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爱情天梯》新中国爱情绝唱传奇

  第四回 苦红颜叹息黄桷树下 美少女怀春笋溪河畔(4)




  天气渐渐地热了,徐朝清和小姨每天都会到笋溪河里洗衣服。
  镶嵌在三合场街傍的笋溪河,河水波光鳞鳞,碧波荡漾,奇岩怪石成群;河岸青山绵绵,翠竹悠悠,风景优美如画;远看吊角楼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延伸在青山绿水中……在笋溪河的发源之一,距三合场四十多公里的半坡头山脚下,至今还保存着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植物桫椤树。徐朝清不知道,他一生的命运将和那些珍稀的桫椤树有缘。自从她和刘国江私奔到半坡头,一生也没有下过几次山,更没有走出过几次桫椤林外的罗家沟口,更没有到过三合场——也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江津中山古镇。
  一天早上,徐朝清又和小姨在笋溪河里洗衣服,徐朝清一边在水里洗衣服,一边看着水里自己晃动的身影,想着卷洞桥边那两棵少爷小姐变的黄桷树,痴痴呆呆,正不着边际地想着一个少女玫瑰般的不可捉摸的心事,这时小姨说话了。
  小姨挑挑额头的头发说:“朝清啊!你父亲带话来了,叫你回家,说是有几家好人家,叫你回去看看,中意的话就去‘欢喜’。”
  徐朝清从沉思中清醒过来:“什么?‘欢喜’!我就要‘欢喜’了吗?”
  小姨笑着说:“你也不小了,十三岁了,该‘欢喜’了。你前几年在鱼家冲过喜,算是寡妇了,你回家后不要挑三捡四,只要男方家道殷实,男人品德好,不赌不嫖不打老婆,至于是不是填房都不重要——现在是战争年代,男人少啊!没冲过喜的姑娘都不好找小伙子了,何况你是一个寡妇!女人嘛,迟早要嫁人的,不就是为了生娃过日子吗?一辈子守着男人,不愁吃不愁穿,生几个有出息的娃,就是一个女人的最大的福份了。”
  徐朝清脸都红了,怯怯地说:“我这样就算寡妇吗?”
  小姨依然笑着说:“当然算,你是鱼家明媒正娶过去的媳妇,哪怕是冲喜!虽然你冲喜的那个小老公死了,但你也算是寡妇了。朝清啊!你不要认为委屈了,多少冲喜后死了老公的寡妇,一辈子不得出夫家,守一辈子活寡,老天爷已经对你疼爱有加了。听小姨的话,啊,你就不要太挑剔了,找一个好男人好好过日子去吧。”
  徐朝清猛然间发现自己长大了,要“欢喜”了,要嫁给一个男人了,她哭着说:“小姨,我不嫁人了,我要一辈子跟你做伴!”
  小姨被徐朝清逗得“呵呵”笑个不停,说:“傻姑娘,女人哪有不嫁人的?‘欢喜’之后也不是马上嫁人呀,还要两三年‘交代’呢,我们还可以在一起耍嘛。”
  欲知徐朝清‘欢喜’‘交代’到哪里?她和刘国江又有什么样的缘份?请看下回分解。
  下了
  来更新
  第五回 含嗔俏新娘惊鸿一瞥 懵懂六龄童情窦初开(1)

  徐朝清‘欢喜’的这一家姓吴,位于三合场四十公里外的头道河乡高滩村(现中山镇管辖)。高滩村位于四面山外围大山飞龙河边,虽然偏僻,但村民勤劳朴实,几代下来,也有几家富户,吴家就是高滩村较富的一家。据村民说吴家解放前有三十亩良田,还在三合场开了一家中药铺,是深山里少见的殷实人家。当然,吴家不能跟四面山的“会龙庄”相比。深山里的“会龙庄”堪比北京紫禁城。那个建“会龙庄”的王氏家族至今还是一个迷,别说外界,就是徐朝清嫁到高滩村的时候,高滩村民也没有几个人知道距他们高滩村不远处深山里,有一座几万平方米的城池一般的大庄园——“会龙庄”。
  吴家的二少爷名叫吴家银,不但读过几年私塾,还是高滩村一带十多个村庄袍哥会的“义”字号十排凤尾老幺,可以说是山里人心目中文武全才的后起之秀,有为年青。民国二十四年,二十岁的吴家银娶了三合场一个乡绅家的知书答礼的小姐为妻,第二年就生了一个白胖小子。没想到乐极生悲,又过一年,他那贤慧的妻子竟然得了一场怪病,卧床两月有余,丢下他和儿子到天国去了。妻子死了之后,不断有媒婆牵线搭桥给他介绍填房,但他看了十多个姑娘,没有一个中意的。有一天,他在三合场中药铺子办完事出来,准备回家,迎面碰上一个眉清目秀亭亭玉立的姑娘,他当时就心动了,特别是那姑娘的一双如秋水宝珠般的双眸,简直就摄人魂魄,使他一见钟情。他当即临时决定,暂时不回家,托媒婆打听那个让他着迷的姑娘是哪家的小姐。三天后,媒婆就打听出来了,那姑娘名叫徐朝清,年方十三岁,十岁时冲喜到“龙塘庄园”鱼家,但她那个七岁小夫君已死了,现鱼家已解徐婚约,把她送回常乐乡徐家村娘家,任其娘家改嫁无妨。他听后不禁一阵欣喜,虽然那个姑娘在名份上是个小寡妇,但冲喜给一个七岁的小男娃儿,其实就是一个黄花闺女嘛。于是他拜托媒婆从中牵线搭桥,几经媒婆如簧之舌,终于如愿订亲,三年后就把徐朝清娶回家填房了。
  几十年后,八十多岁的徐朝清老人说起十岁时冲喜那件事,想起来都气不顺,但说起她嫁给吴家填房,说起她和吴家银的那段婚姻,她情绪好了许多,而且还一脸羞涩地说:“笑人得很!我十三岁‘欢喜’,十六岁‘交待’……”
  民国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一九四二年,十月的一天,十六岁的徐朝清又一次坐上那顶她六年前坐过的二八花轿,从常乐乡徐家村被抬到了十多公里外的头道河乡高滩村。那顶新娘子坐的小花轿之所以叫二八花轿,就是专为十六岁结婚的新娘子做的,至今还保存在徐朝清娘家村里一个年约九十多岁的老人家家里。可以这样说,从民国到解放初,徐家村附近的姑娘结婚,都坐过那顶花轿,这当然包括徐朝清两次坐二八花轿了。
  那顶花轿制作细腻灵巧精湛,四面用镂刻方式雕刻,以金色为主色,配以其他喜庆的红绿杂色,在秋日的阳光下金光闪闪,映衬花轿上的戏剧人物,栩栩如生。可以想像,不知徐家村哪一位族长,为了本村的姑娘出嫁,请来能工巧匠,制作出如此精良的花轿极品,给当地的新娘留下了永恒的回忆。
  下了,请拍砖
  来看看,检查后更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