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有应酬,更新会很晚,但肯定有。。。我力保不挂!
《杀人者》----长篇恐怖、惊悚、悬疑小说
白板斜着头打量这个陌生的世界,它既好奇又有些欣喜,终于进到了罗刹之巢的内部,这意味着这次的侦察任务已经成功了一半,十六处暗哨的位置与“万斤闸”的发现,这都是此前并未掌握的情报,它能感觉到主人琳琅喜忧参半的情绪,共享视野其实是个双向通讯的渠道,有些像是网络,既能下载也能上传,奇妙之处在于两者共享的时候靠的不是光纤或者线缆,靠的是心灵。
白板知道这加特林机枪排起的黑色长龙意味着什么,美国人Richard Jordan Gatling,老外的名字真是又臭又长,译过来就是理查德?乔登?加特林,这人原本是个医生,服务于一家属于军队的医院,医院最多的自然是伤员,面对这些躺在病床上缺胳膊断腿侥幸捡回一条命的战士们,还有死在了手术床上那些血淋淋的尸体,生于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农场,秉性善良的加特林医生时常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这位老好人在大脑中苦苦思索,如果让兵力弱势的己方部队,持有一种可以快速发射火力凶猛的武器,这样的一支枪将等于很多支步枪,寥寥几人手持一挺这样的机枪就可以压制敌方一个连的火力,这将大大减少士兵的伤亡。这是一个才华横溢、天马行空有如流星划过天际般的创意,由此1861年加特林机枪诞生,至今加特林机枪的改进型依旧在投入生产并源源不断的被送上战场,哪里有战火与烽烟,哪里就能看到加特林机枪粗野、硬朗、英武的身姿。
简而言之,加特林机枪的最大特点就是粗暴,如同美国西部旷野中的牛仔一样粗暴,事实上在当今的世纪,加特林机枪已经脱离了设计的初衷,完全不是为了单兵作战而使用的枪械,每分钟数千发甚至高达一万发的射速,哪个士兵能背负得起如此沉重而数量巨大的弹药?加特林机枪是各种战斗机、直升机、装甲车辆的标配,称为机枪其实算得上对它的一种藐视,称为机炮才更彰显它的优越。
之前我们提到过它有六只枪管,专有的传动装置使得数只枪管围绕一个轴心转动,弹膛不动,而枪管高速旋转,每根枪管依次完成进弹、闭锁、击发、抛壳等循环动作,高速旋转的枪管所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如疾风骤雨般的弹雨,枪管在转动过程中会更容易冷却。
大家或许会疑惑枪管要如何才能转动,而驱使枪管旋转的能源则有多种多样,在加特林刚刚被发明出来的南北战争年代,它使用人力摇动,就仿如乡下皮肤黝黑的老农摇动那种木质的打谷机,后来美帝就变得偏好电动、气压、液压等驱动方式,“火神”机炮吊舱甚至可由迎面气流驱动的空气涡轮提供动力,修正主义的前苏联则喜欢使用机炮自身发射时的后坐力,主要装备苏-15,苏-24,米格-31等战机的ГШ-6-23机关炮,射速能够高达10000发/分,大家可好好看清楚了,是一万发每分钟,每秒钟倾斜出去的子弹约为167发!
顺带提一下,这只叫作加特林的凶兽更是动作电影中的常客,无论是悍匪还是孤胆英雄都喜欢手执一挺六管加特林朝着敌人倾泻火雨,最近这个时期它又出现在了速度与激情7中,大块头巨石强森在该片末尾用一挺加特林活生生将一架战斗直升机干成了一个筛子。
说了这么多的题外话,就是要让大家知道这叫作加特林的凶兽究竟有多么危险,它是当之无愧的近战之王,所有战士心底最压抑而恐惧的梦魇,即使在睡梦中当那密如爆豆般的枪声响起时,身体自动的战栗起来,冷汗如同豪雨般湿透衣衫,只要看见过躲藏在五十公分厚坚固混凝土掩体后的战友随着那掩体一起支离破碎过的人,一辈子都忘却不了那末日的景象,那是真正的支离破碎,坚固的混凝土脆弱的像是纸糊的灯笼,水泥四下溅起如同风中的飘絮,钢筋被弹雨狠狠切碎,第一发子弹触碰到人体的时候,身体就像是装了水的气球般猛然炸裂,漂在空中的每一滴血来不及坠地就被随后而来的弹雨穿心而过,葬礼时绝对拼凑不起一具完整的尸体,装殓在棺材里的只有碎肉、断骨、燃烧后焦黑的衣服碎片。
有中了加特林子弹而不死的人么?至少,目前我从未见到,以后或许会有吧,如果说领路蛇信面对如此猛烈难训的凶兽,依旧会微笑如初,我一点儿也不意外。
倘若是一挺加特林,羯蚁自然也无需烦恼,只需挥动长剑,斩下那提枪的手掌,问题是这条长达千米的通道内,十米两挺的话,那意味着有二百挺加特林在等着噬咬血肉,罗刹之巢,说武装到了牙齿,丝毫不算夸张。
白板注意到了那用于加特林弹链通行的狭长缝隙,这只有一个可能,天花板上有巨大的空间用于储存弹药,白板依旧没有在空中飞行,而是选择在混凝土中挖掘,看过了那“万斤闸”之后,白板愈发小心,日本忍道对机关消息似乎也有颇深的造诣与钻研,如果说没有捕捉与防范快速移动物体的方法,简直是自欺欺人。
出乎白板的预料这条通道内没有忍者埋伏,白板简直把眼睛都要看瞎了也没有发现那些基于人体体温而无时无刻不在发亮,如同一片片云彩一般的红外辐射,却发现了一条丝线,说跟头发一样粗细实在是过于粗暴,这根丝线大概只有头发十分之一不到粗细,通体透明,没有颜色,也不反光,悬在离地面五十公分的高度,这东西和这个高度可是有讲究的,这叫警绊,五十公分是人体膝盖的高度,按照正常人类的步行姿势,抬脚很难高于这个高度,就不会被跨过去,这细若蛛丝的线一撞就断,丝毫不会被闯入者察觉,可是罗刹之巢内就能立刻知晓出现了入侵之敌,从而做好应对,当入侵者以为自己神不知鬼不觉混进来的时候,等待他的可能是加特林歇斯底里咆哮的愤怒火雨。
在摄像监控之外还加上了这难以察觉可谓万无一失的警绊,防止的就是人为的出现疏漏,这一共是三重保险,替大家解释一下,罗刹之巢内监控室忍者是第一道,全天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紧紧的盯死监控器,但这第一道最容易出现纰漏,因为监控器上的画面几乎从无改变,出入的人也很少,这种枯燥与无聊会让人虽然眼珠紧盯着画面,人却早已魂飞天外,大脑开小差这种事是无法阻止的。
用一台台高速摄影机织起来的监控网,内设了智能软件,自行捕捉高速移动的物体,发现后随即立刻在内部进行报警,这是安全系统的第二道保险,而第三道保险警绊则彻底杜绝了智能软件失灵,与人体大脑开小差的可能,日本忍道的周密由此可见一斑,说滴水不漏,真的不算是什么过誉之词。
由于这是防止核爆的地下避难所,从设计到建造,这条通道的坚固程度都远超普通的地下隧道,穹顶之上是厚度超过两米的混凝土,白板姑娘如同冲浪的巾帼般向着穹顶之上进发,它的身后是滚滚烟尘就如同是跑车行驶时排气管喷出的缕缕青烟。
它从水泥里探出头的,看清楚了四下的环境时,心底非常不淑女的嚎叫了起来,卧槽,这尼玛是个什么情况……
============================================================================
交功课,说力保不挂,就是不挂!!!怀疑我的伦手机统统掉进厕所里!!!大家看完帮着顶顶,谢谢了,么么哒!
白板知道这加特林机枪排起的黑色长龙意味着什么,美国人Richard Jordan Gatling,老外的名字真是又臭又长,译过来就是理查德?乔登?加特林,这人原本是个医生,服务于一家属于军队的医院,医院最多的自然是伤员,面对这些躺在病床上缺胳膊断腿侥幸捡回一条命的战士们,还有死在了手术床上那些血淋淋的尸体,生于北卡罗来纳州一个农场,秉性善良的加特林医生时常忧心忡忡,夜不能寐。
这位老好人在大脑中苦苦思索,如果让兵力弱势的己方部队,持有一种可以快速发射火力凶猛的武器,这样的一支枪将等于很多支步枪,寥寥几人手持一挺这样的机枪就可以压制敌方一个连的火力,这将大大减少士兵的伤亡。这是一个才华横溢、天马行空有如流星划过天际般的创意,由此1861年加特林机枪诞生,至今加特林机枪的改进型依旧在投入生产并源源不断的被送上战场,哪里有战火与烽烟,哪里就能看到加特林机枪粗野、硬朗、英武的身姿。
简而言之,加特林机枪的最大特点就是粗暴,如同美国西部旷野中的牛仔一样粗暴,事实上在当今的世纪,加特林机枪已经脱离了设计的初衷,完全不是为了单兵作战而使用的枪械,每分钟数千发甚至高达一万发的射速,哪个士兵能背负得起如此沉重而数量巨大的弹药?加特林机枪是各种战斗机、直升机、装甲车辆的标配,称为机枪其实算得上对它的一种藐视,称为机炮才更彰显它的优越。
之前我们提到过它有六只枪管,专有的传动装置使得数只枪管围绕一个轴心转动,弹膛不动,而枪管高速旋转,每根枪管依次完成进弹、闭锁、击发、抛壳等循环动作,高速旋转的枪管所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如疾风骤雨般的弹雨,枪管在转动过程中会更容易冷却。
大家或许会疑惑枪管要如何才能转动,而驱使枪管旋转的能源则有多种多样,在加特林刚刚被发明出来的南北战争年代,它使用人力摇动,就仿如乡下皮肤黝黑的老农摇动那种木质的打谷机,后来美帝就变得偏好电动、气压、液压等驱动方式,“火神”机炮吊舱甚至可由迎面气流驱动的空气涡轮提供动力,修正主义的前苏联则喜欢使用机炮自身发射时的后坐力,主要装备苏-15,苏-24,米格-31等战机的ГШ-6-23机关炮,射速能够高达10000发/分,大家可好好看清楚了,是一万发每分钟,每秒钟倾斜出去的子弹约为167发!
顺带提一下,这只叫作加特林的凶兽更是动作电影中的常客,无论是悍匪还是孤胆英雄都喜欢手执一挺六管加特林朝着敌人倾泻火雨,最近这个时期它又出现在了速度与激情7中,大块头巨石强森在该片末尾用一挺加特林活生生将一架战斗直升机干成了一个筛子。
说了这么多的题外话,就是要让大家知道这叫作加特林的凶兽究竟有多么危险,它是当之无愧的近战之王,所有战士心底最压抑而恐惧的梦魇,即使在睡梦中当那密如爆豆般的枪声响起时,身体自动的战栗起来,冷汗如同豪雨般湿透衣衫,只要看见过躲藏在五十公分厚坚固混凝土掩体后的战友随着那掩体一起支离破碎过的人,一辈子都忘却不了那末日的景象,那是真正的支离破碎,坚固的混凝土脆弱的像是纸糊的灯笼,水泥四下溅起如同风中的飘絮,钢筋被弹雨狠狠切碎,第一发子弹触碰到人体的时候,身体就像是装了水的气球般猛然炸裂,漂在空中的每一滴血来不及坠地就被随后而来的弹雨穿心而过,葬礼时绝对拼凑不起一具完整的尸体,装殓在棺材里的只有碎肉、断骨、燃烧后焦黑的衣服碎片。
有中了加特林子弹而不死的人么?至少,目前我从未见到,以后或许会有吧,如果说领路蛇信面对如此猛烈难训的凶兽,依旧会微笑如初,我一点儿也不意外。
倘若是一挺加特林,羯蚁自然也无需烦恼,只需挥动长剑,斩下那提枪的手掌,问题是这条长达千米的通道内,十米两挺的话,那意味着有二百挺加特林在等着噬咬血肉,罗刹之巢,说武装到了牙齿,丝毫不算夸张。
白板注意到了那用于加特林弹链通行的狭长缝隙,这只有一个可能,天花板上有巨大的空间用于储存弹药,白板依旧没有在空中飞行,而是选择在混凝土中挖掘,看过了那“万斤闸”之后,白板愈发小心,日本忍道对机关消息似乎也有颇深的造诣与钻研,如果说没有捕捉与防范快速移动物体的方法,简直是自欺欺人。
出乎白板的预料这条通道内没有忍者埋伏,白板简直把眼睛都要看瞎了也没有发现那些基于人体体温而无时无刻不在发亮,如同一片片云彩一般的红外辐射,却发现了一条丝线,说跟头发一样粗细实在是过于粗暴,这根丝线大概只有头发十分之一不到粗细,通体透明,没有颜色,也不反光,悬在离地面五十公分的高度,这东西和这个高度可是有讲究的,这叫警绊,五十公分是人体膝盖的高度,按照正常人类的步行姿势,抬脚很难高于这个高度,就不会被跨过去,这细若蛛丝的线一撞就断,丝毫不会被闯入者察觉,可是罗刹之巢内就能立刻知晓出现了入侵之敌,从而做好应对,当入侵者以为自己神不知鬼不觉混进来的时候,等待他的可能是加特林歇斯底里咆哮的愤怒火雨。
在摄像监控之外还加上了这难以察觉可谓万无一失的警绊,防止的就是人为的出现疏漏,这一共是三重保险,替大家解释一下,罗刹之巢内监控室忍者是第一道,全天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紧紧的盯死监控器,但这第一道最容易出现纰漏,因为监控器上的画面几乎从无改变,出入的人也很少,这种枯燥与无聊会让人虽然眼珠紧盯着画面,人却早已魂飞天外,大脑开小差这种事是无法阻止的。
用一台台高速摄影机织起来的监控网,内设了智能软件,自行捕捉高速移动的物体,发现后随即立刻在内部进行报警,这是安全系统的第二道保险,而第三道保险警绊则彻底杜绝了智能软件失灵,与人体大脑开小差的可能,日本忍道的周密由此可见一斑,说滴水不漏,真的不算是什么过誉之词。
由于这是防止核爆的地下避难所,从设计到建造,这条通道的坚固程度都远超普通的地下隧道,穹顶之上是厚度超过两米的混凝土,白板姑娘如同冲浪的巾帼般向着穹顶之上进发,它的身后是滚滚烟尘就如同是跑车行驶时排气管喷出的缕缕青烟。
它从水泥里探出头的,看清楚了四下的环境时,心底非常不淑女的嚎叫了起来,卧槽,这尼玛是个什么情况……
============================================================================
交功课,说力保不挂,就是不挂!!!怀疑我的伦手机统统掉进厕所里!!!大家看完帮着顶顶,谢谢了,么么哒!
主通道穹顶之上居然另有玄机,这条主通道的结构非常特别,两米厚度的穹顶之上居然又是一条幽深的隧道,宽度与主通道相仿,高度却只有主通道的一半,约为两米五左右,这个高度体型略高大的人会觉得压抑,四壁全都漆成死气沉沉的黑色,隧道里没有任何的声响,安静的就像是一口狭长的黑色棺材,白板眼睛里所有东西都蒙上了一层薄薄的尘土,白板有些凌乱,成天打猎吃肉的自己这回居然变成了成天在地下打洞刨坑的断路穿山。
一排排巨大刷着墨绿油漆的金属子弹箱如同图书馆的书柜一般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那里,体型娇小的白板趴在地板上仰头望去,就像看见了连绵不绝的山峰,那是一种沉甸甸的压迫感,好像那山峰随时都会倾覆,倒下来将自己压成肉酱,空气就像是沙漠一样干燥,黑色天花上规律排布有装着隔栅的白色方形风口,空气被收集起来集中过滤、除湿之后再由另外的风口排入隧道内,这里与其说是一条隧道,不如说是一个长度为一公里的巨型弹药仓库,不仅恒温而且恒湿。
寻常的弹药箱大家见的多了,也就几十公分长宽,数十公斤重量,这次白板见到的就是弹药箱中的巨人,仅仅高度就达到两米,长度更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四米,宽度同样接近四米,这占据了隧道的绝大部分空间,唯有两侧各自留出了约一米宽的狭窄通道,每隔十米就有两个弹药箱如孪生兄弟般并肩而立,一左一右的箱体侧面开有长方形的出弹口,如同坦克履带般杀气腾腾的黄色弹链就从这里穿出,再通过地板上的缝隙链接到加特林机枪上。
弹药箱红色的文字极度让人胆战心惊,不仅仅因为这颜色,更因为内容,这显然是特殊订制的弹药箱,每个弹药箱内部装载有7.62毫米口径贫铀穿甲弹足足一万发……罗刹之巢内的加特林机枪由电机驱动,射速可以在300发/分到6000发/分之间任意调节,我们取个较低的数字吧,就算是1000发/分,这每一口箱子可以让加特林持续咆哮整整十分钟,十分钟时间听上去或许不长,这意味着每秒钟有17发子弹击中目标,这足够一挺加特林将一辆数十吨重的装甲坦克肢解成一堆碎铁。
贫铀指的的是铀238,也称为贫化铀或耗乏铀或衰变铀等等,英文简写为DU,是一种主要由铀-238构成的物质,为核燃料使用后的产物,故也是一种核废料。而贫铀弹则代表着由贫铀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炮弹、炸弹与枪弹。
贫铀的出现是因为它是核燃料使用过后的核废料,人类对于核废料的处理其实方法不多,更因此产生出巨额的管理费用,科学家们再度站在了人类屠杀同类的前沿,因为他们发现了贫铀罕见的金属特性,高密度、高硬度、高韧度,贫铀不仅可以成为最强的枪,同时也能成为最坚固的盾。
高密度意味着同等体积下更高的质量,使用同等火药的情况下,弹丸获得的动能相同,而弹丸穿透力和弹丸质量平方根成正比,这就是贫铀弹穿甲性能极强的原因,贫铀的密度高达19.1g/cm3可以和钨匹敌,几乎是铅的2倍,当然跟白板姑娘比起来,那依旧是望尘莫及,不过也足够傲人了。
更为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贫铀不仅硬度高,而且其中的铀容易氧化,这意味着在穿甲弹击中坦克装甲时,巨大的撞击力之下它将迅速的燃烧,这是不折不扣来自地狱的烈焰,要知道火山爆发时在大地上驰骋奔流的熔岩不过是900℃~1200℃之间,而贫铀弹燃烧时的温度将高达达到一万零八百三十二华摄氏度,在6000℃的高温下,钢铁将融化仿若卖糖人小贩锅里的糖浆,再无坚硬的本色,脆弱的像是被虫子蛀空了的木头……
所以在毫无遮蔽物与掩体的主通道中,这二百挺加特林无疑是难以跨越的一道天堑,不解决掉这二百挺机枪,寸步难进,二百万发穿甲弹横在羯蚁面前,任你英雄盖世也只能饮恨收场。
此外还有一样东西引起了白板的注意,由于弹药箱实在太过巨大,高度又达到了两米,因此天花板上的灯光被箱体所阻挡,两侧的通道就变得如同马路上的斑马线一般斑驳,没有弹药箱的地方灯光普照,有弹药箱的地方是大片大片的黑色阴影,而那些阴影中有红色的小灯不时亮起,就如同夜空中摩天大厦上警示飞机航行的警示灯,明灭之间是恒定的十秒钟。
白板好奇的向着这些红灯靠近,却发现这些灯亮起的地方跟整个通道的结构一样有规律可寻,凡红灯亮起地方都是这条双层通道最为脆弱的地方,白板钻进混凝土里朝着一盏红灯飞奔而去。
对于视力很好的白板,黑暗与白天其实并无太大分别,它甚至很厌恶白天那刺眼的阳光,虫子天生就喜欢在黑夜中活动,纵然是九变噬金虫,也不例外。白板很快就抵达了红灯所在的位置,这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空间,四壁是抹得很光滑的水泥,显然是主通道建造之初人为制造的产物。
这个空间里躺着一个银色金属手提箱,大小跟普通的公文包相仿,箱子上布满了如波浪般起伏的细长条纹,很是美观漂亮,这箱子跟好莱坞大片中装有美国核武器发射按钮的那种箱子非常相似,红灯就是这口箱子的一个组成部份。
白板并不着急,绕着箱子转了一圈,果然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东西,一根红蓝二色绞合而成的电线从箱子背面穿出,直入箱子后面的混凝土中,而混凝土上一根白色的PVC管早就预埋已毕,电线就穿在PVC管子里奔向了不知名的远方,这管子能保护电线在穿线过程中不会损坏,同时不会被老鼠或其他生物噬咬。
这大约就是自己要找的东西了,白板一阵雀跃,它又转回到了箱子的正面,正面是一个密码锁,还有一小块黑色液晶显示屏,显示着现在的时间,密码是什么?白板当然不会知道,可是白板姑娘有一副相当好的牙口不是么……
只一口,铝质提箱上就多了一个小孔,白板钻了进去,眼前是一块一块如同那种旧式长条肥皂般的物体,用黄色牛皮纸包的严严实实,C4塑胶炸药,威力极大的炸药,却相当的安全,即使用手枪朝C4射击它也不会爆炸, X光安全检查下也游刃有余,警犬也无法嗅察,因为它无色无味!
白板心情大好,简直想倒地打上几个滚,这正是用于炸毁整条通道的炸药链条中的一环,第三个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
============================================================================
交功课,幸不辱命,虽然不在状态,还是码了出来,大家看完举手之劳顶顶,谢谢!
一排排巨大刷着墨绿油漆的金属子弹箱如同图书馆的书柜一般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那里,体型娇小的白板趴在地板上仰头望去,就像看见了连绵不绝的山峰,那是一种沉甸甸的压迫感,好像那山峰随时都会倾覆,倒下来将自己压成肉酱,空气就像是沙漠一样干燥,黑色天花上规律排布有装着隔栅的白色方形风口,空气被收集起来集中过滤、除湿之后再由另外的风口排入隧道内,这里与其说是一条隧道,不如说是一个长度为一公里的巨型弹药仓库,不仅恒温而且恒湿。
寻常的弹药箱大家见的多了,也就几十公分长宽,数十公斤重量,这次白板见到的就是弹药箱中的巨人,仅仅高度就达到两米,长度更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四米,宽度同样接近四米,这占据了隧道的绝大部分空间,唯有两侧各自留出了约一米宽的狭窄通道,每隔十米就有两个弹药箱如孪生兄弟般并肩而立,一左一右的箱体侧面开有长方形的出弹口,如同坦克履带般杀气腾腾的黄色弹链就从这里穿出,再通过地板上的缝隙链接到加特林机枪上。
弹药箱红色的文字极度让人胆战心惊,不仅仅因为这颜色,更因为内容,这显然是特殊订制的弹药箱,每个弹药箱内部装载有7.62毫米口径贫铀穿甲弹足足一万发……罗刹之巢内的加特林机枪由电机驱动,射速可以在300发/分到6000发/分之间任意调节,我们取个较低的数字吧,就算是1000发/分,这每一口箱子可以让加特林持续咆哮整整十分钟,十分钟时间听上去或许不长,这意味着每秒钟有17发子弹击中目标,这足够一挺加特林将一辆数十吨重的装甲坦克肢解成一堆碎铁。
贫铀指的的是铀238,也称为贫化铀或耗乏铀或衰变铀等等,英文简写为DU,是一种主要由铀-238构成的物质,为核燃料使用后的产物,故也是一种核废料。而贫铀弹则代表着由贫铀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炮弹、炸弹与枪弹。
贫铀的出现是因为它是核燃料使用过后的核废料,人类对于核废料的处理其实方法不多,更因此产生出巨额的管理费用,科学家们再度站在了人类屠杀同类的前沿,因为他们发现了贫铀罕见的金属特性,高密度、高硬度、高韧度,贫铀不仅可以成为最强的枪,同时也能成为最坚固的盾。
高密度意味着同等体积下更高的质量,使用同等火药的情况下,弹丸获得的动能相同,而弹丸穿透力和弹丸质量平方根成正比,这就是贫铀弹穿甲性能极强的原因,贫铀的密度高达19.1g/cm3可以和钨匹敌,几乎是铅的2倍,当然跟白板姑娘比起来,那依旧是望尘莫及,不过也足够傲人了。
更为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贫铀不仅硬度高,而且其中的铀容易氧化,这意味着在穿甲弹击中坦克装甲时,巨大的撞击力之下它将迅速的燃烧,这是不折不扣来自地狱的烈焰,要知道火山爆发时在大地上驰骋奔流的熔岩不过是900℃~1200℃之间,而贫铀弹燃烧时的温度将高达达到一万零八百三十二华摄氏度,在6000℃的高温下,钢铁将融化仿若卖糖人小贩锅里的糖浆,再无坚硬的本色,脆弱的像是被虫子蛀空了的木头……
所以在毫无遮蔽物与掩体的主通道中,这二百挺加特林无疑是难以跨越的一道天堑,不解决掉这二百挺机枪,寸步难进,二百万发穿甲弹横在羯蚁面前,任你英雄盖世也只能饮恨收场。
此外还有一样东西引起了白板的注意,由于弹药箱实在太过巨大,高度又达到了两米,因此天花板上的灯光被箱体所阻挡,两侧的通道就变得如同马路上的斑马线一般斑驳,没有弹药箱的地方灯光普照,有弹药箱的地方是大片大片的黑色阴影,而那些阴影中有红色的小灯不时亮起,就如同夜空中摩天大厦上警示飞机航行的警示灯,明灭之间是恒定的十秒钟。
白板好奇的向着这些红灯靠近,却发现这些灯亮起的地方跟整个通道的结构一样有规律可寻,凡红灯亮起地方都是这条双层通道最为脆弱的地方,白板钻进混凝土里朝着一盏红灯飞奔而去。
对于视力很好的白板,黑暗与白天其实并无太大分别,它甚至很厌恶白天那刺眼的阳光,虫子天生就喜欢在黑夜中活动,纵然是九变噬金虫,也不例外。白板很快就抵达了红灯所在的位置,这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空间,四壁是抹得很光滑的水泥,显然是主通道建造之初人为制造的产物。
这个空间里躺着一个银色金属手提箱,大小跟普通的公文包相仿,箱子上布满了如波浪般起伏的细长条纹,很是美观漂亮,这箱子跟好莱坞大片中装有美国核武器发射按钮的那种箱子非常相似,红灯就是这口箱子的一个组成部份。
白板并不着急,绕着箱子转了一圈,果然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东西,一根红蓝二色绞合而成的电线从箱子背面穿出,直入箱子后面的混凝土中,而混凝土上一根白色的PVC管早就预埋已毕,电线就穿在PVC管子里奔向了不知名的远方,这管子能保护电线在穿线过程中不会损坏,同时不会被老鼠或其他生物噬咬。
这大约就是自己要找的东西了,白板一阵雀跃,它又转回到了箱子的正面,正面是一个密码锁,还有一小块黑色液晶显示屏,显示着现在的时间,密码是什么?白板当然不会知道,可是白板姑娘有一副相当好的牙口不是么……
只一口,铝质提箱上就多了一个小孔,白板钻了进去,眼前是一块一块如同那种旧式长条肥皂般的物体,用黄色牛皮纸包的严严实实,C4塑胶炸药,威力极大的炸药,却相当的安全,即使用手枪朝C4射击它也不会爆炸, X光安全检查下也游刃有余,警犬也无法嗅察,因为它无色无味!
白板心情大好,简直想倒地打上几个滚,这正是用于炸毁整条通道的炸药链条中的一环,第三个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半!
============================================================================
交功课,幸不辱命,虽然不在状态,还是码了出来,大家看完举手之劳顶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