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脉》——源自济南的灵异故事

  紧接着,我又进入了那条光亮的隧道之中。恍惚间,我来到了一个黑暗阴森的监牢里面,看见有十几名带着镣铐的僧人被关押着。我大吃一惊,不知道这些出家人触犯了什么王法,以至于遭此厄运。而这些僧人看上去却都是视死如归一般,仍旧淡定的结跏趺坐在地上诵经念佛,将生死置之于度外。于是我的心里开始焦躁起来,不由自主的念着阿弥陀佛圣号以求诸佛菩萨感应而解救他们。
  入夜以后,忽然一道亮光从天际传来。一位高大威武的天神驾着祥云来到狱所上方。只见他用手一指,那些僧人身上的镣铐竟然全部应声而落。然后天神又是将手轻轻一挥,监牢带窗的那堵围墙立刻轰然坍塌。闻讯赶来的官兵大惊失色,对这些僧人敬畏有加,立刻将此怪异情况层层上报。天亮以后,这十几名僧人随即在大殿上受到了一位帝王模样之人的礼遇招待,然后被遣使送回。之后,便是全国性的禁佛运动,只见寺庙被毁、僧人被逐,许多不肯还俗的僧人还惨遭官兵杀害。
  我的心里随即疑惑起来,因为我很清楚的记得史书记载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四次佛教法难,分别是北魏太武帝(公元444年)、北周武帝(公元574年)、唐武宗(公元843年)和后周世宗(公元955年)的禁佛运动,史称三武一宗灭佛运动。但是我刚刚所见的这次法难,应当又是什么朝代发生的事情呢?
  还没等我想个明白,那光亮的隧道又引导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看见这里竟然有许多士兵在训练大象!这又让我深深的疑惑起来:因为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驯养和使用战象的国家之一。在公元前17世纪的商朝,当时的中原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丛林遍布,这里栖息着大量的犀牛和大象等大型哺乳动物。而商朝人已经了一整套成熟的捕捉、驯养和使用大象的技术,他们通过火攻驱散象群来扑捉幼象,从而使大象成为了仅次于马匹的重要家畜,他们不但用大象运载物品,还使用大象耕田。而比之商人更早时期的舜帝,在济南的历山耕种的时候,传说也是大象耕地飞鸟播种,即所谓的象耕鸟耘,由此可见中原地区使用大象的历史之久远。
  而商朝人更聪明的作法是,他们把捕捉来的公象用于军事作战,给战象披挂上由犀牛皮或者硬木制成的护甲来组成象阵,成为了商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在商朝六百年的历史中,象兵在历次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商王武丁在远征羌人的战斗中就是靠着象兵的无坚不摧而大获全胜;到了商朝末期,暴君纣王更是使用由象阵和其它精锐部队组成的联军征服叛乱的东夷(今黄河下游和淮河下游地区),致使商王朝实力消耗很大。
  直到周武王率师攻打牧野的时候,纣王才仓促调遣军队应战。但由于商军久困沙场,士兵无心恋战,以至大量军人投降。加之对纣王的穷奢极欲和暴虐无道恨之入骨,与武王作战的商军前锋倒戈反攻,商王朝遂即土崩瓦解,纣王携珠宝自焚而亡。后来,随着人类的大量猎杀和气候变迁,大象从中原地区彻底消失,从此以后中国战象的发展也转移到了南方地区。
  到了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年),在当时包括越南中北部和中国广西广东一部的交州地区,刺史檀和之奉命讨伐越南中部的古国林邑。林邑王范阳迈使用了象军参战拒敌,宋军面对强大的象阵束手无策。振武将军宗悫(què)苦思冥想之下,利用百兽都惧怕狮子的本能,制作了许多狮子模型隐藏在草丛中,并设下许多陷阱。当敌方象军前来攻打的时候,宗悫命士兵推着载有假狮子的小车冲锋,让象兵吓的掉头乱窜,不少大象跌进了陷阱里面。宗悫又乘机指挥士兵万弩齐发,遂大败敌军。
  一百五十年之后的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正月,隋炀帝任命刘方为行军总管征讨林邑。隋军渡过阇黎江之后,林邑人乘坐大象从四面八方围聚而来,以图与隋军决战。刘方命令士兵用强弩射击大象,受伤后的大象纷纷返身逃跑,林邑士兵军阵被践踏冲乱。刘方乘势指挥精锐士兵进攻,林邑军队抵挡不住而顿时溃败,隋军随即发起全线总攻而大获全胜。
  史书记载的另一次著名象战是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的韶州之战。时宋太祖赵匡胤派潘美、尹崇珂、王继勋等率军南下讨伐南汉,连克富州和贺州等地,随后潘美率领大军兵临韶州(广东韶关西)城下。消息传来,南汉朝廷大为震惊。尽管贺州一役惨败,但南汉皇帝刘鋹(chǎng)认为汉军主力尚在,仍然可以决一死战。而刘鋹尤为倚重的,就是让南汉称雄岭南数十年而无敌的军队中最精锐的重甲象阵。
  南汉自立国后,为了抗衡周围的强大邻国,其统治者极力扩军备战。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不惜重金从安南、大理等国购进大量战象,同时雇佣当地少数民族教授士兵如何驾驭战象并熟练各种使用战象的战术方法。到灭亡前夕,南汉共拥有战象近千头之多,它们周身披挂着厚重的牛皮内衬铠甲,外面是加挂多层鱼鳞状的钢制甲叶,象腿、象头和象鼻子上都有相应的装甲保护。不仅如此,连象体防御能力最差的胸部和腹部都用厚达2毫米的钢甲保护起来。象牙上面也被套上长达一米半的钢制尖矛。战象的背上则是木质包裹铁甲的三层塔楼,第一层是驭手,最上面是瞭望手,中间则是四至六名弓箭手或者弓弩手。战象的四周各有一名持长短兵器的步兵,如此装备的象阵则仿佛如今日战争中的主战坦克一般,在象阵冲散敌军以后,骑兵和步兵随后展开冲锋攻击。
  当潘美率领大军兵临韶州城下之时,刘鋹急遣都统李承渥率十余万兵将列阵莲花峰(今广东曲江南),集中象兵布于阵前严阵以待。而宋军则运用了专门针对象阵的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重型三弓床弩炮和单兵强弩。这种床弩采用了多张大型复合弓组合技术以及反曲弓技术,利用多弓的合力发射箭矢。其弩身为坚实的檀木,以铁为枪膛,钢为弩机,用木棰击发。该弩有两种箭矢,一种是长约2米的重型箭镞,史书记载为“木干铁翎”,世称“一枪三剑箭”。箭头则是钢制三棱型穿甲箭。主要用于远程打击有重甲保护的目标;另一种是轻型箭镞,长度约1米,主要用于密集射击,而一座弩炮可以一次发射多枚轻型箭镞。
  与欧洲当时最先进的大型希腊弩炮400米的极限射程相比,宋代三弓床弩炮的最大射程为1600米,这已经是火炮出现前人类直射武器所能达到的极限。因此,三弓床弩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重型远程武器,对付南汉的重甲战象来说绝对是绰绰有余。于是潘美见南汉军队摆出战象,遂令劲弩集中猛射象阵,大象中箭奔逃,骑手皆尽坠落,汉军阵势大乱。宋军则乘势冲杀,遂大败南汉军队,继而攻占韶州。而此时的我,难道又从秦朝穿越了更久的时空来到了商朝?或者是又来到了数百年之后的南朝或者宋朝?我仔细想了想,这显然不是,因为眼前的这些士兵的相貌和装扮,根本不像中原地区的人们,而倒更像是外国人的模样。

  

  

  

  
  这些士兵看上去皮肤黝黑,穿着的衣服也是短袖短裤,像是生活在比较炎热的地方一样。然后我感觉自己在这里渐渐向上飘荡而去,越飞越高。我低头一看,发现他们的战象黑压压的竟然有近万头之多,而且还有数量庞大难以计数的步兵和骑兵。比较奇怪的是,我发现这个地方还有很多的佛塔,感觉这里的居民应该普遍信仰佛教才是。
  时空又是一转,我看见自己飞临到了一座山坡之上,只见七八个相貌奇怪的骑兵纵马奔驰在山谷的一条小路间,其中最前面骑兵的马上还驮着一名双手被绑的女子。这些人身材矮小而粗壮,头大脸阔,鼻宽颧高,胡须浓密,双耳上面各穿着一只兽骨做的耳环。他们头戴皮帽,身穿两边开叉的宽松长袍,肥大的皮裤在脚踝处用皮带扎紧,弓箭袋系在腰带上垂在左腿前,箭筒横吊在腰背后面,箭头向右。
  忽然,从山坡的隐蔽处闪出来三名身穿战甲的骑兵。只见他们立定战马弯弓搭箭对准山谷里的敌人射去,随即有三名敌人应声落马。还没等剩下的敌人摸清他们的来头和方向,又被他们的飞箭射毙三人。剩下的两名敌人一看不好,拼命策马狂奔而去。这三名骑兵立即兵分两路开始追赶,只见其中为首的一位在马上又放一箭,将后面一名敌人射落之后,纵马赶上最后一名敌人。而这劫持女子的敌人不愿受降,抽刀反抗,只见刀光起处,战甲骑兵三五回合就将敌人斩落于马下,遂将被缚女子解救下来。
  我正看得出神,不料背后忽然有人喊了一声“灰猫!”我回头一看,吃惊的发现潇潇竟然站在我的身后。她身着一身漂亮的白底蓝花旗袍,复古的盘发显得优雅温婉,上面插着一只漂亮的簪子,让我的心不禁为之一动。“潇潇,你怎么也在这里?”我非常开心能见到她。“你还记得吗?我曾经给你说过,在汉朝的时候,你曾经在匈奴的手里救过我的性命。”“啊?难道刚刚那就是。。。。。。”“对,这就是你阿赖耶识中的记忆,刚刚斩落匈奴的那个骑兵就是汉朝时的你。”“哦,还真有这事啊,缘分真是不可思议啊!”我心里顿时感慨万千。
  “是的,这是缘分,也是业力使然。从此以后,你我数次轮回,我都想报答你的救命之恩,但却一直没能完成心愿。到了元朝,我们本是青梅竹马的恋人,但你却在攻占元大都的战斗中身亡。民国的时候,抗战胜利后你在内战中又身负重伤,后来辗转去了台湾,而我却留在了大陆,我们就这样再次失之交臂。因此,我们一直也没能够在一起。”“原来是这样。不过,难道我生生世世都是军人吗?”“这是性格使然。”“此话怎讲?”“因为你总是富有反抗精神,如果在盛世,你愿意做一个淡泊名利的普通人。但在乱世,你则会不甘心被奴役和压迫而奋起反抗。”
  “嗯,这倒挺符合我的性格。”我点点头道,“刚刚我还看见秦国和赵国交战,之后是一些僧人被监禁以及禁佛运动,还有外国的士兵在训练大象,这些又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我也曾经在里面?”“我不知道。”“不知道?为什么?那刚刚在匈奴手里把你救下这个场景你怎么会知道呢?”“因为那是我们共同的记忆。所以,我不但能看见,也很明白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哦,原来如此,那看来要等我出定以后问问教授才有可能弄明白啊。”“对,虽然我们中阴身也能知道过去未来,但是有些只能看见,不可能全部知晓其中的因果。”“嗯,我明白了。对了潇潇,刚刚你不是说要有重要的事情告诉我吗?”
  “是的,但是。。。。。。”潇潇欲言又止。“但是什么,你倒是说呀!”“但是我又怕你接受不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接受不了?人最怕的不就是一个死吗?我生生世世做军人都是不怕死的,难道还有比死更可怕的?”我笑道。“其实,生离比死别更加可怕。”潇潇说道。“此话怎讲?”“灰猫,你知道我是中阴身,而我的业力眼下已经成熟,我就要去轮回投胎了。”“啊?真的啊?”我大吃一惊。“我为何要骗你呢?”“我一直以为你会永远陪着我的。”我顿时感觉心里十分压抑,有些呼吸困难。“哪里会有永远?世间唯独不变的,就是一切都会变。”潇潇泪眼婆娑。
  我心里一疼,随即去拉她的手,发现竟然能够真实的触摸到她,于是紧紧的拥她入怀。“潇潇,亲爱的,不要离开我,好吗?”我嗅着她青丝的芬芳,心里万般不舍。“我也舍不得离开你,但是业力是很强大的,我不得不去轮回。”“那我们就再也见不到了吗?”“不知道,也许缘分能让我们再次相遇,但到时候也不会有久别重逢的感觉,因为我们都已经忘记了这段感情。或许也有可能,我们从此就再也无缘相见了。”
  “可是你曾经说过,我救过你的命,你不是要报答吗?如果这个债没有还完的话,你怎么能就这样一走了之了呢?”我真是万般不舍。“其实,在元朝你作战身亡以后,我苦苦的等了你几十个春秋也杳无音信,这已然将那些业力抵消过半。但是我仍心有不甘,好不容易在民国又一次与你相逢,无奈还是以苦等而终。因此,我们之间的缘份基本已经了结。要不是在戈壁的山洞里我们偶然相遇,我也很快就要去轮回了。”
  “不,不!我不管那么多,我不要你走,要么我就永远也不出禅定了,就这么一直跟你在一起。”我的脾气顿时上来了。“你这是说的什么傻话呀!”潇潇怪嗔道,“纵使你不出这禅定,但我该走还是要走的,想留也留不住啊!”“怎么会这样?老天既然让我认识了你,怎么又这么折磨人,非要让你离开不行?”“因此佛家才说人生是痛苦的呀:生生世世,生生死死,爱来爱去,恨来恨去,难道这些不都是苦吗?”
  “不,潇潇!不要离开我!我不会让你走的!”我更加使劲的抱着她,心跳不住的加快,明显的感觉到她的呼吸也是起伏不定,而她的眼泪也打湿了我的肩膀。“亲爱的,不要离开我,还记得我给你写的那首诗吗?”“哪一首?你背给我听好吗?”
  “离开你无数的夜
  星空依然璀璨
  那束如火的玫瑰
  诉说着昨日的妖艳
  月光洒满周身
  晶莹的泪滑落眼前
  如果有来世
  何必今生相知相见
  寒星点点
  寂寞撩拨着谁的心弦
  无语 凝噎
  怀念 伤感。。。。。。”
  “是啊,你写的真好,如果有来世,何必今生相知相见?”潇潇抬头看着我,眼里的泪水不住的流淌着。“对啊,潇潇,既然今生我们相逢相遇了,难道就不能相爱相伴吗?”“这世上有许多感情,都是在错误的时间里遇见了正确的人;但往往也是在正确的时间里,却会遇见错误的人。这都是造化弄人啊!”“不,我不管这些,我不会屈服于命运的!我要抗争,我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些事情,纵然有极大的信心和勇气,往往也无回天之力。这是定业,极难改变。”“难道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在一起了吗?”我的心里一阵阵刺痛。“除非。。。。。。”“除非怎样?快说!”我感觉应该还有办法。“唉!其实,那也只是一场梦幻而已。”潇潇叹了口气道。“梦幻也行,只要我能跟你在一起就好,你快说!”我摇着她的肩膀问道。“除非,你能得到那颗龙心。”
  “龙心?就是白龙的龙丹吗?”我问道。“不,要用黑龙的龙心才行。”“它们有什么不同吗?”“我用神通观察,这只黑龙的来头极大,甚至隐约带着一些帝王之气,非普通龙族可以相比。因此,只有用黑龙的龙心才行。”“这畜生道里的众生,也有帝王之气?”我有些不解。“你有所不知,自古以来,有许多帝王在命终以后,仍然可以投胎做龙。盖因他们的福报过大,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善终,所以死后由于嗔心所牵,堕落畜生道为龙而继续享受福报。”
  “哦,那白龙给我说过,这黑龙来到南梦溪的黑洞之后,对它有着强烈的敌意,一直想把它从白洞里面赶出去才肯罢休呢。”“嗯,这黑龙的表现十分奇怪,纵然不说先来后到之理,单单就是同为一族,也不该没来由的互相厮杀才是。”潇潇说道。“对啊,这黑龙看上去好像知道这白洞是保存斩龙剑的地方,它赶走白龙,难道是为了要夺斩龙剑不成?”“应该不是,因为它看上去对斩龙剑十分惧怕。”“你说的也是,那看来它是为了想把这个地方给毁了,让斩龙剑没有容身之地吗?”“这倒极有可能。”
  “潇潇,那你说为什么要得到龙心才行?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这龙心,是非常强大也非常奇怪的宝物,它能游离于龙体之外。龙族之所以能大能小,能显能隐,能兴云播雨、能土遁水遁,都是得益于龙心的功能。因此说,你得到龙心之后,就能借助它经历一场奇特的生命旅程。”
  “是什么样的旅程呢?”“其实就是时空转换。”“哦,时空真能转换吗?也就是说人类真能回到过去或者跨越未来?”“是的,相对论已经提出了这种假设。”“但是那外祖母悖论又如何解释呢?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真的返回了过去,并且在其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就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么这个穿越时空的旅行者还存在不存在?如果没有,那谁回去杀的外祖母呢?如果有,那他又是怎么来的呢?”
  “嗯,你问的很好。其实就像刚刚我说的那样,一切只是一场梦幻而已。”“什么意思?”“如果一旦穿越了时空回到过去或者提前到达了未来,那也只是一个平行宇宙,而不是你现在所处的宇宙中了。”“哦,原来是这样啊!我也一直在怀疑,觉得如果人真能回到过去那不就改变了现在了吗?”“对,因此佛家说定业不可改。或者说,既成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当时你回到过去或者穿越未来的时候,其实是从当时那一刻的节点上又衍生出另外一个空间,也就是衍生出一个平行宇宙来了。”“但是好多人都不能理解或者不能相信呢!”“嗯,这就是人类最大的悲哀——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甚至对真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真是可悲可叹,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啊!”我叹了一口气道。“而这个平行宇宙,是真实存在的。它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处于同一空间,但时间体系不同,这就像在同一条铁轨上前后通过的两列火车那样;另一种是时间相同但空间体系不同,就如同立交桥上下两层通道中同时行驶的汽车一样。”
  “这个平行宇宙的概念,到底是如何提出来的呢?难道是为了解释时间旅行悖论而假设出来的吗?”“不是的,它自然有其科学的理论基础。”“愿闻其详。”我感觉自己的口气有些像砍刀。“平行宇宙的概念,是源于量子力学,也就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而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但是,它跟相对论的最大不同是:量子力学主张世界是由不确定的和随机的事件决定的。而相对论则认为,世界应该是由固定的、机械的规律统治着,任何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其实都有必然在支撑。”
  “那是不是意思就是说,量子力学认为事情是不可预测的,而相对论则相反?”“是的,可以这样理解。也就是说,牛顿的经典力学是描述宏观物体在低速状态下物理规律的理论,但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接近光速的运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是更进了一步,它囊括了宏观物体在高速和低速状态下的各种运动规律。即是说除了微观粒子,其他一切物理规律都遵循相对论;而量子力学是迄今为止,最为神秘最难以被世人理解的一种只用于研究微观粒子的物理理论,它颠覆了人们的常识,与我们熟知的世界格格不入,但又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我倒是略微知道点皮毛,这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方向,霍金是它的代表性人物,对吧?”“不错。”“那量子力学到底是哪里不可思议呢?”我很好奇的问道。“你知道双缝实验吗?”“是不是杨氏实验?高中物理学过的?”“对,这是一个很著名的实验,是1807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所进行的光的干涉实验,首次肯定了光的波动性。但是,在微观粒子领域做这个实验则出现了十分诡异的现象。”“哦,是吗?这我就没有听说了,快给我讲讲。”我催促道。
  “由于不太好理解,所以我尽量用浅显的话语给你解释清楚,用三个试验来说明这个问题。第一个是宏观弹珠试验,当我们通过单缝向屏幕发射许多弹珠的时候,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弹珠通过缝隙以后所得到的一条竖线图案;通过双缝发射,在屏幕上得到的则是两条竖线图案。这很好理解对吧?”“对,请继续。”
  “第二个是宏观水波试验:当我们通过单缝向屏幕发射水波,然后将水波的强度用光线来表示的时候,也基本上是得到一条亮线,但它的密度是从中心向周围递减的;如果通过双缝向屏幕发射水波,这时候的水波会一分为二的分别通过两个缝隙,然后进行叠加,并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条文干涉图案。如果将这个图案也用亮度表示的话,波峰和波峰叠加的地方,就是亮的。反之波峰和另一个波谷相抵消的地方,在屏幕上就是暗的。这也很容易理解对吧?”
  “对,这些高中物理都解释过,请接着讲。”“但是到了微观粒子实验的时候就大不相同了——通过单缝向屏幕发射电子,在屏幕上得到的是电子通过缝隙以后得到的一条竖线图案,这跟宏观的弹珠表现完全相同;那么通过双缝呢?也应该得到和宏观弹珠一样的双线图案才是。但实际上呢,科学家们得到的却是一个和宏观水波双缝一样的条纹干涉图案!”“这就奇怪了!怎么会这样呢?”
  “对,这非常奇怪!因此当时的科学家认为是大量的电子互相碰撞得到了条纹干涉图案。那既然如此,他们干脆一个一个的发射电子,当第一个电子到达屏幕以后再发射第二个电子,这样就能避免电子间的相互碰撞。但是实验的结果仍然一样,科学家们依然得到了条纹干涉图案!也就是说,电子同时通过了两条缝隙,并且自己跟自己产生了干涉!”“哦,我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吗?这有什么诡异的呢?”
  “诡异的在后面。对于单个发射电子出现干涉条纹,科学家们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单个电子作为一个粒子离开后变成一种潜在的波动,同时通过两个缝隙之后自己跟自己干涉,然后再像一个粒子一样打向屏幕,但是这个实验结果用现代物理学是无法解释的。于是科学家们决定用观察的方法,想看看在双缝实验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他们用一台仪器放在缝隙的旁边,以便于检测电子到底是通过了哪个缝隙?这时候最诡异的事情发生了,电子们却改变了它们的做法,在屏幕上打出了像宏观弹珠试验一样的双线图案!也就是说,这些电子仿佛知道有人在观察它们一样,所以它们就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哎呦喂,不得了啊!这不就是等于说这些电子有智慧吗?”“是的,这就是量子力学的不可思议的地方之一,当人们不去考察电子怎么通过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几率波,会出现干涉条纹;但是当人们想确定每个电子的路径的时候,干涉现象就不可思议的消失了,而变成了两条亮线!”“哎呀,我忽然想起有个词叫做‘细思极恐’啊!用在这里太合适不过了!”我感觉额头忽然冒出了冷汗,“这是不是意味着当我们去了解和观察世界的时候,世界就因为人的观察而改变了?”
  “对!你分析的很有道理。在神奇的量子微观世界里,当人们去观察和不观察量子的时候,它们的表现是不一样的!而我们这个世界,也都是由无数量子构成。那么由此也可以推论出,当我们去观察或者不观察世界的时候,它也应该是不一样的。用佛家的话来讲,这就叫做万法唯心造。”

  

  

  
  “不得了啊,看来佛家的高僧大德们早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了。也就是说,人的意识其实能影响物质,甚至意识可以决定物质的存在?”“是的。因此说,看不见的,并不表示不存在。普通人所不理解的,或者科学暂时还没法证实的事情,也不代表都是错误的。”“对,对 !真是受教了!”“因此平行宇宙的概念的提出,得益于现代量子力学的科学发现。因为科学家们意识到了每次观察量子的时候它们的状态都不相同,而宇宙也是由无数量子所组成,因此科学家推测既然每个量子都有不同的状态,那么宇宙也可能并非只有一个,而是由多个类似的宇宙,也就是有平行宇宙的存在。”
  “哦,这种假设很好啊,但光有假设是不够的,还有没有可以证明平行宇宙存在的证据?”我问道。“有!平行宇宙的假设,可以从反面解释电子双缝实验的诡异之处。”“请给我详细讲讲吧。”
  “好的,这个著名的单电子双缝实验体现了微观粒子运动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用牛顿的经典力学来看,一个电子同一时刻只能通过一条缝隙,而绝不可能同时通过两条缝隙并发生不可思议的自我干涉。但是根据量子力学,电子的运动状态是以波函数的形势存在的,意思就是说:当微观粒子处于某一个状态时,它的力学量,诸如坐标、动量、角动量和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确定的数值,而是具有一系列可能值。这个可能值以一定的概率出现,与宏观物体的力学量具有确定的数值相比较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微观粒子的运动具有不确定性和概率性,用波函数就能描述微观粒子在空间分布的概率。
  所以,若用波函数来解释,就能很好地说明电子为什么能在同一时刻既能通过这条缝隙,又能通过那条缝隙并发生干涉。但是当科学家们试图通过仪器测量电子究竟通过了哪一条缝隙时,不论做多少遍实验永远只能在其中一条缝隙处发现电子。就算是用两台仪器同时测量两个缝隙,也不会同时侦测到电子,而电子每次只能通过一条缝隙。这就是单电子双缝实验最诡异的地方——好像是科学家们的观测行为改变了电子的运动状态,仿佛电子有智能一般,这也是让科学家们大惑不解的地方。
  后来,丹麦科学家尼尔斯.波尔提出了著名的‘哥本哈根解释’。也就是说,当人们没有观测时,电子在两条缝隙位置都有存在的概率;但是一但测量开始,电子有了准确的位置,比如左边的缝隙,它在该点的概率就是1,而它在右边缝隙的概率就是0。也就是说,该电子的波函数在被测量的瞬间塌缩到了左边缝隙上。”
  “这些都比较难以理解啊!”我有些困惑的说道。“是的,所以我尝试着用浅显的语言来给你解释,你能听懂大意就好。”“嗯,请继续。”
  “这个哥本哈根解释并不十分确切和让人信服,比如这个塌缩是如何发生的?发生的确切时间是哪一刻?而且它无法解释观测者到底如何能影响电子的行为。到了1957年,一位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年轻物理学家休.埃弗雷特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982年(终年51岁)去世为止,他一直是美国国防工业部门的一名工程师和分析师。但是近来一些物理学家却认为,埃弗雷德对科学的深远贡献远远超出了他论文所涵盖的范围,因为他为解开量子力学中最久远的谜题之一提供了新的方法。”
  好多伟人在世的时候往往都默默无闻呢,真是让人惋惜啊!”“是的,但是真理的光芒是不会被永远掩盖的。由于科学家们始终对量子力学的逻辑自洽性表示不满,以薛定谔的波动方程为例,认为诸如电子这样的微观粒子会具有奇怪的‘叠加态’,这会使得它们可以同时处于两个地方。但是让科学家们不解的是,对于例如水杯、汽车等等这些由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物体,为什么就不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呢?”
  “潇潇我先打断一下,你刚刚所说的这个薛定谔,是不是还有个很有名的叫做‘薛定谔的猫’的实验?”“对!就是同一个人。这个已故的埃尔温.薛定谔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同时也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而‘薛定谔的猫’,是他本人提出来的一个著名的理想实验,就是说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的放射性物质。在一个小时以内,大约有50%的概率导致放射性物质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而剩下的50%的可能则是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
  根据经典物理学理论,盒子里面必将发生两个结果之一,而且这是已经确实发生了的,只要打开盒子看看就知道了。但是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猫到底是死是活都必须在打开盒子之后,等外部观测者测量具体情形才能知晓。换句话说,当盒子处于关闭状态时,整个系统则一直保持不确定的状态,猫既是死的也是活的。”
  “这听起来非常荒谬啊!”我有些不能理解。“是的,这就是怪异的量子力学。因此尼尔斯.玻尔有句名言:‘谁要是第一次听到量子理论时没有感到困惑,那他一定没听懂。”“我很困惑,但是也感觉没听懂呢。”我两手一摊笑道,“请你再接着给我洗洗脑吧。”
  潇潇也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这个猫的实验试图阐述宏观尺度是否也遵循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的问题。它巧妙的把微观的放射源和宏观的猫这一物体联系起来,以此证明量子力学在宏观状态下的不完备性,由此还引出了平行宇宙的说法和哲学上的争议。”
  “真是探索无止境啊!”我感慨道。“是的,波尔在哥本哈根解释中提出,我们之所以没有在宏观物体中看到叠加状态,是因为我们试图去测量这些叠加态的时候它们塌缩了。这种几率诠释的优点是只出现一个结果,这与我们观测到的结果是相符合的。但是这种解释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要求波函数突然塌缩,但是物理学中却没有一个公式能够描述这种塌缩。而且最关键的代价是:这种解释违反了薛定谔方程。”
  “我听得似懂非懂的,那你再给我解释解释,什么又叫薛定谔方程呢?”“薛定谔方程又叫做薛定谔波动方程,是他本人在1926年提出来的。这个方程说明在量子力学中,体系的状态不能用力学量的值来确定,而是要用力学量的函数,也就是波函数又称作概率符或态函数来确定。而力学量取值的概率分布如何,这个分布随时间如何变化,都可以通过求解波函数的薛定谔方程得到解答。因此说,薛定谔方程揭示了微观物理世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它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是原子物理学中处理一切非相对论问题的有力工具,其地位与牛顿方程在经典力学中的地位相当。”
  “嗯,真厉害。但是这个方程就跟科学家的名字一样听上去有些古怪啊,看来是方程如人啊,嘿嘿嘿嘿,对吧?”我笑道。
  “呵呵,这名字听上去倒是更像一个中国人呢。”潇潇继续解释道,“现在权威的说法是,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假定和基本方程,它的正确性只能靠实验来检验。它是将物质波的概念和波动方程相结合建立的二阶偏微分方程,可以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而每个微观系统都有一个相应的薛定谔方程式,通过解方程就可以得到波函数的具体形式以及对应的能量,从而了解微观系统的性质。它表明在量子力学中,粒子以概率的方式出现而没有规律。”
  “哎呀!这不就是人生无常吗?”我好像忽然明白了些什么。“对!用佛家的话来说,人生无常,就像是量子运动的无规律性。因为它实在是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不可预测;而缘聚缘散,也是量子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我刚刚所说的量子力学的不可思议的地方之一是量子仿佛有智慧和意识。还有更加不可思议的之二,也就是更加诡异的量子纠缠理论,它或许就可以解释缘分或者业力是如何不会消亡的。因此说,如果运用量子学原理就能将佛理进行完美的解释。”

  

  
  “哦?你这么一说又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啊!快请继续!”我催促道。“好的,刚刚说到了哥本哈根的解释并非完美,甚至违反了薛定谔方程。而埃弗雷德的论文却产生了革命性的看法:他认为叠加态确实也影响着我们的这个世界,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他指出量子理论中的数学说明了,当我们遇到一个具有叠加态的粒子并且说它在这里在那里的时候,叠加态也会作用在我们自己身上。也就是说,叠加态把我们分成一个看见这个粒子在这里和一个看见粒子在那里的人,这即是说叠加态把世界分成了平行宇宙。从后人的角度来看,正是埃弗雷德提出了在量子物理中一个宇宙可以分裂成并行共存的多个宇宙的伟大设想。”
  “嗯,真是伟大到难以理解啊!是不是一切伟人都是孤独的?”我说道。“对,很伟大,也很难以理解。但是平行世界的诠释有很多优点,它可以代替哥本哈根解释。埃弗雷德在其论文中指出两只猫都是真实的,一只活猫和一只死猫同时存在于不同的世界中,盒子中的放射性原子既衰变又不衰变。当我们向盒子里看时,整个世界分裂成它自己的两个版本。这两个版本在其余的各个方面都是全部相同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其中一个版本中原子衰变了,猫死了;而另一个版本中原子没有衰变,猫还活着。”
  “但是这两只猫都是真实的吗?还是一个是另一个的幻象或者镜像?”“不是幻象,它们都是真实的。而埃弗雷德在他的论文中大胆的推论认为不会发生塌缩,因为宇宙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是以薛定谔方程给出的波动力学方式运动。由此他推论,如果波函数没有塌缩的话,则必定保持了线性增加。也就是说,实验中的电子即使在观测之后仍然处在左右狭缝的叠加状态。而人的世界也是叠加的,当电子穿过双缝以后,就出现了两个叠加在一起的世界。其中一个世界里面的电子穿过了左缝,而另一个世界的电子则穿过了右缝。这样一来,波函数就无须坍塌而去随即选择左还是右。同样在一个世界里的人观察到电子穿过左缝,而另一个世界里的人们则观察到电子穿过了右缝,这两个叠加的世界将完全相互平行的演变下去。他并且指出我们看到的类似塌缩的现象只不过是因为我们本身也是量子世界的一部分,因此也处于不同的叠加态中。而量子理论为现实世界提供了它自己的解释,即宇宙分裂成了多个平行的世界。”
  “这听起来感情就像是科幻小说呀。”我感慨道。“对,因此有些肤浅的人一听到这些时空穿越或者平行宇宙的说法的时候,就会浮躁的认为是一派胡言。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科学是严谨的,是在大胆假设和勇于探索的基础上一步一步的坚实前进的,也是无数科学家将智慧的结晶凝结以后又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而证实的。”
  “对啊,当布鲁诺坚持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也就是日心说是正确的时候,不是也被教会作为‘异端’而烧死了吗?”“对,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有很多,但是这并不是最悲哀的,悲哀的是人们的嘲讽与不解。还有一位人们不太熟知的意大利天文学家采科.达斯科里,他在1327年也是被教会活活烧死的。而他的‘罪名’仅仅就是违背了圣经的教义,论证地球呈圆球状,在另一个半球上也有人类存在。”
  “嗯,因此说,‘当一个政府开始烧书的时候,后面就要烧人了’。这句名言总结的是多么好啊!看来不管是科学还是政治方面,只要不让人民说话,只要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那就说明它是极权统治,其实也就是最黑暗的反人类的制度啊!”我扼腕叹息道。“对,因此说,政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生活。你的衣食住行,你的一举一动,其实都是在政治制度管控之下,如果没有民主而只有极权,就会产生大量的奴才、麻木的群众和少数为真理献身的英雄。”
  “说的太好了!潇潇,那请你接着给我说说那量子力学诡异的第二点好吗?我真是越听越想听啊!”“好的,这诡异的第二点,听上去要比第一点更加疯狂荒谬和不可理解,这就是所谓的量子纠缠。”“嗯,快讲,快讲!”我催促道。
  “好的,要说这个问题,还要从爱因斯坦的那句名言——‘上帝不掷色子’说起。因为根据量子力学理论,这世界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概率游戏。而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是由原子和亚原子构成的,因此它们被概率性和不确定性所约束着。从本质上来看,大自然符合一种固有的概率理论,但是它严重违反直觉,大部分人会难以接受。而爱因斯坦也不相信基本的现实世界在深层次是由概率所所决定的。他不喜欢不确定的说法,因此他才说上帝不掷色子。
  但是,其他的很多物理学家并不排斥概率说,并且他们根据量子力学的方程,预测原子群和微小粒子系统的时候是令人震惊的准确。因此,人们今天所应用的许多重要发明,例如激光、晶体管、集成电路和电子工业领域,都决定于量子力学。”
  “哦,科学无国界,这都是人类集体的智慧结晶啊!”我说道。“对,波尔认为测量将改变一切,他认为在你准备测量和观察一个粒子之前,它的特征是不确定的。比如一个电子在双缝实验中,在后面测量仪器确定它的准确位置之前,它可能在任何位置,有着一系列的可能。直到也只能是在你观察的那一瞬间,才会找到它的方位。根据波尔对量子力学的阐述,当你去测量一个粒子,测量活动会使它消失在它本应该在的地方,然后出现在你找到它的地方,正是测量活动使粒子做出那样的选择。因此波尔认为现实的本质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