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脉》——源自济南的灵异故事

  “车上不是装了一车鲍鱼吗?”砍刀问。“在老夫看来,这只是史书记载的哄骗世人的小把戏而已,其可能性非常之低。”“此话怎讲?”“大家可以想一想,这鲍鱼,在当时是山东沿海的特产。而秦始皇纵然爱吃鲍鱼,难道他也爱吃臭了的鲍鱼不成?再说这秦始皇病逝的沙丘平台,距离最近的海边也有几百公里之远,那这些鲍鱼又是哪里来的?因此说,用鲍鱼之臭来掩盖尸臭,如果不是司马迁异想天开的文字游戏的话,那其实就是赵高他们掩耳盗铃的举措而已。”教授分析道。
  “说的也是啊。人的尸体在炎热的夏天的腐烂速度,其实是很快的,不用几天就会流尸水,出尸虫了。”我说道。“是的,当年的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以后,3个月得不到安葬,随即产生了‘尸水流满地、尸虫出于户,尸臭九里散’的恐怖骇人景象。”教授说道。“就是,那尸臭的味道我在侦察连训练的时候曾经闻过,真是他妈的太难闻了,这一辈子我都忘不了那恶心的味道。”砍刀似乎想起了从前。
  “是的,那秦始皇的车队虽然打算用鲍鱼来掩盖臭味,但是那尸臭却会对周围的活体生物——当然主要是指随从人员,让他们引起剧烈的生理反应。也就是说,这尸臭能使正常人的神经系统痉挛及心脏恶化,典型症状是眩晕、呕吐、拉痢疾和周身寒冷,严重的会导致全身麻痹丧失知觉而死亡。所以,老夫一直对《史记》的这一段记载有着深深的怀疑。”教授说道。
  “那老黄啊,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始皇陵里面其实埋的是其他人?”张居士问。“在老夫看来,这始皇陵若不是衣冠冢,就是埋葬了秦始皇的替身。”教授的话依然让大家震惊不已。“教授,你这样说有什么证据支持吗?”我问道。
  “在古代,如果君王是在都城内正常死亡的,再加上他们若是事先修建了自己的寿陵的话,就完全可以正常的进行安葬。假使他们寿终之日陵墓还没有建完,那也完全有时间将尸体冰冻起来,等到陵墓修建完毕之后再按照丧葬礼仪进行安葬即可。可是像秦始皇这种在外地忽然病故,但是随行人员又要坚持秘不发丧的情况,说起来就非常令人怀疑了。你说这炎热的夏天,皇上的车队上面飞着乌鸦,旁边跟着狐狸,周围飞着苍蝇,还要让群臣坚持相信一直不露面的秦始皇安然无恙,这能办到吗?”教授说道。
  “哈哈哈哈,教授你比喻的太形象了。那要真是如此的话,估计一路上这消息早就传到千里之外去了,恐怕当时就有造反的了吧?”我笑道。“对啊!虽然有那鲍鱼来掩盖臭味,但一路上秦始皇也不能一直不露面啊!就是不开那常委会,也得时不时露露脸啊!嘿嘿嘿嘿。”砍刀笑道。
  “教授啊,我很想知道古人在夏天是如何用冰的呢?又是哪来的冰呢?”大林问。“嗯,问得好。这老祖宗的智慧,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教授说道,“古代的冰窖,称作‘凌阴’,用先秦和汉代的文献上的话说就是‘积冰曰凌’,或者直接解释为‘凌室,藏冰之房也’。老夫曾经去过陕西凤翔的东周秦都雍城凌阴遗址参观,这个藏冰房就是在遗址的中间部位挖出一个长宽约10米的斜坡性窖穴,坑底铺有砂石板材,上面可以放置冰块。坑底的四周铺有导水管和排水沟,直通附近的一条河。在排水沟两侧甚至还设有好几道闸槽,这样既可以排出融冰之水,又可以防止河水倒灌而侵入冰窖。
  而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东周青铜冰鉴,更是体现了老祖宗的聪明智慧——它是有方鉴和方缶两件铜器套合而成的。鉴在外,缶在内,都有盖子。使用的时候,盛了酒的缶可以直接放在鉴里,缶和鉴的空隙放上冰块,然后就可以喝到冰镇的酒了。按照《周礼》上的记载,古人在冬天储藏的冰,到了夏天会融化三分之二左右,但是仍然会有三分之一保留下来。因此,那大秦帝国自然也会有专门为皇帝百官消夏而储存冰块的机构存在。”教授解释道。“哦,受教了,受教了!”大林也文绉绉的说道,但我却觉得非常得体。
  “达官贵人就是会享受啊!啧啧。”砍刀感慨道。“就是就是,其实按照穷人的思维模式,是根本想象不到富贵之人是如何享受生活的。也根本不是像穷人认为的那样,除了猛吃大鱼大肉,就是买两碗豆浆喝一碗倒一碗啊!呵呵。”我笑道。“所以有钱人大三辈啊,有钱就是大爷,嘿嘿。”砍刀笑道。“阿弥陀佛!所以当今的社会才会这样乌烟瘴气啊!”张居士说道。“是啊,当一个社会,人人都是为钱、为权、为美色而不择手段、不及后果的去攫取利益的时候,那离崩溃也就不远了。”我说道。
  “其实,按照史书记载,老夫还发现一点让人甚为怀疑的地方。”“哪里啊?”砍刀问。“据《秦皇本纪》记载:‘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大家想想,本来赵高、李斯和胡亥三人商量的是篡位夺权、矫改诏书和秘不发丧,但是按照《史记》的记载,他们却命令这臭烘烘的车队从‘井陉抵九原’。也就是说,车队要先向西再向北,从这河北省的西部边陲的井陉县,到达山西以后再穿越茫茫沙漠,顶着酷暑来到那秦王朝最北面的九原郡,然后再取道驰道回到咸阳。诸位说这样舍近求远、弄虚作假的低智商举动,会是真实的吗?”教授问道。
  “是啊,当时那太子扶苏,正在北方的上郡监督蒙恬的军队,胡亥、赵高和李斯伪造诏书让扶苏和蒙恬自杀,而秦始皇的车队,还要绕过他们来到更北的九原郡,难道就不怕他们的部下造反吗?”大林也分析道。
  “其实历史上对秦始皇的死一直存有争议,一说是真正的病死,一说是被害而死。因为秦始皇是在第五次巡游全国时突然暴毙在异乡的。而他的小儿子胡亥,前几次都不去,为何偏偏这次却要跟着?况且这赵高过去曾经教给胡亥写字和狱率法令等事情,胡亥私下里也很喜欢他。再加上当时太子扶苏又恰好刚刚被发配到外地,因此说,秦始皇的这次巡游对于那些阴谋夺权者来说,恰恰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教授说道。
  “老黄你的意思是说秦始皇的死,其实是一场巨大的阴谋?”张居士问。“老夫倒是非常倾向于这种说法。因为从《史记》后面所记载的赵高指鹿为马、大权独揽,还有建议二世诛杀皇子和大臣,以及最后杀害二世、立子婴为秦王的一系列事情来看,此人绝非一般的宦官,而是城府极深、心志不小之人。在老夫看来,秦始皇之死应当是一次苦心经营、长期谋划,并且最后取得了成功的宫廷政变。”
  “哎呀,这样说可真是石破天惊啊!那教授你分析赵高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砍刀问道。“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的路线,是出发前就制定好了的。因此,当他在沙丘去世以后,政变者根本无法随意改变行程,否则势必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而导致他们的政变流产。但是,赵高等人既不想让秦始皇的死公布天下,又想着在那炎热的夏天里让那腐烂的尸体不引起人们的怀疑,那这个矛盾根本就是不可调和的事情。因此,在老夫看来,只有一个办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啥办法呢?”砍刀问。“那就是用替身继续把这场戏演下去。”教授说道。
  “秦始皇会有替身?”砍刀惊讶的瞪着两只眼睛问道。“自古以来,但凡暴君都有替身,比如像希特勒、斯大林、萨达姆等等,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作恶多端,想要他们性命的人多的不可计数。但是为了制造他们救世主的形象和维护他们神一样的光环,在某些礼仪性场合又不得不露上一脸,因此他们都会寻找替身来完成这些并不重要的任务。所以,以秦始皇为人的狡诈多疑和安全角度考虑,他极有可能会带着替身来完成历次巡游。”教授分析道。
  “我记得汉高祖刘邦就有替身啊!当年他被项羽围困在荥阳而身处绝境的时候,就是让长得酷似自己的纪信诈降来逃命的,对吧教授?”大林问道。“正是!正是!这个纪信是刘邦手下的将军,由于身形和相貌酷似刘邦,所以在刘邦被围困的时候挺身而出向西楚诈降而被俘。项羽念起忠心,有意招降,但被纪信拒绝,最后让项羽用火烧死,后来被郑州城的百姓奉为城隍了,就跟铁璇是咱们济南的城隍一样。”教授解释道。
  “哎呦喂,教授啊,听您老这么一说直接刷新了我们的历史观了呀!”我感叹道。“就是,就是啊!”砍刀也附和道。“如果将来始皇陵被打开以后发现不是衣冠冢而是有人入葬的话,几乎可以肯定那不是秦始皇本人。”教授说道。“教授,您老还有什么证据支持这种说法吗?”大林问道。
  “还是那句话,研究历史不能胡猜八猜,其实老夫也是有证据的。因为据《秦皇本纪》记载:‘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翻译过来就是:始皇帝的棺材放在一种既密闭又通风的辒(wēn)辌(liáng)车中,让过去受始皇宠幸的宦官做陪乘,每走到适当的地方,就献上饭食,百官像平常一样向皇上奏事,宦官就在辒辌车中降诏批签。
  由此看来,那秦始皇就不是坐他的六乘御车而是改‘坐’在辒辌车里了。然后每到早、中、晚的就餐时间,还要照常享用御膳;沿途的文武百官依然前来迎送和奏事。但是大家想一想,这接见官员,难道皇帝能一直不露面吗?不露面多少也得有个声音吧?那始皇帝的声音本来就很特殊,即所谓的‘豺声’,这也不是一般的人说学就立马能学出来的。
  况且在巡游途中,每到行宫之地,晚上秦始皇就要就寝;当走到那些不能用马拉车的关隘,就得改乘轿子;还有他从沙丘到九原,再从九原到咸阳,要两次横渡黄河,那就要上渡船,难道他也一直躲在那辒辌车中不露面吗?况且对于素以勤政闻名的秦始皇来说,国内事情事无巨细都要亲自签批,那一路上百官临时奏事,他也能不露面吗?如果他一路上既不露面也没有任何声音的话,那想让群臣不怀疑,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说不定因此就会有贴身侍卫发现异常而当机立断采取措施诛杀赵高等人。因此从这些史书记载的资料来推断,那只能说还有一个秦始皇的替身在车队里跟着才是。”教授的分析让人听上去无可辩驳。
  “哎呦喂,这越分析越觉得背后发凉啊!”我笑道,“那不可一世的秦始皇要真是死于政变谋杀,这可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啊!”“自古以来,暴君就很少能有寿终正寝的,不是死于政变就是死于谋杀。”大林说道。“这叫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对吧?!”砍刀蹦出的这一句还真恰当。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疑点,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就是刚刚所说的‘棺载辒凉车中’这句话。首先说,这个辒辌车,是古代的一种卧车,设有帐幔,上开窗户,可以根据气温高低或开或合,以使车内或温或凉,所以称之为辒辌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辒辌车为四马驾驭的、车轮轮距为203厘米的卧车。到后来,这辒辌车渐渐地也作为了丧车使用。而关于皇帝的棺木,在周代就有了棺椁的制度化,即规定为:天子棺椁四重,亲身的棺称椑(bēi),其外蒙以兕(sì,雌犀牛)及水牛皮;第二重称地也,以椴木制成;第三重称属,第四重称大棺。帝后之外椁两重,多用梓木,因而其棺椁又称’梓宫’。
  那么问题就来了,即使装载秦始皇遗体的只有最里面亲身的棺木,也是体积很大的。那这小小的辒辌车,如何能放得下秦始皇的棺木?又如何还能有空隙能让那些宦官在里面降诏签批?最关键的问题是,假使那辒辌车能放下棺木,但这棺木又是哪里来的?肯定不是秦始皇巡游时自己带上的吧??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让当地的官员以最快的速度赶制出来的。那么,这棺木如何能避开百官的眼目而装到辒辌车里?这庞大的皇帝车队里面,又会带着谁的棺木巡游?那这棺木又如何做到在以后的漫漫行程中不被众人发现的?这散发着恶性尸臭的车队,又是如何不传染瘟疫的?因此说,既然赵高他们的目的是秘不发丧,那《史记》所记载的这一系列的举动,就是非常矛盾的了。”
  “老黄啊,可是我记得有资料说秦始皇的地宫里面充满着水银,是由于水银有很好的防腐作用,所以他的遗体一直完好无损的安卧在特制的棺木中呢!”张居士说道。“嗯,有些专家的确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大家可以想一想,那秦始皇的遗体,还没等运到咸阳,就早已经腐烂光了,除了白骨,就是尸水和尸虫,还做什么防腐?”教授问道。
  “哎呀,不得了不得了啊,教授你这论断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你若是在考古界发表一个论文,估计立马就会炸锅了吧?”我说道。“其实在老夫之前就有同行发出同样的疑问和猜测,但是不被所谓的主流思想所承认。但是,真正的科学精神就是要敢于怀疑权威、挑战权威才是的。可是,大家都明白在我们这个体制之下,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自由的,一切其实都要为上层建筑服务啊!”教授感慨道。
  “当年不是说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大林笑道。“是啊,这样才能引蛇出洞啊,要不然怎么能把异见人士引出来呢?后面马上就有大棒子和大帽子等着伺候这些肯说实话的人呢!高!某集团实在是高啊!哇哈哈哈。。。。”我的话让大家都笑了起来,只有砍刀莫名其妙的摸着脑袋说:“没文化,真可怕!”
  “教授啊,是不是按照秦始皇的想法,他死了以后一定要把遗体保存的好好的,然后到阴间也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吧?”大林问。“他肯定是这样想的!要不然,为何从他13岁刚刚登上王位的时候就下令修建陵园,而一直修建了37年之久?”教授问道。“但是如果他真的没有被埋在骊山里面,那就成了天大的讽刺了!”张居士说道。“其实啊,秦始皇应该把陵墓建在咸阳的城中心才对,这样才好让百姓经常去瞻仰啊!再献上一束塑料花,哈哈哈哈。”我笑道。
  “这些暴君,活着的时候蹂躏天下和老百姓,死了还要做成他娘的木乃伊供人瞻仰啊!我日他大爷的!”砍刀骂道。“其实啊,换个角度看,这何尝又不是苍天对他们的惩罚呢?”教授缓缓说道,“自古以来,人死都是入土为安。那些暴君保留遗体,本来是盘算着能让老百姓继续顶礼膜拜的,但有朝一日一旦暴政垮塌,他们往往就会被拆坟鞭尸啊!”

  

  

  
  和4842楼旖旎天雨兄诗歌一首:
  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水中光月惑人眼,众生无尽是非缘。
  敢辞微命做行舟,但教群迷何依恋。
  几度沧桑心未老,百年岁月逝容颜。
  天涯云水梦一场,少小离尘驻世间。
  “老黄啊,那照你的推论,秦始皇的遗体会是怎么处理的呢?”张居士问。“在老夫看来,赵高政变集团最有可能采取的方法就是将始皇帝的遗体就地掩埋,然后让替身继续假冒他完成巡游事项。否则,从沙丘到咸阳这50余天的长途颠簸,带着那散发着强烈尸臭的棺木是根本做不到秘不发丧的。”教授说道。
  “那他会被埋藏到哪里了呢?”大林问。“这恐怕就是千古之谜了。总之以最快的速度、最近的地方、最隐秘的方式来处理秦始皇的遗体是赵高他们的首选。不过,纵然就是骊山,老夫也不认为是秦始皇真正修建的陵墓,而是作为一个收藏皇家宝物的博物馆来建造的。”教授说道。
  “哎呦,这又是一个惊天的论断啊,教授此话怎讲啊?”砍刀问。“以秦始皇的狡诈为人,他不可能不会想到秦朝也会有灭亡之日。况且他灭了六国,冤杀了那么多的人,天下想剥其皮、啖其肉的人数不胜数,就算是秦朝没有灭亡,那盗墓的人也不是没有可能来扰乱他在阴间地下的奢靡生活呀!因此在老夫看来,这骊山虽不能说是一个疑冢,但也不应该是秦始皇的真正陵墓才对。当然了,这也仅仅是代表我个人的看法而已。因为作为一个学者来说,大胆猜测和敢于怀疑权威,才是正确的治学方法呀!”教授的话让大家都心生敬佩。
  “教授啊,可是我记得史书上说秦始皇的陵墓就是在骊山,而且不是还用那水银做的江河湖海吗?”大林问道。“《史记》里面的确是这样记载的,其原文是:‘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教授说道。
  “啥意思啊?给翻译下吧教授。”砍刀说道。
  “嗯,翻译过来就是始皇当初刚刚登位,就挖通治理了郦山。到统一天下后,从全国各地送来七十多万徒役,凿地三重泉水那么深,灌注铜水,填塞缝隙,把外棺放进去,又修造宫观,设置百官位次,把珍奇器物、珍宝怪石等搬了进去,放得满满的。命令工匠制造由机关操纵的弓箭,如有人挖墓一走近就能射死他。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机器递相灌注输送,顶壁装有天文图象,下面置有地理图形。用娃娃鱼的油脂做成火炬,估计很久不会熄灭。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记载了,不过诸位可以想一想,用水银做成的百川江河大海,那得需要多少水银才行?”
  “我记得自然界好像没有天然水银吧,好像只有从朱砂矿里才能提取吧?”我说道。“是的。这朱砂又叫丹砂和辰砂,也就是汞的硫化物。它不但是名贵的中药材,能起到镇静、安神和杀菌的作用,而且在现代科学中朱砂的单晶还能作为激光调制晶体使用,是现代激光技术的关键材料之一。所以,谈到这个问题,就不能不说起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也就是巴寡妇清。”
  “这是一个人名吗?”砍刀问。“是的,其实翻译过来就是一个生活在巴蜀地区的叫清的寡妇。不过在当年的秦朝,她可是能跟吕不韦齐名的一个超级富豪啊!”教授说道。“她家里得有多少钱?”“传说家财之多约合白银八亿万两,还有赤金五百八十万两。”
  “哎呦乖乖,这得烤多少肉串才能挣来呀?”砍刀的舌头都伸了出来。“我估计把咱们济南市所有的羊肉串摊子都让你家干了,用70年差不多了吧,哈哈。”我笑道。“为啥要70年啊?”砍刀不解。“因为房产证那时候就到期了呀!哇哈哈哈。”我笑道。“不过,你别说这70年还真有道理呢!”大林也笑了。“啥道理啊?”砍刀问。“你看那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的寿命才69年,所以房产证上定这个70年,时间就足够用了呗!”大林的话让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么多的钱,哪怕一丁点儿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啊!”我在心里感慨道——佛说世间一切都是空有的、暂有的、幻有的,这是多么透彻的分析啊!因为生命都有终了之期,所以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最终都会变成水中月、镜中花,一切都是如梦、如幻、如露、如电而终将消逝的无影无踪。因此说,如果不解脱生死轮回,就会一直在这生生世世和生生死死中沉浮挣扎而永无出期。所以,只有到达了不生不死的涅槃彼岸,才是我们芸芸众生真正的、安全的、永恒的归宿啊!
  “老黄啊,这个巴寡妇清,是不是还曾经出巨资修建过长城?”张居士问。“对!不光如此,她还为秦始皇修建陵墓提供了大量水银。因此,这残暴的秦始皇竟然对她礼遇有加,不但尊其为‘贞妇’,而且还在她去世后特意为她修建了‘女怀清台’以示表彰呢!”教授说道。
  “教授啊,《史记》中是怎么描写她的?”大林问。“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用了几十个字来形容她,原文是:‘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就是说她的钱多的能跟皇上所匹敌,甚至还有一只私人武装来保卫她的财产,大家由此可以想象她该是多么的富有。”教授说道。
  “她家哪来这么多钱?是官二代吗?还是国企负责人?”我问道。“呵呵,那倒不是。这个巴寡妇清,她家里‘因擅丹穴之利数世’而积聚了数不清的资财,意思就是说她们家世代以采炼丹砂矿致富,因此积累了惊人的巨额财富。以至于能‘礼抗万乘’。也就是说她的财富多的能跟一个强盛帝国的君王相匹敌。这是当时的任何人都不敢想象的,其实也是十分反常的。”
  “教授啊,是不是就是以这个寡妇清的能力,也不可能提供那么多的水银?”大林问。“是的。按照秦始皇的奢靡程度来讲,要用水银来做江河湖海,那该是一个多么巨大的用量啊!虽然经过考古专家的反复抽样测试,发现始皇陵的封土土壤样品中有汞异常的现象存在,那这么巨大的水银到底从哪来的,也是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还有那‘穿三泉’的地下防水工程,当时是如何施工的?又是如何能做到滴水不漏的?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谜团啊!”教授感慨道。
  灰猫按:政府不等于国家,爱国不等于爱执政党——这是21世纪人人皆知的事实。有的人骂政府,是因为他爱国,鲁迅先生即是如此;而有的人,极尽拍政府马屁之能事,但骨子里却是一副媚权和汉奸嘴脸。
  法国波傍王朝的君主路易十四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朕即国家”。这样露骨和无所顾忌,也只能是在专制环境下才敢如此放肆。按照路易十四之后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权在民”思想,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所以不是“朕即国家”,而应该是法国人民所说的“我们才是国家”。
  中国先秦的大思想家、亚圣孟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在两千多年以前的奴隶与封建社会交接之际显得是那么可贵,放射出灿烂的思想火光。可惜,在以后的封建社会里,“爱国即是忠君,忠君即是爱国”的愚忠思想,在国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直到西方思想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人对国家、政府(朝廷)、君主的概念才逐渐形成清晰的现代认识。
  戊戌变法失败和流亡海外的痛苦,让梁启超深深认识到,中国之所以积弱,根源之一就在于国人不能正确区分国家与朝廷的概念,以致于爱国心没有用在正确的地方。国家是什么?朝廷又是什么?“今夫国家者,全国人之公产也。朝廷者,一姓之私业也。国家之运祚甚长,而一姓之兴替甚短。国家之面积甚大,而一姓之位置甚微。”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此皆朝名也,而非国名也”。从殷族的商、姬族的周,到嬴氏的秦、刘氏的汉、李氏的唐、赵氏的宋、朱氏的明,还有蒙古人的元、满人的清,它们都是一族一姓的朝廷,而不是国家,都是一族一姓的私业,而非全体中国人的公产。然而,中国人常常将国家与朝廷混为一谈,梁启超认为,这是中国人的大患。 直到民国的精英们推翻了封建帝制,那被久久奴役的、麻木的中国人才第一次弄清了政府和国家的概念。
  后来,陈独秀也写过一篇题为《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的文章,文中说:“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原来国家不过是人民集合对外抵抗别人压迫的组织,对内调和人民纷争的机关。善人利用他可以抵抗异族压迫,调和国内纷争;恶人利用他可以外而压迫异族,内而压迫人民。”所以,“若有人问: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我们便大声答道:……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这是多么振聋发聩的声音!!
  随着世界格局的变迁,很多国家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升华,追求公正和自由成了人们思想的主旋律,这个时候人们对于爱国意识的认知也就开始有了质的飞跃,把“爱国等于忠于皇权”的意识彻底抛弃,转而把“爱国等于热爱自由和公正”奉为至理名言。
  由于这种意识被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单一的政党,因为人们只相信那些能带给他们公正和自由的政治团体,一旦发现他们不会带给人们公正和自由的话,就会毫不留情的转而支持能带给他们希望的团体,由此在资本主义的国家,政党为了能够拥有执政权并能够顺利组建政府,就必须得到大多数选民的认可,由此才有了竞选的产生,因此产生的政府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志。
  而有的人,一说民主就要蹦出来,拿着什么伊拉克和叙利亚来说事,这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了。他们不知道的是,美军撤离伊拉克的时候,群众是夹道欢迎的(当然,这些你图片你可能根本看不到,因为有些人一贯说假话来愚弄群众,他们不敢让你们知道真相)。而那些在萨达姆残暴专制下解放出来的伊拉克人民,也深知从专制到民主必然要经历一个阵痛的阶段。况且最重要的是,中亚和中东地区的混乱多是由于宗教原因造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而东欧诸国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从原苏联的阴影中勇敢的走了出来,投入了民主和自由的怀抱。这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最好写照。
  而俄罗斯,开始很幸运的从专制走向民主,得益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这两个世纪伟人的一系列举措,但是又很不幸的,遇见了普京这个专制暴君。
  是的,民主不是万能药。但是民主能让所有的人有尊严的活着,不用担心各种死法,不用担心房子被强拆,不用担心老无所依,公民有法律范围内的各种自由权利
  公民能够自由迁徙而不用受户口的限制,公民能够自由的决定要几个孩子而不会被强制人流或被无耻的征收什么“社会抚养费”。
  是的,民主国家也有穷人,某些政党也有卑劣的政治手段,有些执政客也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但是不要忘了,民主社会的老百姓有让他们下台的权利。因此,尼克松才会因水门事件而下台,克林顿才会因桃色新闻而被国会启动弹劾程序,陈水扁才会为因腐败而坐牢。
  看到这里,有人笑了,他一定会说某某不是也坐牢了吗?我们不是也大力反腐吗?那我只能笑你的无知——利用经济问题来打击政治对手,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试问,在粪坑里面,会有一方净土吗?能酿出蜜来吗?专制制度之下,有几个不贪腐的官员?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在这个专制的制度上。
  夜太黑,而灰猫却不愿意装睡。民主不是暴君赏赐的,是要经过斗争争取而来的。纵然杀了全天下的公鸡,也不能阻止黎明的到来。而人民思想的觉醒,才是决定性的力量。
  醒来吧,我那善之又善的劳苦同胞们!醒来吧,我那灾难深重的祖国!!
  “是不是地内文明帮助了秦人?或者说,是不是他们主动干预了秦朝的历史进程?”我问道。“灰猫哥,你的意思是说赵高的政变或者秦始皇的死是地内文明一手制造的?”大林问。“呵呵,我只是随便猜猜而已,是不是他们觉得秦始皇太残暴了,而天下的老百姓太苦了,所以就提前结束了他的性命?”我笑道。
  “敢于猜想的精神是对的。既然我们发现的这个秦驰道古碑上面所记载的有所谓的‘北海异人’存在,那么灰猫所假设的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大家还要注意的是,历史问题的验证,除了考古学直接发现的实物以外,其余的论证和猜测至少需要两方面的证据来源才能证明一个问题,而单独的一个证据是不能够让人信服的。”教授说道。
  “老黄啊,那始皇陵不是还有一个金雁的故事吗?”张居士说道。“啥故事呀?”砍刀好奇地问。“呵呵,你不提醒我倒还给忘了。”教授笑道,“这个故事就是《三辅故事》里面记载的,说是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入关以后,曾经派了30万人挖掘始皇陵。挖着挖着,忽然有一只金雁从墓中一直向南飞去。到了四百多年以后三国时期东吴郡主孙皓的宝鼎元年,有人将一只金雁送给了一个名叫张善的官吏。这个张善博学多才,他立即从金雁身上的文字判断出这只金雁是出自始皇陵的,故事大意就是这样。”
  “乖乖,这金雁还能自动飞翔呀?感情就是一无人侦察机啊!”砍刀惊叹道。“教授啊,这不跟你刚刚说的那埃及神庙里面石刻上的直升机和潜水艇图案有异曲同工之妙吗?”大林说道。“是啊!这能飞的金雁,按照当时的科技水平来讲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说,灰猫的猜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教授说道。
  “可惜啊!我们当时手里也没有那龙形石头,要不然打开那扇大门就能知道里面的秘密了。”砍刀叹息道。“不仅如此啊,那深潭里的水后来竟然变成了热水!就是我们现在找到龙形密钥再回去的话,恐怕也不能回到那古碑那里了。”大林也惋惜的说道。“其实当时不进入的也好,万一要是进去之后发现了史前文明的秘密,恐怕诸位都会有性命之忧啊!”教授的一番话又让大家震惊起来。
  “此话怎讲?”砍刀问。“有三种可能:一是大家没有防备的进入古人留下的遗迹中,就算是没有被暗器所伤,也有可能被里面经年日久的毒气所害;二是假若真的有先进文明的帮助也就是那些所谓的‘北海异人’的帮助,那他们假秦始皇之手开通这个地下驰道肯定是有一定的目的的,而各位的贸然闯入,恐怕也会是凶多吉少;第三,假使大家进去之后真的发现有地内文明,或者其他目前科学所不能解释的神奇现象,一旦走漏了风声被政府知道了消息,各位恐怕也得从此人间蒸发呀!”教授的一番话语直让我们脊背发凉。
  “妈的,政府要是敢这样,老子就反了他娘的!”砍刀骂道。“教授啊,还是您老经历的多,有经验啊!”大林感慨道。“是啊,正因为我们经历的这些事太过灵异了,所以以后只能把这些当鬼故事讲给别人听啊了,呵呵。”我笑道。“唉,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砍刀竟然又捏着鼻子唱起了电视剧《聊斋》的主题曲来了,屋里的气氛一时又热闹起来。
  “老黄啊,这天也快亮了,你给大家简要的总结一下吧。”张居士说道。
  “好的。由于大家在黑龙潭谜窟里面发现了刻着‘秦驰道’的古碑和入口的大门,老夫遂将秦始皇自统一中国至病逝沙丘这段历史给大家简述了一遍,以此才好让大家明白这事情的前因后果。从这秦史里面,我们可以清楚的总结出以下几点来:一是秦始皇历次巡游名山大川,无非就是要根据神州龙脉图来看看他大秦帝国的龙脉稳固与否,只可惜他只进行了五次巡游就中途病逝,或许这也是天意使然;二是自周鼎消失之后,传国玉玺就成为历朝历代国之重宝,而秦始皇将玉玺投入洞庭湖来熄灭水神之怒和狂风恶浪,就更说明了玉玺的神奇与不可思议;三是秦始皇的死,除了极有可能被赵高等人所加害之外,也是由于两次被斩龙剑的剑气所惊所致。而天降陨石、荧惑守心和山鬼献玺,更是让秦始皇肝胆俱裂。所以遥祭虞舜的举动,正说明了秦始皇心里有鬼。再加上舜帝和湘君的冥冥之中的惩罚,因此,他的壮年暴毙就成为了必然;
  四是通过泗水捞鼎和邯郸石龙遗迹来看,龙这种灵物的确存在,只是极少能被世人见到而已;五是从这古碑文字所记载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各种不解之谜来分析推断,先进文明或者说地内文明也应当是存在的,因此,才会在那泰山的极深处出现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石碑和大门。而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由于当时没有密钥而打不开遂成了千古遗憾。但是目前,大家又通过请笔仙和张司令的调查等线索了解到那龙形密钥极有可能隐藏在秦岭深处,再加上龙脉图也在那秦岭上面很明确的标注了一个点,所以我们的目光就要集中到南梦溪这个地方来,说不定还能发现其它不为人知的秘密。因此,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就应该是到秦岭里面去探秘了。”教授说道。
  “我早就等不及了,教授,您老指到哪我就打到哪,嘿嘿。”砍刀第一个表态道。“是啊,等阿黄的表哥康复了,我们也没有挂心事了,就放手一搏吧!”我也信心满满的说道。“是啊,是啊,我们兄弟两个也肯定会奉陪到底,真是长见识了!”大林说道。“各位可能还有所不知,这秦岭的名字来源,到目前都还是个谜。有一种普遍被认可的说法就是,秦岭名字的来源于古代秦人和大秦帝国的威名。因此说,这秦岭里面极有可能还隐藏着秦朝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教授说道。
  “不是还有种说法,英语把中国称为China,就是来源于秦朝这个秦字的发音吗?”张居士说道。“是的,这China的来源一词,一般有三种说法:一是瓷器,因为英语的瓷器也是China;二是秦朝的秦,因为秦朝是两千多年以前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三是茶叶的茶。甚至还有来源于拉丁文中丝绸的发音的说法,而老夫更倾向于秦朝的秦。”“China,这名字起得太经典了,拆哪?你说拆哪?政府想拆哪就拆哪呗!哈哈哈哈。”我笑道。“是啊,是啊,拆了就拆了,想伸冤就是非法上访,一次拘留,两次劳改,三次判刑,那标语上就是这么说的,嘿嘿。”砍刀笑道。“就是,就是,谁说我们社会主义法治不健全的?哈哈哈哈。”大林也笑了。
  “各位啊,说归说,笑归笑,要是真的到了秦岭里面恐怕就不会这么轻松了。”教授不无担心的说道。“管它什么刀山火海,走一趟不就知道了吗?”砍刀说道。“是啊,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各种苦难还是可以克服的。”我说道。“人有善愿,天必佑之。我们大家不是为钱为名,更不是为一己之私利,而是为了神州华夏的国祚安危去探险,因此说,诸佛菩萨也会保佑与加持我们的。阿弥陀佛。”张居士说道。
  东方已现曙光,经历了这漫漫长夜,我们似乎更加懂得了光明的珍贵,也倍加渴望光明的到来。是的,夜太黑,而我们都不愿装睡。也总会有一些雄鸡,会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为了唤醒沉睡的大地而引吭高歌。我们也深深知道,只有醒着的时候,黎明才会悄悄到来。(第十四章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