话叫:“金、批、彩、挂”,依次就是相面算卦、说书唱戏、戏法魔术、打把式卖艺的。

  由于三不管变成南市,趋向繁华地皮价涨,一些下野的军阀和前清的遗老遗少就开始在这一地区发展原始的房地产买卖。以末代皇帝溥仪的岳父荣源、江西督军李纯为首的上层权贵,在辛亥革命后,都在这里低价买进土地,建房出租。从现在天津的地名“荣业大街”、“荣安大街”、“东兴大街”,还可看出这些街道与荣源开的“荣业房产公司”、李纯开的“东兴经租处”的密切关系。

  南市这个小地方,最多时曾有20多家大小饭馆,十几家影剧院和曲艺园子。白天这里人来人往,叫买叫卖。晚上灯红酒绿,锣鼓喧天。反动军警、特务、流氓都在南市逞凶做恶。杂霸地头子袁文会官称袁三爷、增兴德饺子馆掌柜张春荣官称张八,更是横行南市三十年,为反动统治为虎作伥无恶不作。

  三不管儿地面儿上,不讲王法讲“胳膊根儿”,谁的胳膊根儿粗谁就说了算,蛮横就带三分理。小刘三儿年纪尚轻,今天得罪了混混儿青皮老黑十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年少气盛的小刘三一看老黑十真动手了有点害怕了,说话都带了颤音“你放开我!讲~不讲理啊,我~我不卖了还不行么?”

  俩人就这样在马路中间撕摞了起来,周围已经围了一群老少爷们儿。三不管儿是个闹市区天津人又爱凑热闹,“起哄架秧子”的不乏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说老黑十欺负人有的说小刘三儿不懂规矩。一时间,人山人海围了个水泄不通。

  “看我了!看我了!老黑十你跟个孩子较哪门子的劲啊?撒手吧,别让人笑话了!”人群里挤进来一个中年人,穿着灰布长衫,四平八稳的往那一站,尤其声音真可以说是“声若洪钟,绕梁三日”。

  来人叫“刘铁嘴”是三不管儿撂地说评书的。能在三不管儿混饭吃的都有绝活儿,刘铁嘴年轻时候练过内家功底气很足,上了岁数才改行说了评书。他说书之前要先运气,一口混元金刚气运足了才开书,离着两丈开外也能听的清清楚楚,听书的熟客给这手儿功夫起了个响当当的名字叫“狮子吼”。天津的三老四少都服有能耐的人,凭着这一手儿“狮子吼”刘先生每天也能混一顿吃喝。

  “哎呦!这不是刘先生么,失敬失敬!”老黑十拱拱手满脸堆笑,场面上的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最基本的能力。

  这一个臭说评书的,怎么老黑十这么恭敬他呢?这里面有点渊源,那时候的天津除了国民政府的警察局和租借的外国巡捕管事,还有一种势力在天津卫也说了算,那就是青帮。尤其在三不管儿混事儿的人们都怕青帮,不管你是做什么买卖也不管你是正经生意还是坑蒙拐骗的歪门邪道,都得给青帮上供按月交“孝敬钱”。


  这青帮的历史深远,组织脉络神秘,后文书咱们会详细批讲,今天暂且不论。
  
  【连载】津味神怪小说《九河下梢尽出妖蛾子》
  天涯社区链接?http://bbs.tianya.cn/post-16-990190-1.shtml
  17k小说网连载http://www.17k.com/book/781819.html

  卢一天书友会qq群 245218121
  卢奕天书友会陌陌群 16546383
  微信明星公众号 luyitianxiaoshuo

  私人微信号码: luyitianfeisheng(138030150)
  私人陌陌号码: 85808380
  (陌陌小说吧为头版最新连载,加陌陌号才能发链接)
  新浪微博 @卢奕天鸿运当头
  私人QQ: 138030150
  搜狐博客: 卢一天画吧http://luyitian.blog.sohu.com/

  
  三不管儿一带的青帮头子是袁文会,这袁文会是横行乡里无恶不作,尤其在日伪时期帮着日本人抓华工倒卖人口,并且接受了皇协军的任命成立了“袁部队”是天津卫有名的汉奸。老黑十就是袁文会手下八大金刚之一,按理说刘铁嘴这样的说书艺人是不看在他眼里的。

  可“人走时气,马走膘”,偏偏袁文会就爱听刘铁嘴的书,更看重他那手儿“狮子吼”的绝活,经常跟手下人说“刘先生是有功夫的人,天津卫的宝贝”。隔三差五就把刘铁嘴叫到家里说书,一来二去刘铁嘴就成了袁文会的座上宾。

  为生活所迫出于无奈,旧社会的艺人有很多都加入帮会,刘铁嘴后来也入了青帮拜入袁文会门下,按青帮的辈分跟老黑十是师兄弟。今天他出面说合,看来小刘三儿是命不该绝。

  “刘先生,不是我老黑十欺负毛没长全的小孩蛋子,介倒霉孩子卖俩大子儿一个桃,您说说是不是该教训教训,让他懂懂规矩?”老黑十语气和蔼了很多。

  “呵呵,稍安毋躁,稍安毋躁!要说平时卖俩大子儿一个桃儿是有点不应该,可今天这桃儿卖俩大子儿要我说还真不贵。”刘铁嘴慢条斯理,可声音是异常的宏大原来暗自里运上了“狮子吼”的功夫。

  老黑十瞪大了双眼“为嘛?您给讲讲介里头有嘛套了裹脑儿的事?”套了裹脑儿是天津方言,意思就是隐含的纠缠不清的。
  
  “宋三秃子死了,你知道么?”刘铁嘴这一句话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围观的人群一阵的人声嘈杂。

  “哎呦,宋三秃子死啦!”

  “拥给嘛呀?”(这是天津方言,意思是因为什么呀)。

  “说的是河东刘庄洪帮老头子宋三秃子么?”

  “可不么。。。。。。”

  “别囔囔啦,听着。。。。。。”

  老黑十也是十分的震惊“我你妈还真不知道,这是嘛时候的事?”虽说青帮和洪帮分属不同的帮会,可是在天津地面上的混混儿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况这河东刘庄的宋三秃子可是跟三不管的袁文会、西头的刘广海、河北大街的八延庆齐名的帮会头子,辈分可不低,名号也是响当当的。

  “就昨天晚上。”刘铁嘴默默的说。

  “怎么死的?”

  “呵呵,他砸死了一条千年蟒蛇精,他不死才怪了!”

  这句话像个炸雷,刚刚有点平静的人群,像开了锅一样鼎沸了!

  刘铁嘴的“狮子吼”确实名不虚传,不管人群的议论多么乱声音多么高只要他一张嘴,他说出来的话肯定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的清清楚楚“宋三秃子砸死柳家门儿大仙,蟒蛇精冤魂不散,要祸害海河两岸,为今只有一计,吃仙桃取逃避之意才能躲过这一劫!所以我说小刘三儿今天这桃儿卖的可真不贵呀。”

  天津卫有传说地仙有五大仙爷分别是“狐”、“黄”、“白”、“柳”、“灰”。狐就是狐狸,黄就是黄鼠狼,白是刺猬,柳是蛇,灰就是老鼠。刘铁嘴称的柳家门儿大仙就是指蛇精。

  “还有这事?您给详细说说!”老黑十闻听此言惊得嘴张的老大,下巴差点掉地上。
  “天机不可泄露。。。。。。”刘铁嘴的声音依然洪钟大吕震的人耳膜生疼嗡嗡作响。


  小刘三卖桃儿招惹老黑十,这才引出来卢少爷八大碗摆宴席刘铁嘴道破天机!
  第二章 原来是个偷儿

  恰在刘铁嘴故弄玄虚老黑十狐疑之际,这小刘三却已经挤进了人群,奇怪的是他并不逃走,而是在人群里挤进挤出像个泥鳅一样穿梭着。矮小的身材见缝插针在人群里游走得也算如鱼得水,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老荣”在“下货”。

  旧社会在江湖上混饭吃的人有一种特殊的沟通语言叫“春点”,也有叫“唇点”或者“春典”的,反正都是一个发音。这春点实际就是江湖黑话,在过去是十分神秘有“宁舍一锭金,不赠一句春”之说,可见江湖人对春点的重视程度。这春点来源繁杂,有拆字译音,有地方方言,有民间俏皮话,有歇后语,有外国泊来语,不是门里人想知道其中的含义那是比登天还难。

  小偷在过去也是必须拜师学艺有门户才能干的行当,也属三百六十行之一也分三六九等,天津卫更有小偷中的顶尖能人被称为“高买”。说春点对于这一行更是保命的看家本事,所谓“老荣”就是小偷,“下货”就是偷东西。

  这小刘三就是天津卫的“偷儿”,可他这个“偷儿”完全是自学成才没拜师更没有门户,无宗无派用行话说叫“海青腿儿”。因此上他不敢明目张胆的承认自己是“老荣”,平日里在三不管拎着个筐卖鲜货走街串巷,其实是在“踩盘子”也就是找下手的目标,遇到合适的机会才暗地里神不知鬼不觉的偷一把。

  三不管一带本来就是鱼龙混杂,丢东西丢钱更是司空见惯,再说小刘三一般都是小偷小摸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充其量也就是个“打野食儿”的,所以这些年一直也没露陷儿。他的胆子也就逐渐大了起来。

  偷东西讲究的是要有人给遮掩,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偷完了全身而退。这就要求偷东西的人审时度势对周围环境观察细腻,时辰火候拿捏的恰到好处才能滴水不漏。这里头学问可大了,分“童子引路”、“寿星坐堂”、“二仙传道”手法玄妙全凭的是巧劲儿。

  今天刘铁嘴和老黑十无意中给小刘三当了帮衬,行话说这叫“垫背的”,人们的注意力都在刘铁嘴身上,长了毛比猴还精的小刘三哪能放过这难得的机会?
  
  @MOGU依依 16楼 2014-02-18 09:31:00
  楼主抱抱,遇上直播了,好好看

  —————————————————
  多谢多谢
  
  左手二指往旁边老者腰里一扫,右手提着篮子顺势一接,一个拳头大的小包袱就落在了水果篮子里,好一招“二龙戏珠”活儿做的那叫一个漂亮!小刘三按捺不住兴奋嘴角往上翘了翘,今天晚上的大饼卷肉算是有着落了。

  “小兄弟儿,你这胆子可真够肥的,老黑十的事还没完了,就偷开东西了?”一个细小而低沉的声音钻进了小刘三的耳朵在脑仁儿里泛起了一层涟漪荡漾开来,同时一只软绵绵温暖的手搭在了他的右手上。

  小刘三手一哆嗦水果篮子差点撒手,吓得魂飞天外脑子一片空白,完了被逮着了!可转念又一想,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不就是进局子待两天么,有嘛了!再说我央求央求,来人发发慈悲兴许还能混过去呢。

  想到此处小刘三儿三魂回来了两个,定了定神咽了口唾沫回头应了句“大爷!饶了。。。。。。”一个我字还没说出口便看见了来人,小刘三顿时哑巴了。

  一张干净的脸白里透红气色相当的好,二龙斗宝的眉毛粗黑上挑,一双丹凤眼凝视着小刘三惊恐扭曲的脸。脑后扎着一条半长不短的马尾,这是民国以后剪了辫子又不留西式发型的扮相。

  这条马尾辫子根部向上撅撅着足有三寸,上面还插了一朵霸兰花,这叫“蝎子勾儿”是当时天津租界混混儿的打扮。这发型本来是中西结合土不土洋不洋有点怪异,可是扎在这个人脑袋后面却显得十分的顺眼隐约中还透着一股子英气。

  来人叫卢一天。说起这卢一天也算得上是天津卫的一个怪人。要论家世身份,他可是颇有渊源,据说这卢家祖上跟随纪晓岚编纂过《四库全书》也算是书香门第,家里藏书颇多。最难得的是在乾隆皇帝搞“文字狱”销毁各类书籍的时候,卢家祖上暗地里私藏了很多禁书,各种珍品典籍传到现在都算是海内孤本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神仙鬼怪,修仙访道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只要到卢家藏书阁找到相关的典籍一查便知。
  
  @青虫牛 19楼 2014-02-19 14:01:00
  快更楼主,刚开头

  —————————————————
  别急,每天都有更新的
  
  天津卫的豪门巨富当属“八大家”, 有天成号韩家,益德裕高家,杨柳青石家,土城刘家,正兴德穆家,长源杨家,振德黄家,益照临张家也就是被泥人张贱卖的“海张五”。早在清朝咸丰年间,天津就流传着有关“八大家”的歌诀:“韩、高、石、刘、穆,长源、振德、益照临。”这八大家办盐务,养船队,开当铺都是在商场上叱诧风云的大家族。而卢家一没有买卖铺户二没有万贯家财,却凭着祖上留下的这藏书阁被天津的老少爷们尊称为“九大家”。

  有句话叫“富不过三代”,这书香门第也传不过三代。在世人看来,守着祖传的藏书阁按家学渊源,卢一天怎么也应该是个满腹经纶书生气十足的文化人儿吧。那您可想错了,这位卢少爷偏偏就喜欢江湖义气不爱做学问,不仅身上一点书香气没有而且每日里混迹于混混儿锅伙之中,广交三教九流的朋友称兄道弟离经叛道自得其乐。

  虽说天津自古就没出过状元,到现在文庙的正门还没开过,可天津人骨子里对读书人还是尊重的。正是因为这点对卢家祖上的敬重,再加上这位少爷亦正亦邪放荡不羁的古怪性子,卢一天在天津卫老少爷们的眼里也还真就算得上是一个人物了。

  “哎呦喂,卢少爷您可吓死我了!”小刘三认出是卢一天,像泄了气的皮球,顿时人就塌秧了。

  几年前小刘三偷东西的手艺还没纯熟时偷过一回卢一天,被当场逮住。小刘三声泪俱下苦苦哀求得卢一天动了恻隐之心,不仅没有把他扭送官府还给了他点吃饭的零钱。从那以后,小刘三经常给卢一天送新鲜应季的水果,这位卢公子交朋友又不论出身,不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要饭花子只要看着顺眼就能登门入户吃喝不分。

  卢一天甚至还从自家的藏书阁里找到了一些古时候大盗神偷的记载,闲谈当中有意的流露给小刘三,像《东方朔偷桃》、《蒋干盗书》、《时迁火烧翠云楼》、《杨香武三盗九龙杯》等等。每每谈及这些偷盗怪论小刘三更是听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支棱着耳朵使劲往脑子里记生怕落下一句。
  
  @andersenshen 22楼 2014-02-20 07:51:00
  有点意思1呵呵

  —————————————————
  求关注
  
  亲们,看完留个帖好么?求关注求收藏!
  
  年深日久,这“梁上君子”的绝活儿小刘三竟然无师自通了,什么叫“绺、顺、捋、牵”哪叫“捏、拿、摞、挂”样样儿玩的是干净利索。连卢一天都没想到,无意之中自己还给天津卫培养出了一个神偷来,一来二去两个人还真就成了莫逆之交了。

  “哈哈,三儿!还不赶紧快走,一会老黑十回过神儿来,免不了又是一场麻烦!”

  “我可不怕他,有本事就弄死我,弄不死我,我就趟他们家大门口!”小刘三是肉烂嘴不烂,一边说着一边往人群外面退。

  抬头观看正当午时,显然是到了饭口,不出意料卢一天开始攒饭局了“得了,得了,走!跟我吃八大碗儿去,看你这倒霉样儿,又是好几天没见荤腥了吧?”

  一听到要下馆子,小刘三眼睛都冒绿光了,哈喇子差点流出来可嘴里还是得硬撑“昨天刚吃完狗不理,今天换换样儿也行!说好了呀,今天我请您。”天哪,说这话你亏不亏心啊!摸摸你那杂货面儿的肚子,估计白面馒头你都几个月没见过了,还狗不理?再说了,跟卢少爷吃饭什么时候让你小刘三花过钱呀。

  卢一天只是微笑并不答言,拽着小刘三儿直奔“八大碗”而去,脑袋后面儿一根儿“蝎子勾儿”晃晃荡荡,不多时就消失在了人群中。

  可卢一天做梦也不会想到,就在路旁边的臭水沟里正有一双冷得冒寒气儿的眼直勾勾的看着他们的背影,把这一切尽收眼底。

  “少爷!今儿个这菜有点太多了吧?就咱俩人吃得了么?”小刘三看着这一桌的珍羞美味恨不得立刻就甩开腮帮子颠开大槽牙玩命吃上一顿,可这请客的主家卢一天就硬是不动筷子,憋得他呀,小脸儿都绿了。

  卢一天是什么人呀,小刘三的那点儿馋猫儿心思哪逃得出他的法眼,要是在平时这哥俩早就推杯换盏高谈阔论了,可今天他要等一个人,一个很重要的人。

  “急嘛呀?谁告诉你就咱俩吃啦?我刚才让楼下的小伙计儿请人去了,你没看见是么?”

  “我还真没注意,我以为厨子又出什么新菜了,伙计那跟您介绍了。请的谁呀?这么半天都没露面儿,这是哪位英雄豪杰?架子还真不小啊!”小刘三急不可待,那模样儿跟饿死鬼韬生的差不多了都。
  “卢公子请客,老朽本应该是先到恭候大驾,无奈琐事缠身姗姗来迟,恕罪,恕罪!”人没到声音先到了,嗓门是真大,震得人耳朵里嗡嗡的脑袋一时间混沌了。

  门一开,走进一人,此人正是刘铁嘴。
  
  @kerberos33 30楼 2014-02-20 23:50:00
  不错不错,给老乡捧场了!

  —————————————————
  求关注
  
  @柳林醉客 29楼 2014-02-20 23:36:00
  写的很有韵味,给天津老乡捧捧场。
  —————————————————
  求收藏求关注
  
  @陌上離塵 27楼 2014-02-20 23:08:00
  留字。不知道会不会讲到杨村的故事。

  —————————————————
  求收藏求关注,亲
  
  @joybond888 41楼 2014-02-22 00:11:00
  不错,挺有味道。

  —————————————————
  多谢,求关注求收藏
  
  @myonland 37楼 2014-02-21 23:22:00
  太少,静风养肥!!!

  —————————————————
  多谢啦,看的人多我会努力写的
  
  @heixiao1 36楼 2014-02-21 22:19:00
  我就住天津卫,宁园附近,楼主的书看的亲切,一定要追下去!

  —————————————————
  多谢,老乡,求关注求收藏
  
  第三章 刘铁嘴道破天机

  “我还当请的是谁了,原来是刘先生,刚才可是多亏了您了,要不然我小刘三今天是少不了一顿胖揍了,多谢多谢。您快入座,快入座!”小刘三一见是刘铁嘴,恭敬有加连忙起身让座。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在三不管他老黑十还不敢不给我这个面子。”刘铁嘴满脸的得意,看了一眼桌上的菜眼毛都乐开花儿了“太丰盛了,太丰盛啦,小刘三儿你这也太客气了,破费了,破费了!”

  小刘三不由得心里一惊,刘铁嘴几句话就把他推到了结账主家的位置上了,可他这兜里现在真的是空空如也,刚才顺手下的货也不是什么金银财宝居然是一包人参,虽说是名贵的药材能值几个钱,可这药材不能当钱花呀。囊中羞涩的小刘三顿时闷了口,灰溜溜的眼睛瞄着坐在主座上卢一天。

  “留神了您呐,二楼雅座上了海味了!扒海参一大盘了诶!”跑堂的嗓子还真脆生。

  这扒海参是“八大碗”中的一碗儿。所谓八大碗就是八碗热菜,满汉全席里有“八大碗”,陕西菜里有“八大碗”,东北菜里也有“八大碗”,可是吃来吃去还是天津卫的“八大碗”地道。天津人素有“卫嘴子”之称,一来是天津人能说,不管懂不懂的都能海阔天空跟你论论胡侃瞎聊一气,二来就是指天津人对吃相当讲究,坊间有句老话叫“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可见天津人有多爱吃。

  天津的 “八大碗”汇集了炖、扒、蒸、烩等功夫,既有天津菜的共同特征每一碗又各具风味。

  到了民国的时候,“八大碗”不仅有荤素之分还有“粗八大碗”和“细八大碗”,还有回民八大碗。“粗八大碗”一般在婚丧嫁娶红白事上才能见到,而“细八大碗”那得是在天津卫的名门望族大宅门里才能吃到的美味佳肴了。

  一般饭店里的“八大碗”就是烩虾仁、扒海参、清蒸羊肉条、熘鱼片、四喜丸子、烩鸭条、烧三丝、黄焖牛肉八道热菜,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盛着。除了这八碗热菜还有十二个干鲜冷荤的压桌碟儿,所以“八大碗”其实是一桌酒席,那味道就更不用说了,肯定是解馋销魂之极的。
  
  路过偷瞄过的亲,能不能留下你宝贵的足迹,回个贴,谢谢啦
  
  求关注,求收藏。求回帖
  
  “来!我自罚三杯!”说着刘铁嘴把面前的酒一饮而尽,把酒盅斜过来亮了亮杯底儿,表示他没有剩酒。接着一连干了三杯,这也是天津卫酒桌上的规矩,算是给足了主家面子。

  “好!真是海量,痛快,哈哈!”卢一天很享受这种吃吃喝喝的排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刘先生,咱俩得喝一个,感谢您今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他老黑十算个屁呀,充其量也就是袁三爷屁股后面的“展点”,跑龙套的而已。别人拿他当盘儿菜,我刘铁嘴可不在乎他!”“展点”是青帮的春点,意思是男仆。

  “来,我也陪一个,以后三不管地面上还得仰仗二位多多的照应,有个大事小情给我通个风报个信儿。”卢一天渐渐的引入正题。

  “干!”

  “干!哈哈!”

  “干就干,我今天是舍命陪君子!” “卢公子,您了是书香传家,这李白斗酒可是诗百篇,一会您可得来一首。”

  “这叫连中三元,吃菜,吃菜啊。缓一气儿咱在来个五福临门。”刘铁嘴不愧是说书的,这吉祥话儿是张嘴就来,说得卢一天和小刘三开怀大笑。

  一个时辰过后正是未时三刻阳极转阴的时候,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铁嘴吃了个沟满壕平,小刘三更是不胜酒力已经溜桌了,屋子里渐渐安静了下来,偶尔传来几句楼下跑堂的上菜的吆喝声。

  “刘先生,今天请您来是有一事不明想当面请教,不知道您方便不方便?”卢一天这才开始聊到正题儿。

  “我知道,你不就是想问宋三秃子的事么?”行!刘铁嘴还算没喝多一句话就说出了卢一天的疑惑,可见是早有准备心里跟明镜似的。

  “正是正是,愿闻其详!”卢一天见刘铁嘴不避讳,也就顺坡下驴随口应承着。

  “这宋三秃子也算是作到头了,虽说他是洪帮的老头子跺一脚海河两岸乱颤,可是普通的凡人惹不起你混混儿杂八地,这妖魔鬼怪可不怕。”

  “妖魔鬼怪?”闻听此言卢一天脸色阴沉下来。
  
  “来!我自罚三杯!”说着刘铁嘴把面前的酒一饮而尽,把酒盅斜过来亮了亮杯底儿,表示他没有剩酒。接着一连干了三杯,这也是天津卫酒桌上的规矩,算是给足了主家面子。

  “好!真是海量,痛快,哈哈!”卢一天很享受这种吃吃喝喝的排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刘先生,咱俩得喝一个,感谢您今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他老黑十算个屁呀,充其量也就是袁三爷屁股后面的“展点”,跑龙套的而已。别人拿他当盘儿菜,我刘铁嘴可不在乎他!”“展点”是青帮的春点,意思是男仆。

  “来,我也陪一个,以后三不管地面上还得仰仗二位多多的照应,有个大事小情给我通个风报个信儿。”卢一天渐渐的引入正题。

  “干!”

  “干!哈哈!”

  “干就干,我今天是舍命陪君子!” “卢公子,您了是书香传家,这李白斗酒可是诗百篇,一会您可得来一首。”

  “这叫连中三元,吃菜,吃菜啊。缓一气儿咱在来个五福临门。”刘铁嘴不愧是说书的,这吉祥话儿是张嘴就来,说得卢一天和小刘三开怀大笑。

  一个时辰过后正是未时三刻阳极转阴的时候,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铁嘴吃了个沟满壕平,小刘三更是不胜酒力已经溜桌了,屋子里渐渐安静了下来,偶尔传来几句楼下跑堂的上菜的吆喝声。

  “刘先生,今天请您来是有一事不明想当面请教,不知道您方便不方便?”卢一天这才开始聊到正题儿。

  “我知道,你不就是想问宋三秃子的事么?”行!刘铁嘴还算没喝多一句话就说出了卢一天的疑惑,可见是早有准备心里跟明镜似的。

  “正是正是,愿闻其详!”卢一天见刘铁嘴不避讳,也就顺坡下驴随口应承着。

  “这宋三秃子也算是作到头了,虽说他是洪帮的老头子跺一脚海河两岸乱颤,可是普通的凡人惹不起你混混儿杂八地,这妖魔鬼怪可不怕。”

  “妖魔鬼怪?”闻听此言卢一天脸色阴沉下来。
  
  “来!我自罚三杯!”说着刘铁嘴把面前的酒一饮而尽,把酒盅斜过来亮了亮杯底儿,表示他没有剩酒。接着一连干了三杯,这也是天津卫酒桌上的规矩,算是给足了主家面子。

  “好!真是海量,痛快,哈哈!”卢一天很享受这种吃吃喝喝的排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刘先生,咱俩得喝一个,感谢您今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他老黑十算个屁呀,充其量也就是袁三爷屁股后面的“展点”,跑龙套的而已。别人拿他当盘儿菜,我刘铁嘴可不在乎他!”“展点”是青帮的春点,意思是男仆。

  “来,我也陪一个,以后三不管地面上还得仰仗二位多多的照应,有个大事小情给我通个风报个信儿。”卢一天渐渐的引入正题。

  “干!”

  “干!哈哈!”

  “干就干,我今天是舍命陪君子!” “卢公子,您了是书香传家,这李白斗酒可是诗百篇,一会您可得来一首。”

  “这叫连中三元,吃菜,吃菜啊。缓一气儿咱在来个五福临门。”刘铁嘴不愧是说书的,这吉祥话儿是张嘴就来,说得卢一天和小刘三开怀大笑。

  一个时辰过后正是未时三刻阳极转阴的时候,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铁嘴吃了个沟满壕平,小刘三更是不胜酒力已经溜桌了,屋子里渐渐安静了下来,偶尔传来几句楼下跑堂的上菜的吆喝声。

  “刘先生,今天请您来是有一事不明想当面请教,不知道您方便不方便?”卢一天这才开始聊到正题儿。

  “我知道,你不就是想问宋三秃子的事么?”行!刘铁嘴还算没喝多一句话就说出了卢一天的疑惑,可见是早有准备心里跟明镜似的。

  “正是正是,愿闻其详!”卢一天见刘铁嘴不避讳,也就顺坡下驴随口应承着。

  “这宋三秃子也算是作到头了,虽说他是洪帮的老头子跺一脚海河两岸乱颤,可是普通的凡人惹不起你混混儿杂八地,这妖魔鬼怪可不怕。”

  “妖魔鬼怪?”闻听此言卢一天脸色阴沉下来。
  
  “来!我自罚三杯!”说着刘铁嘴把面前的酒一饮而尽,把酒盅斜过来亮了亮杯底儿,表示他没有剩酒。接着一连干了三杯,这也是天津卫酒桌上的规矩,算是给足了主家面子。

  “好!真是海量,痛快,哈哈!”卢一天很享受这种吃吃喝喝的排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刘先生,咱俩得喝一个,感谢您今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他老黑十算个屁呀,充其量也就是袁三爷屁股后面的“展点”,跑龙套的而已。别人拿他当盘儿菜,我刘铁嘴可不在乎他!”“展点”是青帮的春点,意思是男仆。

  “来,我也陪一个,以后三不管地面上还得仰仗二位多多的照应,有个大事小情给我通个风报个信儿。”卢一天渐渐的引入正题。

  “干!”

  “干!哈哈!”

  “干就干,我今天是舍命陪君子!” “卢公子,您了是书香传家,这李白斗酒可是诗百篇,一会您可得来一首。”

  “这叫连中三元,吃菜,吃菜啊。缓一气儿咱在来个五福临门。”刘铁嘴不愧是说书的,这吉祥话儿是张嘴就来,说得卢一天和小刘三开怀大笑。

  一个时辰过后正是未时三刻阳极转阴的时候,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铁嘴吃了个沟满壕平,小刘三更是不胜酒力已经溜桌了,屋子里渐渐安静了下来,偶尔传来几句楼下跑堂的上菜的吆喝声。

  “刘先生,今天请您来是有一事不明想当面请教,不知道您方便不方便?”卢一天这才开始聊到正题儿。

  “我知道,你不就是想问宋三秃子的事么?”行!刘铁嘴还算没喝多一句话就说出了卢一天的疑惑,可见是早有准备心里跟明镜似的。

  “正是正是,愿闻其详!”卢一天见刘铁嘴不避讳,也就顺坡下驴随口应承着。

  “这宋三秃子也算是作到头了,虽说他是洪帮的老头子跺一脚海河两岸乱颤,可是普通的凡人惹不起你混混儿杂八地,这妖魔鬼怪可不怕。”

  “妖魔鬼怪?”闻听此言卢一天脸色阴沉下来。
  
  “来!我自罚三杯!”说着刘铁嘴把面前的酒一饮而尽,把酒盅斜过来亮了亮杯底儿,表示他没有剩酒。接着一连干了三杯,这也是天津卫酒桌上的规矩,算是给足了主家面子。

  “好!真是海量,痛快,哈哈!”卢一天很享受这种吃吃喝喝的排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刘先生,咱俩得喝一个,感谢您今天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他老黑十算个屁呀,充其量也就是袁三爷屁股后面的“展点”,跑龙套的而已。别人拿他当盘儿菜,我刘铁嘴可不在乎他!”“展点”是青帮的春点,意思是男仆。

  “来,我也陪一个,以后三不管地面上还得仰仗二位多多的照应,有个大事小情给我通个风报个信儿。”卢一天渐渐的引入正题。

  “干!”

  “干!哈哈!”

  “干就干,我今天是舍命陪君子!” “卢公子,您了是书香传家,这李白斗酒可是诗百篇,一会您可得来一首。”

  “这叫连中三元,吃菜,吃菜啊。缓一气儿咱在来个五福临门。”刘铁嘴不愧是说书的,这吉祥话儿是张嘴就来,说得卢一天和小刘三开怀大笑。

  一个时辰过后正是未时三刻阳极转阴的时候,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铁嘴吃了个沟满壕平,小刘三更是不胜酒力已经溜桌了,屋子里渐渐安静了下来,偶尔传来几句楼下跑堂的上菜的吆喝声。

  “刘先生,今天请您来是有一事不明想当面请教,不知道您方便不方便?”卢一天这才开始聊到正题儿。

  “我知道,你不就是想问宋三秃子的事么?”行!刘铁嘴还算没喝多一句话就说出了卢一天的疑惑,可见是早有准备心里跟明镜似的。

  “正是正是,愿闻其详!”卢一天见刘铁嘴不避讳,也就顺坡下驴随口应承着。

  “这宋三秃子也算是作到头了,虽说他是洪帮的老头子跺一脚海河两岸乱颤,可是普通的凡人惹不起你混混儿杂八地,这妖魔鬼怪可不怕。”

  “妖魔鬼怪?”闻听此言卢一天脸色阴沉下来。
  
  不好意思,手机发的,卡了,发连了,我去申请删帖
  @heixiao1 57楼 2014-02-23 23:18:00
  今天就这么完了?老乡,不太给力啊!

  —————————————————
  没人回帖,我就少发,既然你回了,我就为了你字再更一贴
  
  @逸尘来也 56楼 2014-02-23 21:39:00
  好!
  —————————————————
  多谢,欢迎关注
  
  “可不么!放着地上的祸不惹他惹天上的祸。当初,他跟袁三爷争刘庄浮桥清理河道的工程,因为三爷这边抽死签儿的‘菜墩子’尿(sui)了,三爷还好一阵的恼火。如今看来可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了。”刘铁嘴绘声绘色讲起了宋三秃子的死因。

  现在有些书籍记载都称为“青红帮”,“青红帮”不是一个帮派而是两个不同的帮会组织,其实应该叫“青洪帮”也就是青帮和洪帮。之所以叫成了“青红帮”是因为江湖上的一句切口“青莲白藕红荷花,三教原本是一家”。这是一种比喻,青莲就是指青帮,白藕是白莲教,红荷花就是洪帮,这句切口的意思是白莲教、青帮、洪帮都是一个祖师爷应该团结。

  洪帮与青帮的组织架构截然不同。青帮讲究的是拜师门摆香堂,有师门传授每一代都有自己对应的“字儿”也就是辈分。

  青帮“盘道”时一般都得亮“海底”也就是报自己三代的人物字号,例如天津青帮头子袁文会是“悟字辈”,他师傅白云生就是“通字辈”,师爷厉大森是“大字辈”,而他的徒弟就占“学字辈”,也就是青帮近代有名的“大通悟学”四辈。

  洪帮就不一样了,讲究的是兄弟手足情深,尊崇的是刘关张桃园结义有“一入洪门皆兄弟”之说。不管你是坐堂的堂主老头子还是散落市井打听消息的“溜子”一律“肩膀齐为弟兄”,像天地会、红花会、小刀会、红灯照都属于洪帮的分支。这也就是江湖上常说的“青帮一条线,洪帮一大片”。

  既然青帮和洪帮本来就是不同的两个组织谁也管不着谁,那遇到利益冲突肯定就免不了一场的穷凶恶斗。这不!河东刘庄的洪帮老大宋三秃子就跟三不管青帮头子袁文会叫上板了。
  
  走过路过的亲,求回帖啊
  
  @joybond888 63楼 2014-02-24 23:17:00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lz要沉住气,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只要你用心地写,人气一定会一天比一天高的。

  —————————————————
  多谢支持。我会坚持的
  
  @tree_cs 62楼 2014-02-24 22:53:00
  回了,楼主能更新不?

  —————————————————
  必须能
  
  @偶遇小雨 64楼 2014-02-24 23:41:00
  1404年朱棣靖难成功后改渡河的小沽口名为天津,筑棋盘土城,这个天津卫是源于明代卫所制度,当时一卫驻军大约八千人。天津地理位置特殊,在天津县志里有张地图,卫城是被三个太极图环抱其中,视为风水宝地。所以,设为三卫,就是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实际驻军是两卫一万六千人。

  天津过往督军大约30位,其中,江苏督军李纯是真正的天津人,北洋学堂毕业的黑龙江督军鲍贵卿只能算一半天津人,天津的赤峰道过去又称为督军街,百年看天津,如此。

  老乡路过,楼主继续。。。
  —————————————————
  多谢,大大资料搜的很珍贵呦
  
  @偶遇小雨 66楼 2014-02-25 00:08:00
  宋秃子真有其人,他和刘广海一拨儿的,在赌场被袁文会手下用二人夺刺死。
  —————————————————
  老乡真牛,资料很宝贵
  
  @柳林醉客 67楼 2014-02-25 00:20:00
  再来给老乡捧捧场,楼上兄台对天津卫的历史了解不少呀。
  —————————————————
  多谢多谢,我会坚持的
  
  @偶遇小雨 65楼 2014-02-25 00:05:00
  另,关于天津混混儿。

  庚子年后袁世凯当直隶总督,开始根治天津四大害,真正立棍儿的混混儿几乎绝迹,严格的来讲袁文会拜白老头为师就不是混混儿了,在这之前混混儿那有入青皮的(青帮),历史上天津混混儿必须经过“开逛”一关才能被社会认可,过这关不死也要扒层皮,但过来后就可南北街横趟,脚下穿着花鞋,头上大辫子插花缠铜丝翘翘的,走路都和螃海一样。
  —————————————————
  这个我准备后面写的
  
  九国租界几乎都在海河沿岸,民国政府为了讨好外国主子每年都得清理海河的河道淤泥。往年都是租界的洋人总揽工程中国人你别想沾边,可今年不知道外国人犯了哪门子邪劲了,放出消息想把工程包给中国人来个“以华治华”。这消息一传出去,天津各地的帮会、脚行、锅伙那是闻风而动谁都想吞下这块肥肉,海河两岸一时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青帮本就出身于漕运靠水路起的家,天津的水路码头一多半都掌握在青帮手里。袁文会就想了:这水路上的买卖按江湖规矩就应该是青帮的。因此上,他是上下打点抱着日本人的粗腿对刘庄浮桥清淤工程摆出了势在必得的架势。

  这一来宋三秃子就不愿意了,宋三秃子是小刘庄土生土长的混混儿,刘庄浮桥那是他的地盘呀。这要是家门口的金元宝让别人给捡了,那他以后还怎么在天津卫水旱码头混饭吃?谁还听他的啊?这不是“栽了”么?你袁文会不是靠着日本人么,我给你来个捷足先登。于是宋三秃子花重金贿赂了海运总署衙门,拿到了个独家接运刘庄浮桥船只的批文。这就意味着除了他谁也别想在刘庄浮桥接船,没有船这海河里的淤泥怎么清?就算清完了看你怎么往外运!

  这一招釜底抽薪让袁文会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上下疏通打点的钱也都打了水漂了。他袁三爷哪能吃这个哑巴亏?几次托人调停没有结果,最后“江湖的事还得江湖了(liao)”。

  天津卫的混混儿为什么在全国都有名呢?因为天津的混混儿有一套自己好勇斗狠的方式跟各处黑帮都不一样。一帮人打一个人,把这个人打得半死最后服软,那不叫能耐!天津卫讲究的是玩点儿“鲜亮的”让对方服气。

  嘛叫“鲜亮的”呢?

  这可多了,例如:一位没门没派的“海清腿儿”走投无路了没饭吃了活不下去了,就往某某赌局门前一躺,这叫“卖了”。这躺可有规矩,讲究的是“东西大道,南北躺”也就是横在马路中间谁也别打算过去,得造成交通堵塞。开赌局的人一般开始都是好言相劝,这时候你要站起来就走,那是相安无事。可是如果几番劝导没用,看你是铁了心要找不痛快,那讲不了说不起你敢卖人家可就敢买,七八个人手拿棍棒就是一顿打。

  被打者用胳膊腿儿护住脑袋下体等要命的部位一声不吭,这叫“叠了”。不多时这一半身子肯定是血肉模糊,别忙可没完,你还得咬着牙翻个身把另一半好肉亮出来接着挨打,嘴里还得说“哥几个受点累,使点劲儿。”

  一直到打的全身没有好地方了,旁边自会出来一个了(liao)事儿的高喊一句“有了!”。这才有人拿门板把被打之人抬回家养伤,从此以后赌局每天都得给人家一份吃喝,这叫“拿挂钱”。此人也就算闯出了名堂,在混混儿锅伙中算是一个人物字号了。
  
  求关注求收藏求回帖
  
  求关注求收藏求回帖
  
  @雪菜弟弟 76楼 2014-02-25 07:57:00
  好看,楼主辛苦了

  —————————————————
  为人民服务
  
  @雪菜弟弟 76楼 2014-02-25 07:57:00
  好看,楼主辛苦了

  —————————————————
  为人民服务
  
  @雪菜弟弟 76楼 2014-02-25 07:57:00
  好看,楼主辛苦了

  —————————————————
  为人民服务
  
  求关注,求收藏,求顶贴
  
  第四章 抽死签儿挖死大青蛇

  “叠了”是个人单打独斗混饭吃的手段,要是两伙儿锅伙之间抢码头那就得“抽死签”了。袁文会和宋三秃子两帮人为争夺海河清淤工程就在刘庄浮桥抽了死签儿了。

  所谓“抽死签”就是提前订好时间地点,两帮人各约朋友到场。当然,老头子和堂主自己是不可能抽死签的,两边需提前选出一名“菜墩子”。“菜墩子”就是卖臭肉的不怕死的玩命的,用现代语言说就是原始的敢死队。怎么样够形象吧?菜墩子天生就是用菜刀剁的,简称“挨千刀的”。

  这一天碧空万里太阳血红血红的,海河上的大小船只都被照得金灿灿的璀璨夺目,阳光直射在海河水面泛起一片片的金鳞。刘庄浮桥码头上空浓烟滚滚,两拨人马对峙着剑拔弩张,镐把儿、棍棒、朴刀、攮子各种武器一应俱全,看这架势是要大火拼一场了。

  袁文会和宋三秃子分别站在各自队伍的前面,俩人中间摆着一口烧的滚开的大油锅,里面的油冒着泡儿飘出一股股的黑烟直冲霄汉,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煞气呛得人睁不开眼。油锅旁边用竹竿搭了一个高台,上面有两个小混混儿拖着一根碗口粗的大绳子,那是准备跳油锅的时候绑脚脖子用的。

  这刘庄浮桥今天仿佛变成了阎王殿,大鬼小鬼齐聚一堂,魑魅魍魉神头鬼脸阴森恐怖令人胆寒。

  “抽!”一位长衫马褂儿的老者一声断喝。从一个罐子里抽出了一根竹签。

  “念!”一大帮人齐声迎合着。

  “头朝上!”

  话音刚落,只见宋三秃子身后闪出一只“瘦猴儿”,来人五短身材皮肤黝黑,最明显的是脑袋上长了几处白圈儿癣头发参差不齐,本来就不白的脸上还加了一对儿黑里泛青的黑眼圈儿,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肯定是抽大烟的。

  “看我的!”此人也不多说,噔噔噔跑上高台往下拱了拱手。守高台的两个小“展点”顺势开始往他腿上绑绳子。台下的人一个个目瞪口呆神情异样,空气顿时收缩气氛紧张了起来。
  
  @yuanfenya2010 92楼 2014-02-26 14:32:00
  拿龙貌似是修自行车的术语吧!
  少马爷的相声<<纠纷>>才把拿龙这个词衍生成修理人的意思,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楼主写的不错,请继续加油!!!!

  —————————————————
  拿龙是青帮春点,也就是黑话,马志明创作纠纷的年代政策掌握还不是那么灵活,所以不敢说明
  
  @yuanfenya2010 92楼 2014-02-26 14:32:00
  拿龙貌似是修自行车的术语吧!
  少马爷的相声<<纠纷>>才把拿龙这个词衍生成修理人的意思,不知道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楼主写的不错,请继续加油!!!!

  —————————————————
  龙了,在春点里就是很麻烦了的意思,拿龙就是解决麻烦的事,有强出头的意思,至于修理自行车那是近代才演变的,也是因为少马爷的那段相声,拿龙才全国家喻户晓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