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乱葬岗子
听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儿说到这儿,我奶奶都感觉心里毛毛的,后来的事儿那就不用再问了,那闺女怀了蛇胎又产下了几条蛇。
我奶奶猜测着,那条大红蛇指定是成了精的,而且心术不正,不过道行应该不是太高,要不然想整人也用不着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至于老薛家上吊死的这几个儿子,我奶奶感觉好像不是蛇精所为,因为严格说来,这老薛家还间接帮了这蛇精的忙,要不然蛇精也不可能这么快找到这对母女。
至于后来那对儿要饭的父女,那就不好说了,可能是凑巧,也可能另有其他原因。我太爷曾经说过,有些跑江湖的,专门用这方法行窃,也就是假装把女人嫁到这家,等这家人疏于防范的时候,里应外合,偷这家人的东西,偷完以后远走高飞。像这种情况,直到现在好像还有。不过,这对“父女”可能没想到薛老二会上吊,薛老二一死,他们的行窃计划也就被迫夭折了,那女的呢,也就赶紧离开了。用这种手段行窃的人,大部分都是找那些着急讨媳妇儿的人家儿下手,当时老薛家的薛老二,刚好就符合了他们这个条件。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推测,到底是咋回事儿,我奶奶始终都没弄明白,时至今日,这对“父女”还是个迷。
至于老薛家这三个儿子的死,我奶奶推测,应该跟那个吊死的母亲有关系,薛老二临死前不是说了一句,丈母娘过来带他去找媳妇儿嘛。那丈母娘,应该就是那闺女的母亲。乱葬岗那里就不用说了,都邪乎儿到家了,母女两个都埋到了那儿,特别是那母亲,含恨上吊而死,本身怨气就重,再埋到那种地方,不化煞才奇怪呢。
想到这儿,我奶奶又问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后山有个乱葬岗,听说那里的人都是你们村里人埋的,你知道吗?”
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听了忙说:“知道,俺咋会不知道捏,俺们村那些……”说到这儿,这大嘴巴娘们突然停了下来,狐疑地看看我奶奶又看看我爷爷,反问道:“你们两口子今天过来,到底是干啥来咧,不会就为了打听这些事儿吧?”
我奶奶一笑,点了点头。
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儿立刻来了兴致,“俺就知道你们大老远过来打听这些事儿肯定有原因,啥原因,也跟俺说说呗!”我爷爷朋友的媳妇把眼睛睁的老大,一脸兴致勃勃。
我奶奶一听,得,这大嘴巴娘们不光喜欢宣传事儿,还喜欢打听事儿。
我奶奶脸上又是一笑,说道:“老薛家三年死了仨儿子,薛老头为了保住他的小儿子薛老四,就到黄花洞求歆阳子道长了,歆阳子道长觉得这事儿有蹊跷,他跟俺们家关系不错,就托俺们两口子过来打听打听……”
“哦……”听我奶奶这么说,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儿长长地“哦”一声,接着又问,“那黄花洞那道士是咋说哩?”问完,露出一脸的好奇。
我奶奶还没开口,我爷爷在旁边接嘴了,“歆阳子道长也没说啥,就说这事儿邪乎儿,别人家不出事儿,咋就偏偏他们家出事儿呢,这不是听大妹子你这么一说,也活该他们家出事儿不是。”
这大嘴巴娘们儿听我爷爷这么说,把大脑袋点了点,出人意料的轻叹了口气,说道:“要说那老二老三,死了就死了,不过……这老大死的可就冤枉咧,你们说说,这老大招谁惹谁咧……”
我奶奶一听,舔了舔嘴唇,感觉这话茬儿不能接,为啥呢,自己两口子是来问事儿的,不是来闲扯的,这要是把话题转到老大为啥也吊死的问题上,那不就扯远了嘛,搞不好待会儿张家长李家短,越扯越远了。
我奶奶想了想,说道:“歆阳子道长说了,老大的死,可能跟那个乱葬岗子有关系,大嫂子,你知道那乱葬岗的事儿不,要是不知道,俺们两口子再找别人问问吧……”
“别呀大妹子!”大嘴巴娘们赶忙说道:“你们找我算是找对人咧,俺们村儿这些事儿,别人哪儿有我知道的多,要说起这乱葬岗子吧,那可比老薛家这些事儿还邪乎咧……”
我奶奶一笑。
这大嘴巴娘们又给我奶奶爷爷讲起了乱葬岗的事儿。
他们村这乱葬岗子,已经存在好几十年了,那时候还是大清朝,事情要从第一个埋在那里的人说起。
当时,有那么一年,他们村一夜之间死了十几只鸡鸭,身上好好儿的,脖子都断了,像是给啥咬死的。
后来一连几天,夜夜死鸡鸭,你说咬死鸡鸭的这畜生也怪,你把它们咬死了,叼走吃了也行呀,光咬不吃,这不是故意来村里祸害嘛。
终于有一天,整个村里的家禽死的不剩一只了,全给那东西咬了死了。当时有人发现,这些鸡鸭虽然身上的肉没给那东西吃掉,血却都没了,也就说,那东西把这些家禽的血都吸干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 乱葬岗子
听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儿说到这儿,我奶奶都感觉心里毛毛的,后来的事儿那就不用再问了,那闺女怀了蛇胎又产下了几条蛇。
我奶奶猜测着,那条大红蛇指定是成了精的,而且心术不正,不过道行应该不是太高,要不然想整人也用不着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至于老薛家上吊死的这几个儿子,我奶奶感觉好像不是蛇精所为,因为严格说来,这老薛家还间接帮了这蛇精的忙,要不然蛇精也不可能这么快找到这对母女。
至于后来那对儿要饭的父女,那就不好说了,可能是凑巧,也可能另有其他原因。我太爷曾经说过,有些跑江湖的,专门用这方法行窃,也就是假装把女人嫁到这家,等这家人疏于防范的时候,里应外合,偷这家人的东西,偷完以后远走高飞。像这种情况,直到现在好像还有。不过,这对“父女”可能没想到薛老二会上吊,薛老二一死,他们的行窃计划也就被迫夭折了,那女的呢,也就赶紧离开了。用这种手段行窃的人,大部分都是找那些着急讨媳妇儿的人家儿下手,当时老薛家的薛老二,刚好就符合了他们这个条件。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推测,到底是咋回事儿,我奶奶始终都没弄明白,时至今日,这对“父女”还是个迷。
至于老薛家这三个儿子的死,我奶奶推测,应该跟那个吊死的母亲有关系,薛老二临死前不是说了一句,丈母娘过来带他去找媳妇儿嘛。那丈母娘,应该就是那闺女的母亲。乱葬岗那里就不用说了,都邪乎儿到家了,母女两个都埋到了那儿,特别是那母亲,含恨上吊而死,本身怨气就重,再埋到那种地方,不化煞才奇怪呢。
想到这儿,我奶奶又问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后山有个乱葬岗,听说那里的人都是你们村里人埋的,你知道吗?”
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听了忙说:“知道,俺咋会不知道捏,俺们村那些……”说到这儿,这大嘴巴娘们突然停了下来,狐疑地看看我奶奶又看看我爷爷,反问道:“你们两口子今天过来,到底是干啥来咧,不会就为了打听这些事儿吧?”
我奶奶一笑,点了点头。
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儿立刻来了兴致,“俺就知道你们大老远过来打听这些事儿肯定有原因,啥原因,也跟俺说说呗!”我爷爷朋友的媳妇把眼睛睁的老大,一脸兴致勃勃。
我奶奶一听,得,这大嘴巴娘们不光喜欢宣传事儿,还喜欢打听事儿。
我奶奶脸上又是一笑,说道:“老薛家三年死了仨儿子,薛老头为了保住他的小儿子薛老四,就到黄花洞求歆阳子道长了,歆阳子道长觉得这事儿有蹊跷,他跟俺们家关系不错,就托俺们两口子过来打听打听……”
“哦……”听我奶奶这么说,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儿长长地“哦”一声,接着又问,“那黄花洞那道士是咋说哩?”问完,露出一脸的好奇。
我奶奶还没开口,我爷爷在旁边接嘴了,“歆阳子道长也没说啥,就说这事儿邪乎儿,别人家不出事儿,咋就偏偏他们家出事儿呢,这不是听大妹子你这么一说,也活该他们家出事儿不是。”
这大嘴巴娘们儿听我爷爷这么说,把大脑袋点了点,出人意料的轻叹了口气,说道:“要说那老二老三,死了就死了,不过……这老大死的可就冤枉咧,你们说说,这老大招谁惹谁咧……”
我奶奶一听,舔了舔嘴唇,感觉这话茬儿不能接,为啥呢,自己两口子是来问事儿的,不是来闲扯的,这要是把话题转到老大为啥也吊死的问题上,那不就扯远了嘛,搞不好待会儿张家长李家短,越扯越远了。
我奶奶想了想,说道:“歆阳子道长说了,老大的死,可能跟那个乱葬岗子有关系,大嫂子,你知道那乱葬岗的事儿不,要是不知道,俺们两口子再找别人问问吧……”
“别呀大妹子!”大嘴巴娘们赶忙说道:“你们找我算是找对人咧,俺们村儿这些事儿,别人哪儿有我知道的多,要说起这乱葬岗子吧,那可比老薛家这些事儿还邪乎咧……”
我奶奶一笑。
这大嘴巴娘们又给我奶奶爷爷讲起了乱葬岗的事儿。
他们村这乱葬岗子,已经存在好几十年了,那时候还是大清朝,事情要从第一个埋在那里的人说起。
当时,有那么一年,他们村一夜之间死了十几只鸡鸭,身上好好儿的,脖子都断了,像是给啥咬死的。
后来一连几天,夜夜死鸡鸭,你说咬死鸡鸭的这畜生也怪,你把它们咬死了,叼走吃了也行呀,光咬不吃,这不是故意来村里祸害嘛。
终于有一天,整个村里的家禽死的不剩一只了,全给那东西咬了死了。当时有人发现,这些鸡鸭虽然身上的肉没给那东西吃掉,血却都没了,也就说,那东西把这些家禽的血都吸干了。
村里人一开始以为是黄鼠狼,因为那些个黄鼠狼也喜欢吸鸡血,于是组织了一群年轻人,可着村里掏黄鼠狼的窝。
不过到了后来,村里牲口也开始死了,身上的血也给吸干了,黄鼠狼再能耐,也不可能咬死牲口,村里人就猜测这个肯定是个别的什么玩意儿,而且是个大家伙。
于是有人就出主意,晚上在村口儿拴上一头老牛,人都躲在暗处,看看到底是个啥畜生。
晚上,四下里黑漆漆的,三更刚过去,躲在暗处村民就听见从村东头传来“嗵”“嗵”的声音,那声音,直奔村口这头老牛,没停一会儿,声音越来越近,黑暗里,村民们就瞧见一条瘦长的人影朝那老牛扑了过去,老牛当即发出哞哞惨叫。
村民们这时候从暗处跳出来,抄家伙一拥而上,等到了近前一看……是一个破衣烂衫,脸上长绿毛的“人”。
村民里有个老头大叫了一声:僵尸!
人群一听,吓的一哄而散,那头僵尸听见喊声,好像也给吓着了,撇下老牛,一蹦一跳跑没影儿了。
消停了几天以后,村里又开始死牲口了,村里人这时候都害了怕了,要说是狼呀狐狸啥的,村民们还有勇气去打,不过眼下这个是僵尸,谁敢去招惹它呀。
就在这时候,村里来了个云游的道人,道人听说这件事儿以后,开坛作法,很快就把这僵尸给制服了,不过这道人那时候很年轻,二十多岁,道行也不高,把僵尸制服以后却杀不了它,刀剑砍不动,用绳子捆了搁火上烧,肉还没烧烂绳子先断了,跳起来接着跟你干仗。
道人最后没办法,就对村民们说了,找个阴气重的地方以阴制阴,把这僵尸镇在那里,等过几年僵尸的煞气褪了就没事儿了。
于是,就找到了现在那片乱葬岗,村里人把僵尸就埋在了乱葬岗,那道人呢,在哪里也不知道弄了点儿啥,反正后来那僵尸就没再出来过。
再后来,他们村里但凡有横死的人,都会抬到那里埋掉,说那地方能镇尸。
那个制服僵尸的道人是谁呢,就是歆阳子的师傅,青石道人。不过青石道人好像从没跟歆阳子说起过这件事,歆阳子对于那片乱葬岗并不是太了解。据我奶奶估计,青石道人当时,肯定用了什么“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把那僵尸封在了那里,要不然这件事儿他不可能不跟自己的关门徒弟讲。
与此同时,我奶奶也想明白了一件事儿,那个乱葬岗本身就是个阴地,过了这多年,那里的坟堆大大小小几十座,应该全是横死的人。这么多人,再加上青山道人已经不在了,再没人过去打理,恐怕这时候那里的阴气已经压不住这些鬼魂的怨气,说不定还给那些鬼魂利用上了,那母亲的鬼魂能出来闹,也就不足为奇了,自己能在那里着道儿,也不足为奇了。
问完乱葬岗的事儿,我奶奶觉得也就没啥好问的了,给我爷爷使了个眼色,起身跟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儿道别。
不过就在这时候,我爷爷那位朋友,带着几个孩子从山里打兔子回来了,手里还拎着两只大肥兔子。
这朋友一看我爷爷一家三口儿都在他家,立刻拦着不让走了,说啥也要留我爷爷奶奶在他家里吃饭。
我奶奶朝屋外看了看天色,这时候才意识到,居然已经快晌午了。我爷爷这朋友热情强留,两口子不好意思拒绝,答应留下来吃午饭。
我爷爷这朋友把两只大肥兔子剥了皮,炖了一大锅,拿出酒,跟我爷爷喝上了,我奶奶坐在旁边,跟这个大嘴巴娘们又聊了些家长里短。
吃完午饭,我爷爷喝多了,给他朋友灌的醉醺醺的,一家三口儿离开这朋友家往黄花洞赶。半路上,我爷爷酒劲儿上来,躺驴子车上睡着了。我奶奶一看,让我父亲看着点儿我爷爷,她自己驾着驴子车一调头,没往黄花洞继续走,改道儿回家了。
为啥呢,这时候刚刚过了年,还算是冬天,这要是到了黄花洞,恐怕没人能把我爷爷弄到山上,要是把驴子车停在山下,让我爷爷在驴子车上睡,这么冷的天儿,指定能睡出毛病。不如把我爷爷送回家,叫他踏踏实实回家睡去。
不过,让我奶奶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么一耽搁,黄花洞那边出事儿了,紧接着,就像一个连锁反应,让她没想到的事儿,一波接着一波,汹涌而来……
第二百三十五章 乱葬岗子
听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儿说到这儿,我奶奶都感觉心里毛毛的,后来的事儿那就不用再问了,那闺女怀了蛇胎又产下了几条蛇。
我奶奶猜测着,那条大红蛇指定是成了精的,而且心术不正,不过道行应该不是太高,要不然想整人也用不着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至于老薛家上吊死的这几个儿子,我奶奶感觉好像不是蛇精所为,因为严格说来,这老薛家还间接帮了这蛇精的忙,要不然蛇精也不可能这么快找到这对母女。
至于后来那对儿要饭的父女,那就不好说了,可能是凑巧,也可能另有其他原因。我太爷曾经说过,有些跑江湖的,专门用这方法行窃,也就是假装把女人嫁到这家,等这家人疏于防范的时候,里应外合,偷这家人的东西,偷完以后远走高飞。像这种情况,直到现在好像还有。不过,这对“父女”可能没想到薛老二会上吊,薛老二一死,他们的行窃计划也就被迫夭折了,那女的呢,也就赶紧离开了。用这种手段行窃的人,大部分都是找那些着急讨媳妇儿的人家儿下手,当时老薛家的薛老二,刚好就符合了他们这个条件。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推测,到底是咋回事儿,我奶奶始终都没弄明白,时至今日,这对“父女”还是个迷。
至于老薛家这三个儿子的死,我奶奶推测,应该跟那个吊死的母亲有关系,薛老二临死前不是说了一句,丈母娘过来带他去找媳妇儿嘛。那丈母娘,应该就是那闺女的母亲。乱葬岗那里就不用说了,都邪乎儿到家了,母女两个都埋到了那儿,特别是那母亲,含恨上吊而死,本身怨气就重,再埋到那种地方,不化煞才奇怪呢。
想到这儿,我奶奶又问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后山有个乱葬岗,听说那里的人都是你们村里人埋的,你知道吗?”
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听了忙说:“知道,俺咋会不知道捏,俺们村那些……”说到这儿,这大嘴巴娘们突然停了下来,狐疑地看看我奶奶又看看我爷爷,反问道:“你们两口子今天过来,到底是干啥来咧,不会就为了打听这些事儿吧?”
我奶奶一笑,点了点头。
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儿立刻来了兴致,“俺就知道你们大老远过来打听这些事儿肯定有原因,啥原因,也跟俺说说呗!”我爷爷朋友的媳妇把眼睛睁的老大,一脸兴致勃勃。
我奶奶一听,得,这大嘴巴娘们不光喜欢宣传事儿,还喜欢打听事儿。
我奶奶脸上又是一笑,说道:“老薛家三年死了仨儿子,薛老头为了保住他的小儿子薛老四,就到黄花洞求歆阳子道长了,歆阳子道长觉得这事儿有蹊跷,他跟俺们家关系不错,就托俺们两口子过来打听打听……”
“哦……”听我奶奶这么说,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儿长长地“哦”一声,接着又问,“那黄花洞那道士是咋说哩?”问完,露出一脸的好奇。
我奶奶还没开口,我爷爷在旁边接嘴了,“歆阳子道长也没说啥,就说这事儿邪乎儿,别人家不出事儿,咋就偏偏他们家出事儿呢,这不是听大妹子你这么一说,也活该他们家出事儿不是。”
这大嘴巴娘们儿听我爷爷这么说,把大脑袋点了点,出人意料的轻叹了口气,说道:“要说那老二老三,死了就死了,不过……这老大死的可就冤枉咧,你们说说,这老大招谁惹谁咧……”
我奶奶一听,舔了舔嘴唇,感觉这话茬儿不能接,为啥呢,自己两口子是来问事儿的,不是来闲扯的,这要是把话题转到老大为啥也吊死的问题上,那不就扯远了嘛,搞不好待会儿张家长李家短,越扯越远了。
我奶奶想了想,说道:“歆阳子道长说了,老大的死,可能跟那个乱葬岗子有关系,大嫂子,你知道那乱葬岗的事儿不,要是不知道,俺们两口子再找别人问问吧……”
“别呀大妹子!”大嘴巴娘们赶忙说道:“你们找我算是找对人咧,俺们村儿这些事儿,别人哪儿有我知道的多,要说起这乱葬岗子吧,那可比老薛家这些事儿还邪乎咧……”
我奶奶一笑。
这大嘴巴娘们又给我奶奶爷爷讲起了乱葬岗的事儿。
他们村这乱葬岗子,已经存在好几十年了,那时候还是大清朝,事情要从第一个埋在那里的人说起。
当时,有那么一年,他们村一夜之间死了十几只鸡鸭,身上好好儿的,脖子都断了,像是给啥咬死的。
后来一连几天,夜夜死鸡鸭,你说咬死鸡鸭的这畜生也怪,你把它们咬死了,叼走吃了也行呀,光咬不吃,这不是故意来村里祸害嘛。
终于有一天,整个村里的家禽死的不剩一只了,全给那东西咬了死了。当时有人发现,这些鸡鸭虽然身上的肉没给那东西吃掉,血却都没了,也就说,那东西把这些家禽的血都吸干了。
村里人一开始以为是黄鼠狼,因为那些个黄鼠狼也喜欢吸鸡血,于是组织了一群年轻人,可着村里掏黄鼠狼的窝。
不过到了后来,村里牲口也开始死了,身上的血也给吸干了,黄鼠狼再能耐,也不可能咬死牲口,村里人就猜测这个肯定是个别的什么玩意儿,而且是个大家伙。
于是有人就出主意,晚上在村口儿拴上一头老牛,人都躲在暗处,看看到底是个啥畜生。
晚上,四下里黑漆漆的,三更刚过去,躲在暗处村民就听见从村东头传来“嗵”“嗵”的声音,那声音,直奔村口这头老牛,没停一会儿,声音越来越近,黑暗里,村民们就瞧见一条瘦长的人影朝那老牛扑了过去,老牛当即发出哞哞惨叫。
村民们这时候从暗处跳出来,抄家伙一拥而上,等到了近前一看……是一个破衣烂衫,脸上长绿毛的“人”。
村民里有个老头大叫了一声:僵尸!
人群一听,吓的一哄而散,那头僵尸听见喊声,好像也给吓着了,撇下老牛,一蹦一跳跑没影儿了。
消停了几天以后,村里又开始死牲口了,村里人这时候都害了怕了,要说是狼呀狐狸啥的,村民们还有勇气去打,不过眼下这个是僵尸,谁敢去招惹它呀。
就在这时候,村里来了个云游的道人,道人听说这件事儿以后,开坛作法,很快就把这僵尸给制服了,不过这道人那时候很年轻,二十多岁,道行也不高,把僵尸制服以后却杀不了它,刀剑砍不动,用绳子捆了搁火上烧,肉还没烧烂绳子先断了,跳起来接着跟你干仗。
道人最后没办法,就对村民们说了,找个阴气重的地方以阴制阴,把这僵尸镇在那里,等过几年僵尸的煞气褪了就没事儿了。
于是,就找到了现在那片乱葬岗,村里人把僵尸就埋在了乱葬岗,那道人呢,在哪里也不知道弄了点儿啥,反正后来那僵尸就没再出来过。
再后来,他们村里但凡有横死的人,都会抬到那里埋掉,说那地方能镇尸。
那个制服僵尸的道人是谁呢,就是歆阳子的师傅,青石道人。不过青石道人好像从没跟歆阳子说起过这件事,歆阳子对于那片乱葬岗并不是太了解。据我奶奶估计,青石道人当时,肯定用了什么“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把那僵尸封在了那里,要不然这件事儿他不可能不跟自己的关门徒弟讲。
与此同时,我奶奶也想明白了一件事儿,那个乱葬岗本身就是个阴地,过了这多年,那里的坟堆大大小小几十座,应该全是横死的人。这么多人,再加上青山道人已经不在了,再没人过去打理,恐怕这时候那里的阴气已经压不住这些鬼魂的怨气,说不定还给那些鬼魂利用上了,那母亲的鬼魂能出来闹,也就不足为奇了,自己能在那里着道儿,也不足为奇了。
问完乱葬岗的事儿,我奶奶觉得也就没啥好问的了,给我爷爷使了个眼色,起身跟我爷爷朋友的媳妇儿道别。
不过就在这时候,我爷爷那位朋友,带着几个孩子从山里打兔子回来了,手里还拎着两只大肥兔子。
这朋友一看我爷爷一家三口儿都在他家,立刻拦着不让走了,说啥也要留我爷爷奶奶在他家里吃饭。
我奶奶朝屋外看了看天色,这时候才意识到,居然已经快晌午了。我爷爷这朋友热情强留,两口子不好意思拒绝,答应留下来吃午饭。
我爷爷这朋友把两只大肥兔子剥了皮,炖了一大锅,拿出酒,跟我爷爷喝上了,我奶奶坐在旁边,跟这个大嘴巴娘们又聊了些家长里短。
吃完午饭,我爷爷喝多了,给他朋友灌的醉醺醺的,一家三口儿离开这朋友家往黄花洞赶。半路上,我爷爷酒劲儿上来,躺驴子车上睡着了。我奶奶一看,让我父亲看着点儿我爷爷,她自己驾着驴子车一调头,没往黄花洞继续走,改道儿回家了。
为啥呢,这时候刚刚过了年,还算是冬天,这要是到了黄花洞,恐怕没人能把我爷爷弄到山上,要是把驴子车停在山下,让我爷爷在驴子车上睡,这么冷的天儿,指定能睡出毛病。不如把我爷爷送回家,叫他踏踏实实回家睡去。
不过,让我奶奶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么一耽搁,黄花洞那边出事儿了,紧接着,就像一个连锁反应,让她没想到的事儿,一波接着一波,汹涌而来……
从昨日开始,上传的内容就看不见了,后来,我找了天涯的客服,现在估计是弄好了,试试。
第二百三十六章 风云难测
回到家,把我爷爷安顿好以后,天色已经擦黑儿了。我奶奶一刻也没停,跟我太爷说了一声,赶着毛驴车返回黄花洞。等她到达黄花洞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驴子车拴在山下一棵山枣树上,我奶奶摸黑往山上赶。这一次,把我父亲也留在了家里,就我奶奶一个人。
等她到了山上第一座道观平台上的时候,发现整个儿山上静悄悄的,平常这个时候,第一座道观门口的平台上应该有歆阳子徒弟烧火做饭才是,今天别说烧火,连个人影都看不见。
走到观门口儿,观门紧闭着,里面乌起码黑的,退到平台中央位置,抬头往山腰最顶上的那座道观看了看,上面的观门好像开着,从里面隐隐约约传出一丝光亮,似乎所有人都聚到了那里。
会不会又出啥事儿了呢?我奶奶心里嘀咕一句,沿着小路快速往最高的那座道观上赶。
等上了第二座平台上,我奶奶终于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儿了,四下里显得特别安静,不过安静中隐隐传来孩子的哭声,不得不说这种感觉很矛盾,就像整个世界静的只剩下了这点儿哭声似的,再看看最上面那座道观里射出来的灯光,灯光下没有人影晃动,显得很冷清。这第二座道观里睡着歆阳子的几个徒弟,不过这时候也是乌起码黑的。
我奶奶再次加快脚步,沿路直上。当我奶奶就快要到达第三座平台上的时候,她听清楚了,孩子的哭声是从上面大殿里传出来的,听声音,很像是薛老四那个两岁大的闺女。
我奶奶再一次加快脚步,等她来到第三座平台上,打眼一看,平台上还是没人,大殿左右的厢房也黑着灯。薛老四不就在右厢房躺着嘛,这时候咋能黑着灯呢,人都到哪儿去了?
我奶奶心里疑惑,急忙走进大殿里一看,就见大殿里三清神像的供桌上点着一盏油灯,三清神像庄严肃穆,不过大殿里却是空落落的没一个人,孩子的哭声从大殿右后角的耳室传来的,我奶奶扭头看了一眼,那是歆阳子下榻的地方。(空落落,念lao,第四声,不念luo。)
就见耳室门关着,门缝里闪着亮光,我奶奶走到门口轻轻一推门,门是虚掩着的,吱扭一声朝里面打开了,明亮的光线从里面传了出来。我奶奶朝里面一看,一张小圆桌子上点了十几只蜡烛,不大的小耳室里要比大殿亮堂好几倍。
烛光笼罩下,歆阳子眯着眼睛、皱着眉头,抱着薛老四那女儿正在哄。或许因为过去收养的孩子多,歆阳子哄孩子的手法还挺娴熟,一边抖着一边在耳室里来回走动。不过,这女孩好像不吃歆阳子这一套,挤着眼睛在歆阳子怀里哇哇大哭。
当我奶奶把耳室门推开以后,女孩立刻停下哭声朝我奶奶看了一眼,或许是哭迷糊了,认错人了,把两条小胳膊伸向我奶奶,嘴里喊道:妈妈!妈妈!
小女孩儿两声“妈妈” 加上一张小泪脸儿,,差点儿没把我奶奶的心都喊化了,赶忙走过去从歆阳子手里接过了女孩儿。歆阳子顿时如释重负,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水。
我奶奶一边哄着女孩儿,一边问他:“道长,观里咋好像只剩你一个了,其他人呢?”
歆阳子闻言,一脸愧色地看了我奶奶一眼,沮丧地说道:“全都下山追薛老四去了。”
“什么,咋回事儿?”我奶奶蹙了下眉头。
歆阳子叹着气说道:“今日吃午饭时,那薛老四突然下床,撒腿就跑,我们不曾防备,等反映过来,已经被他跑下了山,薛施主他们几个赶忙下山追他,贫道怕他们出意外,便让徒弟们陪他们一起下山,那薛老四的媳妇儿,把这孩子交与贫道,也随他们追薛老四去了,直到此时还不见返回……”歆阳子说完,又叹了口气,一脸焦急。歆阳子这时候,已经快七十了,比薛老头年龄还大,当然不能再指望他去追薛老四了。
我奶奶一听,眉头蹙的更紧了,薛老四这时候魂魄不全,应该不可能下床乱跑才是,这事儿有点怪了,说不定又给啥附了身。
我奶奶忙问歆阳子,“薛老四往哪个方向跑了?”
歆阳子摇了摇头,说道:“贫道当时正在给黄花大仙上香,徒弟告知贫道的时候,那薛老四已经跑下了山。”
我奶奶想了想,猜测着说了一句,“会不会往乱葬岗那里去了呢?”
歆阳子又摇了摇头,说道:“依贫道看应该不会,若是去乱葬岗,山上就有路,何必舍近求远。”
我奶奶点了点头,这时候,怀里的女孩儿给我奶奶哄睡了,我奶奶把她递给歆阳子,低声说了句:“你把这孩子放床上吧,我下山到老薛家看看。”
“仙姑稍等。”歆阳子忙拦下了我奶奶,说道:“天色已晚,仙姑一人下山多有不便,不如贫道陪你一起去吧。”
“仙姑稍等。”歆阳子忙拦下了我奶奶,说道:“天色已晚,仙姑一人下山多有不便,不如贫道陪你一起去吧。”
我奶奶眼神一低,看了看歆阳子怀里的女孩,说道:“留这孩子一个在上山不安全,道长还是留下照看这孩子吧……”
我奶奶话刚说到这儿,那女孩儿突然把眼睛睁开了,抬头看看歆阳子,又扭脸看看我奶奶,哇地一声又哭上了,与此同时,两只小胳膊又伸向了我奶奶。我奶奶没办法,从歆阳子手里要过女孩儿,又哄上了。
这一夜,我奶奶没能下山寻找薛老四,基本上哄了一夜的孩子,直到黎明时分,孩子昏昏睡去,我奶奶这时候上下眼皮也打起了架,抱着孩子躺在左厢房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直到日上三竿,我奶奶这才醒来,因为是和衣睡的,也不需要穿衣服,翻身坐起又从床上下来,穿好鞋回头往床上看了看,小女孩儿还在熟睡,睡的还挺香。
打开门走出厢房,阳光刺眼,空气清新,我奶奶往远方眺望了几眼,忍不住在心里感慨,这山上真是个好地方。
就在这时候,一串脚步声传来,我奶奶扭头一看,就见歆阳子一点点打下面走上平台,脸色沉重。
我奶奶这才猛地想起来,薛老四昨天跑下山了,到现在还没信儿呢,赶忙走过去问歆阳子,“道长,您那几个徒弟回来了吗,找到薛老四了吗?”
歆阳子闻言先是点了点头,紧跟着又摇了摇头。我奶奶一看,闹得一脸莫名其妙,不过就歆阳子愁眉苦脸的样子来说,肯定是出事儿了。我奶奶忙问:“道长,是不是出啥事儿了?”
歆阳子十分低落地又点了点头,叹息着说道:“白仙姑呀,昨天深夜,出大事儿了……”
歆阳子把我奶奶引到平台上几个石墩子里那里坐下,给我奶奶讲起了昨天深夜发生的事儿。
原来歆阳子那几个徒弟,在黎明的时候已经回来了,他们带回来一个可怕的消息,不过当时因为我奶奶刚刚哄孩子睡着,歆阳子不忍心喊醒她。
歆阳子那几个徒弟说,他们随薛老头一家下了山以后,在山下四处寻找,不过,怎么也找不到薛老四,几个人一直找到二更天,全都累坏了。当时薛老头就跟歆阳子这几个徒弟说,时候不早了,你们几个先回观里吧,我带着闺女、媳妇回家看看,要是家里再没有,咱明个儿接着再找。
歆阳子几个徒弟也挺负责任,山下这十里八村的都找遍了,就是没去薛老头家里找过,不如到他们家里看一下,回去也好给师傅一个圆满的交代。于是,几个徒弟就提出随薛老头他们一起回家看看,要是家里再没有,他们就回山。薛老头听了,也没说啥,带着他们往家里走。
这时候的薛老头家里,就剩龚氏一个,他们大媳妇儿、三媳妇儿,自打薛老四疯了以后,都觉得着家里边儿邪性,带着孩子都回娘家住了。
到老薛家家门口儿的时候,已经三更半天了,一群人就发现院门跟房门都是开着的,虽然那时候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是大晚上这么冷的天儿,谁家开着房门睡觉呢?
因为黑,啥也看不见,等一群人摸进屋里,把油灯点着,往屋里一瞧……全都吓的魂飞天外。
就见屋里西墙角蹲着个人,这人浑身是血,手里还拿着把剪刀,剪刀上也是血,往那脸上一瞧,眼神呆滞,面无表情,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薛老四!
薛老四这时候察觉众人在看他,突然裂开嘴嘿嘿嘿一阵傻笑,笑的众人毛骨悚然。
等众人稳住心神往他身边一看,在他身边还有一串血脚印,脚印从薛老头和龚氏的卧室,一直延伸到薛老四脚下,再看薛老四那双没穿鞋的脚上,也是血呼啦一片。
薛老头旋即大叫一声不好,疯了似的冲进了卧室,刚一冲进去,就传来“噗通”一声跌响。
歆阳子几个徒弟见状,端起桌上的油灯就钻进了卧室,举着油灯往卧室里一照……
“啊”地一声尖叫,薛老头的闺女顿时昏了过去。歆阳子几个徒弟和薛老头的女婿、薛老四的媳妇,也吓的人人脸色煞白。
就见卧室里的床上,赤裸裸地“大”字型捆着一个人,从这人头上半白的头发和胸前干瘪的乳房来看,是个老婆子,在这老婆子小肚子上面,有个大口子,血液、肠子肚子,打口子里流到床上,又跌到了地上,薛老头刚才冲进屋里就摔倒在地,正是被地上的鲜血滑倒的!
这时候,薛老头颤微微打血窝里爬了起来,借着油灯光亮往床上一看,直接“根儿”地一声,两眼一翻,背过了气……
第二百三十七章 家破人亡
这一幕,让歆阳子几个徒弟、薛老头的女婿、薛老四的媳妇儿,全都乱了阵脚。薛老头那女婿蹲下身子抱着薛老头的闺女又喊又晃,薛老四的媳妇儿吓的脸色大变,连哭都哭不出来了,捂着嘴,转身跑出了房间。
歆阳子几个徒弟怔了好一会儿,大徒弟首先反应过来,建议其他几个师弟,先帮忙把薛老头和他闺女抬出卧室再说吧。这时候歆阳子几个这徒弟,最大的好像已经二十五六岁了,最小的好像也已经成年了,他们具体的年龄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几个徒弟劝了薛老头女婿几句,征得这女婿的同意,几个人七手八脚,把薛老头的闺女和薛老头从卧室里抬出来,抬进了别的房间。
安置好薛老头父女两个以后,外屋的薛老四还拿着那把带血的剪刀,蹲在西墙角那里嘿嘿嘿傻笑,看着都叫人觉得瘆得慌。师兄弟几个怕他突然暴起发难,再伤到屋里的其他人,到院子里找了根绳子,夺下他手里的剪刀以后,手脚全给他捆上,五花大绑,绑到了院子里那棵歪脖儿枣树上。
随后,师兄弟几个返回屋里,又是给薛老头和她闺女掐人中,又是搓手掌,折腾了好一会儿,不过,薛老头和他闺女居然都能没能醒过来。
师兄弟几个一看,自己几个人都没啥道行,不如回观里找师傅吧,请师傅过来给这对父女看看。随后,师兄弟几个跟薛老头的女婿说了一声儿,离开了老薛家。
等他们回到黄花洞的时候,已经是黎明时分了,几个人喊醒歆阳子,跟歆阳子把事情详详细细说了一遍,歆阳子听完,本想直接到左厢房找我奶奶的,不过,歆阳子这一夜也没怎么合眼,直到彻底听不见孩子哭声这才睡去,他知道我奶奶哄了一夜孩子,肯定也累坏了,心下不忍,想着自己一个人下山,又怕自己一个人去了没多大用处,后来转念一想,反正事情已经成这样儿了,就等我奶奶睡醒了再说吧。
等到日上三竿,我奶奶居然还不见睡醒,歆阳子就想过来喊我奶奶一声儿,不想我奶奶刚好起来。
听歆阳子说完以上这些,我奶奶二话没说,回左厢房简单梳洗了一下,又到床边看了看小女孩,小女孩这时候还在睡着。出门交代歆阳子,让他几个徒弟先照看一下小女孩,随后,和歆阳子一起下山了。
这时,驴子车还在山脚下的山枣树上拴着,我奶奶赶上驴子车,载着歆阳子直奔东村。我奶奶没去过老薛家,不过歆阳子去过一次,两个人赶着驴子车,很快来到了薛老头家门口。
这时候,薛老头家的院门敞开着,还没下驴子车,我奶奶就听见院里传来嘭嘭的声音,下了驴子车走进院里一看。薛老头正抡着一把斧头砍院里那棵歪脖儿枣树,砍一下,嘴里忿恨地说一句:“俺叫你作孽,把孩儿全害死咧……俺叫你作孽,把孩儿全害死咧……俺叫你作孽,把孩儿全害死咧……”
这是棵老枣树,估计能有几十年的树龄了,树身斑驳沧桑,薛老头砍一斧子,整个儿树身便颤一下。看到这一幕,我奶奶和歆阳子心里都挺难受的。
歆阳子几步走过去,一把拉住了薛老头。歆阳子拉着薛老头的胳膊说道:“薛施主,您这是何苦呢。”
薛老头停下了动作,似乎这时候意识到我奶奶和歆阳子的到来,把脸缓缓扭了过来。我奶奶朝他看了一眼,一脸呆滞,双眼通红,满脸枯朽的老褶子上全是干掉的泪痕,看样子把眼泪都哭干了。
薛老头看看歆阳子,又看看我奶奶,嘴唇哆嗦几下,却没发出声儿,抬手抚掉歆阳子抓在他胳膊上的那只手,一转脸,抡起斧子继续砍树,嘴里继续念叨着:俺叫你作孽!像失心疯了似的,似乎已经认不得我奶奶和歆阳子了……
我奶奶和歆阳子见状,同时叹了口气。歆阳子示意我奶奶进屋里看看,我奶奶轻轻摇了摇头,歆阳子自己走进了屋里。
过了一会儿,歆阳子又从屋里出来,一脸悲天悯人,轻声对我奶奶说:“真是惨呐,屋里到处都是血……”
我奶奶皱了皱眉,说不出心里这时候是个啥滋味儿,眼睛看了看还在砍树的薛老头,转头问歆阳子,“他们家里还有谁在?那薛老四呢?”
歆阳子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候,传来一串杂乱的脚步声,听着人数还不少。我奶奶和歆阳子同时朝院门口一看,就见薛老头的女婿进了门,身后还跟着一群人,那群人抬着一口大棺材。
薛老头的女婿还算理智,进了门以后跟歆阳子和我奶奶打了声招呼,当他看到薛老头在抡斧子砍树的时候,愣了一下,显然之前是不知道的,不过他没上前制止,领着一群人把棺材抬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