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勋章》:直面大学生自杀困境(25万字,寻出版)

  经过修改,打磨,在大家的催促和指点下,《死亡勋章》(暂定名)完稿了。现诚征实力出版社或出版商合作出版。

  《死亡勋章》原贴为《铁狮子坟》,连载以来受到天涯多次推荐,这里表示感谢。全书直面大学生自杀困境,通过环环相扣的情节,对困扰大学生的爱情、友谊、社会压力、教育问题等方面进行立体化的思考,塑造出一批有血有肉的青年学生形象。

  该书是当代大学生必读书之一,原因不在于本书给出的答案,而在于本书揭示的各种问题和深入思考所带给大学生的反思与抉择。


  作者简介:

  201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目前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出版有《探源诗经》等。

  作者联系方式:461724579@qq.com
  QQ:461724579

  附原贴地址: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480067-1.shtml

  后记:

  历时五个月,一口气写完该书。本想可以安心做硕士论文了,书中的人物却依然占据在我的脑海,久久不愿离去。也许我该写个后记?于是便有了这篇小文。
  严格来说,该书是我建构自己文学世界的第二部作品,它既跟第一部保持着联系,又独立成书。全书以大学生自杀为线索,通过对大学生中间出现的异地恋、就业难等问题的探究,展现出当今教育乃至社会本身的困境。这个话题无疑是敏感的,因而在创作过程中,我采取环环递进的方式,将敏感的题材处理为普通的校园惊悚,围绕死亡勋章展开故事情节。所以本书的结构是复式的,一方面讲着疑虑重重的书中故事,另一方面则在梳理着盘根错节的社会问题。这种处理方式将是我建构文学世界的主要手段,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可以保留小说的现实意义,也可以增加作品的文学趣味。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也日渐意识到一个问题,即如何处理现实的我跟我的文学世界之间的关系。我的意思,不在于说我把自己如何写进我的作品,也不在于说怎样通过我的作品来塑造符合读者口味的人物形象——要处理前者,写自传或者散文更适合;处理后者,直接写类型化的小说更有效。我的意思,在于怎样通过提升现实的我来不断演化、升华我的文学世界,至于我的文学世界跟读者如何磨合等问题,其实也包含在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之中。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呢?因为文学说到底是人学,它所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作者的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王氏称诗人,乃广义上的诗人,其含义相当于作家一词,只不过他把小说家等偏重于描写叙述的称作客观之诗人,把偏重于抒情的称作主观之诗人)设。世无诗人,即无此种境界。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
  王国维在强调作者对作品起到决定作用的同时,为境界下了一个定义: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这是在强调境界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就文学创作而言,即作品跟作者是紧密联系的。这里不得不说一句题外话。现在有一些论调,认为作品跟作者没有关系,这个观点其实是文学研究者通过驱逐作者在作品中的存在来为他/她自己的介入创造条件,这对文学批评是有效的,但对文学创作者来说,这种观点要不得。
  作者对作品而言如此重要,那么作者需要怎样的境界呢?王国维指出,作者起码要经历三个境界:“‘昨夜西方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不言而喻,作者处于不同的境界,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不同的。可惜王国维提出三境界说之后,并没有具体指出创作者应该如何提升境界,我想,他之所以没有指出,原因就在于每个人的道路是不同的,每个人要探索每个人自己的道路。但王国维又确乎思考过作者与宇宙人生的关系,他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王国维这样说,无疑是部分地回答了作者如何提升境界的问题,但他没有指出作者如何把这些境界形成作品。就我个人来说,解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建构一个自己的文学世界。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和实践,它需要我不断从宇宙人生中吸取“生气”(简单来说,是指现实材料,不是指谁生气),又要不断地把这些“生气”提炼出“高致”(指主题思想之类)来,最后以作品的形式把这些“高致”展现给读者。
  读者也是人,也要生活在宇宙人生中,这跟我其实是一样的。当读者进入我的文学世界,看见有这样一批人存在着,读者自觉或者不自觉就会引起共鸣。所以关键不在于如何迎合读者口味,而在于如何切实地从宇宙人生中吸收养分来提升自己的境界,然后真诚地艺术性地用这些养分写出作品。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给读者真正的启发,而不仅仅是娱乐。
  当然,我要创造的文学世界不是另一个宇宙人生而已,它不是仅仅记录和模仿,它更重要之处在于它在思考、在审美、在淘汰、在提升。
  如何创造这样的文学世界?当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也还有很多的问题隐藏在视野之外,比如怎样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长处?等等。但无论如何,正如鲁迅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如果一个人在那里走了很久,来回很多趟,没有路的地方一样也会有路。

  另:如果有意向,第一部也可以一起合作,第一部名为《西湖残稿》,原贴地址为: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culture-407435-1.shtml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