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节,中国传统的祭奠缅怀先人的特殊日子。 每到这几天,在福建北部的山区,几乎都是阴雨连绵。我不知道为什么一到这几天,天空中就飘满雨丝,在我记忆里。清明节,很少有阳光明媚的日子。 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样的公墓陵园。也就没有这如同花园小径般的,水泥路面。每年上山给逝去的亲人扫墓,都是披着雨衣,塑料膜(通常是农家用的那种比较厚,透明度很差的)。脚上还得穿着塑胶水鞋。 哪怕如此,被雨水浸透的泥泞山路,也会时常脚下打滑。摔个四脚朝天。浑身的黄泥。也许也是先人的庇护。通常也并无大碍。
闽北鬼事(说一说福建北部一个小山村儿时的故事)
关于清明节的记忆。除了绵延的春雨,印象更为深刻的,还有那满山红彤彤的杜鹃花(因为通常在清明节前后十几天开放,所以浦城人都称之为清明花)。这山杜鹃树,通常都长不高,也只有一米左右。不需要爬到高高的树上。哪怕就是小孩子。站在那,手一伸。也能折下一大把艳红艳红的杜鹃花。在我儿时记忆里。这杜鹃花,不但能连枝条一起折成一个漂亮的头圈,戴在头上(一般女孩子干这事较多)。更让孩子们着迷的是,这杜鹃花居然可以吃。小时候,大人忙着扫墓,除草,摆放祭品。在被大人按下给先人磕头之前,我就偷偷在边上摘杜鹃花。放在嘴里咀嚼,酸酸的,甜甜的。那种味道,至今难以忘却。
关于这杜鹃花以及这清明节,老家的村子里,以前有过这么一个故事。在七房和徐家老宅之间,有一条鹅卵石小路。在小路的右侧,有一栋破旧的土木小屋,小屋的左右两边,都是大片的水田。屋子前面,就是这条连接七房和徐家老宅的鹅卵石小路。屋子后面,就是长满毛竹和杉树的大山。
这屋子异常的破旧,以至于门窗都不见了,只有黑黑的门洞,以及几扇结满蜘蛛网的窗框。因为屋顶的瓦片还算保存完好。所以,这破旧的屋子里,透光太差。因此就更显得黑暗。小时候,曾经和几个小伙伴,跑到这老屋里躲猫猫。当时,也没觉得这老屋有何诡异之处。
但曾经有一次,我和三个小伙伴,在里面抓迷藏玩耍的时候。确实被吓得半死。这老屋的堂前。有一张同样破旧的条桌,虽然四角都破损严重,但依然不影响它多年来在那屹立不倒。在满是灰尘的条桌桌面上。有一个青灰色的香炉。上面插了几根只剩下竹签的香。在香炉后面,有一个相框,斜靠在条桌和木板墙壁之间。相框里是一张黑白的人像。之所以不说是相片,是因为虽然那时我们年龄尚小,但都能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张画像。和现在街头的那些,专门给人画像的人,画出的作品完全一样。只是,这相框里的人,戴着粘皮帽,留着长辫子。现在想来。至少也得是上百年前的人了。
那一天,因为玩得太投入,等到我们几个发现天快黑了,怕回家被大人们打。准备回家的时候,才发现,外面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密集的雨点,噼里啪啦打在地面干燥的尘土上。形成一片白茫茫的雨雾。还有一阵阵清凉的风吹了进来。不一会,我们四个就开始抱着胳膊瑟瑟发抖了。哪怕是七月的夏季,在这破旧的老屋里,我们却感觉浑身都是刺骨的阴冷
我们四个挤在堂前的门口,望着门外的大雨。只希望雨能快点停了。或者下得小点,这样,至少我们也还可以冲刺回家。就在这时。其中的一个小伙伴突然大叫了起来:你们看!你们看!这么大的雨,那人也不撑伞!
哪里呀?哪里呀?其他两个伙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却仿佛真的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是,我却看到了,就在白茫茫的雨雾中。有一个穿着一身长袖长裙的人影,顺着鹅卵石小路,由西向东,从七房向徐家老宅方向走来。不,是向着我们所在的这老屋走来。慢慢的,离我们很近了。这时候,我和那个第一个发现情况的伙伴。都发现了这人影的异常!心里异常害怕!赶紧拉住那两个啥也没看到的小伙伴。迅速钻到堂前的条桌下面。
因为刚才,我很清楚的看到。那人影穿的根本不是长裙,而是两侧对襟,象围裙一样的布片。因为是前面一片,后面一片。走起路来一飘一飘的。更关键的是,那么大的雨。居然没有淋他一身。离我们大概就十米不到的时候。我心里突然一阵冷颤。那粘皮帽!那长辫子!那么眼熟!分明就是画像上那一个人!此刻,躲在条桌下面的我们,谁也没有说话。就眼睁睁的看着没有门的门框外面。。。生怕那个人影会走进来。。
没过多久,门口出现了一个人影!由于趴在条桌下,视线的原因。我只能看到站在门口的一双腿,奇怪的是,这是一双卷着裤腿的腿。而不是之前看到的长裙!那双腿笔直站在门口!裤管上,还滴滴答答往地上滴水。我吓得闭上双眼。不敢再多看一眼!
这时,一道刺眼的亮光朝条桌下的我们照过来!接下来就是一声怒吼:都给我死出来,你们这些短命死(闽北大人对孩子的爱称。呵呵,据说越叫短命死,活得越长久)再接着,我们一个一个被揪着耳朵给拎了出来!原来是那个最先看到人影的小伙伴的爸爸。满村子找了一遍。才在这里找到我们。这件事至今让我难忘的是,在我们和大人离开这老屋之前。我特意仔细又看看那画像!堂前没有漏雨,到处都是干的。唯独那画像的玻璃镜框上。一大片的水渍!现在想来,莫非,就是因为这玻璃的原因,那人走在大雨中,浑身上下。居然滴水不沾?
今天就到这了。明天和大家讲关于这老屋的另一个故事。一个和清明节及杜鹃花紧密相关的故事
原本鬼话的故事里,应该尽量少涉及真实地名,人名。也许是我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也许也是因为我一直认为,我只是单纯的给大家讲故事。我不想因此受到更多的束缚。大家看了我这么多故事,多少也能看出,所有文字,几乎没有分段,错别字较多,很随意的叙事方式。很少第一人称的代入。这些都表明。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写手,只是一个很随性的人。有时候甚至几个月也不更一个故事。这也实属无奈,我需要上班,需要生活,需要努力的挣点工资,养活自己。没有更多时间,天天给朋友们讲故事。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闽北鬼事之老屋鬼影————在我和几个小伙伴,那次经历之后的几年。那栋破败的老屋,发生过一件更为离奇的事件。因为太过诡异离奇。此后的许多年里。村子里再无人敢在那做片刻停留,哪怕就是路过,也是远远的走在鹅卵石小路的另一边。更别说有小孩敢进去躲猫猫。哪怕是大人们,也不愿意在那躲风避雨。
那是一个清明节,有一户村民一家三口,在山上扫墓回村。由于这户人家的祖坟距离村子比较远,有数十里的山路。扫完墓回来,天也黑了。原本这天的天气很不错,是为数不多的无雨清明节。可是那天也很是奇怪,没有任何下雨征兆的情况下。快到老屋的时候,豆大的雨点就密集的泼了下来。
一家三口跑到老屋的屋檐下,大雨已经如决堤般,形成了密不透风的雨幕。原本已经变黑的夜色,因为这雨水,似乎倒比之前亮堂了许多。朋友们也都知道。暴雨来临之前,天空黑得象一块巨大的黑布,笼罩了一切。等暴雨真的倾泻而下之后。天空却亮堂了许多。那天的情况,应该也是如此。
这一家三口,就那样背对着里屋,站在堂前正对着鹅卵石小路的门框下(这老屋,门窗都已经没有了)就在这时,这家人十一岁的男娃,突然使劲拽住了他妈妈的手,说话也是颤颤的:妈妈,那是谁呀?我怕。。这母亲这时候也注意到了,在他们面前几米之处,不知道啥时候,多出了一个人!不,是两个人!只是,为什么这么空旷的小路上,这么大的雨,之前,他们都没有看到有人走过?而此刻,却如幻觉般的出现了两个人!而且是面对面的站在他们几米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