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鬼事(说一说福建北部一个小山村儿时的故事)

  三人在古道山路里冒雨狂奔!大风吹得山路两旁的杂草树木,左倒右歪。冰凉的雨水,已经将这三人从头到脚淋了个透。快点!快点!挑夫边跑边回头,对着后面的两秀才大吼着!每回头一次,透过闪电的亮光,他都能看到那个白衣女子!就在跑在最后的吴秀才身后,如影随形!当他再次回头的时候,身后只剩下了张秀才!他两手撑着腰,大口大口喘着气。不跑了,跑不动了。他完全没注意身后的吴秀才,已经没有了踪迹。挑夫长叹一口气,也停了下来。对张秀才说道,咱们回去给他收尸吧……张秀才大惊:什么?收尸?别说了,我们回那旧屋去,现在那里安全了。只是,你的同伴再也回不来了……造孽啊
  
  两人回到旧屋的时候,雨已经停了,二人进入了那厢房,点燃蜡烛。看到了吴秀才被一根藤条吊在了房梁上!所吊的位置,就是原来白衣女子所吊的位置。吴秀才露在外面的舌头,和脸色一样都青紫色了。张秀才看到这一幕,话也说不出来,腿一软,立刻瘫在了地上。挑夫倒也没太惊讶,这一切,应该都在他意料之中。鞋子也没脱,爬到了床上,想够够看能否解下吴秀才的尸体。就在这时,嘎吱嘎吱嘎吱的声音再度传来。而且,似乎是整栋房子的木结构都在摇晃!挑夫大惊,跳下床来,拉起瘫坐地上的张秀才,就往屋外跑!刚跑出屋外几十步之摇。轰隆一声!整栋旧屋轰然倒下。
  
  自从吴秀才和这旧屋一起毁灭之后。白衣女子再没出现过。也应验了当初高僧道士们所言。心愿了了,她也就走了。那么,她一直在等的就是吴秀才的来到吗?吴秀才的死,就是她一直未了的心愿吗?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心里都会有各种答案了。还是我仙樓来揭晓吧。希望大家都正确。原来,这吴秀才的父亲,就是那个唯一漏网的山贼!当年参与奸杀白衣女子四人组之一。在吴秀才十五岁那年,因病死亡。常言道,父债子还。原来连鬼都认这个理。只是还有一句题外话,如果当初吴秀才不捡那只绣花鞋。也许也不会因此丢了性命。还是他父亲遗传的因素在起作用,也就是说,如果他不好色,没有歪心眼。白衣女子也许会放弃她的最后心愿,而离去。这一切,都只是推测了。结束今天的故事,也送给朋友们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万事善为先。
  
  谢谢大家的热情顶帖和分享故事。我先整理下故事。方便大家阅读
  
  闽北鬼事之一只绣花鞋————明洪武三年(1371年)。建州府(今浦城)有两秀才,这里姑且简化称之为,吴秀才和张秀才。二人收拾好行李,结伴同行,为了减轻长途跋涉的辛劳,雇佣了一个挑夫,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启程赴江宁府(今南京)应试。三日后来到了仙霞古道,还需两日行程,便可抵达仙霞关,进入浙江江山。
  一路上,挑夫挑着担子,大部分都走在两秀才的前面。这其一是,挑夫常年以此为生。轻车熟路,闭着眼睛也能分出东西南北。这其二则是因为,箩筐里也都是两秀才一些书籍,以及换洗衣物。所以相比较于大多数时候,挑着货商们的沉甸甸货物。这些固定走建州至江山府的挑夫们。更喜欢为这些秀才们服务。两秀才则一路上观花赏景,谈古说今。倒也好不惬意。
  这一日,谈笑风生中,不觉天色渐晚,一行三人便准备寻一户人家投宿一宿。明日再行。奈何山路崎岖,两旁皆是丘陵林木,并无看到有一户人家。又往前行数百步之遥。来到一山弯转角之斜坡处,吴秀才忽然对身边的张秀才说道:张兄,你看挑夫前面那白衣女子,不知是何家人氏,从后面观之,身材真是难得之妙啊。
  张秀才点点头道,吴兄所言及是,只是不知这荒山野岭的,为何会出现如此妙龄女子。二人边说边继续仔细观察着,这女子发髻高耸,白衣白裙,宛如九天仙女,哪怕是从身后望去,也是美艳无比。却没真的去细想,这女子和周围的景物,是何等的不协调,甚至有些怪异。更是完全忽略了原本走在他们前面,女子身后的挑夫,此时已经放下担子,在路边停下脚步。不再前行了。
  
  两秀才以为挑夫只是有些累了,停下来歇歇脚,也没去更多留意,继续往前跟着这白衣女子,快到山弯拐角处,这女子脚下忽然掉了一只粉红色的绣花鞋,奇怪的是,她竟然丝毫没有觉察,哪怕两秀才后面使劲呼唤她,也没回头来看一眼。吴秀才快走几步,蹲下来,抢先捡起了那只绣花鞋。看都没看,就塞进了衣襟里。那意思也是很明显,这拣鞋还鞋,指不定还能给自己带来一场艳遇。
  张秀才后悔得咬牙切齿,反应慢,吃稀饭也真是没错,虽然心里是万般不爽。也只能先在憋心里了。两人跟着白衣女子后面,刚转过山弯,两人立刻愣住了,白衣女子竟已了无踪影!这山路两边垂直几十米高的山体,就是一只鸟,也不容易飞过。何况是一个女子,竟然凭空消失了!
  这时候,挑夫挑着担子,也跟了上来,三人继续前行,挑夫依然又走到了前面,也许是刚才休息了一会,体力得到补充。走着走着,挑夫忽然开口说了一句:刚才那女人有没有掉了一只鞋子?你们有没有捡起?两秀才几乎同时摇头说,没有,没有。这些读书人,虽然心里一万个心眼,外表上,却始终要摆出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形象。那挑夫似乎长长出了自口气,自言自语道,那我就放心了!放心了。
  眼看天色已经很黑了,依然是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两秀才显得很是着急,那挑夫也明白他们的心思,安慰到,再行七八里,翻过一座山,便有人家可以投宿歇脚了。说着又拐了一道弯,两秀才看到,在路边一土坡上的几颗大松树下,有一栋屋子,门窗洞开。便快步走上前去,这时候,后面的挑夫,再次停下了脚步。放下担子,一边叹息,一边摇头道,都是天意啊!逃也逃不过!
  显然,这挑夫常年在此过往,了解并熟知关于这白衣女子的一些情况。而且,这摇头叹息的一番言语。明显这绝非是啥好事。挑夫跟上前去,拦在了两个秀才面前,开口便劝,二位少爷,你们看,这只是一栋无人居住的破屋子,破破烂烂的,也没人给做饭铺床,热水热茶的。倒不如咱们咬咬牙,再走个几里,便有人家。吴秀才先开口了,我们是真的走不动了,再说了,天色已暗,这崎岖不平的山路,也不是那么好走,万一碰到啥野兽,也保不准都能平安无事。倒不如就这将就一夜。吃点干粮,喝口山泉。也就对付过去了。
  
  挑夫虽然明白,自己只是一个靠卖苦力挣钱的挑夫,但闽北客家人质朴无华的特性,还是善意的奉劝了两位秀才,很显然,他也明白,自己不能说得太多,如果说多了,事情传得更广泛。也许,以后将不会有人再走这条古道。自己赖以为生的挑夫生涯将就此结束。再说了,两秀才都声称,并没有捡到那只绣花鞋。这也是万幸。事情应该不会比自己预想的更糟。也许是因为心存这一丝侥幸。也许也是挑夫想保护自己饭碗的那一点私心。没有告知二人以实情。导致了后面本可以避免的结果发生。
  挑夫自知再多说也无益。便随着两秀才进入屋内,其实,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进入这旧屋。细细算来,这几年间,今天是他第四次进入这屋子。屋子里的每个墙角,每根房梁,都能激发出他内心无名的恐惧。只是那两秀才,和他却是完全两种心境。两人挑了一个靠东的厢房,点了一根蜡烛,屋里顿时明亮了许多,也多了一丝暖意,这厢房有一桌,一几,一床。虽然满是灰尘。却也还算完整。
  挑夫从身上解下葫芦,到屋后取水去了,屋后竹林边那一口山泉水,甘甜无比。两秀才把房间稍微打理了一番,倒也干净了很多,取出一床草席铺上,再铺上一条小被褥。便从包裹里取出一些烧肉饼,炒黄豆,还有一小坛子浦城米酒。这时候,挑夫也打水回来了,两秀才叫他一起,三人便坐下,边吃边聊。
  不知不觉,三人都略有几分醉意。这时挑夫突然又问了两秀才,真有没有捡到一只绣花鞋。得到确定答案之后,也安心了许多,心里想,这就好,顶多就是再受一晚惊吓而已。还不至于出人命。两秀才睡床上,挑夫在屋子中间打了一个地铺。便早早躺下。
  
  山里的气候,说变就变,三人刚睡下不久,屋外就下起了豆大般的雨点,噼里啪啦的砸在屋顶瓦片上,不一会,没有窗纸的窗条缝里也滴进了雨水。轰隆隆的雷声伴随着耀眼的闪电。把屋子里的一切都照得一会白,一会暗。这山野破屋雨夜,难免让人心生惧意。就连挑夫,也是一时之间,难以合眼
  就在这时,床上的吴秀才突然惊叫起来!从床赤着脚蹦了下来!这一惊叫!把挑夫和张秀才,都吓了一大跳!你们看床顶!你们看床顶!吴秀才此时已经面如死灰。额头上都是冷汗。三人都向床顶的那根黑黑的房梁望去!在烛光下,上面并无一人一物。就在这时,轰隆隆,一道刺眼的闪电照进屋里。屋子里顿时亮如白昼。这时候,三人都看到了恐怖惊心的一幕:一个白衣白裙女子,披头散发的吊在床顶那房梁上!一只脚丫还穿着一只粉红色的绣花鞋!诡异的是,闪电过后,再看房梁,上面依然空无一人一物!仿佛闪电照亮屋子的那一瞬间。三人都只是出现了幻觉!轰隆隆!又是一个刺眼的闪电照射进来!房梁上又出现了那白衣长发女子!而且吊在床顶的整个身子开始左右晃动起来!房梁因为承受了重量,不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还有一些粉尘掉落下来,掉在了床上的被褥上。闪电过后,房梁上的白衣女子又不见了!这时候,挑夫突然跪了下来,边对着房梁磕头。边怒骂道,你们是不是骗了我?你们是不是捡了那只绣花鞋!
  两秀才俱已惊慌失措,吴秀才哆哆嗦嗦的从挂在床头的衣襟里,掏出了那一只粉红色的绣花鞋!和刚才白衣女子脚上那一只,一左一右,竟是完整的一双!完了!完了!挑夫颤抖着,神仙也救不了你了!为什么要骗我?!难道你们读书人的自尊心和面子,会比性命更重要吗?这时候,屋外的夜雨已经停了,雷声闪电也渐渐平息。屋子里也突然显得异样的宁静。还没等两秀才说话,挑夫又叹了一口气,唉,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这事我原本不该说,或许开始我就不该接你们这活。现在可好,都这样了,说个明白也好,剩下的,就看你们自己的造化了。
  原来,这白衣女子,曾经是距此几十里地之外的一个镇子里,一户大户人家的长女。长得标致可人,附近十里八乡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平时喜欢安静的呆在家里,刺刺绣,弹弹古琴。几乎可以说是足不出户那种良家淑女类型。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宅女,古代版的宅女加淑女。
  
  常言道,人有旦夕祸福。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在十九岁那年,却遭遇了人生的一次劫难。而这次劫难。却夺去了她刚刚开始绽放的青春年华。那年元宵灯节,这女子在两丫环的陪同下,在镇子里的安定桥头看花灯。却不料,被数位黑衣蒙面人强行掳走。两位随行丫环,大哭小叫跑回家里。女子的父亲,带着十几个家丁,抄着家伙赶到桥头之时,早已没有了黑衣蒙面人的踪影。
  以为是遭了土匪山贼的绑架勒索,这女子的父母,只能呆在家里,等着歹徒的赎人通知。三天后,院子里的门缝底下,果然有一张草纸,意思是要求五千两银子,便可放人。这女子家人按歹徒要求。交付了银两。得到了女子所在地点。然而,当他们赶到几十里外的荒山野岭,也就是秀才挑夫们,现在所在的这古道旁的破房子里的时候。才发现,女子已经被一根藤条,吊死在了房梁之上。脚上只穿了一只鞋子。另一只后来在山道上找到,就掉在路边。应是被歹徒劫持的路上,挣扎所掉。这户人家随即报了官。官府经过三个月的调查,抓获了其中三人,原来这伙山贼在得到赎金之前,害怕留下活口,事情容易暴露。就把这女子轮奸,并用藤条吊死于房梁之上。三名歹徒被押送建州府,并斩首处决。
  而最后一名歹徒,官府却始终未能将其抓获。从此以后,这栋旧屋子连同这条古道附近。就常有附近的人家,以及途径此处的旅人行人,目击这白衣女子幽灵般的飘忽于这古道旧屋之间,似乎在等待什么,又似乎在寻找什么?再到后来,就陆续有人看到,白衣女子开始掉鞋子,多半行人都不会去拣此物。也有那么几个不知内情,而又有色心色胆之徒。捡了这粉红色的绣花鞋。最终都送了命。附近村子人们开始恐慌。请来高僧名道,也是蹊跷,这些高人的口径如出一辙。这冤魂怨念太重。还有未了心愿。此屋不可拆,此道法不可做。终有一天,她心愿一了,便会自行离去。
  说到这里,两位秀才皆已战栗不已。吴秀才更是浑身颤抖,汗如雨下!我,我会死吗?哆嗦着双唇,问挑夫。挑夫正要开口,轰隆隆!一道刺眼的闪电再次照亮屋子!嘎吱嘎吱,嘎吱嘎吱。白衣女子再度出现在房梁上!身体开始大幅度晃动!那根房梁似乎已经快承受不了这重压,随时会断裂开来。更可怕的是,那白衣女子原本一直低着的头,此刻在慢慢向上仰起。快!快!快走!挑夫一声大吼,一头冲出屋子,消失在茫茫夜幕之中。两秀才也啥都顾不上了!跟着挑夫后面,也冲出了屋子!
  
  三人在古道山路里冒雨狂奔!大风吹得山路两旁的杂草树木,左倒右歪。冰凉的雨水,已经将这三人从头到脚淋了个透。快点!快点!挑夫边跑边回头,对着后面的两秀才大吼着!每回头一次,透过闪电的亮光,他都能看到那个白衣女子!就在跑在最后的吴秀才身后,如影随形!当他再次回头的时候,身后只剩下了张秀才!他两手撑着腰,大口大口喘着气。不跑了,跑不动了。他完全没注意身后的吴秀才,已经没有了踪迹。挑夫长叹一口气,也停了下来。对张秀才说道,咱们回去给他收尸吧……张秀才大惊:什么?收尸?别说了,我们回那旧屋去,现在那里安全了。只是,你的同伴再也回不来了……造孽啊
  两人回到旧屋的时候,雨已经停了,二人进入了那厢房,点燃蜡烛。看到了吴秀才被一根藤条吊在了房梁上!所吊的位置,就是原来白衣女子所吊的位置。吴秀才露在外面的舌头,和脸色一样都青紫色了。张秀才看到这一幕,话也说不出来,腿一软,立刻瘫在了地上。挑夫倒也没太惊讶,这一切,应该都在他意料之中。鞋子也没脱,爬到了床上,想够够看能否解下吴秀才的尸体。就在这时,嘎吱嘎吱嘎吱的声音再度传来。而且,似乎是整栋房子的木结构都在摇晃!挑夫大惊,跳下床来,拉起瘫坐地上的张秀才,就往屋外跑!刚跑出屋外几十步之摇。轰隆一声!整栋旧屋轰然倒下。
  自从吴秀才和这旧屋一起毁灭之后。白衣女子再没出现过。也应验了当初高僧道士们所言。心愿了了,她也就走了。那么,她一直在等的就是吴秀才的来到吗?吴秀才的死,就是她一直未了的心愿吗?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心里都会有各种答案了。还是我仙樓来揭晓吧。希望大家都正确。原来,这吴秀才的父亲,就是那个唯一漏网的山贼!当年参与奸杀白衣女子四人组之一。在吴秀才十五岁那年,因病死亡。常言道,父债子还。原来连鬼都认这个理。只是还有一句题外话,如果当初吴秀才不捡那只绣花鞋。也许也不会因此丢了性命。还是他父亲遗传的因素在起作用,也就是说,如果他不好色,没有歪心眼。白衣女子也许会放弃她的最后心愿,而离去。这一切,都只是推测了。结束今天的故事,也送给朋友们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万事善为先。
  
  谢谢大家的支持厚爱~下午两点以后直播【闽北鬼事之————半夜莫梳头】
  
  闽北鬼事之夜半莫梳头————关于半夜梳头,这其中的几分诡异,各种传说,许多忌讳,一直是被许多恐怖故事爱好者,热议并津津乐道的话题。其实,对于这夜半梳头。我也有许多话想说,因为我觉得,其实更多时候,都是源自于人们对于黑夜本身的恐惧,再加上一直以来,就有镜子能通灵的说法。这黑夜和镜子,一加一的恐怖数值,就远远大于二了。但是,我今天和朋友们分享的故事。却不是心理作用和暗示所造成的。这是一个的确诡异和离奇的故事。好吧,开始今天的故事。
  
  闽北西南某镇,镇东桥头防洪堤附近有一户人家,家有一个女儿,名叫李桂,年方二十,虽然相貌平平,但身材姣好,一米七的个子,相对于闽北地区,平均不到一米六的女子身高来说,的确有那么几分鹤立鸡群的味道。身材固然是非常出众,但更吸引目光的是她那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微风轻抚,秀发飞扬,哪怕只是和她擦肩而过,那迷人的发香也能令人陶醉其中。
  
  这李桂也是很喜爱自己这一头美丽的长发,随身都带着一个小木梳。平时无论是在哪里,一有功夫,就开始梳理她的头发,以至于都可以着迷到旁若无人的地步。在她二十一岁那年,和同镇子的一位小伙子结婚了。这小伙子名叫刘海涛。当初也正是看中李桂这魔鬼身材,和漂亮长发,展开了三年的疯狂追求。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终究也算是抱得美人归。
  
  结婚不久,海涛就发现,新婚妻子对她自己头发的着迷程度,远不止热恋时,他了解的那么简单。好几次他半夜起来,发现床上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妻子却不见了,叫了几声也没人答应,起床出屋,看到自家单独建在厨房边上的洗澡间里有亮光,走过去一看,李桂正站在洗澡间墙壁上吊着的一面小圆镜前,歪着脑袋,很投入的在细心梳头。以至于不但没有听到刚才海涛呼唤她,就连走进来,站在她身边了也没注意到。
  
  妻子这夜半梳头次数多了,海涛有点受不了了,有好几回,偷偷把镜子藏了起来,结果都被李桂揪着耳朵,虐得乖乖的找出镜子,重新给挂了上去。有一天,海涛从家里承包的几亩鱼塘换水回来。发现洗澡间的墙上换了一面镜子,这镜子呈椭圆形,圆边的红木镜框上,雕刻了许多奇怪的纹饰。包浆润泽发亮,显然很有些年头。正边看边想,突然腰间被一双手死死给抱住!别闹了,这镜子怎么回事,哪来的?从身后紧紧抱着他的妻子,歪着脑袋看着他:你猜猜好不好?
  
  原来今天上午,海涛吃完饭出去干活,她忙完家务,又在洗澡间梳理头发,却不知为何,那面塑料边的小圆镜突然掉在了地上,断裂成了三瓣。对于李桂来说,这镜子和梳子都是她的命根子,可谓缺一不可。打扫完镜子碎片,她一分钟也呆不住了,出门准备去镇供销社重新买一面。也正是无巧不成书。刚出门,就碰到一个走村串户收旧货的,在这货郎的挑子后面,李桂看到了这面古色古香的镜子。不由得叫住货郎,走上前去看了个仔细,越看越是喜欢。这货郎也是厚道实在人。看她如此喜爱,开口便说,这是在别的地方收来的,那户人家也是奇怪,没有要他一个钱,这么好的东西,硬是白送他了。既然你也喜欢。我就收你两块钱吧。李桂大喜过望,塞给货郎四张五角纸币。抱起镜子转身就走,生怕货郎会反悔。
  
  自从家里有了这一面老镜子,李桂半夜起来梳头的频率,也明显在增长。海涛有一个习惯,睡觉的时候,喜欢侧卧在李桂身后,手搭在她腰上,整个脸都埋进李桂浓密的秀发里。闻着她淡淡的发香入睡。有一天晚上,他从睡梦中醒来,闻到一股淡淡的腐臭味。而且分明就是李桂头发的味道。第二天就问她,是不是很久没洗头了。却被李桂骂了几句,说她几乎两三天就洗一次头发。是海涛自己很久没刷牙了,还恶人先告状。
  
  快下班了,余文晚上九点开始更完,谢谢朋友们的理解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