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易经开八道教史兼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中华民族是讲礼仪的民族,有句成语叫如丧考妣,大概意思就是跟爹妈去世一样的伤心。为什么要这样类比,还是因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信仰,父母之丧,如山崩地裂,遭遇严重的信仰危机,所谓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爹妈去世了,儿子就得遵循礼仪,守制三年,也就是二十七个月,期间谢绝应酬,不得应考,婚嫁,现任官则须离职回家,在爹妈坟前搭一茅草屋长住,此所谓慎终追远。
  父母之丧叫丁忧,语本《书。说命上》“王宅忧”。。。。在家里面(宅)伤心。。。又叫丁艰。。。犹喻艰难困苦的岁月(曾经仰望的大山顶梁柱没了)

  《尔雅·释诂》:“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尚书·说命上》:“忧,居丧也。”“丁忧”,就是遭逢居丧的意思。
  怎么样居丧呢,慎终追远嘛,用三年时间,思考规划未来没有遮风挡雨的父母的日子,应该怎么样过下去,怎么样对得起死去的父母,怎么样担当起子孙们的未来。。。。爹妈都逝去了,自然的,薪火相传,重担传递到了1你的肩膀上,作为活着的你这一脉的最高级别行政长官,你得担负起应该担负的责任。。。。你的每一个决定,不仅仅决定着你的未来,也决定着你的子孙们的兴衰荣辱。。。
  当然,后来的丁忧为官员们特有,重点来了。。。慎终追远的三年,居然有人敢不去思考规划人生,搞所谓的夺情(此一经,是权礼也。若值国家有事,孝子不得遵恒礼,故从权事----礼记)。。。国家需要我,我不能因私废公。。。。所以,让我继续当官吧。。。敢这样做的,活该被口水骂死。。比如张居正夺情以后,不仅仅生前被口水淹没。。。死了也不得安生。。。。该思考规划的时候短视,必然断送未来。。。。
  写丁忧其实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时代虽然变了,我们已经不需要宅在家三年的形式主义了,但是,其精髓,其礼仪本质,慎终追远,思考规划,是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切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写本段,是因为有些很重要的东西隐藏在这里,特写文记载之,以备将来小玩子恍然大悟。。。果然是祖先信仰啊。。。。。

  
  中国、巴西、秘鲁将共建两洋铁路
  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铁路,陆地沟通
  目测海洋霸权主义国家又要睡不着啦。。。。目测他们依然会疯狂反扑的

  
  又是马航,却又有太多的意味深长,哀悼是主旋律,却不妨碍我们从地图上看到更多。飞行轨迹:亚洲的海(南海)———里海(中亚)----黑海(俄罗斯)---地中海(德法)。大概已经有同学看出端倪啦,倒过来就是三月份大大的欧洲之行以后楼主的路线图,地中海————黑海————里海————南海——东海。讲的还是山水之间的事,批驳的却是海洋霸权主义。。。最终讲的是中央之国怎么样去破海洋霸权主义。。。。
  纷纷攘攘的2012到2014年,我们怎么样和海洋霸权主义做你死我活的斗争(注意哈,海洋霸权主义死,我中央之国活的斗争。。。看清楚这一点,才不会做眼界鼻屎大的眼前吊着胡萝卜的蠢驴)。这个世界很大,这个世界也很小,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怎么来判断。古人已经告诉我们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才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当我们局限在太平洋时,海洋霸权主义必然希望我们去南海这个死胡同,而中央之国必然在东海防空识别区这里遛猴。。。如果我们局限在地中海,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告诉我们结果了。同样的,很不幸,阿拉伯人局限在印度洋里面的阿拉伯半岛已经好几百年了,前有大英帝国,后有美帝(和挑动南海紧张局势如出一辙,剧本都懒得改)其维持到今天都一团乱麻的时局,告诉我们,兄弟阋于墙之后,所谓宗教也不过是个牌坊架子。。。。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任何一个单一地区,美帝都是一个让人窒息的存在。。。但是,当你站在一个更广阔的高度,把海洋和陆地联系起来以后,呃,可怜的超级海洋霸权主义。。。。四面漏风,处处破腚。。。。
  在这个层面上来理解丝绸之路,来理解大大的欧洲之行,来理解普京俄罗斯和中央之国之间的种种不可言说之处。。。。
  丝绸之路,高铁之路,起点都在中央之国,终点都在欧罗巴大陆。。。。中央之国和欧罗巴之间,就是一肩挑两头的。。。。亚欧非结合部。。。。这地方,海洋霸权主义(无论十九世纪的大英帝国还是今天的美利坚)都是一个字,梗阻,不通,才符合海洋霸权帝国主义利益)。。。。
  中央之国————中亚----西亚(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希腊(巴尔干半岛)——意大利---法国——德国,前有游牧民族(匈奴,突厥,蒙古人),后有丝绸之路商人,都是这路线图。。。。列位量量这距离,再对比一下下海路,尽在不言中。。。怪不得伊拉克乱成一锅粥。。。。
  丝绸之路也好,今天的高铁之路也好,在西亚拐个弯,就是直奔非洲兄弟。。。好一条富裕之路。。。可惜,不符合海洋霸权帝国主义国家利益。。。所以嘛,希腊再笑得合不拢嘴。。。。西亚往死里乱,也就是画饼充饥而已。。。。
  呃,似乎想起来了,西亚全是伊斯兰。。。。依葫芦画瓢呗,照着大英帝国十九世纪搞极端民族主义那套抓药。。。。宗教极端势力,去吧。。。从中亚到西亚,往死里乱。。。所谓抓鬼是他,放鬼也是他。。。。顺便再在中央之国和欧罗巴煽动极端民族主义。。。。这矛盾论玩得。。。。列位结合时势,在昆明搞事的极端宗教势力以及突然之间在伊拉克北部窜起的极端宗教势力,跟世事丝丝入扣。。。。不得不感叹海洋霸权主义国家真忒么坏。。。。。把两个极端玩弄于鼓掌之中(再次批驳极端民族主义哈,在我们这边,他有个响亮的名字,皇汉。。。)
  中央之国和海洋霸权主义之间的斗争,在西亚这一块,中央之国是没辙的,就好比在东海防空识别区,海洋霸权主义怎么做都是徒劳的一样。。。。所以,中亚这块,自然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天下之中了。。。匈奴人,突厥人,阿拉伯人,斯拉夫人以及中央之国的交汇处。。。。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和俄罗斯的合力之处,以及俄罗斯战略东向之后,必然的枢纽之地。。。。嗯,大家记住,这是六月份普京觐见以后的世事必然走向。。。。。原来高铁还可以这样走:中央之国————中亚----俄罗斯----德国---法国。。。
  中俄欧,这陆路通,这路路通。。。。海洋霸权主义就掉了半条命啦。。。。这条路要是通了,西亚自然就迎刃而解。。。。
  呃,似乎有极端民族主义者最近很是喜欢骂俄罗斯,不晓得他们收没收美分。。。。呃,今天乌克兰再次抢镜,定睛一看,又忒么是马航的飞机。。。。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海洋霸权主义以及其走狗们,悠着点。。。跟世界人民作对,送你一句英文:no zuo no die
  “身在兵位,胸为帅谋。”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这句话讲的意思是内外有别。
  《礼记。大学》有云:“外本内末。”孔颖达注:“外,疏也,内,亲也。”
  外,远也。内,入也。自外而入也。——《说文》

  外,会意。从夕,从卜。“夕”指“黄昏时刻”,转义指“黄昏时刻农夫聚集”。“夕”与“卜”联合起来表示“就众人关心的未来事卜它一问、算它一卦”。本义:卜问未来的事、远事。引申义:(时间空间)非此时此地的、非眼前的;在看不见的地方的。。。。
  所以,在《礼记·曲礼》中,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

  所谓深谋远略,所谓远见卓识,讲的其实就是如何处理现在和未来的关系以及空间距离带来的亲疏远近关系。切莫本末倒置,只看见眼面前和亲人。。。。

  执中则要“外本内末。”莫被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们今天吹千古一帝,当然,得先一脚把康麻子那个二货踹下来。。。。为啥????因为揣他的是秦始皇。。。
  我们吹一个人厉害时,一般会肉麻的夸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当标尺落在秦始皇身上时,你会发现,这位老先生横亘四千年。。前终结(也可以叫总结)井田分封制,后开启封建郡县制。。。牛逼到一塌糊涂。。。
  但是,我们要说但是,太阳有黑子,月亮有深坑。。。归结到人,那就叫人无完人,都是有缺点的,此所谓辩证对立统一规律,也叫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秦始皇也是很傻缺二到可爱,可怜,可笑的。。。
  秦始皇本纪里面有很深刻的一句话: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翻译成今天的文字就是:天地四方之内,尽是皇帝之土。西边越过沙漠,南边到达北户。东边到达东海,北边越过大夏。人迹所到之处,无不称臣归服。功高盖过五帝,恩泽遍及马牛。无人不受其德,家家安宁和睦。
  六合者,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在秦始皇这里,那就叫宇内一统,四海归心,从此,六合之内泛指天下或宇宙。。。。是所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王八之气,横扫六合。。。
  嗯,可能有朋友发现问题了,楼主,你不是讲四面八方的吗???!!!四正东南西北,四隅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合起来叫八卦,加个中心点叫九宫。。。再加过去和未来也好,上天和地下也好,通通称之为十方。。。。哦,对了四正加中心点你叫河图,八卦加中心点以及天地叫洛书。。。。你不是吹中国历史都在河图洛书里面嘛,怎么就六合之内了呢????
  哦,好吧,其实这些都自我膨胀到极致的秦始皇干的逗比事。。。因为。。。我们还是在史记里面找吧: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於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後合五德之数。於是急法,久者不赦。
  翻译成今天的文字比较有趣:秦始皇这二逼按照河图的五德轮回体系去推导(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相克、终始循环的原理),曾经的老上级大周朝是火德,那哥们属火,我大秦帝国学的是商汤和周武王抡着板砖干翻前任老领导,妥妥的水克火,所以,我大秦帝国属于水德。就从今天开始,全宇宙都由水德大秦说了算啦。。改元啦改元啦。。。。改成十月初一这一天,普天之下都来朝拜我大秦帝国啦。。。。嗯,水嘛,当然是黑色的,衣服、符节和旗帜的装饰,通通改成黑色。。。记住哈,黑色的大秦帝国(楼主阴冷吐槽:黑色幽默,自我抹黑???!!!!嫩太有才啦,傻缺二的始皇帝先生)。因为水德属阴,而《易》卦中表示阴的符号阴爻叫做“元”(一和六刚刚好在五德轮回体系的河图里面属于北方水),于是就把数目以十为终极改成以六为终极,所以符节和御史所戴的法冠都规定为六寸,车宽为六尺,六尺为一步,一辆车驾六医马。把黄河改名为“德水”,以此来表示水德的开始。刚毅严厉,一切事情都依法律决定,刻薄而不讲仁爱、恩惠、和善、情义,这样才符合五德中水主阴的命数。于是把法令搞得极为严酷,犯了法久久不能得到宽赦。(这就叫,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呃,十方就这样改成六方了。。。要说深刻影响的话,大约,可能大家已经想起九宫八卦代表的洛书体系没了。。。。就此局限了自己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为啥呢。就剩四正代表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了。。。四隅代表的四野八荒之外的蛮夷兄弟们被秦始皇给排除出去了。。。狭隘,无知的秦始皇。。。怎么能只是六呢。。。咋能只是六呢,同一片天空下,黄帝他老人家,也只是把蛮夷赶到四野八荒之外嘛。。可没有剥夺人家在华夏体系里面的地位。。。
  由此看见,秦始皇这人吧,果然如史记里面所说: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妥妥的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最终毁了先辈的鲜血和后辈的未来。。。
  楼主今年的主线就是由外及内,从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故事,一步步说到四海之内的黄帝。
  其实去年就安排了六合的故事,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给写了。
  很没有脸皮的说,写六合实在是因为感觉自己写外国太烂了,写得一塌糊涂。
  不得已,才回过头来写秦始皇干的笨事,来找自信和感觉。。。
  最近感觉自己写得太生硬,所以,想清晰的表达一下下六合。。。
  先秦是中国民族三观形成时代,很不幸,在现代学科里面,这一块就是个盐碱地。。。
  比如一说到四海之内,教科书就是一句话,神话传说。。。
  传说是肯定的,神话也有可能,但是,必然有支撑他的很实实在在的环境和地理
  伏羲氏的存亡续绝之后,秦始皇之前,所有绚烂和璀璨,无一例外,光荣属于黄帝

  当今时代,西方文明体系已经穷尽其所先进性,再往下,必然是和古罗马一样,死路一条
  没有之一,这是物竞天择之动物界法则的必然规律。。。。
  而在这个时候,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体系就彰显出他的价值了。
  而这个文明体系的所有规则,都是黄帝时代确立的。。。让我们一步步抽丝剥茧吧
  楼主会慢慢写下去的,剧透,秦始皇之六合之后,其实还可以写写史记太史公在历史考据方面的一点点不严谨。。。。唉,就是不知道啥时候了。。。。
  太史公曰:神农以前尚矣。
  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于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是谓五官。
  各司其序,不相乱也。
  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
  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

  太史公说:神农以前年代太远,就不必论了。(不可考就不考,但是,真的是不可考吗???太史公什么逻辑???)
  黄帝时考察星度,制定历法,建立了五行序列,确立起阴阳死生消长的规律,纠正了闰月余分数值的大小,于是有了分管天地神祗和其他物类的官员,称为五官。
  各自掌管自己的一套,不相杂乱。
  所以百姓能够有所信赖,神能有灵明。
  民神各有所职,互相敬重,不相冒犯,所以神给百姓降下好年景,百姓以丰洁的礼品飨祭神,以致灾祸不生,养生所需,永不匮乏。

  消息居然不是小道消息,是阴阳死生消长的规律!!!!这又得扯到易经了。注意上面的最后几个字:灾祸不生,所求不匮。唯有在丰收了以后才会如此,于是,我们在易经里面找到了丰卦,其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说了半天,消息是太史公从易经里面截搭出来的,张守节正义引皇侃曰:“乾者阳,生为息;坤者阴,死为消也。”所以,消息就是生长、产生、发生的意思。清·严杰《易消息解》说:“消息者,阴阳生长之名也”,阳生为息,阴生为消。由于有生就有灭,也可释为消失、灭亡(再次扯到对立统一规律)。清·汪家禧《易消息解》说:“阴往阳来为息,阳往阴来为消。”阴的消失、灭亡与阳的产生、生长都叫做息,相反称为消。
  至于五官,即《正义》所说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中官,分别名为青云、缙云、白云、黑云、黄云、,合称五官。。。。。青,白,黑,黄,我们都知道,这是颜色的意思,缙呢,我们看说文解字:缙,帛赤色也。。哦,原来是赤色啊,就此通透。
  五官各自有自己代表的颜色,千里草,何青青,原来青云就是草的颜色,也是春天的颜色。同时,让我们再回忆回忆,似乎想起来了,在河图里面,东方木哦。。。。春天这万物生长的时刻,满眼青青。。。。哦,原来春天和东方都是木在河图伍德轮回体系里面是这意思,以此类推,夏天的火和南方同属一科(赤色),秋天的金和西方尚白色,冬天的水和黑色以及我们站立的黄土地,就是天下之中就是这意思。。。。
  春夏秋冬围绕着我们站立的中央之国春来秋去,寒来暑往,就被我们的先祖(黄帝确立和代表的规则)引申到国家的荣辱兴衰,交相替代(朝代兴替)了。。。。你来我往,生生不息,原来河图的伍德轮回是这么个意思。。。

  呃,忘记颜色配五方和五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鸟
  其实这段就是在论述,颜色和五行之间的关系
  哦,还有,平步青云这个词和东方也有关系,刚刚忘记写了
  古代中国,皇帝一定是坐在中间的,文武大臣自然就分别站在两边的
  怎么区分文武,东昭西穆呗(文昭,武穆),自然就是东边文官,西边武官
  同时,文官集团历来似乎都比粗陋武官高档那么一点点
  呃,平步青云原来是这意思,通过几个弯弯绕,最终绕到站在皇帝身边的文臣

  冬天的水和黑色以及我们站立的黄土地,就是天下之中就是这意思。。。。这句话漏了几个字:
  冬天的水和黑色代表的北方以及我们站立的黄土地,就是天下之中的意思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一段话,楼主准备在自己的汉代以后道教历史里面引用一下下,居然和我准备论述的丝丝入扣。
  而且,中文版居然还有两个版本译文,一个是1956年十二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另外一个是2005年10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和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之间的同与不同,见仁见智。。我倾向于后者更通俗易懂些。。。。
  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
  天下有道,则不失纪序;无道,则正朔不行于诸侯。
  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年耆禅舜,申戒文祖,云“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史记,司马迁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论语,孔子
  道士,不在字多少。看懂你那几行字不翻书到手抽筋,杀死几千脑细胞不成。问题是咱的脑细胞总共也没几万呀,所以只好求药了
  -----------------------------
  唉,其实就是史记里面的一点点而已
  很久以前忽悠楼不是讨论过汉朝究竟是火德,土德还是水德嘛,只是追本溯源,讲清楚其中的逻辑的一点点资料嘛。正好前两天写秦始皇干的二逼事情里面有改元定制。
  中国历史嘛,水经注是掌握在统治阶级手里的,天文学也是掌握在统治阶级手里的。尧舜相传的,就是天文历法,为啥呢,农时农事都要依靠天文历法,差半点都不行。。。
  水经注是地上的事,简称地理,历法农时是天上的事,简称天文。。。。天文地理合起来,上古时代,非帝王不能学也。。。呃,正好告诉大家帝王学和帝王术就是这么坑爹,当今时代的每个人,只要高中学好历史地理,穿越回去,妥妥的。。。。
  新中国一建立,无可回避地涉及到如何纪年的问题。
  关于纪年,筹备会第六小组成员和专家们在讨论和座谈时意见分歧较大。有人认为: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元。有人主张:从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开始。还有人提议:从几千年前黄帝即位开始。

  这些纪元方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只是中国传统的道理,囿于民族历史的道理,仍然是划地为牢的道理。中国应当走向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际上已经走向了世界。因此,纪元问题也应适应世界潮流,不应再以“上国”自立门号。

  工作小组成员和专家们展开了紧张的调查研究工作,结果发现,世界上采用本国纪年的只有少数国家,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公元纪年。

  经过反复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采用公元纪年比较好。因为这是国际上通用的纪元,既统一,用起来也方便,而且各解放区早就开始使用公元年了。于是,形成方案上报。

  9月25日晚,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协商国旗、国歌等问题会议时,专门提到了纪元问题。大多数人表示同意用公元纪年,但有人反对,认为“我们采用公元纪年,老百姓也可能同时采用其他纪年,传统常常是不可抗拒的”。

  这时大家议论纷纷,情绪十分热烈。毛泽东同意公元纪年,也发表了意见。毛泽东说:“老百姓要用其他纪年,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不能制定法律去处罚他们。过去用中华民国年,老百姓用甲子年,他们学会用了。但是,我们的政府还是要有个决定:采用哪个年号。”

  黄炎培发言说:“我同意毛主席的意见。有人说采用公元纪年是以耶稣降生之年为纪元,是基督教国家的年号。据我们调查了解,其实许多非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也采用公元为纪年。现在公元纪年已成为国际习惯通用的年号。少数国家采用本国纪元,但在行文写到本国纪年时,常常还要加注公元多少年,麻烦得很。”

  听了黄炎培的话,毛泽东风趣而幽默地插话说:“就是耶稣也不坏嘛!耶稣和今天某些国家借推行基督教进行帝国主义侵略并不一样。”

  经过热烈讨论,大家一致鼓掌同意采用公元为新中国纪年。9月27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本年为1949年。
  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祛的过程,蛮有趣的,完全符合传统,虽然采用的是公元纪年,但是 其过程还是畅所欲言的,从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开始算纪年和从几千年前黄帝即位开始算 纪元等等非主流,也是充分表达了自己意见的。
  司马迁在史记。历书里面说:帝王受天命而改朝换代,对于开始必十分慎重,所以要更改 历法,改变服装崇尚的颜色,推本天体运行的起始时刻,秉承天的意旨。(王者易姓受 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传统是很顽固的,改朝换代叫鼎革,夏禹的鼎,一次次的辗转飘零,由夏到商,再迁移到 周朝的王庭,最后,落在秦始皇这败家子手里,没了。。。怎么办,也就只剩下改正朔, 易服色了。后面的历朝历代,在推本天元上面,可就是各显神通,前后矛盾,为了顺承厥 意 ,搞出了不少让人掩卷深思的故事,我们今天就挑几个典型吹吹。
  中国这片土地,几千上万年都是农耕社会,历朝历代都重视农业生产,皇帝们每年正月都要亲自到田间耕作(“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祀”---礼记),虽然我们都知道,只是严重的形式主义,但表达的意思非常明确,农业生产是第一要务,老百姓吃不饱饭是要造反的。。。。于是乎,形式主义就年年搞到今天。。。如若不信,请看共和国几十年如一日的每一年一号文件里面讲了啥。。。
  天子亲自耕种,在皇帝们手里是面子活,是形式主义,在上古时代呢???!!!楼主告诉你,那就是以身作则,鞠躬尽瘁的表率作用。《尚书·尧典》说:古老先贤尧(十足的人民选出来的领袖)命令羲、和,密切注视着时日的循环,测定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给大家制定出计算时间的历法-----“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哦,原来上古时代的领袖们仰望星空,俯瞰大地,以察时变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四季变化,春种秋收,夏耕冬藏。。。不劳动则不得食,劳动则创造美好生活。。。。
  同样的意思,在司马迁的史记里面是这样样表达的:年耆禅舜,申戒文祖,云“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白话文的意思是:尧年老以后禅位给舜,在文祖庙中告诚舜说“为天造历的重任在尔一身”。舜也用同样的话告诫禹。
  呃,似乎我们记起来论语里面有一段尧曰,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尧把关乎农时农事的历法传给了继承人舜,舜又同样传给了大禹,而大禹又是夏朝的奠基人。。。尧舜禹一脉相承的农耕历法就叫夏历。。。。夏历之前有黄帝历,颛顼历,夏历之后有殷历、周历。。。。
  农业生产对气候的要求非常严格,个别时候,早一天和晚一天,就可能影响一年的收成。记时历法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农业生产。。。但是,楼主要说但是,统治阶级们搞着搞着,就演变成了形式主义。。。。
  这个,大家都知道,夏朝以前,那是公天下时代,夏朝以后,那就是私天下时代,两者在伍德轮回体系里面怎么区分呢。我跟你讲,一团乱麻,河图里面的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相克、终而复始就叫伍德轮回。夏之前的三皇五帝时代,那就是妥妥的相生论,禅让制度嘛,自然就是温文尔雅的,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这样的顺生结构,所谓皆大欢喜是也。三皇五帝时代,毫无争议,一概论顺生。
  夏朝之后的夏商周,这个,大家都知道汤武革了夏朝末代皇帝夏桀的命,建立了商朝。。。很多年以后,做了初一的商汤就挡不住下级周武王做十五了,也被革了命。。。。再然后,就是秦始皇一锅烩,大一统终结了分封制度。。。。所谓自家人知自家事,这哥几个都是以下犯上干革命的,大约也不好意思再论顺生了。。。。所以,秦始皇就按相克理论在伍德轮回体系里面推导,得出结论,夏、商、周三个朝代分别为木德、金德、火德,取商金克夏木为金德,周火克商金为火德之意,则代周者当为水德。。。。于是乎,秦始皇的秦王朝就是水德,连黄河都沾光改名为德水。。。
  既然是新的王朝克制旧朝,自然的就得做点什么了,司马迁的史记里面记载得清清楚楚: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这里的正,做开始和开启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大禹的夏朝是以农历正月为开端(历正),商汤的殷商帝国不好意思了,自然而然的就把自己历正提前到农历十二月,而周武王的大周朝自然就依葫芦画瓢,历正在农历十一月。。。以此类推,秦始皇的历正自然就是农历十月。。。故事到这里,还没完,秦王朝的继承者,汉高祖刘季老先生也出场了。。。土克水乎???非也,丫一脚把秦始皇给踹飞鸟。。。。史记里面是这样说的,汉兴,高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为获水德之瑞。。。。从此,伍德轮回体系里面一个重要的依据由刘老幺而起,短命王朝不论运。。。。所以,汉高祖也以农历十月为岁首...
  这就是所谓的形式主义,人人改朝换代都要走的过场。。。唉,本来简简单单的为农耕农时农事的历法,到最后就走样了,偏偏还养活了一帮阴阳家以及一本正经在朝堂之上讨论该用哪个德来对应自己朝代的皇帝和大臣们。。。讽刺啊。。。
  当然,故事还没完,汉高祖的水德怎么变火德的呢????
  万分不厚道猜测汉高祖刘老幺直接用秦朝的水德不是因为懒。。而是财政原因。丫穷啊,连上朝的马车都凑不齐,一度用牛车替代。。。。改正朔倒是简单得很,上下嘴唇一碰,改了。。问题是易服色啊,没钱你换个屁的衣服颜色。。。得,正好秦朝仓库里面的黑色水德衣服不少,又不花钱。。。司马迁的史记里面粉饰为:当时天下刚刚平定,正着力在大的方面建纲设纪,此后高后以女子主政,都顾不及此,所以沿袭了秦朝的历法和服色。(是时天下初定,方纲纪大基,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袭秦正朔服色。)
  再后来,汉文帝时代的大汉朝有钱了,发达了,自然而然的,就有人要讨论一下下这个问题。鲁人公孙臣以五德终始的理论上书,说“汉朝所得是土德,应该改变历元,更改历法,变易衣服崇尚的颜色。这样天就会降下祥瑞,有黄龙出现”。文帝将此事交给张苍处理,张苍也是习学律历的人,认为他说得不对,把事情搁了起来。此后果然有黄龙出现于成纪地区,张苍引咎降职,他打算做的制定汉历的有关论述也就不了了之。又有新垣平以善于望云气的伎艺得见天子,也对天子说了些改正历法和服色的事,很得天子信任,后来竟然作乱,所以汉文帝再也不谈改历的事。
  黄龙出现了,历法却没有改,但是,大汉朝土德的说法由此而来。此理论依据,秦朝论运水德,汉朝土克水为土德,没什么高深的。
  再后来,就是汉武帝时代以及之后的王莽时代,大汉朝最终论火德,后面附上汉书。律历志你就明白了,还是有很深刻的政治原因的。说到这里,赞一下汉武帝时代的太初历,以夏历正月为岁首的,究其原因,一切都是因为正本溯源,回归历法的本质,一切为了农业生产。说来说去,民以食为天,不填饱肚子,那是万万不行的。。。夏历正月立春,天气就是一天天的适合农业耕作,就这么简单,历法回归他的本质。
  汉书。律历志里面是这样精妙论述的:
  炎帝《易》曰:“炮(庖)牺氏没,神农氏作。”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炎帝火德就是这样来的)
  黄帝《易》曰:“神农氏没,黄帝氏作。”火生土,故为土德。
  少昊帝《考德》曰少昊曰清。清者,黄帝之子清阳也,是其子孙名挚立。土生金,故为金德。
  颛顼帝《春秋外传》曰,少昊之衰,九黎乱德,颛顼受之,乃命重黎。苍林昌意之子也。金生水,故为水德。
  帝喾《春秋外传》曰,颛顼之所建,帝喾受之。清阳玄嚣之孙也。水生木,故为木德。天下号曰高辛氏。帝挚继之,不知世数。
  唐帝《帝系》曰,帝喾四妃,陈丰生帝尧,封于唐。盖高辛氏衰,天下归之。木生火,故为火德,天下号曰陶唐氏。让天下于虞,使子朱处于丹渊为诸侯。即位七十载。
  虞帝《帝系》曰,颛顼生穷蝉,五世而生瞽叟,瞽叟生帝舜,处虞之妫汭,尧禅以天下。火生土,故为土德,天下号曰有虞氏。
  伯禹《帝系》曰,颛顼五世而生鲧,鲧生禹,虞舜禅以天下。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夏后氏。继世十七王,四百三十二岁。
  成汤《书经·汤誓》汤伐夏桀。金生水,故为水德。天下号曰商,后曰殷。
  武王《书经·牧誓》武王伐商纣。水生木,故为木德。天下号曰周室。
  汉高祖皇帝,著《纪》,伐秦继周。木生火,故为火德,天下号曰汉。
  ----------------------------------------------------------
  大汉朝的火德,就此确立,而顺生体系,就在班固手里发扬光大。。。。
  王莽篡汉时,大力宣扬汉朝火德,打的主意就是火生土,汉皇帝禅让,丫就是土德鸟,跟规则制定者黄帝老先生一样,土德。。。多么牛逼和不自量力的想法啊。。。死得很快,白白便宜了后来者曹丕。。。这位也是用的禅让,所以,必然是土德啊。
  嗯,说到曹丕,我们的故事就快完了,插播资治通鉴曹丕称帝:
  帝欲改正朔,侍中辛毗曰:“魏氏遵舜、禹之统,应天顺民;至于汤、武,以战定天下,乃改正朔。孔子曰:行夏之时,<左氏传>曰:夏数为得天正,何必期于相反。”帝善而从之。
  魏文帝曹丕通过九品中正制搞定大汉朝余孽,给予他们世袭的权力,终于称心如意的通过所谓禅让制度搞定了汉献帝,正大光明的成为了皇帝。欲望膨胀的他,脑子一发热,准备更改历法。。。侍中辛毗劝谏说:皇帝陛下,万万使不得啊,您老人家承继的的是虞舜、夏禹的正统,顺应天命,合乎民意;只有商汤、周武王那样的下级通过武力讨伐平定天下,才会改变历法哦。(亲,您也是下级哦,请慎重考虑之,不要忘了您搞的是禅让制度啊,伍德轮回是顺生。臣下给您老人家找了点理论依据,赶快顺着台阶下来吧。)。。。圣人孔子说了,实行夏朝的历法,左传也说,夏朝的历法最合乎天地运行的规律。。。。曹丕绕过那个弯,叫了声好,顺着梯子就下来了。。。
  伍德轮回,生还是克,这是一个问题。。。弯弯绕太多,我们一定不能被帝王将相们骗了。。。一定要记住,历法问题,他首先是个粮食问题。。。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任何偏离这一范畴的,都是瞎扯淡。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