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体内流淌着一种冲动
愿意为爱穿越广袤的时空
每当夜色笼罩了苍原
思念在此刻温柔的触碰
往事压缩成点滴的轻盈
不经意间滑落合十的指缝
那些美好亦或伤感
均融入了已逝的约定
黄叶飘零夏日的宽容
秋风锁尽斑斓的幽梦
总想着你的笑容美好恬静
春日阳光将融化冰雪的坚硬
这即将到来的寒冬,正犹如我冰封的心灵,但是哪里会有阳光再来照耀?潇潇的离去让我深深懂得了佛家所说的爱别离之苦——我忽然发现我累了,真的累了,从心底开始厌恶这个五浊恶世了,不想再轮回了,可惜自己还没有真正懂得和掌握脱离生死苦海的办法呀,于是我自言自语的说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虽然我的声音很小,但是却被阿黄听见了,他忙问我怎么又忽然多愁善感起来了。无奈之下,我只好骗他道:“我是想起一个事来,所以觉得有些道理还是要抓紧弄明白的好。师父呀,在那黑龙潭里面,你面对那女鬼的时候,也就是端坐念佛。当时你说念佛有十大利益,可是情况紧急,只说了前四个,那后面的六个呢?还请师父开示!”“哦,就是啊,你不说我还忘了哪,师父你快讲讲吧。”阿黄说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这样好学真的是非常优秀的品质啊!”迦罗赞叹道,“这念佛十大利益,一是昼夜常得一切诸天大力神将,隐身守护。二是常得观音等二十五位大菩萨,而为保佑。三是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是一切恶鬼、夜叉、罗刹,皆不能害;毒蛇、毒药,悉不能中。五是水火冤贼、刀兵枪炮、机械、牢狱横死,悉不能受。六是先作罪业,悉皆消灭。七是夜梦吉祥,或见阿弥陀佛胜妙金身。八是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九是常为世间一切人民恭敬礼拜,犹如敬佛。
十是临命终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西方三圣,金台接引,往生净土,莲花化生,受胜妙乐。”
“哎呦,原来念佛有这么多好处啊!要是请笔仙那会先念念佛号,恐怕那老龙也不敢作怪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砍刀说道。“是啊,是啊,以后遇见什么危难险急的事情,还是念佛管用啊!”阿黄说道。
“师父呀,我还有一个问题要请教呢,就是乘急戒缓又是什么意思?”我又问道。“这戒乘缓急的戒,即戒律。而乘,就是教法的意思。由于佛教徒依据根性之不同,在持戒和闻法方面各有偏差,有以持戒为主,先严持戒法而后再研习教法者;有重视教法而轻于持戒者,这些情况就叫做戒乘缓急。”迦罗解释道。
“那是不是这个戒和乘都分别有急和缓两种情况?”大林问道。“是的。这戒缓乘急,是指肯用心钻研教法,但是并不严守戒律,如一些居士就是如此;这戒急乘缓,一般是指那小乘比丘,他们严格持戒,但对于佛法却是一知半解,只知自度而不愿度化他人,因此被大乘佛教讥讽为‘自了汉’;这戒乘具缓,就是指世间绝大多数的凡人,他们无心求法,因此也不会去守戒律;而戒乘俱急,就是不但勤恳钻研佛法,并且也严格遵守戒律,许多精进的出家人即是如此。”迦罗解释道。
“师父啊,你就是戒乘俱急的好榜样啊!”我由衷的赞叹道。“阿弥陀佛!过奖,过奖。学佛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故贫僧绝不敢有丝毫懈怠,以免误了自身的生死大事。”迦罗谦虚的说道。
“哎呀,这倒也是,靠谁也不行啊!修炼就得靠自己啊!”阿黄感叹道。“所谓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业报个人消。”迦罗又说道。“印光法师也曾经开示过: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死字,则道业自成。”张居士说道,“因此,我们无法代任何人受报,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我们受报。只有自己踏踏实实,一点一滴的努力才行,马虎不得,也浮躁不得啊!”
“师父,我问个问题啊,你可别生气啊!行吗?”砍刀说道。“但问无妨。”“你这么精进的修行,是因为怕死吗?”砍刀问完,竟然还吐了一下舌头。
“世间最悲惨者,莫过于死。世间凡夫最惧怕者,也是一个死字。其实,只要内心明白了这死原是假象,是宿世所感应的这期生命已尽而舍此身躯,复受其他身躯而已,这死又有何可怕?古德开示我们:念佛,要时常作将要死去,将要堕入地狱之想,如此一来,自然就会恳切念佛。所以说,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迦罗说道。
“那师父呀,根据我的理解,绝大多数的出家人,还有比如你,其实是为了了脱生死才出家的吧?”我问道。
迦罗在看了看众人之后郑重的说道:“阿弥陀佛!诚如所言,在佛家看来,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常性,万法都是因缘所生、缘尽则灭,而无常才是世界的本性。因此,若是持有恒常的观点,就会生起诸多烦恼和欲望,甚至为了一己之心而造作诸多恶业。所以,佛家要我们看破始终沉浸在悲欢离合之中的情感,看透众生因无明而轮回的本质,不要落入六道轮回之中而不得解脱。我们既然知道了有生必有死,所以生死就是人生所必须面对的终极问题,也是最根本的大事。我们就不该再去执着和贪恋,而是要去超脱生死,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啊!”
迦罗的话看似普通,其实在我心里却激起了很大里的涟漪。是啊,生与死,这是谁也逃不过的终极问题。当初,释迦牟尼佛不就是从生死这个终极问题上产生困惑,继而思索修道,最终获得解脱与觉悟的吗?而人这一辈子,只不过是一个过程和感受而已。世间的欢乐也好,痛苦也罢,时时刻刻都在不住的生灭之间,留恋也好,憎恨也罢,最终却是什么也抓不住、留不住,一切都会归于无常,一切都会烟消云散。
“但是世间的人大多数都很避讳去谈死亡这个问题啊!”大林说道。
“是的。但是避讳也好,认为不吉利也罢,这死亡却都是所有人的最终结局,无一能逃脱的了。既然早晚一死,那说说又有何妨?古人有句话叫做‘视死如归’,就是说把死亡看作是回家一样,而回家不是一件很欢喜的事情吗?人之所以喜生畏死,是因为生能感受到,能觉察到好坏;而死了以后去哪了,怎么样了,却是一无所知,畏惧死亡其实是恐惧那不知道的未来。”迦罗说道。
“而佛家恰恰给人们说明了宇宙和生命的真相——生从何来?死向何去?对吧师父?”阿黄接话道。
“阿弥陀佛!正是,正是啊!世尊告诉我们,死亡其实不是终点,而是色身的地、水、火、风四大分离。但是此死彼生,那身体固然死了,而阿赖耶识却根据业力又去不住的轮回了。但是我们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因道眼未开,不见我佛圣容,不闻菩萨圣教。蒙诸佛爱护之恩,受菩萨拯救之德,就像日光普照,盲人虽身处其中但却不见。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就认为不合理;自己没见过的事情,也一概否认其存在。所幸诸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次次的慈航倒驾乘愿再来,到我们这个苦难非常、罪恶深重的娑婆世界来度化世人,所以有善根的人听闻佛法后就能皈依三宝,进而信受奉行。”迦罗说道。
“诸位!生死无常啊!此命只在呼吸间,一口气上不来从此就阴阳两隔了。好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认为死亡跟自己是毫无相关的事情,但是没想到很多人早早的就夭折了。等到下次轮回为人还不知要等多久,还是老话说的有道理啊——‘莫到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啊!”张居士叹息道。
“是啊,在中国,生的计划,死的随机啊!”砍刀说道,惹得大家都笑了起来。“是啊,我们死法多种多样啊!比如做梦死,走路死,喝水死,总之一不小心就会死了。所以还真得从年轻就抓紧念佛才是啊!”阿黄也打趣道。惹得大家又笑了一阵。
“师父啊,都说‘道家讲生,佛门谈死’,还有的说道家修今生,佛家修来生,这样说对吗?”小林问道。
“这样说其实是片面的。”迦罗说道,“道家不是不好,但是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死大事。纵然修炼成仙,虽然福报很大,寿命很长,但是经过多少劫以后还是要去轮回的。况且福报越大,将来做出恶业的可能性就会越大,那命终堕落的也会更厉害。而佛门谈死,是要悟透生死,出离生死,而不是混吃等死。佛家其实是非常重视生的,有高僧大德曾经开示过:佛教谈死并非目的,而是在于说生,要告诉世人如何离苦得乐,如何去除烦恼,如何有智慧有觉悟的去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才是生的意义所在。”
迦罗的这段话又让我心里涌起了波澜——古人说: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在我看来,就是人可以把思想和精神流传给后代。所以,把这些经历都记录下来的想法再次在我心中强烈的涌动着。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了佛法是彻底解决我们每个人必将面对的终极问题——死亡的办法,那为何不去付诸实施呢?都说心动不如行动,纵然是没有机缘出家,但我们在家一样可以修行的呀!把这些佛法知识记录下来流传给世人,也应当算是法布施吧,我在心里想到。
已经月出东山了,照的我们周围白煞煞的。阿黄问是不是该取水了,迦罗看了看天色说还不忙,要先把夜明珠合拢起来才行。于是迦罗引领大家在一个比较平坦宽敞的地方坐下,合掌对众人说道:“各位,先前贫僧曾经说过这珠子其实是源于东海龙宫。所以,方丈有言这珠子的合璧也必须在一个有龙字的地方方可。”众人一片赞叹,都从心底佩服慧严方丈关键时刻指点迷津。
“师父呀,我有一件事情还不明白。”阿黄说道。“但问无妨。”“为何先前教授说只要那荷花上的露水浸泡夜明珠就行,而你却告诉我们要这龙洞里的水才行呢?”阿黄似乎也问出了众人的心声。
“阿弥陀佛!当时的半颗夜明珠,功能虽说有限,但也不能用世间被污染的水来浸泡,于是荷花上的露水便成为首选;而这颗珠子合璧之后,就是一旷世奇宝,要想将它的异能激发出来,一是需要在这能量特殊的地方将其合拢,二是要真龙之水才能将其激活。”迦罗说道。
“啥叫真龙之水?”砍刀问道。“自古以来,我们神州大地上以龙字命名的江、河、井、潭不计其数,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也有许多,难道这些都是古人凭空臆想出来的吗?那十二属相之中,也恰好有龙,难道也是古人硬编出这么一个灵物来凑数?其实真相就是龙的确存在,而且但凡有龙命名的地方就有龙在隐身守护着,只是不易被凡人所见而已。而真龙之水,就是有龙的地方所取的至纯之水。”迦罗解释道。
“哦,师父呀,如此说来,龙洞这个地方,应当就是能量异常之地吧?”大林问道。“是的!诸位想想,为何这里要被军管?这龙洞的由来难道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吗?那戈壁上的油井,不也是政府给的坐标直接打井的吗?”迦罗反问道。
“他娘的!这政府也真鬼呀!生怕老百姓在这些地方得到点什么好处,用围墙一围,就成了那些达官贵人的啦!”砍刀气愤的骂道。“骂也没用用,谁让你不当权,有权就有一切啊!”阿黄感叹道。
“行了,抱怨也没用,快听师父说说该怎么把珠子合拢吧。”我说道。“是啊,还是正事要紧,耽误不得啊!”张居士也说道。“诸位,这颗珠子既然是来自龙宫,跟佛家有着极深的渊源,所以,还需要大家合力念佛加持才是!”迦罗说道,“待贫僧将它合拢之时,大家就高声齐念阿弥陀佛四字洪名即可。”众人连忙答应。
迦罗问我要了一瓶矿泉水净了手,从怀里小心翼翼的将那包着夜明珠的两个包裹拿了出来放在前面的地上,开始合掌念了一段咒语。然后,他分别将两个包裹一层层的打开,将两个半个的珠子拿在手里。大家于是开始高声念佛,在这晴空皓月之下,大家的声音彼起彼伏。只见迦罗抬头望了望四周,然后又看了看那轮皎洁的银月,嘴里念道:
“念佛音声法界融,声声旋绕太虚空。
心声头处心光灿,万类声光一镜中。阿弥陀佛!”随即慢慢的将两个珠子合拢在了一起。
瞬时间,那珠子猛然闪亮了一下,一道激光一般的绿光冲着夜幕下的苍穹直射而去。这光芒鲜艳却很柔和,明亮而不刺眼。这是我从未见过的一种绿色,像晶莹剔透的上等翡翠,令人垂涎欲滴,心生热爱;又似那被唤醒的睡美人一般,等待着情人去亲吻它娇美的面庞。众人随即被这神奇的一幕所惊呆了,都抬头仰望着夜空,欣赏着这难得一见的奇异景象。
忽然,大山深处传来三声龙吟,似乎在为我们找到这旷世奇宝而庆贺不已,大家都面露欣喜之色。“师父呀,这藏龙涧,看来也真有龙藏着呢!”阿黄激动的说道。“阿弥陀佛!正是如此!”迦罗的声音也有些兴奋,“这藏龙涧虽说是禹王治水之时那孽龙藏身之所,但千百年来也偶有神龙停留此处。刚刚那三声龙吟,不恰恰是证明了这夜明神珠是龙宫而来的吗?”
在众人的赞叹声中,我闭上眼睛用天目去看。果真,那山巅的夜幕之中,有一条金黄色的神龙在上下飞舞着。它沿着那绿色的光芒盘旋而上,直入夜色之中,又在我们周围的群山里奔腾跳跃,看得出完全是一片欣喜之色。我急忙把所见的景象告诉大家,众人也都为之欢欣鼓舞。
渐渐地,那冲天的光芒慢慢隐退而去,整个珠子却又散发出一种更加迷人的幽暗的绿光,不但十分让人着迷,而且把迦罗的双手都照亮了。“师父呀,你要是松开手,这珠子不会再分成两半吧?”砍刀问道,估计大家心里也有这个疑问。
迦罗闻言慢慢的将珠子平放到摊开的左手之上,那珠子却依然没有分开。“怎么会这样?”阿黄问道。“这珠子不是世间凡物,阴阳各半,所以就会紧紧聚合而不得分离。”迦罗说道。“就是异性相吸,相亲相爱呗,对吧?”阿黄问到,惹得大家都会心的一笑。
“阿弥陀佛!我们在黑龙潭所得的半颗是阴珠,在戈壁马大侠处所得的是半颗阳珠,这半颗阳珠由于跟那阴性极重的簪子呆在一起经年日久,因此吸附了不少阴气,所幸方丈予以功力加持,今日它们合在一起才能如此顺畅。”迦罗说道。
“那当初它又是怎么被分开的呢?”小林问道。
“阿弥陀佛!但凡世间奇珍,总有其不可思议之处。由于这珠子是龙王欲意送给龙树菩萨的礼物,但龙树菩萨坚辞不授,无奈之下龙王遂把它放入那烂陀寺石塔之下以作纪念。但这珠子是龙宫珍宝,自有灵性,分开则黯淡无光,合之则能夜照百步。若被那那无德无才之人得到,便会自然分开,看上去就如普通的翡翠一般。”迦罗解释道。
“难道那慈禧也是有德有才之人么?为何这珠子在她那里就不分开?”大林问道。“这慈禧太后诚然是一代女皇,人中龙凤,因此这珠子也不会分开。”“那看来咱们的人品也不错呀,对吧?”阿黄打趣道。“嗯,武大郎养猫头鹰,什么人玩什么鸟啊!嘿嘿嘿嘿。。。。”砍刀笑道。
他的笑声刚落,半空中忽然又传来一阵急促的龙吟,听上去又像有什么事情一般。我急忙用天眼去看,却见那虚空中漂浮着一团团如烟的人形,它们恰如小儿身躯一般,好像围绕着那金龙意欲攻击它一样。这应该就是刚刚上山之时我看见的那些东西,这会不知怎么却又出现在这里了。
我急忙给大家说了我看到的景象,众人都干着急却帮不上忙。看来又该到斩龙剑出场的时刻了,于是我赶忙结跏趺坐好入定,运用元神将那剑气凝聚在手,提着神剑凑将前去看个究竟。
那些如烟的人形围绕着那金龙,有抓须的,有掀鳞的,还有扯尾巴的。真是鬼多势众,急的那金龙抓也不是,咬也不是,只有不断的扭动着身躯急切的想要甩掉它们。
本来我们这些人就是好打抱不平的性格,这会又见到这些妖孽以多欺少,眼睛里如何容得下这些沙子?于是我看准离我最近的一个烟人,一剑下去瞬间将它击了个粉碎。随即又大喝一声:“什么妖怪,敢在这里作乱?”那些烟人忙的正欢,不料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来,于是暂时放开那金龙,上下左右的把我围了个水泄不通。
都说先下手为强,我也不屑跟它们答话,手里舞了一个剑花,随即对着它们就杀将开来。那斩龙十八式仿佛就是为这场战斗准备的一样,我手里舞是极为畅快,浑身上下被那斩龙神剑的光芒罩住,对方虽说人多,但也几乎不能近前。半颗烟的功夫,就被我斩杀了二三十个。
对方见我攻势凌厉,这样下去恐怕不行,于是便集体往后一撤,竟然推出一个首领模样的人来。我心里暗暗笑道:“这帮妖孽,打不过俺看来是要谈条件啊!但不妨看看对方的来历再做打算不迟。”这头领看上去阴狠狠的样子,我也用余光看着其他冤魂,以防止他们耍弄阴谋诡计。
于是我开口说道:“怎么?不敢打啦?不是刚才欺负那只金龙的时候啦!”为首的那个烟人却拱手做礼道:“敢问这位大侠是何方高人?为何要对我们痛下杀手?”我哈哈大笑了两声然后接着骂道:“他娘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自古已然!遇见你灰猫爷爷算你们倒霉!就认栽了吧!”说罢又要提剑上前。
“大侠呀,我们无冤无仇,也没必要赶尽杀绝,再说,我们也是杀不完的。。。。。。”那头领说罢,将身子一闪,后面竟然黑压压一大片如烟的矮人。我心里一惊,思量着这可该如何是好?看来杀是杀不完了,但逃跑又不是俺灰猫的作风,这可真是让我四下为难啊!
那头领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情,又拱手说道:“大侠呀,你可看出我所说的都是实话吧?我们是杀不完的。”“嗯,纵然杀不完,俺也不能眼看着你们欺负弱小,俺灰猫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我寻思着,就是打不过它们但气势上也不能输了。“大侠呀,我们其实并不是欺负那条龙,而是事出有因啊。”头领说道。
“啊呸!真会强词夺理!欺负弱小还要找理由吗?”我喝骂道。“大侠,我们真的不是欺负弱小,其实那金龙是遇见了宿世的冤亲债主而已。”头领说道。“哦?什么意思?你解释解释。”对方看来并不想再于我交手,于是我顺势把剑一收,也好给自己个台阶下。
“大侠有所不知,我们其实都是冤魂,要漂洋过海去那南方报仇雪恨的。只是这金龙多劫以前、累世以来也曾经做过一些恶事,种下了诸多恶因,所以我们当中就有它的冤亲债主,这冤家见了面难免就动起手来了。”对方解释道。
“你们到底是干啥的?难不成是阴兵过路吗?”我问道。“大侠怎么知道阴兵过路?”对方问道。“嗯,我不仅知道,还跟那押运的骑手交过手呢,哼哼。。。。。。”我看着它们如儿童一般的身躯,也的确没怎么放在眼里。“哎呀,大侠真是厉害啊,不同凡人!你有所不知,也是昨夜此刻,那押运的骑手已经把那些将死之人的部分魂魄送到阎罗殿啦,只是我们跟他们有不同戴天之仇,必须亲手杀死他们方能解恨!”对方说道。
“这朗朗明月,皓皓晴空,哪里来的这么多的冤魂?你们又是要到哪里去报仇雪恨?”我倒是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来。头领闻言叹了一口气说道:“有道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血债必须血偿。我们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在异乡却被无辜冤杀,而政府又不为我们伸冤。所以,这血海深仇只有自己亲手去报了!”
“啊?竟然有这样的事?你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冤屈?”我问道。“大侠有所不知,这当权者历来是对外很好,对内好狠。国内消息封闭的紧,外面有什么事情老百姓都不能得知一二,这说来也是几十年前的事了,最近的也发生在六年前,而世人所知甚少。”头领说道。“愿闻其详!”我拱手说道。
“大侠是明白人,实不相瞒,我们这些冤魂都是六七年和九八年印尼反华事件中枉死的华人。因我们还要急着赶路,所以往事详情不容赘述,眼下报仇在即,还是不要耽误我们为好。”头领说罢就要急于前行。
“稍等!你们这么多的冤魂,怎么去报仇?到哪去寻这么多的替死之身呢?”我问道。头领恨恨的说道:“有道是人在做,天在看,自古以来就是天道好还。一九六七年排华事件中,二十万华侨惨遭杀戮,数百人被挖心抛尸,其暴行天怒人怨。九八年排华事件中,印尼暴民在他们政府的授意之下更是对我们华人不分男女老幼,尽行烧杀奸掠,其暴行人神共愤,举世震惊,史称‘黑五月暴动’。虽说我们这泱泱却如缩头乌龟一般,连个屁也不敢放一声,但是苍天自有惩恶之术,这天谴就在眼前。”
“哦,原来如此!那刚刚却是我的不是了!”我急忙道歉道。“乱世之中,难得大侠敢于伸张正义,也是出于误会。自古忠臣孝子就是天知地鉴鬼神钦,我们也受教了!”头领说道。“那既然如此,这血海深仇誓当必报!还请诸位快快上路去吧。”我欠身让道。头领也不作答,再次拜谢后,一帮烟人如飞的奔着正南而去了。
我心下疑惑非常,这些冤魂,黑压压望不到头,少说也有数万人之多,他们到哪里去寻那么多的替死鬼呢?四下不着之处,我脑子里灵光一闪,忽然想起了潇潇曾经给我说的天眼的四个层次,其中第三个不就是遥视吗?也就是说,这遥视没有时空的限制,也没有远与近的区别,只要是真实存在的就能看见。
于是我凝神静气,对着这些冤魂远去的方向使劲看去,想窥视一点究竟。无奈看了半天,只见远方一片无际的海水翻滚涌动,那些冤魂却没了踪影。我慢慢出得定来,向众人说了刚刚所见之事,一时间大家都嗟叹不已。
“纵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由灰猫的这次经历来看,这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啊!”张居士说道,众人都点头称是。“师父呀,这么多的冤魂,到哪去找这些替身报仇?”阿黄不解的问道。“如果这么多的冤魂来索命,那就是大灾大难,也就是只有海啸或地震才会有如此数量的伤亡。”迦罗说道。
“师父呀,上次在草原上遇见那阴兵过路时,你说有四个阴兵过路,这灾难的时间就是四个月或者四年以后,也就是明年05年的2月,或者08年发生。那这次不知道有几个骑手?这灾难又会几时发生呢?”我问道。迦罗沉思了片刻说道:“阿弥陀佛!方丈曾经做了一首预言诗,当时贫僧不解其意,现在看来,应当是指眼下这次灾难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