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七年,第三次跳槽完成,工作了一两个月,也已经基本稳定,在换工作的过程中有很多感悟,应该说这七年都有很多感悟,很多都是自己失败积累的教训,希望能给那些对工作有疑惑的人一点小小的经验吧。
之所以提到是23万,因为我第一份工作的年薪差不多是2.3万,本来希望自己能翻十倍的。当然在刚毕业时是万万没想到自己能有这个收入,虽然在SH,这个收入并不算高,但对于我这个原本认为自己会在中小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已经是远超自己当年的设想的。
帖子里主要会分一些关键点,然后每个关键点会提一个自己碰到的事例,或者有哪些主要注意的细节。例如对待HR和猎头分别需要注意什么,应该在工作的第几年换工作,工作当中需要防范哪种人。
例如,很多人换工作时不考虑自己是工作了几年,例如在2.4年的时候换工作就非常吃亏。因为目前社会上一般按照0/1/3/5/8年来分档,分别对应助理/初级/中级/高级/资深,如果公司打算找一个中级工程师,HR会直接滤除3年以下的候选者.
--------------
帖子内容改为根据时间流程,每一段会有一个中心点
为什么我没拿到23万年薪(129个喜欢才79个回帖,我的帖子就这么无聊嘛?)
1.1 能力与运气
本来第一点想讲的是学历跟学校,后来觉得这个更有概括性,贯穿了整个人生,所以放到第一点来讲。
我在运气方面是一个很奇葩的人,高考以超过分数线一分被录取,考本校的研以一分之差被拒。
高考是莫名其妙的比平时月考少了80分,考研则是一段感情纠葛导致复习期间一度想退学,等缓过来继续复习时状态一直低迷。而且考研本来已经接受了调剂到C区,在买火车票去面试时接到公司录用的电话,就当即放弃了调试面试去上班。
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努力的人,最少不是那种持续努力型的学霸,但有个特点,容易给自己压力,所以一段时间就觉得自己能力还是不够就会学一遍专业知识。所以,好歹我还是能保持自己综合知识的稳定,而不是只了解狭窄的工作知识那块。
运气就算再好,但结果绝对是与能力匹配的!
我工作七年,运气不可谓不好。大学毕业,自己能力非常差,面试机会特别少,后来有个挺不错的公司录用我,上班后才知道,我简历上写我擅长打羽毛球,而公司羽毛球氛围比较浓,我才有机会面试并且勉强通过。
而另外一家很大的公司找我面试时说只叫了一个本科生来面试,那就是我,毫无疑问,最终被人家嫌弃了。
包括后面几年的工作,运气都很好,只是自己性格导致很多时候都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
我觉得上天是很眷顾我的,从我的学业到我的工作,比身边大部分人都顺风顺水,但我一直提醒自己,运气是上天额外给我的,也许哪天就不给我了,我要维持这结果,我就得更加努力。
本来第一点想讲的是学历跟学校,后来觉得这个更有概括性,贯穿了整个人生,所以放到第一点来讲。
我在运气方面是一个很奇葩的人,高考以超过分数线一分被录取,考本校的研以一分之差被拒。
高考是莫名其妙的比平时月考少了80分,考研则是一段感情纠葛导致复习期间一度想退学,等缓过来继续复习时状态一直低迷。而且考研本来已经接受了调剂到C区,在买火车票去面试时接到公司录用的电话,就当即放弃了调试面试去上班。
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努力的人,最少不是那种持续努力型的学霸,但有个特点,容易给自己压力,所以一段时间就觉得自己能力还是不够就会学一遍专业知识。所以,好歹我还是能保持自己综合知识的稳定,而不是只了解狭窄的工作知识那块。
运气就算再好,但结果绝对是与能力匹配的!
我工作七年,运气不可谓不好。大学毕业,自己能力非常差,面试机会特别少,后来有个挺不错的公司录用我,上班后才知道,我简历上写我擅长打羽毛球,而公司羽毛球氛围比较浓,我才有机会面试并且勉强通过。
而另外一家很大的公司找我面试时说只叫了一个本科生来面试,那就是我,毫无疑问,最终被人家嫌弃了。
包括后面几年的工作,运气都很好,只是自己性格导致很多时候都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
我觉得上天是很眷顾我的,从我的学业到我的工作,比身边大部分人都顺风顺水,但我一直提醒自己,运气是上天额外给我的,也许哪天就不给我了,我要维持这结果,我就得更加努力。
目前想到的要点包括以下一些,不见得一定会按照顺序,也可能后面想到了再补充:
一、 能力与运气
二、 学历与学校
三、 第一份工作选择
四、 技术还是销售
五、 城市选择
六、 性格与工作
七、 是否该加班
八、 抱怨/交流
九、 跳槽原因与时间
十、 与领导同事相处
十一、简历
十二、是否应该裸辞
十三、哪种公司不用去面试
十四、私企与外企
十五、Hr与猎头
十六、英语面试
十七、薪资谈判
一、 能力与运气
二、 学历与学校
三、 第一份工作选择
四、 技术还是销售
五、 城市选择
六、 性格与工作
七、 是否该加班
八、 抱怨/交流
九、 跳槽原因与时间
十、 与领导同事相处
十一、简历
十二、是否应该裸辞
十三、哪种公司不用去面试
十四、私企与外企
十五、Hr与猎头
十六、英语面试
十七、薪资谈判
2.1 学校与学历
我毕业于一个非常普通的二本,普通得毕业时自己丝毫不知道自己跟985/211的人相比劣势有多大。看到现在连豆瓣都很多人勾搭都要求211/985,就知道自己当初是多么的无知了。
大学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过了六级,真的是一块敲门金砖,包括到现在,依然是一块很有用的砖,虽然我在准备外企面试前都已经很难说一句完整的英语了。
在毕业的前几年,学校是非常重要的,有一次面试就感觉HR完全没听过我们学校,并且很不理解我们学校英文名字,我们学校使用拼音作为英文名字,有点类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英文是beihang university,我觉得快要没戏了,就连忙跟他解释,我们学习原本属于国家特殊行业,之所以采用这种英文名字,是由于如果直译会导致很多方面受限,因为国外对这种特种学校采取限制,包括老师出国很难通过签证,也不能采购高精密的仪器。顺便讲了一个小故事,说北航学生买了戴尔的笔记本都是不能获得保修的,因为美国不允许对军事单位提供这种服务。这个故事是我从网上看来的,估计是真的。HR听了后明显态度不同了,因为他知道了我们学校不是一般学校,虽然不太有名。
所以,很多时候如果学校不出名,不要去硬碰硬列举排名,举个小例子让他知道学校的牛逼,比如现在国内某行业的前几名公司老总都是我们学院的。
我毕业于一个非常普通的二本,普通得毕业时自己丝毫不知道自己跟985/211的人相比劣势有多大。看到现在连豆瓣都很多人勾搭都要求211/985,就知道自己当初是多么的无知了。
大学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过了六级,真的是一块敲门金砖,包括到现在,依然是一块很有用的砖,虽然我在准备外企面试前都已经很难说一句完整的英语了。
在毕业的前几年,学校是非常重要的,有一次面试就感觉HR完全没听过我们学校,并且很不理解我们学校英文名字,我们学校使用拼音作为英文名字,有点类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英文是beihang university,我觉得快要没戏了,就连忙跟他解释,我们学习原本属于国家特殊行业,之所以采用这种英文名字,是由于如果直译会导致很多方面受限,因为国外对这种特种学校采取限制,包括老师出国很难通过签证,也不能采购高精密的仪器。顺便讲了一个小故事,说北航学生买了戴尔的笔记本都是不能获得保修的,因为美国不允许对军事单位提供这种服务。这个故事是我从网上看来的,估计是真的。HR听了后明显态度不同了,因为他知道了我们学校不是一般学校,虽然不太有名。
所以,很多时候如果学校不出名,不要去硬碰硬列举排名,举个小例子让他知道学校的牛逼,比如现在国内某行业的前几名公司老总都是我们学院的。
8
关键词:裸辞
很多人是目前公司看不到前途,又不方便去面试,辞职又担心找不到合适的,所以一直纠结着。
我第一份工作,因为觉得进步太慢,决定换工作,我纠结了一年,不同的是我这一年都在复习,把大学专业课都复习了几遍,把所有项目文档都看了一遍。然后在农历11月底裸辞。当时以为只是简单的两个行为,现在来看,基本已经保证了这次裸辞是很成功的。
首先时间选的比较好,年前,心理压力不大,抱着休假一个月年后开始找的心态去投简历,如果没面试就好好在家玩。而且年后也算比较机会多。如果我选在10月底离职,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了。
当时看书也是收到奇效,对于工作的人来说,重心都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深入探究到分子原子电子级别。有一个公司面试时,问了我一个问题,我先解释了表面原因,再详细分析了具体的根本原因,可以看到那个经理非常吃惊我有这么深的功底,作为一个小公司,他给我开出了8k的薪水。
我目前这次裸辞的失败之处就在于“心态变化直接导致预计的准备时间被压缩”。前面工作了六七年,都是在私企,完全没有外企的面试经验,也没想到这次会有这么多猎头+外企的招聘组合方式。
首先我英语已经基本荒废了,前面几个猎头电话我时让我用英语自我介绍,我说不出,浪费了几个机会,而且他们下次可能也不太找你了。
复习了一周英语后,可以自我介绍和简单的问答,有几次外企面试机会,失败后才发现他们的提问和私企的提问基本属于两个类型,如果有机会可以谈下两种公司的面试问题。
技术方面的知识我的复习的不够,工作面比4,5年前广了很多,复习起来很麻烦。我想,如果我提前4个月开始学习英语并复习专业知识,那命中一半的外企应该不是难事。
--------------
所以,如果你在纠结是否裸辞,那就开始学习,像准备期末考试那样学习,直到你决定走或者不走。如果你连认真学习的魄力都没有,那还是别裸辞了
关键词:裸辞
很多人是目前公司看不到前途,又不方便去面试,辞职又担心找不到合适的,所以一直纠结着。
我第一份工作,因为觉得进步太慢,决定换工作,我纠结了一年,不同的是我这一年都在复习,把大学专业课都复习了几遍,把所有项目文档都看了一遍。然后在农历11月底裸辞。当时以为只是简单的两个行为,现在来看,基本已经保证了这次裸辞是很成功的。
首先时间选的比较好,年前,心理压力不大,抱着休假一个月年后开始找的心态去投简历,如果没面试就好好在家玩。而且年后也算比较机会多。如果我选在10月底离职,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了。
当时看书也是收到奇效,对于工作的人来说,重心都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深入探究到分子原子电子级别。有一个公司面试时,问了我一个问题,我先解释了表面原因,再详细分析了具体的根本原因,可以看到那个经理非常吃惊我有这么深的功底,作为一个小公司,他给我开出了8k的薪水。
我目前这次裸辞的失败之处就在于“心态变化直接导致预计的准备时间被压缩”。前面工作了六七年,都是在私企,完全没有外企的面试经验,也没想到这次会有这么多猎头+外企的招聘组合方式。
首先我英语已经基本荒废了,前面几个猎头电话我时让我用英语自我介绍,我说不出,浪费了几个机会,而且他们下次可能也不太找你了。
复习了一周英语后,可以自我介绍和简单的问答,有几次外企面试机会,失败后才发现他们的提问和私企的提问基本属于两个类型,如果有机会可以谈下两种公司的面试问题。
技术方面的知识我的复习的不够,工作面比4,5年前广了很多,复习起来很麻烦。我想,如果我提前4个月开始学习英语并复习专业知识,那命中一半的外企应该不是难事。
--------------
所以,如果你在纠结是否裸辞,那就开始学习,像准备期末考试那样学习,直到你决定走或者不走。如果你连认真学习的魄力都没有,那还是别裸辞了
好吧,看来是写的没什么意思,都只有一些mark的人
目前想到的要点包括以下一些,不见得一定会按照顺序,也可能后面想到了再补充:
一、 能力与运气
二、 学历与学校
三、 第一份工作选择
四、 技术还是销售
五、 城市选择
六、 性格与工作
七、 是否该加班
八、 抱怨/交流
九、 跳槽原因与时间
十、 与领导同事相处
十一、简历
十二、是否应该裸辞
十三、哪种公司不用去面试
十四、私企与外企
十五、Hr与猎头
十六、英语面试
十七、薪资谈判
一、 能力与运气
二、 学历与学校
三、 第一份工作选择
四、 技术还是销售
五、 城市选择
六、 性格与工作
七、 是否该加班
八、 抱怨/交流
九、 跳槽原因与时间
十、 与领导同事相处
十一、简历
十二、是否应该裸辞
十三、哪种公司不用去面试
十四、私企与外企
十五、Hr与猎头
十六、英语面试
十七、薪资谈判
1.1 能力与运气
本来第一点想讲的是学历跟学校,后来觉得这个更有概括性,贯穿了整个人生,所以放到第一点来讲。
我在运气方面是一个很奇葩的人,高考以超过分数线一分被录取,考本校的研以一分之差被拒。
高考是莫名其妙的比平时月考少了80分,考研则是一段感情纠葛导致复习期间一度想退学,等缓过来继续复习时状态一直低迷。而且考研本来已经接受了调剂到C区,在买火车票去面试时接到公司录用的电话,就当即放弃了调试面试去上班。
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努力的人,最少不是那种持续努力型的学霸,但有个特点,容易给自己压力,所以一段时间就觉得自己能力还是不够就会学一遍专业知识。所以,好歹我还是能保持自己综合知识的稳定,而不是只了解狭窄的工作知识那块。
运气就算再好,但结果绝对是与能力匹配的!
我工作七年,运气不可谓不好。大学毕业,自己能力非常差,面试机会特别少,后来有个挺不错的公司录用我,上班后才知道,我简历上写我擅长打羽毛球,而公司羽毛球氛围比较浓,我才有机会面试并且勉强通过。
而另外一家很大的公司找我面试时说只叫了一个本科生来面试,那就是我,毫无疑问,最终被人家嫌弃了。
包括后面几年的工作,运气都很好,只是自己性格导致很多时候都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
我觉得上天是很眷顾我的,从我的学业到我的工作,比身边大部分人都顺风顺水,但我一直提醒自己,运气是上天额外给我的,也许哪天就不给我了,我要维持这结果,我就得更加努力。
本来第一点想讲的是学历跟学校,后来觉得这个更有概括性,贯穿了整个人生,所以放到第一点来讲。
我在运气方面是一个很奇葩的人,高考以超过分数线一分被录取,考本校的研以一分之差被拒。
高考是莫名其妙的比平时月考少了80分,考研则是一段感情纠葛导致复习期间一度想退学,等缓过来继续复习时状态一直低迷。而且考研本来已经接受了调剂到C区,在买火车票去面试时接到公司录用的电话,就当即放弃了调试面试去上班。
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努力的人,最少不是那种持续努力型的学霸,但有个特点,容易给自己压力,所以一段时间就觉得自己能力还是不够就会学一遍专业知识。所以,好歹我还是能保持自己综合知识的稳定,而不是只了解狭窄的工作知识那块。
运气就算再好,但结果绝对是与能力匹配的!
我工作七年,运气不可谓不好。大学毕业,自己能力非常差,面试机会特别少,后来有个挺不错的公司录用我,上班后才知道,我简历上写我擅长打羽毛球,而公司羽毛球氛围比较浓,我才有机会面试并且勉强通过。
而另外一家很大的公司找我面试时说只叫了一个本科生来面试,那就是我,毫无疑问,最终被人家嫌弃了。
包括后面几年的工作,运气都很好,只是自己性格导致很多时候都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
我觉得上天是很眷顾我的,从我的学业到我的工作,比身边大部分人都顺风顺水,但我一直提醒自己,运气是上天额外给我的,也许哪天就不给我了,我要维持这结果,我就得更加努力。
好吧,大家都睡了,或者大家更喜欢那种按照时间顺序来讲工作经历而不是这种按照知识点似的让人想到高中的乏味方式?
想看!楼主继续 (小狐狸CC)你更希望是按照时间流程来讲,还是按照这种要点来讲?
感觉前者更有趣,像讲故事,后者更有用,大家看完可以了解点东西
顺序来-.- (L君)写起来才发现这样真的好难写,而且自己又不怎么发帖的。
但顺序写很容易淹没掉我想表达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啊
2.1 学校与学历
我毕业于一个非常普通的二本,普通得毕业时自己丝毫不知道自己跟985/211的人相比劣势有多大。看到现在连豆瓣都很多人勾搭都要求211/985,就知道自己当初是多么的无知了。
大学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过了六级,真的是一块敲门金砖,包括到现在,依然是一块很有用的砖,虽然我在准备外企面试前都已经很难说一句完整的英语了。
在毕业的前几年,学校是非常重要的,有一次面试就感觉HR完全没听过我们学校,并且很不理解我们学校英文名字,我们学校使用拼音作为英文名字,有点类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英文是beihang university,我觉得快要没戏了,就连忙跟他解释,我们学习原本属于国家特殊行业,之所以采用这种英文名字,是由于如果直译会导致很多方面受限,因为国外对这种特种学校采取限制,包括老师出国很难通过签证,也不能采购高精密的仪器。顺便讲了一个小故事,说北航学生买了戴尔的笔记本都是不能获得保修的,因为美国不允许对军事单位提供这种服务。这个故事是我从网上看来的,估计是真的。HR听了后明显态度不同了,因为他知道了我们学校不是一般学校,虽然不太有名。
所以,很多时候如果学校不出名,不要去硬碰硬列举排名,举个小例子让他知道学校的牛逼,比如现在国内某行业的前几名公司老总都是我们学院的。
我毕业于一个非常普通的二本,普通得毕业时自己丝毫不知道自己跟985/211的人相比劣势有多大。看到现在连豆瓣都很多人勾搭都要求211/985,就知道自己当初是多么的无知了。
大学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过了六级,真的是一块敲门金砖,包括到现在,依然是一块很有用的砖,虽然我在准备外企面试前都已经很难说一句完整的英语了。
在毕业的前几年,学校是非常重要的,有一次面试就感觉HR完全没听过我们学校,并且很不理解我们学校英文名字,我们学校使用拼音作为英文名字,有点类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英文是beihang university,我觉得快要没戏了,就连忙跟他解释,我们学习原本属于国家特殊行业,之所以采用这种英文名字,是由于如果直译会导致很多方面受限,因为国外对这种特种学校采取限制,包括老师出国很难通过签证,也不能采购高精密的仪器。顺便讲了一个小故事,说北航学生买了戴尔的笔记本都是不能获得保修的,因为美国不允许对军事单位提供这种服务。这个故事是我从网上看来的,估计是真的。HR听了后明显态度不同了,因为他知道了我们学校不是一般学校,虽然不太有名。
所以,很多时候如果学校不出名,不要去硬碰硬列举排名,举个小例子让他知道学校的牛逼,比如现在国内某行业的前几名公司老总都是我们学院的。
楼主要快些码字 (橙澄)刚上班没多久,很多东西要熟悉。也不敢让人家看到我泡论坛发帖呀
3
关键词:第一份工作选择
本科毕业时,跟宿舍另外2个同学A,B关系比较好,三个人经常投同一家公司简历,现在看这样挺傻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三人都被录用的概率几乎为零。
有一次一家公司让我跟A去面试技术支持岗位,是一家外企的办事处,但非常小,租了一个三室两厅,六七个人,跟我想象的公司风格很大差距,我想的好歹要是一个正式的办公室而不是商住两用的房子吧。A由于其面试气场比较强,拿下了这个岗位,他说他其实也不喜欢这家公司,但主要看重是外企,我当时觉得这没什么啊,私企一样可以学东西,学好了将来一样可以去外企啊。到两个月前自己想去外企时,才发现自己真是too naïve,好多猎头推荐自己去外企,自觉技术面试都没什么问题,到最后总是被刷,不甘心,去问HR,人家说很抱歉,他们还是更希望找一个有外企背景的。这算好的,很多HR电话面试时知道我没外企背景就不让我去F2F面试了。
后来A很顺利地再跳了两家外企,最后是在一家500强负责一个省。
关键词:第一份工作选择
本科毕业时,跟宿舍另外2个同学A,B关系比较好,三个人经常投同一家公司简历,现在看这样挺傻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三人都被录用的概率几乎为零。
有一次一家公司让我跟A去面试技术支持岗位,是一家外企的办事处,但非常小,租了一个三室两厅,六七个人,跟我想象的公司风格很大差距,我想的好歹要是一个正式的办公室而不是商住两用的房子吧。A由于其面试气场比较强,拿下了这个岗位,他说他其实也不喜欢这家公司,但主要看重是外企,我当时觉得这没什么啊,私企一样可以学东西,学好了将来一样可以去外企啊。到两个月前自己想去外企时,才发现自己真是too naïve,好多猎头推荐自己去外企,自觉技术面试都没什么问题,到最后总是被刷,不甘心,去问HR,人家说很抱歉,他们还是更希望找一个有外企背景的。这算好的,很多HR电话面试时知道我没外企背景就不让我去F2F面试了。
后来A很顺利地再跳了两家外企,最后是在一家500强负责一个省。
4
关键词:第一份工作选择
其实,单从成绩来看A是最好的,大学拿过3个学期的奖学金,我跟B都是比较懒的,保证不挂科就好了。当时我们觉得他不去做研发真是可惜了,毕竟学生还都是有技术为王的那种单纯想法。现在觉得,事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更重要的。第一份工作很有可能会决定你后面事业的方向,除非你有很强的能力和魄力冲出来。
B后来去了深圳一家公司,他当时是一心想去大城市,只投北上广深的公司。甚至他把面试时间都调到比较靠近的时间,专门有两周去深圳面试。那时深圳对工科生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他工资是我们三人中最高的,好像是3300,A是2600。本来A的发展可以比我们好很多,但他后来性格没有冲劲,不愿换工作,到现在还在原来的公司,虽然岗位已经是经理,但年薪好像只有13-14w。这个如果有机会,会讲到我觉得他做的不太好的地方。
关键词:第一份工作选择
其实,单从成绩来看A是最好的,大学拿过3个学期的奖学金,我跟B都是比较懒的,保证不挂科就好了。当时我们觉得他不去做研发真是可惜了,毕竟学生还都是有技术为王的那种单纯想法。现在觉得,事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更重要的。第一份工作很有可能会决定你后面事业的方向,除非你有很强的能力和魄力冲出来。
B后来去了深圳一家公司,他当时是一心想去大城市,只投北上广深的公司。甚至他把面试时间都调到比较靠近的时间,专门有两周去深圳面试。那时深圳对工科生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他工资是我们三人中最高的,好像是3300,A是2600。本来A的发展可以比我们好很多,但他后来性格没有冲劲,不愿换工作,到现在还在原来的公司,虽然岗位已经是经理,但年薪好像只有13-14w。这个如果有机会,会讲到我觉得他做的不太好的地方。
5
关键词:第一份工作选择
我是三人中最没方向的人,有点乱投的意思,靠着运气进了中部W市一家类似国企的公司。工资1800,但这是税后,而且提供住宿和中餐补贴。很多人不喜欢国企,觉得工作中各种繁琐,进步太慢。确实是这样,我当时很烦这两点,甚至到后面离职的原因就是因为觉得进步太慢。但在第二家公司又很感谢第一家公司的严格到让人厌烦的工作流程,一个项目从开始的总体方案讨论到最后的项目总结,中间无数的评审,让我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开发习惯,受益无穷。一个企业做大容易,稳定很难。要想做成百年老店,严格规范流程是必不可少的。
说句题外话,这种规范流程防止风险的做法在上个世纪是非常有效,到了今天这个时代,可能反而会导致企业在急剧变化的市场风向中不能及时转向进而瞬间倒塌。
两年多后从第一家公司离职,因为我对项目流程非常清晰,加上当时工作比较刻苦,技术能力还可以,让面试者比较欣赏,于是进入了这家位于上海的公司。工资是7k5.
关键词:第一份工作选择
我是三人中最没方向的人,有点乱投的意思,靠着运气进了中部W市一家类似国企的公司。工资1800,但这是税后,而且提供住宿和中餐补贴。很多人不喜欢国企,觉得工作中各种繁琐,进步太慢。确实是这样,我当时很烦这两点,甚至到后面离职的原因就是因为觉得进步太慢。但在第二家公司又很感谢第一家公司的严格到让人厌烦的工作流程,一个项目从开始的总体方案讨论到最后的项目总结,中间无数的评审,让我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开发习惯,受益无穷。一个企业做大容易,稳定很难。要想做成百年老店,严格规范流程是必不可少的。
说句题外话,这种规范流程防止风险的做法在上个世纪是非常有效,到了今天这个时代,可能反而会导致企业在急剧变化的市场风向中不能及时转向进而瞬间倒塌。
两年多后从第一家公司离职,因为我对项目流程非常清晰,加上当时工作比较刻苦,技术能力还可以,让面试者比较欣赏,于是进入了这家位于上海的公司。工资是7k5.
好吧,看来是写的没什么意思,都只有一些mark的人
楼主之前不是在纠结要不要裸辞么~ (遵玺)已辞完
奋斗史写的人太多 不适合写长篇 把核心写几段 有人回复再继续。 或者写在自己主页里 留着自己看。 (花半开)其实就是不太想写成那种过分强调个人经历的故事帖。
我主要是把自己觉得有用的经验写一写,但这种的交流性差,确实大家不太爱看,跟教科书一样
LZ的帖子比较适合为迷茫的人开拓思路而不适合已有心思的人 (收酒瓶子易拉罐)正解
就是应届生,纠结是否换工作的人,面试经验不足的人这一群人
我觉得自己这几年都是混混沌沌过来的,很多事情都没做好,所以也希望帮助他人别跟我一样没有参考就瞎做决定
要么用格言式的一两句直指人心。 要么写的有故事性, 比如从2000元工资到千人集团总裁 说教类肯定没人愿意看下去。 因为网上不缺。 再重新改成故事类吧 (花半开)一直是最底层。。。。
现在还是底层
回答不符合标题 退稿赔钱 (花半开)是底层啊,我手下没有任何人,我一直都是基层的工程师
我标题没说我是leader或者经理啊
我们都是冲着23万年薪来的。 太失望了。 请赔钱。 (花半开)底层也可以拿23万啊,在上海干7年的非leader工程师,拿这个价又不算很高
之前常常回帖说点事情最近也懒得回了,大多人还是糊涂的,不然哪来的多数普通员工,各安其命知足常乐便好 (收酒瓶子易拉罐)只能说多进步一点是一点,要不然毁在细节上就有点吃亏了
我很想看 可以给我们这些迷路的人一盏明灯 请你写下去 麻烦你了 (FACE)好的,我尽量多回忆一些东西给大家参考,不过其实每人的情况不同,还是要自己把握
我工作时间和卤煮差不多,看到23万,只能说志向远大啊。 (wuyeliumin)只要你有机会上一层,你就不会再愿意往下了。
假如你有机会到7k,那你再换工作肯定就得面向9k,并要求自己能力达到9-10k的水准。就这么简单。
6
关键词:裸辞
楼里几个人都提到裸辞,我自己最后也是裸辞,我这次裸辞其实是比较失败的,我觉得只能打40分。当然这个分数是考虑了整个找工作过程,如果单纯考虑辞职前后的得与失,那可以打65分。
如果我这次不是裸辞,可能就拿到了23-24w吧,而且后面的职业方向会比现在好很多。当然,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
应该很多人裸辞都是一时气愤,看同事不爽,看规章不爽,现在我觉得除非你真的是把老总揍了一顿,你怕他揍回来,否则不要裸辞。
我裸辞一部分是特殊原因确实不想呆,一部分是自负,觉得自己找个比现在待遇好的岗位应该不会很难,最后发现不是那么轻易能找到。而且中间有很多很好的外企给了我机会,最终都没有抓住。
后面我讲下我裸辞的一些教训吧
关键词:裸辞
楼里几个人都提到裸辞,我自己最后也是裸辞,我这次裸辞其实是比较失败的,我觉得只能打40分。当然这个分数是考虑了整个找工作过程,如果单纯考虑辞职前后的得与失,那可以打65分。
如果我这次不是裸辞,可能就拿到了23-24w吧,而且后面的职业方向会比现在好很多。当然,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
应该很多人裸辞都是一时气愤,看同事不爽,看规章不爽,现在我觉得除非你真的是把老总揍了一顿,你怕他揍回来,否则不要裸辞。
我裸辞一部分是特殊原因确实不想呆,一部分是自负,觉得自己找个比现在待遇好的岗位应该不会很难,最后发现不是那么轻易能找到。而且中间有很多很好的外企给了我机会,最终都没有抓住。
后面我讲下我裸辞的一些教训吧
7
关键词:裸辞
裸辞带来的最大两个问题就是心态和面试准备。
先说心态,大家不裸辞,其实都是担心自己万一两个月找不到工作到时心态出问题。我也犹豫了两三个月才确定要走,中间考虑过钱/父母/面子/后路。
我工作了这么多年,其实就存了20w左右(汗死,也不知道都干嘛了,不大手大脚但也不会控制),之前刚好在老家买了一套房我给了十几万,手里只有五万。当时估计两个月找工作,想SH生活两个月肯定用不了1w,所以不用担心钱。事实上,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还是对钱的消耗有恐惧感,担心不会三个月找不到工作,然后又没钱吧。鬼知道当时怎么想的,就是怕。
父母原本是希望我不要辞职,但我想辞的时候他们也支持我,因为不想我在高压力下工作,甚至他们希望我找个低点工资的,他们单纯地认为工资高就压力大,工资低就压力小。我告诉他们工资这条路是走上了就不会回头,即使我愿意降薪,面试者看到我降薪都会觉得我能力不行,我是被逼得提高工资。
我之前其实是比较担心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会让父母没面子,因为好歹父母之前在亲友圈里比较受人羡慕说儿子这么能干啥的,如果突然失业,说不定就有人在背后讨论说我不行,让父母没面子。还好他们都支持我,但我知道他们肯定也很担心我,一直劝我不要有压力,大不了先回去休息一个月,况且很多人也拿着4,5千的工资不也活得好好的嘛。
接受现在这份工作,很大原因也是受制于面子和压力,我本来希望给自己多一个月的时间再找找,因为当时手上还有几个猎头推荐的比较好的岗位在等待公司确认面试,但我不敢等,因为猎头推荐岗位很多都要走一个月以上。
最早想的,现在差不多一年19w,如果两三个月后还找不到工作,我就随便找个小企业告诉他们我工资之前14w,只要给我15w我就卖身了,我绝对不信7年经验只卖15w他们还不要。要真那样,我就回老家开个店卖油盐酱醋了。
-------------------
之前都把各方面想得好好的,觉得自己两个月内找不到工作的压力应该可以承受,但事实上,我三周就怕了,本来很多机会,像猎头推荐,都得一两个月走完面试,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猎头,一两月的周期让我有点不安心,总担心白等一个月。
总的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后路和亲友的支持,如果父母或者男女朋友在身边抱怨,那估计两周就得崩溃,因为一般人理解一个面试周期7天,应该很快就能看到结果吧。后路的话,就看自己能不能承受了,但一般除非特别偏门的岗位,这个应该不用太担心吧,只要愿意降薪。
关键词:裸辞
裸辞带来的最大两个问题就是心态和面试准备。
先说心态,大家不裸辞,其实都是担心自己万一两个月找不到工作到时心态出问题。我也犹豫了两三个月才确定要走,中间考虑过钱/父母/面子/后路。
我工作了这么多年,其实就存了20w左右(汗死,也不知道都干嘛了,不大手大脚但也不会控制),之前刚好在老家买了一套房我给了十几万,手里只有五万。当时估计两个月找工作,想SH生活两个月肯定用不了1w,所以不用担心钱。事实上,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还是对钱的消耗有恐惧感,担心不会三个月找不到工作,然后又没钱吧。鬼知道当时怎么想的,就是怕。
父母原本是希望我不要辞职,但我想辞的时候他们也支持我,因为不想我在高压力下工作,甚至他们希望我找个低点工资的,他们单纯地认为工资高就压力大,工资低就压力小。我告诉他们工资这条路是走上了就不会回头,即使我愿意降薪,面试者看到我降薪都会觉得我能力不行,我是被逼得提高工资。
我之前其实是比较担心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会让父母没面子,因为好歹父母之前在亲友圈里比较受人羡慕说儿子这么能干啥的,如果突然失业,说不定就有人在背后讨论说我不行,让父母没面子。还好他们都支持我,但我知道他们肯定也很担心我,一直劝我不要有压力,大不了先回去休息一个月,况且很多人也拿着4,5千的工资不也活得好好的嘛。
接受现在这份工作,很大原因也是受制于面子和压力,我本来希望给自己多一个月的时间再找找,因为当时手上还有几个猎头推荐的比较好的岗位在等待公司确认面试,但我不敢等,因为猎头推荐岗位很多都要走一个月以上。
最早想的,现在差不多一年19w,如果两三个月后还找不到工作,我就随便找个小企业告诉他们我工资之前14w,只要给我15w我就卖身了,我绝对不信7年经验只卖15w他们还不要。要真那样,我就回老家开个店卖油盐酱醋了。
-------------------
之前都把各方面想得好好的,觉得自己两个月内找不到工作的压力应该可以承受,但事实上,我三周就怕了,本来很多机会,像猎头推荐,都得一两个月走完面试,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猎头,一两月的周期让我有点不安心,总担心白等一个月。
总的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后路和亲友的支持,如果父母或者男女朋友在身边抱怨,那估计两周就得崩溃,因为一般人理解一个面试周期7天,应该很快就能看到结果吧。后路的话,就看自己能不能承受了,但一般除非特别偏门的岗位,这个应该不用太担心吧,只要愿意降薪。
赞~每天挣扎着去上班,却还不敢裸辞 (love_dan)后面会讲到,如果要裸辞,要怎么做
8
关键词:裸辞
很多人是目前公司看不到前途,又不方便去面试,辞职又担心找不到合适的,所以一直纠结着。
我第一份工作,因为觉得进步太慢,决定换工作,我纠结了一年,不同的是我这一年都在复习,把大学专业课都复习了几遍,把所有项目文档都看了一遍。然后在农历11月底裸辞。当时以为只是简单的两个行为,现在来看,基本已经保证了这次裸辞是很成功的。
首先时间选的比较好,年前,心理压力不大,抱着休假一个月年后开始找的心态去投简历,如果没面试就好好在家玩。而且年后也算比较机会多。如果我选在10月底离职,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了。
当时看书也是收到奇效,对于工作的人来说,重心都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深入探究到分子原子电子级别。有一个公司面试时,问了我一个问题,我先解释了表面原因,再详细分析了具体的根本原因,可以看到那个经理非常吃惊我有这么深的功底,作为一个小公司,他给我开出了8k的薪水。
我目前这次裸辞的失败之处就在于“心态变化直接导致预计的准备时间被压缩”。前面工作了六七年,都是在私企,完全没有外企的面试经验,也没想到这次会有这么多猎头+外企的招聘组合方式。
首先我英语已经基本荒废了,前面几个猎头电话我时让我用英语自我介绍,我说不出,浪费了几个机会,而且他们下次可能也不太找你了。
复习了一周英语后,可以自我介绍和简单的问答,有几次外企面试机会,失败后才发现他们的提问和私企的提问基本属于两个类型,如果有机会可以谈下两种公司的面试问题。
技术方面的知识我的复习的不够,工作面比4,5年前广了很多,复习起来很麻烦。我想,如果我提前4个月开始学习英语并复习专业知识,那命中一半的外企应该不是难事。
--------------
所以,如果你在纠结是否裸辞,那就开始学习,像准备期末考试那样学习,直到你决定走或者不走。如果你连认真学习的魄力都没有,那还是别裸辞了
关键词:裸辞
很多人是目前公司看不到前途,又不方便去面试,辞职又担心找不到合适的,所以一直纠结着。
我第一份工作,因为觉得进步太慢,决定换工作,我纠结了一年,不同的是我这一年都在复习,把大学专业课都复习了几遍,把所有项目文档都看了一遍。然后在农历11月底裸辞。当时以为只是简单的两个行为,现在来看,基本已经保证了这次裸辞是很成功的。
首先时间选的比较好,年前,心理压力不大,抱着休假一个月年后开始找的心态去投简历,如果没面试就好好在家玩。而且年后也算比较机会多。如果我选在10月底离职,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了。
当时看书也是收到奇效,对于工作的人来说,重心都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深入探究到分子原子电子级别。有一个公司面试时,问了我一个问题,我先解释了表面原因,再详细分析了具体的根本原因,可以看到那个经理非常吃惊我有这么深的功底,作为一个小公司,他给我开出了8k的薪水。
我目前这次裸辞的失败之处就在于“心态变化直接导致预计的准备时间被压缩”。前面工作了六七年,都是在私企,完全没有外企的面试经验,也没想到这次会有这么多猎头+外企的招聘组合方式。
首先我英语已经基本荒废了,前面几个猎头电话我时让我用英语自我介绍,我说不出,浪费了几个机会,而且他们下次可能也不太找你了。
复习了一周英语后,可以自我介绍和简单的问答,有几次外企面试机会,失败后才发现他们的提问和私企的提问基本属于两个类型,如果有机会可以谈下两种公司的面试问题。
技术方面的知识我的复习的不够,工作面比4,5年前广了很多,复习起来很麻烦。我想,如果我提前4个月开始学习英语并复习专业知识,那命中一半的外企应该不是难事。
--------------
所以,如果你在纠结是否裸辞,那就开始学习,像准备期末考试那样学习,直到你决定走或者不走。如果你连认真学习的魄力都没有,那还是别裸辞了
楼主还更么。。 (.)今天不想更了,
好失败啊,160个喜欢,才80个回复,还大部分都是mark。。。。
回头看看怎么样的叙事风格比较贴近人
lz可以多讲下这几年的新路历程么(比如为何想换工作?何时换工作比较适合?如何面对升职加薪的困惑等等) 工作2年的菜鸟表示更想知道为什么要换工作 其次才会关心如何换到更好的工作 (jia)。。。。
难道你自己平时不会想换工作?那说明你很满意啊,很满意就不用换啊
看来英语真的不能丢! (青音)就算这辈子一直呆私企,我也要学英语
不知道LZ现在是拿到多少钱。 (Jacky)不到22
LZ快更啊 (珠莉安)今天不想更了,
好失败啊,220个喜欢,才80个回复,还大部分都是mark。。。。
回头看看怎么样的叙事风格比较贴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