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家的那些鬼怪灵异事

  @有点小BT 2014-06-11 13:32:00
  楼主你说话没素质,什么南蛮子?忒难听了。
  -----------------------------
  这事不赖我,南蛮子,北侉子,叫了好几百年了。^_^
  
  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南蛮子这个词,源于民间老辈人的叫法,有隐意夸奖南方人精明的意思,南方人称呼北方人则叫北侉子,所有称呼均源于民间风俗习惯。在这里,不存在任何地方歧视的因素。
  特此声明。
  @穿西装马甲的兔子 428楼 2014-06-11 17:23:00
  再刷不出楼主就吃饭去了
  -----------------------------
  一直在忙,没看到,不好意思啊,一会发。
  “我图你奶奶个攥,他娘的,从你一进屋老子就看你不顺眼,要不是看在给我侄子看病的份上,老子今晚上非得卸了你,赶紧滚,以后别让我再看到你,他娘的!”
  说这话的正是我三叔,别看他现在只剩下一条胳膊,可满身的血性,仍然还在,就连附近几个村的地痞、流氓、二流子之类的人物,见到我三叔之后,都得恭恭敬敬的点上一根烟卷,然后再卑服的喊上一声三哥。
  这样血性的一个男人,自从老头进门之后,就被驳了面子,忍到现在已经到了极点,尤其见他对自己侄子的事,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打法掉了,这满肚子的火气,再也压制不住的爆发出来。
  老头平日里被人高高在上的捧习惯了,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个偏僻的村子,看着不起眼的小屋子里面,竟然出现这么一个混账人,还说出这番混账话来,猛的转过身子,手指哆嗦着指着我三叔,嘴张合半天。
  竟然气的他,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我三叔见把他气成这幅样子,也觉得心里的气撒出来了,竟然笑呵呵的说:“别着急,有啥话咱们慢慢唠,放心,我陪着你。”
  “君子动口不动手,你??你这个小人,我??我拿毛主席语录劈死你。”
  老头实在气的够呛,甚至都说起胡话来,不过他这番话刚刚说完,刘朝忠竟然带头哈哈大笑起来,甚至给我奶奶笑的眼泪逗出来了,还头回听说,这毛主席语录,竟然有这么大的威力,还能活劈死人。
  自觉说错了话,老头顿时又气又臊的满脸通红,扭头出了屋子,头也没回的走掉了。
  看人走远之后,我奶奶走到刘朝忠跟前,把早就掏出来的那个手绢抱着的钱跟粮票望他面前一递,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家里的孩子,没见过啥世面,你看这事闹的,让你跟着也不好做人。对了这些钱、还有粮票,是你上次掉这的,你点点,看看数对不对。”
  刘朝忠听了我奶奶前半截话,刚刚说了一句不要紧的,这样的人走了正好,估计后面还有啥话想说,便听见我奶奶说起钱的事,顿时脸色变的有些不自然,支支吾吾的说:“老嫂子,我知道当面给你这个,你肯定不会收,这才想了那么一个法子,不管咋说,现在这钱跟粮票都在你手里呢,你必须收下,这样我心里还好受些。”
  我奶奶听完他的话,也是一楞,心说,这可是一百多快钱啊,一个壮劳力在生产队忙乎一年,也未必能挣这么多,何况,还有几十斤的粮票,这礼也忒大了点吧。平白无故的,自己怎么能收呢。
  想到这,我奶奶赶忙说:“不行,这可不行,这么多钱,我可不能要,你赶紧的收起来,回家给你家,给你媳妇添置点啥。”
  “哈哈,看老嫂子你说的,你放心吧,我带着这些钱跟粮票,是我们家媳妇特意批示的,我媳妇还特别指示,让我务必送到,中间不能贪污一个子,要不然我回家,她不让我上炕。”
  刘朝忠的这番话,顿时,又惹的几个人一阵大笑,趁着我奶奶乐不拢嘴的时候,刘朝忠把钱塞进了我奶奶的上衣兜里。然后脸色一正说道:“那啥,咱们商量商量把孩子认给灶王爷当儿的事吧,毕竟,孩子的事是主要的。”
  @wanhuazai 2014-06-11 20:18:00

  -----------------------------
  在写呢,谢谢支持。
  
  @深夜黑猫 2014-06-11 17:10:00
  @51楼的蚊子 418楼 2014-06-11 17:05
  看在帮楼主添砖加瓦的份上今晚要多更点哦
  ------------------------------
  懒人 不喜东奔西走,哈哈,就在这楼里啦!
  -----------------------------
  熟悉的面孔,谢谢哥们儿!
  
  看着你们的回复,想起好多事情。
  往事如烟,大家晚安!!!我躲被窝里面哭会去,都别拦着我!!!
  把自家的孩子,认给灶王爷或者天地爷当儿子,这在我们农村老家,是一件相当普遍的事情,大都是因为孩子闹毛病,吃很多药,总不见好,这个时候,据说,把孩子认给灶王爷,就会得到灶王爷的保护,保佑着病情好起来。
  这个仪式也很简单,只要在自家的灶台前,点上三支香,然后让孩子跪在地上,磕上三个头,在冲着三支点燃的香,喊上一声爸爸,就完事了。
  认给灶王爷之后,再称呼自己父母的时候,就必须改口了,或者是喊叔叔、婶子。或者是叫大爷、大娘的。这也就是又很多农村老家的孩子,为什么对自己父母不叫爸妈的原因。当然,这很多的孩子里面,我也是其中之一。
  说实话,别看那天晚上,我家里人跟那个老头弄的很不愉快,但是对于他说把我认给灶王爷当儿子的事,我家所有的人,还是很赞同的,而且就在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我奶奶便偷偷摸摸的就把这个事给办了,但让我家人怎么也没有想到的就是,把我认给灶王爷之后,我的病情不但没用见好,反而更加严重起来,得了跟第一个孩子一样的毛病,抽风。
  按照常理来说,抽风这样的毛病,是只限于没有满月的小孩才会有的毛病,所以我婶子(也就是我娘)见到我抽风的时候,当时都给她吓坏了,赶忙的打发我老姑去把我奶奶喊回来,我奶奶当时正在地里干活,听见我老姑喊她,就知道我又病了,急忙的扔下手里的农活,跑了回来。
  等我奶奶进屋的时候,我婶子正坐在炕上,抱着抽成一团的我哭呢。我奶奶一看我这样,更是紧张的不行,咽了好几口才含嘴里一口水,随即让我婶子举着我,一张嘴,把水全都喷在我的脸上,然后又拍打后背,捶前心的折腾老大半天,我才缓过来那口气,抽在一起的胳膊腿,跟着也慢慢的舒展开来。
  这次抽风之后,家里人都紧张得不行,甚至排好班,轮流得看着我,生怕我再抽的时候,身边没有人。可这样下去,一天两天的还行,时间一长,也不是个好法子。最后我奶奶说,实在不行的话,去水帘洞找李云亭大夫吧。
  说起这个李云亭,那可是我们县里面有名的老中医,听说家里面祖祖辈辈的干这个,到他这代,已经是第十一代。其祖上,还给乾隆爷瞧过病呢,当然这些都是老百姓口头说的,具体给没给乾隆爷瞧过病,谁也没亲眼见过,真假谁也不知道,但李云亭的医术却是货真价实的,只是这个诊费有些高,不过现在我家里,正好有刘朝忠给的那些钱,可谓是雪中送炭。
  商量好的第二天早晨,我婶子就骑上家里的那头大青驴,带了两块干粮,去了水帘洞。
  路上的事,就不说了,拣重点的来吧。
  说我娘赶到水帘洞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打听着村里的人,找到李云亭药房的时候,老头午睡还没起呢,药房外面等着看病的人都排起了长队,我娘上前拉着一个看上去比较好说话的小伙子,一打听,才知道咋回事。
  原来这个李云亭有个习惯,就是雷打不动的午睡,不管阴天下雨还是刮大风,每天中午必须午睡两个小时,而且,午睡的时候,还不许任何人打扰。药房里面这些人都知道他这个习惯,所以现在都排好长队等着呢。
  要不说人心向善,总会有好报的,我婶子这次就是这样,当那个小伙子听说我娘是为了自己孩子跑这么远的路来看病的,立刻把自己排在前面的位置让给了我婶子,弄的我婶子还挺不好意思。
  排着队,又等了一阵子,这李云亭才从后屋出来,我婶子才得以看见传说中的他,瞅上去老头岁数不是很大的样子,而且长的相当普通,估摸着把他往大街一扔,回头准保找不到。
  今天早上有点事,刚刚忙完,然后赶紧过来给大家请安,诸位吉祥!!!
  @胤龙在野 308楼 2014-06-10 11:18:00
  写得很真实 楼主现在身体状况如何?
  -----------------------------

  @梦靥非真 408楼 2014-06-11 14:15:00
  差不多,我妈怀我十个月不能沾油腥,闻到葱花味都吐,每天白水熬菜放点盐,生下我来皮包骨头,三岁才能扶着箱子横着挪步。
  -----------------------------
  那时候,是真的很苦。
  @8岁出来混 433楼 2014-06-11 19:15:00
  催更。催更。楼主继续。偷懒就踹。
  -----------------------------
  哥,我错了,我使劲写,使劲更,好吧。
  @lxt的第一个账号 460楼 2014-06-12 00:06
  @东的西 451楼 2014-06-11 22:02:00
  看着你们的回复,想起好多事情。
  往事如烟,大家晚安!!!我躲被窝里面哭会去,都别拦着我!!!
  ---------------------------------------
  @乱世花神 465楼 2014-06-12 01:57:00
  哟,这傻孩子什么天啊,被窝里得多热啊,一会中暑了。
  -----------------------------
  哈哈,我们老家现在早晨骑车还得穿毛裤。
  但人的名,数的影,我婶子自然不敢因为他长相普通,小瞧他,甚至随着前面的人越来越少,我婶子竟然紧张起来,紧张的不行不行的时候,也轮到了我婶子这里,这时,坐在桌子后面的李云亭说话了。
  “妹子,你这是给谁看病啊?”说这话的时候,李云亭还冲着我婶子微微一笑。我婶子也没想到,传说中的李云亭竟然这么好说话,顿时紧张的心情放松不少,可虽然这么说,我婶子还是说了好大半天,才把我的事情跟李云亭说清了个大概。
  我婶子在说话的过程中,李云亭始终微笑着不住的点头,直到我婶子说完,那扬起的嘴角也没放下来。但沉思了片刻之后的他,说出一番话来,却让我婶子立刻的凉了半截身子。
  他说:“妹子啊,你哪来的回哪去吧,令郎这个病我治不了,你看看另请高明吧。”
  随即,李云亭冲着我婶子身后的那个人问道:“小兄弟,你咋了?”我婶子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便被身后的人一推,站到了一边。而李云亭呢,听说那个人是为自己来看病的时候,伸手抓住那人的胳膊,闭上眼睛,号起脉来。
  我婶子自然不甘心就这样回去,大老远的跑来,就得了这么一句话,回家也没法跟家里人交代啊,再说,自己儿子还在炕上躺着呢。可这一等的时间是真够长的,直直的等到傍晚,李云亭收诊时分,他才看了我婶子一眼说到:“妹子啊,你这样是没用的,即便你站到明天,我也治不了令郎的病,你还是早点回去,找找别的大夫,哎??哎??”
  原来我婶子听了李云亭的话之后,心里一着急,再加上站了小半天,没怎么吃东西,竟然一下子昏了过去。好在身子刚刚倒下的时候,被旁边的人扶了一把,这才没摔在地上。
  李云亭估计也没想到我婶子会这样,赶忙喊过几个壮小伙子来,一起搭着手,把人抬到里屋的炕上,看来一眼尚在昏迷的我婶子,他从兜里掏出一个紫色的葫芦,拔掉木制的塞子,在我婶子的鼻孔下面熏了熏。
  也不知道他这个这紫色的葫芦里面,究竟是什么灵丹妙药,反正我婶子再打了一个喷嚏之后,悠悠的醒了过来,瞅了一眼站在炕沿边的李云亭,我婶子想起是怎么回事的时候,赶忙要做起来,却被李云亭一把按住肩膀,然后示意我婶子,先别说话。
  然后李云亭出去转了一圈,返回来后,一脸正经的问我婶子说:“我说妹子,那个,你身子干净吧?”
  我婶子不明白这李云亭怎么问起这个,虽然老话讲讳不避医,但被刚见过几面的陌生人问起这个,我婶子多多少少也有些不好意思,脸一红,低着头小声恩了一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