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祖传捉鬼人,说一说祖上几代人和我的真实经历。

  撂下碗筷,我太爷牵着一头王大河给他们准备好的毛驴,那十几个小伙子包括王草鱼在内,每人拉着一辆装满稻杆儿麦秸的板儿车,还有很多看热闹的村民,前拥后簇,乌乌泱泱几十号人,跟着我太爷来到了河岸边。
  在距离河岸边不远处,我太爷找了个宽敞平坦的地方,在地上钉个木楔子,把毛驴拴在了木楔子上,又让那十几个小伙子把板车上的稻杆儿麦秸围着毛驴像垛墙似的垛一圈儿,距离毛驴大概不到两丈,直径也就是十米左右,把毛驴围在中间。
  十几个小伙子包括那些村民,几十号人齐动手,半个时辰的光景,在毛驴四周垛了一圈儿能有一人多高的秸秆围墙。
  当然了,这座秸秆围墙并没有堵死,还留着一个两尺来宽的口子。
  做好这些以后,一更天已经过去了一半儿,现在时间也就是在晚上八点钟左右。
  这时候,那几十号人包括我太爷在内,全部躲进了距离围墙不远处的一片苇子荡里,几十双眼睛不错神儿盯着秸秆围墙的口子,大气儿都没人不敢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众人猫在苇子荡里等了许久,但是河上一直死寂沉沉,丝毫不见一点儿动静儿。
  我太爷这时候就有点儿沉不住气了,小声儿问身边的草鱼,“那河怪没进村子吧?要是给它提前进了村子,咱在这里就白等了。”
  王草鱼一脸笃定说:“么进么进,今儿个巡河那几个人都说咧,还么见着河怪,河怪肯定还在水里咧。”草鱼说完,问我太爷,“秉守叔,你说今儿个黑儿河怪会不会来咧?”
  “不知道。”我太爷摇了摇头,在他摇头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反问草鱼,“草鱼,你爹给咱牵的这头驴,是头‘叫驴’还是头‘草驴’?”叫驴,也就是公驴,草驴就是母驴,这是我们这里当地的一种叫法儿。
  草鱼想都没想,直接回答说,“当然是头‘叫驴’咧,‘草驴’还留着下崽捏,这头驴是咱们村最能叫的,大半夜么事还‘呕啊呕啊’瞎叫唤,全村人都烦死它咧。”
  我太爷点了点头,对草鱼说:“要不这样儿吧,你想办法让这驴子叫两声儿,说不定河怪听见驴叫,一会儿就过来了。”
  “中!”
  王草鱼一听,立马答应,几步跑出苇子荡,钻进了秸秆围墙里。
  王草鱼刚一进去,围墙里立马就传来了驴叫声。
  这时候,听到我太爷跟草鱼刚才那段对话的几个年轻人嘿嘿笑了起来,笑得我太爷莫名其妙。还没等我太爷问他们为什么发笑,秸秆围墙里又传来一头驴叫。
  怎么两头驴呢?我太爷立刻明白了,也跟着他们嘿嘿笑了起来。
  出生在农村的、七零后的朋友们,可能对驴子都不陌生。叫驴,也就是公驴,一般都带着眼罩,眼罩能遮住它们两侧的视线,使它们只能朝正前方看,不能左顾右盼。
  骡子和马有的也带眼罩,目的是怕它们被身旁突如其来的事物惊着,缩小它们的视力范围。也有一说,说这些牲口的眼角余光能看见不干净的东西,戴上眼罩以后,可以减少看到这些脏东西的几率。
  (今天的没了,谢谢各位朋友顶贴。特别感谢“易易200Y6”这位朋友,除了陪我到磨铁的那些朋友以外,天涯这里,陪我一路走到现在的人,不多了,谢谢。)
  最近几天,无论天涯,还是磨铁,都出现了一些,“不看了”之类的字眼儿,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似的,每次看到,总是自我检讨,是不是自己本来就不该写这个,或许,是不是不该去磨铁。前思后想,路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只能一步步接着走下去了。直到现在,我的目标还是出书,虽然在磨铁收费,每一章我还是字字斟酌、逐段检查,从来没有凑字数,糊弄过任何人,每写出一章,至少检查五到六遍,没有错别字,没有让人不知其意,念不通的句子,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我觉得对得起自己先祖,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因为我用心了。
  不过,这些说道儿,对于驴子是无效的,给驴子带眼罩,完全是为了防止它们胡闹。公驴好斗、亦冲动,远远看见同类就会嗷嗷叫,要是两头公驴遇上,就会狂叫着冲到一起,拼个高低上下。
  这些公驴,一旦听见同类叫唤,也会在第一时间回应。
  王草鱼在秸秆围墙里跟那头叫驴一唱一和了一阵以后,跑回了苇子荡,我太爷笑着夸他,干的不错。
  围墙里那头犟驴可能被王草鱼斗起了火儿,兀自没完没了地叫了起来,那刺耳的声音都能传出二里地去,听着着实挺恼人。
  众人在苇子荡里大概又等了能有一炷香的功夫,从村子里传来打二更的声音。
  “邦邦、邦邦……二更天咧,熄灯睡觉。邦邦、邦邦……二更天咧,熄灯睡觉……”
  就在打二更的声音刚刚落去,河里有了动静儿,传来一串“哗啦哗啦”的分水声,由远及近,就像有人趟着河水朝岸边过来似的。
  因为稠密的苇子遮挡,众人看不到身后河里那玩意儿是个啥,不过从感觉上来说,应该就是那河怪,因为这时候不可能有人下河。
  不大会儿功夫,一道白光闪电一样从河水里掠了出来,“嗖”地打秸秆围墙的预留口里钻了进去,那头犟驴子折腾了许久才停止叫唤,这时候它或许看到那玩意儿了,又叫上了。
  我太爷见状,赶忙吩咐其他人,待会儿用剩下的秸秆把围墙口儿堵上,然后把秸秆全部点着,他自己呢,把带来的“两仪阴阳剑”抽出来,打群架似的,带着那十几个小伙子大呼小叫冲进了秸秆围墙里,那十几个小伙子这时候人手一柄叉头儿包铁的木叉。
  等我太爷领着那十几个小伙子冲进秸秆围墙里面以后,外面那些村民很快把秸秆围墙的预留口堵上,用火把点着了。
  须庚间,整圈儿围墙都烧了起来,河岸上火光冲天。
  秸秆围墙里面,那头作为诱饵的倒霉驴子已经躺在地上,也不再叫唤,肚子上跟我太爷之前那匹马一样,有个海碗口儿大小的血窟窿,这时候奄奄一息,眼看是活不成了。
  我太爷知道那东西这时候在驴子肚子里,他让那十几个小伙子把毛驴团团围住,他自己一马当先冲到驴子跟前,抄起手里的两仪阴阳剑,照定驴子肚皮上就戳。
  “噗噗噗”一口气戳了十几下,驴肚子里“哇”地传来一个孩子哭声,紧接着,从血窟窿里窜出个血呼啦的玩意儿,“倏”地擦着我太爷裤腿跑了过去。
  因为那玩意儿速度太快,即使距离这么近,我太爷还是没看清那到底是个啥。
  感觉上,这玩意儿就像个大壁虎,身体扁长,脑袋圆大,有四肢,但是四肢特别短小,不注意的话很难看到,最显眼的,有一条蝌蚪似的大尾巴。
  我太爷不知道这是个啥玩意儿,从视觉上来说挺恐怖的。
  那玩意从驴肚里出来以后就想逃,但是四周火光冲天,依着我太爷的说法儿,只要是水里的东西,都怕火,加上这时候十几个大小伙子咋咋呼呼拿着木叉一通乱戳,虽然没戳中它,可能把它吓着了,一拧身,就想返回头再钻进驴肚子里。
  (今天的没了,谢谢各位,我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在看,等再过一阵子,会多更一点儿的,因为我写的很慢,这里更的快了,磨铁那里就没办法交代了。)
  第七十二章 围战河怪
  这时候,这河怪的回路已经给我太爷堵住,想再钻回去可不容易。我太爷见它转身返回,挥起剑照定它脑袋上就砍。
  不过,这河怪十分灵活,速度也快,一绕身儿躲了过去,我太爷一剑落空,紧接着,又飞起一脚朝它尾巴根儿上踢去。
  这一脚,河怪没躲,不但没躲,竟然反客为主,抡起尾巴抽向我太爷脚踝。
  “啪”地一下,两两相撞。
  河怪显然低估了我太爷的能耐,我太爷少林铁腿练了四五年,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腿上功夫十分了得,河怪这一尾巴抽过来,没能把我太爷脚踝怎么样,却被我太爷一脚踢了个仰面朝天,就跟河里的鱼翻白肚儿一样,肚皮朝上,不过这家伙的肚皮不是白的,紫黑色的,肚皮正中央还有一条小拇指粗细、贯穿首尾的红线,凝血似的,鲜艳欲滴。
  那十几个小伙子见“河怪”被我太爷一脚踢翻,底气更足了,嗷嗷叫着冲上来,十几个人你争我抢挤成一圈儿,将河怪围在当中,十几杆木叉上下翻飞,朝河怪肚皮上玩儿了命的乱戳。
  这么一来,场面立时混乱起来,只见熊熊火光之下,人影乱摇,沙尘飞扬。
  不得不说这些年轻人精力就是旺盛,我太爷因为兵器太短,够不着河怪,被他们挤到了圈儿外,干着急没办法。
  十几个人没头没脑乱戳一阵以后,就听王草鱼喘着粗气喊了一嗓子,“别……别他娘扎咧,河怪没咧!”
  他这一嗓子下去,十几个人立刻消停下来,再看他们圈子中央,哪里还有河怪的影子,倒是他们圈子里这片沙地上,给他们戳的净是沙眼儿,乱七八糟跟马蜂窝似的。
  这些人扭头一找,那玩意正围着火墙团团转圈儿,显然对火有一定顾忌,看样子想在火墙上找个出口儿逃出去,这时候我太爷呢,正提着剑追在它屁股后头。
  十几个小伙子见状,又嗷嗷叫了起来,配合着我太爷在圈子里对河怪展开了围追堵截。期间,河怪被我太爷堵住又踢翻几次,还险些被两仪阴阳剑斩到尾巴。
  四周依旧火光冲天,河怪见没了出路,又吃了我太爷几次亏,有点恼羞成怒了,它的智商极高,意识到这群人里面只有我太爷能对它造成威胁,甩开众人围堵,“哇”地一声怪叫,张开大嘴露出两排尖利牙齿,朝我太爷扑来。
  我太爷正愁追不上它,这时候它自己找来了,那感情好,迎上去挥手就是一剑。
  很可惜,我太爷这一剑又没劈中,不但没劈中,反而被河怪撞在胸口,胸腔骨差点没给河怪撞断,一人一河怪,“噗通”一声,同时翻在了沙地上。
  (今天的没了,谢谢各位朋友顶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