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各位亲的支持,整理下思绪。继续讲故事
闽北鬼事(说一说福建北部一个小山村儿时的故事)
先听天天的故事。讲故事很累,如果多几个来一起分享故事的朋友。该多好
天天,开始讲,我帮你顶着楼
@tianTIAN逛tianYA 811楼 2014-07-30 11:14
都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听来的,那时候小,学校就在村子里,以前出门在外的人也少大人们平常没事的时候就在一起,给大家先说一个夜明珠的故事,俺没咋读过书,都是超小型的,但有很多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
只要想起什么故事。都马上进来讲给大家听。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把这建成故事之家
都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听来的,那时候小,学校就在村子里,以前出门在外的人也少大人们平常没事的时候就在一起,给大家先说一个夜明珠的故事,俺没咋读过书,都是超小型的,但有很多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
只要想起什么故事。都马上进来讲给大家听。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把这建成故事之家
修坟——好像是邻村雁塘村的故事,时代久远,以至于我脑海中现在能想起来的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我稍微整理一下,然后讲出来给大家听一听。因为真的记得的不多了所以故事里那人的名字都已经忘却,还好名字只是一个人的代号,一点不影响我故事的完整性。雁塘陈姓很多。我就叫他陈老伯吧。
手机码字速度慢。我尽量快一些。大家稍等
陈老伯是雁塘村为数不多的几个参加过解放战争,又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由于在多年腥风血雨的战争生涯中失去了右腿,回到老家也一直没有成家,由村部安排一座位于村桥头的旧房子给他住,那同样是一座土木结构的房子,不同的是,房子四周的墙底都是用那种很厚很长的大青砖砌成的。有见过的朋友也知道,那种青砖质量非常好,哪怕是几百年的风吹雨淋。也不会有太大破坏,一般也就外面长了许多青苔。陈伯虽然一个人生活,但也很是习惯,一到夏天,他还喜欢拄着拐杖,拎着小竹椅来到桥头的大榕树下,给大人小孩讲他那些年的战斗故事。许多人都很喜欢听他讲故事
挖。不错啊。真是一个不错的故事,我喜欢
我爱听这样的故事。天天不要自己留着。以后都说出这些故事好不好
我先更完修坟再去吃饭。天天这样支持。我不能偷懒。继续码字先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一不经意就过去了,那一年的夏天,村里人两天没有看到陈伯傍晚出来给大家讲故事,有几个人就去他家里看,进到屋子里,已经闻到了一些臭味,再走进里屋,看到陈伯脸朝下,趴在床边的地上,拐杖也断成两截在边上,身上爬走好多蟑螂,已经死了该有一两天了,后来村里人把他埋在后山的一个朝南山坡上,还在他坟头立了一块大石碑,上面写着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陈XX之墓
大家人呢?
以后每年清明扫墓,村里都会专门安排人去给陈伯扫墓,有时候,做为革命英雄的宣传教育,村小学也会组织老师学生去给陈伯扫墓,又过了几年,也许是山区气候潮湿,再加上风吹雨打,很多上山砍柴的村民都说陈伯坟头的坟门砖断裂了很多,都掉到了坟前的杂草里,仔细看都能看到黑呼呼的坟穴了。村民商量着等一两月后清明扫墓的时候,把坟好好修缮一下,谁知道就在清明前几周,许多人开始议论纷纷,而且都是面露惧色,原来有一些夜归的村民连续好几天看见陈伯那废弃的屋子里,一个拄着拐杖,背着竹筐的黑影从里面出来,在月光下还能看到他一瘸一拐往村后山而去。大家都说那是陈伯回家看他房子,顺便背点东西回去。那几晚,大家天一黑都不敢出来,雁塘村这种让人恐惧的怪事并没有我老家那村子多,恐怕这次也都吓坏了,白天很多人结伙搭伴一起去那旧屋看,发现墙角的青砖被扒了一个大洞,少了好多青砖。一转眼,清明扫墓快到了,村里提前几天安排几个会泥水的村民挑着砖石先去修坟。到了坟头,发现原来的坟门的砖头都被丢到了边上的杂草堆里,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大青砖。后来村里人都说,老陈觉得还是自家的大青砖坚固,晚上回家搬来自己给自己修坟。故事讲完了。谢谢各位亲的等候。手机码字确实累,错字依然不少。各位亲将就着看,抱歉,,,
各位亲,晚上继续更。天天还有什么故事,讲来大家听,
榨油房--很多人应该见过。或者你们家附近以前也有。一般是在村头或村尾的小河小溪的旁边。榨油房子和小河之间必定有一个大水轮,因为榨油房里榨油机的动力完全来自于河水流动推动大水轮转动产生的推力。应该说,龙的传人几千年来。在利用各种自然环境和气候方面的聪明才智,是西方所谓创造了现代文明的那些人。永远无法企及的,大水轮一般是全木结构,只是在榫接部位会有一些大马钉固定。我讲故事一般会把一些事物劲量描写的详细一些,只是为了朋友们更好的感受到故事的环境。这样在看完故事以后,脑海里是一个完整的画面。这样讲故事,也许我会稍微累一些。但为了大家有更好的感觉。这都是值得的。
在榨油房里。会有一排整齐的大坑。大坑上面同样有一排固定的大木头锤。木头锤头上还包有一层铁皮。这样在落下来砸大坑里的玉米。油茶籽的时候,能有更好的敲击力。同时也是为了更长时间的使用。木头锤尾部和屋外的水轮有连接,水轮转一圈。大木锤就能往大坑撞击一次。应该说是上下捶打一次。村民一般都是先把剥开的油茶果倒入大坑。让大木锤锤烂。然后再拿到边上的榨油机上继续榨。这个榨油房村里人说有好多年了。有一些白天忙完田里农活的村民,晚上还会三三两两挑着装满茶油果的竹蔑编的箩筐到这里去炸茶籽油。
我们村曾经有一个林姓妇女。因为不满丈夫和邻村的一个妇女有奸情。三天两头和男人吵。有一次吵的非常厉害。这妇女把家里锅碗瓢盆全都砸碎了。丢下哇哇大哭的7岁儿子和呆若木鸡的丈夫。一头冲入漆黑的夜色中。等到她男人反应过来,出去到处找。也没找到。后来全村男女老少都拿着手电火把马灯帮他一起找。依然没有找到,第二天。一个去榨油房榨油的村民看到这妇女用一根很粗的麻绳吊死在连接那排木头锤两米多高的横杆。死的很惨,头往下耷拉着。整个脸都是黑紫色。这村民丢下箩筐,跑回村里叫这妇女的男人。后来下葬的前一天晚上。整个村子里的狗都叫得很凶。一直叫到天亮。从此以后。村里人就很少晚上再去那个榨油房。实在是白天没时间,晚上去。也会叫上几个伴。
有一年的秋末。因为要急着第二天给城里的亲戚送几桶茶籽油,村里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挑着箩筐去榨油房榨油。因为怕村里人笑话胆小。再说也是一个年轻力盛的毛头刺。没有叫人陪着一起去。到了那。往柱子上挂上马灯。大家知道马灯吗。其实也是煤油灯的改进版。一般都是铁和铝合金的。外面有一个玻璃罩。上面有一个倒U形的铁丝可以提着。玻璃罩最底部还有一个小圆钮可以通过转动调节亮度,也就里面火焰的大小。那时候农村结婚出嫁。还有小舅子要提马灯的传统。又扯远,继续说这年轻人。挂好马灯。就往大坑里倒下半筐茶果。蹲下来一边抽烟,一边用小木棍拨拉坑里的茶果。这样茶果容易均匀锤碎。就在这时候感觉身后似乎有人扯他衣服
转身一看。只有后面黑黑的一排榨油机架子,没看到有什么人,想起在这里面吊死的那个妇女。心里不由得一阵阵发麻。整个人感觉都有些不清醒了。低下头,也不敢四处看,继续拨拉着茶果,又过了一会。感觉脖子后面凉凉的。湿湿的。似乎还有东西死死夹住他的腰。身上感觉背了几千斤的重量。站也站不起来了。只能微微转过头。这一看。吓得快哭出声来。一个穿着粗棉袄子胖胖的头发完全遮住脸的女人死死趴在他背上。穿着破旧解放鞋的两腿紧紧夹在他的腰上。头耷拉在他脖子上,舌头在一遍一遍舔着他的脖子。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量。毛头刺站起来冲出榨油房。一路狂奔。一路哭叫。跑回家里。一下趴到地上,半天也站不起来。后来陆续也有几个村民有同样的遭遇。村里的大姑婆那时候还没去城里和儿子住。去看了好几次。每次看完,都是直摇头说,这女人是很难消停了。也很难有办法治她。之所以一直留在这里,是因为她要等一个和她八字一样的女人来换她投胎。所以这些遇到她的人也就没有出大事。但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是要出事的。稚嫩拆了这个榨油房。两年后这座榨油房被拆了,只留下一个大水轮还在那里风吹雨淋。原来房子的位置现在只是一片茅草。没有哪个村民愿意在上面开出菜地种菜。
榨油房更完。谢谢大家
一会看看还能不能再更一个 一上网吧 就只想斗地主。。。
各位亲 下机了 想到晚上又是手机 满脸都会泪 晚上见
各位亲 下机了 想到晚上又是手机 满脸都是泪 晚上见
谢谢无风,忘记密码等老朋友的无私支持。坐看wangji
谢谢无风,忘记密码等老朋友的无私支持。坐看忘记密码老友的故事,以后想起什么故事都写出来大家一起分享,无风也是。给忘记密码倒杯茶,讲故事很累
忘记还有吗?多说几个吧,海边的故事很好看的,月光下那朦朦胧胧一望无际的海面,很能让人思绪飞扬。最喜欢厦门的海
剪泥鳅——看到这名字,很多朋友首先会奇怪这个剪字,是的,确实是用一种我们这叫鳅剪的工具把泥鳅从水田里直接夹墙来,这鳅剪很像农村以前烧火做饭的时候夹柴火用的火钳,只是最前部分是锯齿状的,这样很滑很滑的泥鳅黄鳝一旦夹到,就很难跑掉,我们闽北山区都是水田,稻子收割以后,会留下水稻根部,也就是稻茬,通常会高出水田十几公分。秋收以后,通常白天气温都还很高,晚上躲水田泥巴里的泥鳅都会出来觅食,那时候也是剪泥鳅(其实是夹泥鳅,只是我们这都叫剪)最好的时机,泥鳅觅完食,通常静静的呆在浅浅的水田里一动不动,用手电一照,在光线下都不跑的,特别多,有时候一晚上都能剪十几斤。下面说的这故事,可能很多只要是农村出生的孩子都听说过,但真正遇到过的,恐怕就真的不多了
剪过泥鳅的老乡在这报道 我第一个
有一年,我们村的一对陈姓父子(就是夜宿里那一对专门给人盖房修房的父子),那一年小陈才15岁。吃过晚饭,父子两背上鳅篓(一种竹编的,两头大中间小,类似于痰盂样子小竹篓)手电和鳅剪。到村子和后山那一大片的水田剪泥鳅。老陈在前,小陈在后,保持个几十米的距离。也不知剪了多久。不知不觉已经快到后山脚下。忽然,老陈大声说,儿子,快过来,这里全是泥鳅,好多好多啊。小陈抬头一看,当时就快晕倒,在他爸爸的手电光前面,一个驼背弓腰的老头,背着一口大黑棺材在水田里啪哒啪哒往戏台走,老陈后面一步一步跟着老头棺材后面。还不停把水田里腐烂的稻茬一根一根往系在腰间的鳅篓里夹。小陈跑上前紧紧拉着老陈衣角,哭着说,爸爸,爸爸,我们回去吧。老陈似乎听不到,继续一步一步跟着背棺材老头后面。小陈跟本拉不住。眼看爸爸跟着老头往戏台越走越远。他很害怕,丢了身上的鳅剪鳅篓,一脚水一脚泥的往村里跑,边跑边叫爸爸要死了,爸爸要死了,等到小陈带了村里十几个人赶到戏台后面的水田边上的时候,老陈正趴在水田和戏台之间十几米宽的长满草的一片废弃菜地里,鼻子耳朵嘴巴都塞满了稻草和泥巴,大家把他背回家里,给他洗干净才清醒过来,后来大姑婆说了,如果再晚一步,被棺材带到戏台上,老陈就是十条命。怕是也保不住了。
有一年,我们村的一对陈姓父子(就是夜宿里那一对专门给人盖房修房的父子),那一年小陈才15岁。吃过晚饭,父子两背上鳅篓(一种竹编的,两头大中间小,类似于痰盂样子小竹篓)手电和鳅剪。到村子和后山那一大片的水田剪泥鳅。老陈在前,小陈在后,保持个几十米的距离。也不知剪了多久。不知不觉已经快到后山脚下。忽然,老陈大声说,儿子,快过来,这里全是泥鳅,好多好多啊。小陈抬头一看,当时就快晕倒,在他爸爸的手电光前面,一个驼背弓腰的老头,背着一口大黑棺材在水田里啪哒啪哒往戏台走,老陈后面一步一步跟着老头棺材后面。还不停把水田里腐烂的稻茬一根一根往系在腰间的鳅篓里夹。小陈跑上前紧紧拉着老陈衣角,哭着说,爸爸,爸爸,我们回去吧。老陈似乎听不到,继续一步一步跟着背棺材老头后面。小陈跟本拉不住。眼看爸爸跟着老头往戏台越走越远。他很害怕,丢了身上的鳅剪鳅篓,一脚水一脚泥的往村里跑,边跑边叫爸爸要死了,爸爸要死了,等到小陈带了村里十几个人赶到戏台后面的水田边上的时候,老陈正趴在水田和戏台之间十几米宽的长满草的一片废弃菜地里,鼻子耳朵嘴巴都塞满了稻草和泥巴,大家把他背回家里,给他洗干净才清醒过来,后来大姑婆说了,如果再晚一步,被棺材带到戏台上,老陈就是十条命。怕是也保不住了。
剪泥鳅更完。破网络,又给我多发了一次。亲们,在看吗?看完顶顶啊,呵呵
@Tsing2Woo 860楼 2014-07-30 20:08
楼主,加油。我也是福建老乡,顶哦。
------------------------------
谢谢老乡!多来顶顶
楼主,加油。我也是福建老乡,顶哦。
------------------------------
谢谢老乡!多来顶顶
眼睛酸酸的,,,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更一个,,
这么亲们力顶,我再讲个故事吧,手机码字好累,错字也多。各位亲多包涵
吸魂棺——这个故事具体发生在哪里,我真的记不得了。不是我们村的,好像也不是我们附近几个村的,要不我都一定会有印象,不至于想不起来是哪里,因为这事过去有差不多二十几年,我甚至记不得那时候是从哪里听来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是在我们乡发生的。不知道故事该如何开头。就这样讲吧,几十年前,我们乡里有个一个小山村,因为村子前面有一条国道,我记得好像是205国道,有印象的朋友请告诉我是不是。那时候国道还是比较繁忙的,车来车往都很多,不像现在,京福高速一通车以后,基本分流去了绝大部分的车流,也就剩下几个乡之间,或者是上饶,广丰的一些民营中短途中巴车因为不愿交高速费,还常在这走。那时候因为在国道边,加上这村子前后几十里都没有别的村子,所以有些出故障,或者跑长途的货车司机有时候会在停车休息几小时再赶路,看到这些,有一户人就用家里靠路边的几个房间供司机休息,一次收个两块三块,对那时候农村人来说,一个月下来,也是一笔巨大的收入,要知道,那时候一个供销社的职工一个月也就几十元的工资。
谢谢楼上朋友的支持,常来吓吓也很好的,呵呵
各位亲都在吗?继续更今天第四个故事,也是最后的故事。没人说话好寂寞,一码字,都等我更新,没人帮忙顶着,,,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户人家发现他们不远处的另一户人家,也不知道说另一户对不对,反正这户就是一个老人。是村里平时做事都很怪异,很少或者是几乎不和村里人说话的一个老头,把家里靠路边的一个房间也整理出来给司机休息,而且就一个房间就一铺床。更奇怪的是,一次只收两毛钱,而且司机如果睡太死,睡到第二天他也不加一分钱。所以,他那个房间几乎每天晚上都有司机休息,大概开了有两个多月,有一个江西萍乡的四十多岁司机跑长途去泉州,当天晚上十一点多经过这,感觉很累怕再开会出事(那时候不像现在都有讲司机轮流开)。于是到那老头那休息
有天天帮忙!太开心了!再也不觉得只是自己一个人每天不停讲故事。再也不觉得累了,谢谢天天!
天天,以后想起什么故事。都来盖楼。我们一起努力讲大家喜欢的故事,你喝口茶继续。我也继续码字,吸魂棺还没更完
当天晚上,这个司机总感觉睡得不好,浑身上下一点力气也没有。有时候半梦半醒的时候,总感觉有什么东西整个压在他身上,睁开眼睛,又什么都没有看到,大概睡到凌晨两点多,又被压醒过来,借着窗外国道两旁的一根杆子上路灯照射到的光线。看到一个穿着一身蓝色粗棉衣棉裤的中年妇女趴在他身上一动不动。他一声惊叫,坐了起来,那妇女一下不见了。正当他一身冷汗在想是不是自己太累了,产生错觉还是刚从恶梦中醒来的时候,床底穿来一阵阵木板啪啪的响动声音。也不知道只是想弄个明白还是其他原因,开车常走夜路的司机胆子其实也不会小,他拉亮灯。掀开床板。当时就傻了,或者说是吓傻了!
天天在吗?大家都在吗?手机好卡。看不到更新!不管了,先把故事更完
掀开窗板,他看到了一口大红棺材就摆在床铺正下方,还没等他看仔细。就在这时,嘭的一声棺材盖突然向上笔直竖了起来,刚才一个全身蓝棉布衣裤的女人一下从棺材里坐了起来,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的苍白,空洞的两眼都是眼白没有一点黑色的瞳孔。司机冲出屋子,在马路上又跳又叫,很多村民都穿上衣服过来看。在司机的带领下几十个村民涌进屋子。那老头正再整理床板。司机和村民把老头拉到一边。大家过去又一次掀开床板。果然。大红棺材还在里面。再后来好像是村民连夜把老头捆绑起来,送到乡派出所,再后来,就有了一个传说。传说是这样的:这老头有个三十多岁的相好,后来死了。老头从老家邻县雇车晚上运回他现在住的村子,因为是住在国道边,又是晚上,村里没一个人知道。据说那女尸每晚都会吸床上人的阳气。原来棺材是黑色的,吸的阳气越多,棺材就变得越红。只要再吸几个人的阳气就可以成僵尸了,也不知道那老头是出于什么目的这么做。故事就到这打住,因为只是很久以前我听过的事,年代久远到我甚至想不起来谁告诉我的。再往下说就是编,编故事真不是我强项。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这个故事你们务必当故事听!开心就好
吸魂棺更完。手机打字慢。边长编码字横慢,各位亲久等。抱歉
谢谢忘记密码!谢谢天天!以后你们都来盖楼讲故事!也谢谢所有喜欢我故事并帮忙顶的朋友!没有你们,我的故事毫无意义。希望大家以后继续给我更多支持和鼓励
@原用户密码已忘记 890楼 2014-07-30 22:57
就是没有记得比较完整的来分享给大家听
------------------------------
老友,以后我不管在不在。都来分享你的故事,带着清新海风的故事
就是没有记得比较完整的来分享给大家听
------------------------------
老友,以后我不管在不在。都来分享你的故事,带着清新海风的故事
@y三楼 885楼 2014-07-30 22:39
继续顶老乡
------------------------------
老乡务必常来捧场
继续顶老乡
------------------------------
老乡务必常来捧场
@CHU2980 895楼 2014-07-30 23:09
故事很精彩,鬼话现在这种好帖不多啊。
------------------------------
谢谢朋友的支持
故事很精彩,鬼话现在这种好帖不多啊。
------------------------------
谢谢朋友的支持
@寒风骑士剑出鞘 886楼 2014-07-30 22:44
楼主继续呀,非常好看真实感很强非常棒
------------------------------
寒风骑士感谢支持
楼主继续呀,非常好看真实感很强非常棒
------------------------------
寒风骑士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