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户人家------下了一夜的秋雨,李叔照例起床到厨房。打开厨房的后门。来到屋后的一个大石头中间凿空挖成的大水缸。几十根切成两半的毛竹一根接一根的连接在一起。一直延伸到百米外的后山泉眼洞里。清澈甘甜的泉水就顺着毛竹缓缓的流淌着,滴滴答答的流进这大石缸,这是山里人最古老也是最常见的土制自来水。闽北大山深处的秋天,已经有一丝丝的凉意。也许是山里人早已适应这种多变的山区气候。李伯依然用水瓢子,从大石缸子里舀了几瓢冰凉的水。倒入木头脸盆,然后半个脑袋都埋入脸盆,稀里哗啦的搓了几把脸。用毛巾擦干脸。转身正要回厨房。忽然看到的一幕让他心里一惊。脸盆也掉在了满是青苔的石水缸下面去了。在厨房的木板门上,又出现了几个清晰的手掌印。再一看地上。一串同样清晰的泥巴脚印。从厨房门口顺着毛竹水槽边上的碎石路一直蔓延到后山。这已经是第二次了!李叔心里一惊。心想不好。难道真的也要赶紧离开这里吗?难道也要和前几户人家一样。离开这里。与大山深处这种宁静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告别了吗?这里是他祖祖辈辈生活了好几代人的小山村。虽然只有几户人家。但大家一直都相安无事,平平安安的生活了这么多年。望着不远处已经人去屋空的几座老屋。李叔心里不由得一阵悸痛,莫名的感伤起来。现在这里也就剩下自己一户人家。更确切的说,就剩下自己和自己那三十多岁豆腐渣般年纪的媳妇两人。
闽北鬼事(说一说福建北部一个小山村儿时的故事)
--回到屋子里,走进房间,看到正在起床穿衣服的媳妇。不由得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了床沿上。媳妇问他怎么又不高兴了,李叔只是摇摇头说,我看我们也早点搬出这大山吧,到乡里儿子那去住吧。媳妇心里一凉。战战兢兢的问道;那东西又来了?你自己到厨房后门去看看吧。李叔摸出兜里的小布囊,抓出一点烟丝用小纸片卷成一个烟卷,点上火吧嗒吧嗒大口抽了几口。不一会,媳妇从厨房跑回房间,对李叔说;这地方再不能住了。咱也搬吧。我一天也不想再呆下去了!想起这半年多来,这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发生的这些让人心寒的事。想起那个因此而夭折的邻居的半大孩子。李叔只是叹气道。是该走了。咱们真的也该走了
大家都吃饭了。没吃的过来我请客
蹭饭——这个故事发生在九十年代末的一个秋天。闽北顺昌县辖的一个乡镇里有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这个男人三十几岁的时候。因为好逸恶劳。整天无所事事。老婆带着六岁的儿子和别人跑了。此后的十几年里。依然陋习不改。十里八乡的都出名了。倒不是因为他的好吃懒做出了名。而是因为蹦别人家饭吃出了名。刚开始的时候。附近邻居吃饭的时候。就故意走到人家家里,然后对人家说:正吃饭呢。村民总是比较热情。一般会说:是啊,你吃了没?没吃就这随便吃点。原本这只是客套话,一般人就算真没吃,也会说吃了。可这人,恰恰相反。就算吃了,也会说没吃,坐下去也不客气。还会主动给主人往碗里夹菜,好像他倒是这的主人。慢慢的附近的人就很厌恶他了。吃饭的时候都关着门。
——慢慢的,小的蹭不上吃,就开始蹭大的了。这家伙连红白事也去蹭饭吃了。因为整个镇子都出名了。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得他那张脸了。一般人家为了图个喜庆吉祥。也就息事宁人,不就一顿饭吗,多一个少一个也没多大区别。这家伙也就越来越胆大放肆了。有一次。附近的一个村子有个老人过世了,这家伙大清早就赶过去了。在人家家里混了一顿午饭。虽然办白事人家不能向喜事那样有烟有酒,但好歹也是吃圆了肚子。想想如果再混一顿晚饭一天的饭钱又这样省了,于是到门外已经收割完的干稻田里,弄些稻草铺身下小睡起来
睡到快下午五点了,走进那户人家。发现里面人都忙着烧纸磕头上香,估计这晚饭一定早不了,想到还要走一个多小时路回去,再说这毕竟是吃死人饭,太晚回去总归有些忐忑。也没和那家人打个招呼,于是转身就回家去了。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天也黑了,看到前面有个老头拿着手电和他同方向走,心想这老头应该住的不远,上去搭个讪,说不定又能蹭个晚饭。快走几步追上了老头,那老头倒也热情,就问他去哪,问清他是回镇里,就说这大晚上的天也黑了,不如上他家吃个晚饭,明天再走,反正他家今天也就他一个人,这家伙正求之不得呢,跟着老头走了不久,就进了路边的一个小屋子,这屋子很新。好像才盖好没几天。进去后,老头拉亮了灯,他才发现这屋子确实是新的,里面连家具都没搬来。只有堂前有一张饭桌,老头让他坐会,转身很快就从厨房里捧出了好几个菜,有鱼有肉,还有酒,这家伙也不客气,大吃大喝了起来,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慢慢就神智不清了。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忽然听到很响的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还有唢呐声,各种哭声,说话声!睁开眼睛一看,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刚挖好的洞穴里!往洞外一看。好多人在外面。还有十几个人正要把一口棺材往洞里塞!这家伙酒也醒了,立刻连滚带爬的钻出洞去!原来他竟然在一坐刚挖好的新坟里睡了一夜!而且就是他蹭饭吃的家死者的坟!如果不是醒得及时,恐怕就要给那刚死的老人殉葬了!这件事诡异离奇无比!因为事后很多在场的人都说,只看到他从坟洞里爬出来的!至于他什么时候进去的,是不是真的像这家伙说的在里面睡了一夜。他们也不知道!之前发生的和老头吃饭喝酒的是,谁知道是不是他瞎说的呢?只是有一点,这家伙以后再没去蹭过白事的饭
蹭饭更完!各位亲久等了
茫然~你来对地方了!~这里的故事已经吓走了好几批人~!~还有一批没吓走的也改变了生物钟。不再晚上进这楼~都改成白天进了~~你懂的。。。。
超短恐怖惊悚故事(改编自刚看到的一个笑话)——————~半夜醒来,睡不着,很是无聊,于是我坐床上,对着床头的镜子做各种搞笑的鬼脸。我笑了,镜子里面的我没有笑。很不甘心,又和镜子里的自己玩锤子,剪刀,布。我出剪刀,镜子里的我也出剪刀,来了三次都一样。于是最后一把我决定出锤子!果然,镜子里面的我依然出的是剪刀!我真TMD的太机智了。我赢了,心满意足的躺下继续睡觉。
今晚好安静~~
无风~酷酷~两位楼楼辛苦了~大家辛苦了~俺一起床就来打卡签到了
回家——这个故事我其实是想用另外一个名字的。可是我想了很久,依然想不起那个放打谷机的木头箱子该叫什么名称,真的想不起来,闽北的朋友看到希望在评论里告诉我,那木箱子该叫啥名称。下面只好暂时叫打谷机箱了。在我们南方,收割水稻的时候,都是把一个两米多长,一米多宽,半米深,底部还有两片木槽(方便在都是泥水的田里移动)全木板做成的放打谷机的四方形的箱子,打谷机放进里面。通常会有两个人在里面并排用脚踩动打谷机,然后其他人从两边给他们递上割好的一把把水稻。一般在打谷机和大木箱之间,还会用竹席子竖着围个半圈,这样是为了防止已经脱粒的水稻飞到外面水田里。这踩动打谷机的真的是项体力活!以前我踩过,人家可以踩半小时,一小时才换人。我踩了十分钟就不行了!所以,农民不容易,很辛苦。大家要珍惜每一颗粮食,呵呵,继续故事
这dagu
这打谷机箱虽然面积很大,但并不是非常沉,一般都是一个人把它倒扣过来,人站在里面背着走的。我也背过,视线非常不好,在里面看外面,只能看到自己脚下很少的一点路面,行动非常不便!没体力和经验的,走在只有几十厘米宽的田梗上,很难控制平衡,背一会就会摇摇晃晃,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水田里。整个人被倒扣在木箱里。
这打谷机箱虽然面积很大,但并不是非常沉,一般都是一个人把它倒扣过来,人站在里面背着走的。我也背过,视线非常不好,在里面看外面,只能看到自己脚下很少的一点路面,行动非常不便!没体力和经验的,走在只有几十厘米宽的田梗上,很难控制平衡,背一会就会摇摇晃晃,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水田里。整个人被倒扣在木箱里。
这打谷机箱虽然面积很大,但并不是非常沉,一般都是一个人把它倒扣过来,人站在里面背着走的。我也背过,视线非常不好,在里面看外面,只能看到自己脚下很少的一点路面,行动非常不便!没体力和经验的,走在只有几十厘米宽的田梗上,很难控制平衡,背一会就会摇摇晃晃,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水田里。整个人被倒扣在木箱里。
涯叔又抽风了!看不到更新回复。一会再更
-在我们老家东北部靠近浙江江山的一个小山村,又是一年的秋收打谷子的时候,有一家人请来了亲朋好友还有一些同村村民,忙了整整两天,才把家里的水稻都收拾好了,这家的男主人让大家先回去洗澡休息准备晚上大家好好喝喝酒吃吃饭。他收拾一下,把打谷机箱背回去,于是大家扛着打谷机,挑着满是稻谷的箩筐,陆陆续续回去了。等到大家都到小河里洗完澡,换好衣服坐饭桌上等了好久也不见他回来。天已经完全黑了,几个年轻一点的就说出去接他,远远的就看到离家还有一里多路的水田里。那个打谷机箱底朝上倒扣在水田里,远远看去,就像水田里的一座坟包。这几个人感觉不好,心想一定出事了。一路狂奔跑过去翻开大木箱。发现这男主人脸朝下,蜷缩着腿趴在半米深的水田里。几个人上去就把他扶了起来,发现他满脸都是烂泥巴,稻茬
几个人把他弄回家,人已经走了,这事情过去以后,这个人的老婆带着两个孩子就搬走了,有人说她改嫁到浙江八都去了,也有人说她带着孩子回江山娘家去了,各种说法,只是后来好多村民都说。晚上好几次看到那个男人背着打谷机箱,走在田埂上,远远看着,都心里阵阵的发毛。更诡异的是,每次背到他摔倒的那水田,人就不见了。但你只要再仔细看,又能看到他背着打谷机箱在田埂上走着,很多村里都说,那是他想把打谷机箱背回家,但到他死亡的那地方就无法再走回去了。于是他就一直在那背着走。后来他摔倒的那水田的田主人请了一些人来做法事。以后慢慢的就没有村民再看见了
回家——这个故事我其实是想用另外一个名字的。可是我想了很久,依然想不起那个放打谷机的木头箱子该叫什么名称,真的想不起来,闽北的朋友看到希望在评论里告诉我,那木箱子该叫啥名称。下面只好暂时叫打谷机箱了。在我们南方,收割水稻的时候,都是把一个两米多长,一米多宽,半米深,底部还有两片木槽(方便在都是泥水的田里移动)全木板做成的放打谷机的四方形的箱子,打谷机放进里面。通常会有两个人在里面并排用脚踩动打谷机,然后其他人从两边给他们递上割好的一把把水稻。一般在打谷机和大木箱之间,还会用竹席子竖着围个半圈,这样是为了防止已经脱粒的水稻飞到外面水田里。这踩动打谷机的真的是项体力活!以前我踩过,人家可以踩半小时,一小时才换人。我踩了十分钟就不行了!所以,农民不容易,很辛苦。大家要珍惜每一颗粮食,呵呵,继续故事
这打谷机箱虽然面积很大,但并不是非常沉,一般都是一个人把它倒扣过来,人站在里面背着走的。我也背过,视线非常不好,在里面看外面,只能看到自己脚下很少的一点路面,行动非常不便!没体力和经验的,走在只有几十厘米宽的田梗上,很难控制平衡,背一会就会摇摇晃晃,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水田里。整个人被倒扣在木箱里-------------在我们老家东北部靠近浙江江山的一个小山村,又是一年的秋收打谷子的时候,有一家人请来了亲朋好友还有一些同村村民,忙了整整两天,才把家里的水稻都收拾好了,这家的男主人让大家先回去洗澡休息准备晚上大家好好喝喝酒吃吃饭。他收拾一下,把打谷机箱背回去,于是大家扛着打谷机,挑着满是稻谷的箩筐,陆陆续续回去了。等到大家都到小河里洗完澡,换好衣服坐饭桌上等了好久也不见他回来。天已经完全黑了,几个年轻一点的就说出去接他,远远的就看到离家还有一里多路的水田里。那个打谷机箱底朝上倒扣在水田里,远远看去,就像水田里的一座坟包。这几个人感觉不好,心想一定出事了。一路狂奔跑过去翻开大木箱。发现这男主人脸朝下,蜷缩着腿趴在半米深的水田里。几个人上去就把他扶了起来,发现他满脸都是烂泥巴,稻茬
----几个人把他弄回家,人已经走了,这事情过去以后,这个人的老婆带着两个孩子就搬走了,有人说她改嫁到浙江八都去了,也有人说她带着孩子回江山娘家去了,各种说法,只是后来好多村民都说。晚上好几次看到那个男人背着打谷机箱,走在田埂上,远远看着,都心里阵阵的发毛。更诡异的是,每次背到他摔倒的那水田,人就不见了。但你只要再仔细看,又能看到他背着打谷机箱在田埂上走着,很多村里都说,那是他想把打谷机箱背回家,但到他死亡的那地方就无法再走回去了。于是他就一直在那背着走。后来他摔倒的那水田的田主人请了一些人来做法事。以后慢慢的就没有村民再看见了
这打谷机箱虽然面积很大,但并不是非常沉,一般都是一个人把它倒扣过来,人站在里面背着走的。我也背过,视线非常不好,在里面看外面,只能看到自己脚下很少的一点路面,行动非常不便!没体力和经验的,走在只有几十厘米宽的田梗上,很难控制平衡,背一会就会摇摇晃晃,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水田里。整个人被倒扣在木箱里-------------在我们老家东北部靠近浙江江山的一个小山村,又是一年的秋收打谷子的时候,有一家人请来了亲朋好友还有一些同村村民,忙了整整两天,才把家里的水稻都收拾好了,这家的男主人让大家先回去洗澡休息准备晚上大家好好喝喝酒吃吃饭。他收拾一下,把打谷机箱背回去,于是大家扛着打谷机,挑着满是稻谷的箩筐,陆陆续续回去了。等到大家都到小河里洗完澡,换好衣服坐饭桌上等了好久也不见他回来。天已经完全黑了,几个年轻一点的就说出去接他,远远的就看到离家还有一里多路的水田里。那个打谷机箱底朝上倒扣在水田里,远远看去,就像水田里的一座坟包。这几个人感觉不好,心想一定出事了。一路狂奔跑过去翻开大木箱。发现这男主人脸朝下,蜷缩着腿趴在半米深的水田里。几个人上去就把他扶了起来,发现他满脸都是烂泥巴,稻茬
----几个人把他弄回家,人已经走了,这事情过去以后,这个人的老婆带着两个孩子就搬走了,有人说她改嫁到浙江八都去了,也有人说她带着孩子回江山娘家去了,各种说法,只是后来好多村民都说。晚上好几次看到那个男人背着打谷机箱,走在田埂上,远远看着,都心里阵阵的发毛。更诡异的是,每次背到他摔倒的那水田,人就不见了。但你只要再仔细看,又能看到他背着打谷机箱在田埂上走着,很多村里都说,那是他想把打谷机箱背回家,但到他死亡的那地方就无法再走回去了。于是他就一直在那背着走。后来他摔倒的那水田的田主人请了一些人来做法事。以后慢慢的就没有村民再看见了
各位亲出来讲故事了~~我出去觅食了~~
快餐都快吃吐了。。。可怜啊。。。
铁皮箱(最后的古戏台)——前面的故事里,和大家提到好几次这个破旧的古戏台。刘胜的戏台停棺头七回魂夜。还有带盒子糕回家的村民遇到自己的母亲,还有晚上父子出来剪泥鳅差点送命的父亲。还有那个剧团的遭遇。数不胜数,但最终导致村民下定决心拆除这座虽然破旧,却很有年代的戏台,还是因为下面我要和大家讲述的这个故事。因为我们村里只有一座中心小学,孩子们六年级毕业以后,都是到距离村子二十里左右的乡里上中学。所以平时都是在学校住宿。少数的几个就住在乡里的亲朋好友家里。一般都是周五上一节课,或者就直接请假回来。因为在村西一里远的路边,有一座台胞合葬幕。那里出了很多诡异的事!大中午都有村民遇见过里面的两个老人。但那又是乡里回村的必经之路。所以村子里的孩子周五学校回来。都会尽量早些回来。或者三三两两结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