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鱼玉佩之前世今生--看完惊呆你的考古发现

  最近收到几张文物照片让人思绪万千,头绪 太多,一时不知道从哪儿说起。先写下最重要的一段。你们以后会知道这都是真的。先从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说起,我和大家一样一直是瞎看热闹,直到收到最近的几张文物照片后,忽然觉得有两个问题似乎很奇怪:
  其一,秦始皇既然相信死后还可以复活,为什么不殉葬活人而只是制作了很多兵马俑?秦国在征服各国的过程中经常几万十几万的坑杀战俘,怎么突然良心发现了,在自己的陪葬问题上吝啬起来了?是不是很奇怪?
  另一个问题:既然秦王相信能复活,为什么还在地宫里灌那么多水银?当时的科技虽然不发达,但在开采过程中应该早都发现汞蒸气是可以致命的。自己活过来,然后再被汞蒸气毒死,这就是秦王想要的?有人说是水银河的目的是防盗。但事实上你觉得秦始皇陵在当时的人看来,有什么可盗的么?兵马俑是其中数量最多的物件,以其制作数量之巨大,相信根本不是什么秘密在当时。而且制作工艺并不复杂,材质更是不值一提,就是泥土。谁稀罕冒死去挖几个陶俑?所以水银的目的根本不是防盗。
  这两个问题大家先思考着,我把最新的考古发现,以及结合这些事实做出的推测先写出来。至于我是谁,干嘛的,以后再慢慢表。
  众所周知,山海经为先秦古籍,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应该读过,至少听说过山海经所记载的事情。山海经的作者是谁?以前有一帮学者瞎咧咧,说什么晋代郭璞,又说什么不同时代的人托古人的名写的,全都是放屁!现在看应该是周穆王,最新考古发现的内容以后再说,先说个简单的推测:因为先秦时期,一个人要探索如此众多的地方,需要的不仅是体力,还有财力,还有知识,还有就是权力。那种蛮荒年代,一个人去探索高山大川大河根本不可能。《左传》记载有“穆王欲肆其心,周游天下”。《列子?周穆王》记载:“穆王不恤国是,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这些史料已经足够说明周穆王是少有的爱亲自探索的帝王。穷游疆域之后,周穆王写下了山海经,记录了所有各种怪异的动物和事件。如果是一般人游历各地,大概见个狮子老虎什么的都要写一写,但周穆王根本就没有写这些,因为这些对他来说都不稀奇。也就是说山海经的作者是一个见识极广的人。至于可以确证山海经作者是周穆王的考古发现,我会在后面交代,大家别忘了提醒我。现在继续说我的推测,有史料记载说,周穆王曾遇到西王母。推测这中间必定少不了一个叫偃师的人。史料《列子》上说偃师是周穆王向西巡狩的时候,曾经在遥远的异域遇见的奇人。(《列子》后来被道教奉为经典,唐天宝元年(公元742 年)诏称《列子》为《冲虚真经》。)他曾献给周穆王一个比起现代机械人 还要出色的偶人。偶人的内部器官俱有,外边则是筋骨、关节、皮毛、牙齿、头发一应俱全,但却都是假物,一经组合,却又是一个活生生的偶人,将偶人的心拆走,偶人便无法说话,拆走肝则眼目皆盲,将它的肾拆走,就无法走路。最后,周穆王心悦诚服,大叹偃师技法的高超。偃师据实相告,其实这不是他厉害,而是住在瑶池的西王母。随后偃师带着周穆王去找到了西王母的住地。山海经中所说的幼泽,即当今罗布泊地区,细想起来,幼泽和瑶池在发音上还真有几分接近。试想相聚如此遥远的地方,语言根本不可能没有差异,而根据周穆王听到的内容,他记载成幼泽,后人以讹传讹,传成了瑶池,也是很有可能的。在西王母的住地,周穆王看到了西王母本尊还有三只青鸟。青鸟的事以后再说。今传本《山海经》三次写到西王母(另外一次为“西有王母之山”),其中两次都有虎齿豹尾的描绘。《西次三经》说:“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大荒西经》说:“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为伴。先不论西王母是人,是神,或是外星人,这个以后再细说。相距如此遥远的地方,如此相异的种族,语言肯定是不通的。但有偃师的人偶作为交流通道,西王母让周穆王见识了更为神奇的事情:即可以让人死后变成石像,在通过特殊的装置让石像重新变回活人,但变回人以后需要服用特殊的植物才能正常。周穆王的山海经中并未记载这件事,原因是他打算亲自试用。周穆王是好奇心极强的人,他想探索更多的地方,他想知道很多年以后的事情,而不是匆匆死去。
  秦始皇的盗墓军队偶然发现了周穆王的陵墓,但只找到一具躺在那里的石像,他们带着石像来到秦王的宫殿,穿过秦王宫殿的两扇磁门时,发生了奇异的事情:石像竟然渐渐的活了过来,变成了人。古代人对磁石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能吸附金属物品上,并不懂什么电磁感应,或者磁场等更复杂的物理知识。西王母那一族应该是外星人,它们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掌握了远超现在人所能理解的技术。石像活了过来以后,秦王大惊,但毕竟是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大王,加之多年来听说的奇闻以及殿内上千军士的护卫,秦王在好奇心的趋势下还是没有即可消灭站在眼前的这个“复活人”。周穆王也不是等闲之辈,即可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以及为什么他会变成石像等等事由,倒不是他想让秦王知道,而是他知道自己很快又会石化,因为没有西王母给的特殊植物,他不可能持续保持肉身。而他此刻唯一能够继续自己梦想的方法就是据实相告,并寄希望于秦王能找到西王母曾经赠予的神奇植物。但他没有告诉秦王的是那种植物只能用于石化后复活的人,正常人根本不能吃。为什么这么说,以后再展开细说。他只是告诉秦王吃了那植物以后会长生不老,而且这植物在海里。。。。这就是秦王为什么坚信可以在海上找到长生不老仙草的原因。而且周穆王答应秦王,日后如果能够复活,一定帮他引荐西王母。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石化后不被打碎或抛弃。秦王亲眼所见石像可以复活,所以才决定制作大批兵马俑,等以后复活后调用。可以断定,秦王的地宫里也一定是两扇磁石制作的大门。但周穆王对秦王提到了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就是西王母那一族非常喜欢水银,它们一直在到处找寻这种稀有的液态金属。为了让西王母帮自己复活地宫中数十万的兵马俑以及自己,秦王要求开采大量的水银注入地宫,表面上说是为了在地宫中造河流,实际上是向西王母的一个献礼。而且当时徐福出海一直未归,秦王知道指望不上了,但是既然西王母一族喜欢水银,一定会到处寻找,所以地宫里注入如此多的水银也是一个赌注,赌的就是西王母一族日后为了找水银,而能找到这座地宫。周穆王说的海在西面,但秦王根本没有到过那么远的地方,不知道罗布泊地区当时就是一片海水,所以他认为应该是往东去海上求仙草,加之当时的术士也说东海,所以首选去东面的海上求仙草。这就是徐福率领数千童男童女东出大海的原因。有史书记载,汉代时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可见,在先秦时期,罗布泊地区确实是一片汪洋,周穆王所说属实,但秦王并不知道。
  我是怎样知道这些的呢?还得从一个在陕西意外发现的古墓说起!(待续)
  @吹西王 7楼 2014-02-09 11:37:00
  这里提到的植物难道和彭加木那个有什么关系么。。。
  -----------------------------
  有!彭加木是植物病毒学家,而且他们当时在当地找到过一种植物,所有吃过的人都手舞足蹈,停下来以后就死掉了。这个以后再细说。
  @小村姑也有春天 6楼 2014-02-09 09:28:00
  好看
  -----------------------------
  好看的还在后面。
  抽空接着再写点儿,反正现在到手的东西信的人不多,不好出手。陕西大家都知道,地上地下都是文物,农民在地里刨出个破碗破罐子铜钱啥的就跟挖土豆差不多。谁让那地方人杰地灵,N朝古都啊。说起这个意外发现的古墓,不得不提一下我的老泰山。我以前一直觉得他老人家神神秘秘的,不知道一天到晚都搞些啥,也不让问。我们住在北京,可是他一天到晚的往陕西跑,一年有300天在陕西晃悠,偶尔回来也是匆匆忙忙就走。直到最近收到他传的这些照片,我才大概弄明白他是干什么的。就不说那么透了,应该能猜到。这些照片我最开头的时候提到过,揭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但是最多也只能归为野史,因为发现者并不敢明目张胆的去求证它。我也不敢写的太细,不然“爸爸去哪儿”的续集就是“楼主去哪儿”了。他传这些照片过来,是想让我在美国这边看看有没有博物馆识货,或者学校的历史系教授什么的,愿意高价买下研究。这个古墓的发现,据岳父说真是意外,真不是故意挖的。据说是一个农民腊月的时候要葬老人,风水先生给指了个地儿,大家在动手挖墓的时候发现的。岳父打从做知青起,在那一带混了二三十年,消息灵通的很。很快带着他的伙计就过去了。随便一挖挖到个古墓,在陕西一点都不奇怪。但奇怪的是这个墓和一般的不一样。据说墓室比较小,棺材都放不下,乍一看以为是葬的夭折的孩子什么的。但从墓的修建方法上看,绝对是行家里手的手艺,可以说滴水不漏。下去一看更奇怪,没有任何尸骸的迹象,没有棺木腐烂的碎片,什么都没有。只是有一个垒的整整齐齐台子,用的是古代的秦砖,整个台子大概长一米多宽不到一米,很矮,只有三四层砖。刚开始大家七嘴八舌,以为是被别人先下了手,扫荡干净了,还有人说这个小台子可能是个石棺,宝贝就在里面。可是也没敢动手。还是岳父眼贼,心细。他发现台子上的尘土一点动过的痕迹都没有,而且往下看,砖块之间并没有使用任何东西粘合,就是简单的垒在一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岳父斗胆掀了一块砖下来,很沉,得两只手。据说他往下搬的时候就感觉下面不平,翻过来一看,果然,砖块的另一面刻了很多的文字。岳父也算行家,一眼看出是秦汉时期的文字,保存完好。大家一看是刻了字的砖头,顿时都没兴趣了。农民就是这样,不是金银珠宝青铜器,他们就意识不到价值。岳父跟我们讲说以前帮老乡干点什么,老乡就送个碗,罐子什么的,就跟送地里的土豆胡萝卜差不多,他拿着一细看,大都是秦汉时期的文物。但那种东西太多,缺个角裂个缝文物贩子都不好好收。岳父是个好研究的人,尤其是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大家都不要,他要,让伙计们通通搬到车上,大概有三四十块。据说马上就要搬完的时候,又有了新发现。原来是,最后还有三两块,有个壮点儿的伙计下去想一下都搬上来,没想到砖一离地,他陷下去一截。不深,大概也就小腿那么高。顿时都惊了,大家都以为发现了宝,七手八脚把小伙子拉上来,铁锹锄头就开始刨。这他妈就是农民和考古专家的区别,没有保护意识,破坏太严重。很快大家就失望了,因为下面很浅,除了一具骸骨,什么宝贝都没有,甚至没有棺木。不夸张的说,P都没有。大家都说就算是乞丐的墓,还得陪葬个破碗呢,这也太穷了吧?!这正是这个墓葬的奇怪之处,岳父意识到了这一点,后来在研读了砖块上的文字后,大吃一惊。
  关于这砖块上文字内容,我卖关子,但也不能说的太细。岳父对秦汉时期的文字非常熟悉,让他自己说,那是比简体字还熟悉。他通读了每一块砖上的记录,大部分是清晰可辨,有少数可能当时就刻坏了,无法辨认。而且从笔记上看,不是什么专业人士刻的,没有遵循基本的章法,而且字体也很随意,已出土的碑文或石刻上没看到相似的字体。这些文字记载的,是一个人大概的生平介绍和死亡原因,非常离奇,但感觉非常真实。这是埋在地下的墓志铭。但奇怪的是,没有署名,也没有提及死者的名字,只讲道刻墓志铭的人和死者是父子关系,辛卯年刻制。辛卯是天干地支的说法,推算大概是公元前210年。巧的是,如果这个年代是真的,那正是秦始皇死的那一年。而且岳父还告诉我,他联想到以前在兵马俑上也看到过辛卯的字样,非常少,而且都非常的隐蔽。隐蔽倒不奇怪,因为古代给皇家做的东西,上面是不能留任何非法的印记的,那是死罪。据说以前有给皇帝做茶壶的工匠,非常喜欢冒死在茶壶上留名,经常刻在壶嘴里,一般人根本看不到,但工匠很自豪。扯远了,接着说这个年代,这大概是兵马俑烧制的年代?不好说,但他们居然一致,值得探究思考。还有另一个奇怪的问题:在那个年代就能想到不用竹简或者布帛记录,而是雕刻在砖块上,而且埋在墓葬里,还垒在尸骨的上面,你觉得这是常人干的么?
  有买家联系看东西,先写到这儿,有空接着写。
  @ft3188398 42楼 2014-02-10 08:42:00
  对双鱼的事,罗布泊都还感点兴趣,希望是靠谱的文章,留个名
  -----------------------------
  信小笨得永生。
  前面罗嗦了这一大段,墓葬的发现和基本情况大致是介绍清楚了吧?不要嫌写的细,有时候想细还真细不起来,比如说接下来要写的这一段。这个埋在地下的墓志铭,在岳父这种野路子专家翻译完之后,大概的情况我们算是掌握了。因为是古文,有的地方也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而且古人写文章想必大家也知道,那叫一个言简意赅,有的实在太简了,真不好猜是啥意思。所以我也大概描述一下,有不准确的地方以后有机会咱们一起研究。从内容和称谓上看,死的是父亲,刻字的是儿子。奇特的是这一对父子都在秦军中效力,而且不是一般的部队。你猜的不错,就是专门负责盗墓的部队。自从盗墓笔记以后,什么摸金校尉之类的词都被用烂了,和盗墓相关的词一出现就会被大家喷粪,说什么盗墓笔记看多了。哎~世风日下啊~好了,不损爱吐槽的热心读者了。我写的不是盗墓故事,我也不会寻龙点穴,放心的往下看吧啊。事实上历朝历代都有盗掘前朝陵墓的惯例,到了,现在是正大光明的刨了,挖出来展览示众,想看还得交钱。私人还不能挖,就是你拿家谱出来说是你家祖坟也不行,他挖了你要点门票分红也不行,上哪儿说理去?扯远了,说正事儿。这个父亲的死因说来离奇。墓志铭上说,他们这只秘密的盗墓队伍,每次盗掘都收获颇丰,王甚喜。但有一次例外,就是这次例外要了这个父亲的命。有人献殷勤报告秦王说他知道前朝周穆王的陵墓所在地,秦王大喜,因为他知道穆王姬满在位55年,大部分时间在巡游各地,搜罗的宝物一定不少,而且应该都在地宫里埋着,因为秦王知道姬满在位时都城在镐京(就是现在的西安),当地关于穆王怪异离奇的事迹和宝物传说非常多,但真东西很少见。秦王急令掘之。墓志铭上没描述穆王的地宫什么样儿,这个我不是南派三叔,编不出来。但有“掘入 大骇”的字样,大概意思是挖进去以后大家都惊呆了。为什么呢?因为墓葬里什么都没有,甚至没有看到穆王的尸骨,只看到一具栩栩如生的石像躺在那里。墓室也非常的简陋,只比平头百姓稍微强点儿,没有任何机关,宝物殉葬什么的就更别提了。领队的军官怕回去秦王那里不好交差,只好命手下将石像抬走,送往秦王大殿复命。而这对父子就在抬着石像去面见秦王的队伍里,最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在大殿发生了。据史书上说秦始皇是非常害怕别人刺杀他,所以大殿是两扇磁石制作的大门,任何通过大门的人,带着的铁质兵器都会被吸过去,这个墓志铭大概印证了这两扇磁门是真的存在过。因为他说经玄门入殿,有神迹发生。古人好像也有磁石这个说法,但其中磁性强的好像是叫玄石。记载说石像竟渐渐的弯曲,起立,化作人形。众人惊骇万分,随即殿内的守卫一哄而上,将他们团团围住。“王动容”,这是原文。秦始皇都吓了一跳,活见鬼了啊这是。但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并没有马上下令处死这些人,因为这就算是密谋要刺杀他的伎俩,也已经露破绽失败了。秦王想知道他们一伙人是怎么变的,因为这些盗墓的军士可以说对奇幻之术见多识广,很多更是身怀绝技,这史书上就能查到。但盗墓的军士也都被吓得半死,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反倒是活过来的石像,稍稍定神后竟然大声说起话来。大意就是我乃穆王满,尔等为何刀兵相向。军士多数没文化,什么满不满的,根本听不懂,但秦始皇听得懂。王大惊,因为不可能,这孙子死了很多年了,不可能活过来,我找了这么多年长生不老死而复生的仙草都没有结果,你说活就活过来啦?秦王不信,喝道何以见得。这可不是原文啊,原文的我会标注的。古代证明身份是非常难的,尤其是什么令牌都没有。但周穆王毕竟是一朝天子,且周游天下,随即大笑答道,我不知道现在是哪朝哪代,但想必离周朝还没有太远,因为我可以听得懂你们的话,尔等不过是我周朝的后代而已,如此对待先人祖上,何以为王?想必你们也一定听说过《山海经》,那正是寡人游历九州后写下的记载,尔等可有帮我大周开疆拓土?细想一下,周朝的都城镐京就是现在的西安,而秦朝也在西安,说不定真是周穆王和秦始皇说话口音都一样。而且周穆王在经历了众多奇异经历后,相信他的时空观念早都远超了当时的人类。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周穆王如此自信的原因,因为他大概还以为是周朝哪个混蛋不小心把自己抬出来了,因为他的小九九谁都没告诉过。秦王这时真的是惊呆了,他信了这就是穆王本尊。因为他听说过穆王不务朝政,遍游九州,还有山海经上的怪诞奇闻,但没想到周穆王真是山海经的作者,而且先于自己找到了起死回生之术。秦始皇平六国一统天下,杀人如麻,国君做了他阶下囚的能组篮球队了,所以并不在意他是真的穆王姬满,他关注的是你丫怎么活过来的。秦始皇自认眼前这位确实是周穆王,所以也据实相告现在是大秦,并夸夸其谈,把自己平六国一统天下的事迹也都讲了一遍,但最后还是落在你是怎么活过来的问题上。穆天子见多识广,你是在哪里找到的起死回生之术?寡人平天下后,疆域无边都没有找到。穆王听罢大笑,那简单,你去海上帮我找到一种仙草,我便可将你引荐给西王母,她可以让你起死回生。西王母?秦始皇也是听传说知道这么一种动物,因为山海经上的描述基本就是动物的样子,《山海经》说她“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三只青鸟为伴。没想到是真的,秦王正琢磨呢,没想到刚才活灵活现的周穆王又变回了石像。(先睡觉了,待续)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