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回忆是完全个人化的东西,因为许多武侠网站和论坛,我还来不及熟悉,就倒掉了。
目前想起来的是以下论坛,
大侠与名探
武侠·net
九阳村
清韵网纸醉金迷论坛
侠道网
榕树下侠客山庄(武幻聊斋)
剑花社
读写网大成门
搜狐网武侠圣殿
旧雨楼
仗剑天涯
武侠版侠客社区
武侠故事论坛
……
……
暂时想到这么多
。。多爬楼梯有助于减肥❤❤~~:
http://www.douban.co
武林客栈 | 那些倒下的和没倒下的武侠论坛
1.大侠与名探
早在1999年,我就看到了《大侠与名探》的实体杂志。这是上海明日工作室进行策划,由罗立群、曹正文主编的《大侠与名探》文丛。该杂志是半本武侠,半本侦探,又有罗、曹等出版界大腕坐镇。虽然只是一半内容的武侠,但这可能是大陆最早意义上的武侠杂志,只是没有弄下来刊号,这就算是一种杂志书吧。
在网络刚刚普及的2001年,大侠与名探的网站便很醒目。那时候我上网还是电话拨号上网,网速慢得很恐怖。该网站上连载有诸英的长篇武侠、司马嘶风的《妖妻磨刀》(这名字很别致,让我记住了)等等。诸英写的那长篇的名字和内容,我早已忘记了,只记得风格很传统。作品下面是反馈讨论区,那时候上网的人都很精英,反馈意见很专业。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老老实实地在许多反馈后留言“诸英谨受教”……
最引人注目的是,2001年这个“大侠与名探”举办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新武侠征文,沧月、庹政等写手都参加了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是第八种武器(庹政) ,这是老庹的一部古龙风格的作品。沧月的的《血薇》获得了优胜奖。
可惜,大侠与名探网站不久就倒下了。两三年后,似乎又活过来一阵子,但随即又黑了。
但大侠与名探有足够的意义,特别是她轰轰烈烈地举办了第一次网络征文,关于那时候的武侠回忆,是很纯粹很温馨的。
接着补充一些网络武侠联盟的资料
那时候联盟几乎每个月就是一次活动,虽然联盟的征文不像“大侠与名探”的征文那样正规(类似有奖金、出版),但发动面更广大。
许多武侠写手都参加过武侠联盟的征文,N年后,《武侠故事》杂志刊登了时未寒的一个超短篇《惊杀局》,其实就是时未寒筒靴当年参加这次“惊”短篇命题征文的旧作……
这是第一次联盟武侠征文的获奖详情
黑水老鬼 发表于:2001-11-28 12:40 [只看该作者]武侠论坛大比武的评选总结!
终于看完全部参赛文章。
几经考虑筛选,定下三篇我认为最好的。
(排名不分先后)
九阳村剑气九州斑区参赛作品二 作者:清欢
榕树下侠客山庄参赛作品一 作者:敲字落花
天涯社区仗剑天涯参赛作品之一(上,下) kingqj
九阳村剑气九州斑区参赛作品二 作者:清欢
这篇文章成功在于对江湖人的内心世界和江湖的险诈描写的入木三分。
夕望和方邪真这两个人物在表面是好朋友,而暗里却彼此算计,可同时又因为利益而相互合作。中间的曲折是非,人性丑恶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最后对夕望思想的转变有点显得不足。
还有就是方邪真这个名字没取好,因为方邪真此人是温瑞安《杀楚》里的人物,重复的名字就不好了。该文故事完整,情节起伏,足以脱颖而出。
榕树下侠客山庄参赛作品一 作者:敲字落花
这篇的情节很是不错,体现了侠义之举,与历史相结合(虽然情节虚构),显得在内容和内涵上都要厚实些,特别是结尾更是气势十足。
“冷。
清。
三千兵马正期待着一个时代的英雄出现。 ”
这句话让我也热血沸腾。
拓万营和扫千军的对话显得有点散乱,一大段相互的短句对话,让我有眼花缭乱之感,甚至有些地方都看不出是扫千军还是拓万营说的了。这是个小BUG了。呵呵。
惊酒一名,文中有细述,扣题。情节以侠为主,所以当选。
天涯社区仗剑天涯参赛作品之一(上,下) kingqj
这篇文章是在揭露所谓的马贼其实就是官兵假扮的来打家劫舍,鱼肉白姓的令人发指的行径。
主人公是个隐性埋名乡间做农民的练武之人,当他的家园被侵害时,当他的妻儿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他挺身而出,暗杀这些的马贼。却发现原来这些马贼就是官兵!
情节上的惊很好的扣住了主题。整篇文章给我一种很朴实的感觉,但却很有深度。
对老全这个人物的塑造也相当成功。心理描写也很细腻。
就是最后他老婆居然也是个高手,并在危难之时出手救了他显得有点突然。
不过却不影响整篇文章,该作品立意很好,情节简单却以小见大。从一个小人物的经历和感受反映出当时整个社会,国家的腐败。所以,当选!
还有其他一些很不错的文章,在这老鬼也一一推荐给大家!
腾讯武侠参赛帖中以独孤残的最好。
腾讯武侠小说参赛帖(一)--( 作者:晓风夕云 )
这篇可惜在故事情节发展太过突然,反而有多处破绽。在人物描写上也有不足。
腾讯武侠小说参赛帖(二)---(作者:独孤残 )
该篇有致命之处,就是那个菜刀只十八岁,而且不离钟岳,他又哪来的时间去操纵一个规模庞大的惊盟呢?
腾讯武侠小说参赛帖(三)---(作者:夜公子)
夜公子的这篇是借固定的绝境中来反应人性,不过类似的题材在电影,电视中有很多了。
搜狐参赛帖一(作者:血魔)
这篇也是不错的。作者是想从另一角度来阐述民族的观念和理解。
开篇非常精彩,可惜就是后面的情节略显了草。鞠嘉这个人物在上半篇里是成功的,可惜到下了下半篇却很失败,从前面看来应该是个深谋远虑的族长,可到下篇里让人更多感到的是他的无能。他对当时强大的满清政府的态度应该是个错误,不符合事实,这应该也是作者刻画人物上的不足之处。
搜狐参赛帖三 (作者:李三)
这篇似乎不是很属于武侠了,故事完整,文笔也很不错。
只是有一点不足,就是蓝和田出现是居然是从天空中飞来的,呵呵夸张了一点。
还有一个最大的不足,蓝和田和玉儿是同一人,但一个是威猛高大的男性,另一个则是朱唇皓齿,美艳绝伦的少女,周宣王难道是瞎子不成?我想仍你易容术再高,也难搞定的。
剑花社参赛作品《惊-惊魂枪》 作者:秦朝
这篇也是以描写人性入手,中间的阴差阳错,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局面,另人叹息。
不足的就是整篇文章为了体现那种阴差阳错的震撼感而显得有些刻意了,情节上有所不自然。
剑花社参赛作品1(《惊!》作者:幽悠书吧主人)
这篇作品,文笔不错,前面是古龙的手法,而后面的武戏部分则是温派风格,不过显得过于游戏了。最后电影镜头似的描写,把情节搞得凌乱了,而且对于姚东照这个人物的描写有欠缺的地方。
九阳今古传奇斑区参赛作品之三 (作者:九能带刀)
这篇文章则是讲述了一个有正义之心的男儿由于被所处的环境逐步腐化的过程。
很有深度。也充满了讥讽。
九阳今古传奇斑区参赛作品之二 (作者:风行水上 )
这篇没有在写一个武侠故事,而是谈了谈自己对这次比武和对武侠的一些观点看法,也值得大家去好好读一读。
晶合后院有间草堂版参赛贴3 (作者:圣者晨雷)
这篇有新意。正如作者本人说的:
“想表达的是普通人与弱势群体的力量——这种力量往
往被我们所忽视。正因为此,在文章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陆坦、林无病、周朗,形象上代表了 三类人,我没有突出其中哪一个,陆坦是普通人,林无病是被误解者,周朗则是为国为民的大 侠大人物,可是最后完成刺秦任务的,只是普通人罢了,正如历史,群众书写了历史,英雄则得到了历史。”
我很同意上面的这段话。尤其是最后一句。
冷香小筑参赛帖 《惊(外篇)》 作者:雨醉京侠采凡花
这篇在意境的烘托上处理的不错,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杀手也不例外。
不过也有不足,就是文中的杀手剑的职责是射穿目标的胸膛。他的连弩也永远瞄准目标的胸膛,因为他是副弩,他没有看暗杀目标的脸的资格。 也没法看到暗杀目标的脸。
一开始看到这觉得很不可思意。也很不合理,到了最后才知道原来是为后面的情节做的伏笔,不过却依然有些破绽。他们杀手是暗伏在树上,房顶的,又如何能不看到目标的整个人呢?
或者可以解释说,他们这个组织很严格,严禁杀手管不该管的事。但总是有点不舒服的感觉。呵呵。
网易北武参赛贴(一)(作者:飞去来)
这篇也是我一开始重点考虑的作品之一,此文借历史的重复,人物个性的重复,可是由于阅历的改变和以往的经验教训,却是完全不同的结果。特别是最后李八所杀的韩彬竟然是自己的亲儿,更是让人一惊。可谓是篇佳作。
网易北武参赛贴——梳头和尚(上,下)
这篇情节不错,一波三折,但终觉得雪如霜是由万花门的‘空心病毒’唐甜甜易容假扮的是个BUG。亲父难道还看不出亲生女儿已非其人吗?何况他那么疼爱自己的女儿。
另外“飞头”一说有新意。还有这篇文章的名字似乎没取好。
网易上武参赛贴(2)( 作者:大梦方觉 )
这篇文章的布局结构则完全是温派风格了。文笔也不错。
只是在情节处理上有所不足,有些必须交代的事情或者伏笔都缺了,显得有些急躁。
古龙派参赛帖(1)--( 作者:卓少)
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应该是民国时期,全文连贯流畅,情节也很不错,人物描写较细腻。只是最后结尾似乎有些不明不白,如果在前面能有情节伏笔添加,故事就完整了。
山庄参赛贴(2)( 作者:萧雨楼 )
这篇文章的文笔确实非凡,只是可惜在情节上有很大的不足。
象那个诗叟感觉不是白痴,就是摆设。
给人暗杀不成,依然象个没事的人理也不理暗杀他的人。实在是不合理之极。
对于惊?是惊!的哥哥一说突然就从文中蹦出,显得也很造作。如果在前面隐约下个伏笔就好多了。还有为什么要杀主人公的组织要杀主人公?这也没交代,似乎在为了这个《惊》而做的刻意迎合。
最后,“我”是个聋子有所立意。
山庄参赛贴(3)(作者: 相信意外)
这篇也是温派风格。文笔和情节都不错,胡狂歌和万古愁二人显得过于呆笨了点,被一女子玩弄于股掌。如果能在情节中加点别的因素会更好些。
玄一天下参赛帖(1)《惊——弯刀神捕》(晚风过长街 )
这篇文章要表现的比较有新意,迎合了现在社会一直都在谈论的反腐倡廉的主题。
不过可惜写作背景是在古代。象文中这段“五天后,赤县官员偷工减料修建堤坝、监守自盗朝廷官银的丑闻震惊天下,朝野上下,掀起一阵倡廉反腐的呼声。 ”
呵呵似乎不大可能吧。
玄一天下参赛帖(3)《惊!》(作者:谁共从容 )
这篇文章也是我预选的文章之一,全文是古龙的风格。情节的描写和人物个性的刻画都有古龙的风格。写作的角度又有点类似温瑞安。是很不错的一篇。
中国书生参赛贴[二]——( 作者:任一飞 )
这篇故事完整,虽然是短篇,但从中却可看到作者驾驭长篇的功底。最后的结尾不错。
中国书生参赛贴[三]——( 作者:醉卧东风 )
这是此次大赛唯一的一篇诗歌形式的武侠。很有些新意。也值得好好的去品味一番。
西祠胡同武侠大说参赛帖(1)作者:半根烟(正)
这篇文章也是温派风格的,文笔和情节都有独到之处,由于是我是大说的版主,也就不是自夸了。是否佳作,大家读来就知。
西祠胡同武侠大说参赛帖(2) 作者:僧
该文也是温派风格,这次大赛温派风格的作品很多。此文也是从人性着笔,写江湖人之间的猜疑和兄弟朋友间的不信任。一个大帮派由于相互猜疑而分崩离析,可是偏骗奸细却因为昏迷了没出手,醒来时才发现自己要对付的那帮人因为自相残杀而完蛋了,有讽刺的意味,就是可惜情节显得粗糙了,对人物的心理上的描写要再多加笔墨会很出彩。
这里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明:
“其实我也希望能用这种完全不出现打斗场面甚至是人物姓名的写作办法来点新意,而且我还希望通过看着没什么意思的叙述来让读者自己想象其中心理战和各种作用在两派之间的非杀伤性战斗过程。”
以上这些都是此次大赛中比较好的作品。所说的也是我的个人意见。
我在评选之时也是很为难,总的来说我是从几个方面来定位的。
一,要体现侠义的主题。
二,文笔和情节突出,人物刻画要好。
三,要符合惊的题目。
关于我所选的三篇文章的评论稍后几日我再赶出来。
因为最近工作忙的要死,晚上只有大概一小时的使用电脑的时间。
这次比武的文章普遍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情节上都有不足的地方。
都缺少了些深度和厚重之感。当然这也是我的缺点。
所以我们以后的创作还要不断的修行,不断的取长补短。
这次的比武是成功的,大家可以相互切磋,也同时吸取他人写作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
武侠,武侠重在侠,辅在武,少了侠的武侠就等于没了精神灵魂,少了武的武侠就等于断了手脚。也许有片面之处,呵打个比喻。
这次的作品大都是从人性和情节的意外着手,也许和命题《惊!》有关吧,这个命题是我取的,正如许多朋友所说,这个命题也有很不足的地方。
限制了大家的发挥。不过这次活动的目的也是让所有热爱武侠的同道侠友们一起来为武侠的兴旺做点事!
我们做了!所以我们是成功的!
但这只是一小步,以后我们依然要继续努力,欢呼吧!武侠!!!
继续
说实话,这个论坛存在于我的印象中,也许是叫“武侠世界”,版主或者社长姓萧?
因为我是在2001年前后上网的,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应该有这么一个网站,可惜我忘了它的名字!
搜索后只发现了下面这么一句话:
“古飞扬便在2001年4月左右建立了论坛,就是我们的老论坛——“江湖·武侠·net·论坛”!开始了论坛运作的历史!”
可惜,我对此的记忆相当的模糊。
3.九阳村
九阳村的名气确实很大,也很早。
九阳村的出名,主要在于她与大陆新武侠的兴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2002年左右吧,今古传奇武侠版杂志社把九阳村设为其杂志互动论坛。
那时候武侠版方兴未艾,虽然还是月刊,但由于是八十年代以来,大陆第一个武侠的原创阵地——这个阵地不同于网络,是有偿的,所以聚集了大批的读者。其人气的体现,就是在热热闹闹的九阳村论坛上。
九阳村网站给杂志起到了很好的互动作用,每一期之后,都有全期或单个文章的评论。我的感觉是,那时候的九阳村论坛当然有不少读者,但其常客,可能有六成左右,是武侠创作的爱好者。因为他们的评论文章,都很地道,眼光也很“毒”。
除了评刊,更热闹的是这些网友激情澎湃地写出了一系列关于大陆武侠发展前景的各种建议。记得方白羽就在九阳村发表了“武侠的出路在这里”(大致是此名)的设想性文章。
之所以有这样的热情,我想,很可能是因为这些网友大多是七零后或者八零后,都是读着金古的武侠长大的。这一代的人,其实是武侠最忠实的读者,他们热爱金庸古龙,也鼎力支持大陆武侠原创。
相较之下,六零后的读者只认金古乃至云中岳司马翎等老牌名家,基本拒绝大陆武侠原创;而八零末乃至九零后,则对武侠整体性记忆模糊了。
就在这个九阳村,开始了第一次热闹的笔战。
笔战双方都是当时武侠版的主力作者,连载了《乱世英雄传》的小椴和连载了《剑啸西风》的展飞,在九阳村真刀真枪地论战起来了。当时吸引了大批的人来观战和助拳,颇为热闹。时间隔得太久,早忘了这两位为何事吵架了,只记得小椴的骂仗文章更加犀利……
九阳村网站也发表各种原创,同时也有古龙、金庸、温瑞安等名家的别院。
不过最热闹的还是武侠版的互动论坛吧,这也是九阳村吸引人气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在武侠版建立了自己的专门论坛侠客社区之后,九阳村的人气就迅速低落了。
其后不久,在大陆网站第一次倒闭潮中,九阳村曾倒下了一段时间。
后来,九阳村又顽强地重生了一次。所以熟悉九阳村的网友其实分为两批的……
可惜,作为武侠网站的九阳村,重生后还是能没有挺多久。随着武侠风潮在网络上的衰颓,曾经聚集最多武侠人气的九阳村,居然最先倒下了。
不过,九阳村那两年的红火,给无数武侠爱好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至今还有许多人对九阳村充满美好回忆。
其实,我们回忆的不只是一个武侠网站,更多的是,当年聚着自己青春梦想的那一段青葱岁月吧。
九阳村词条
很遗憾,只有现实版的“黑龙江省桦川县东河乡政府所在地”的词条,没有作为武侠网站的词条。
记得九阳村当年有一批很有水平的版主啊,应该给九阳村建立一个词条的。
旧雨楼,记忆中第一次看大唐双龙的地方,好久了的说。 (陈11点)
关于旧雨楼,确实很多颇有见地颇有水平的帖子。
旧雨楼,记忆中第一次看大唐双龙的地方,好久了的说。 (陈11点)
关于港台老武侠和当前的新武侠,我的观点是,除去金古少数的大师,其他的诸葛卧龙司马云中等人的水平很容易超过的,
一来诸葛卧龙等人都是五、六十年前的作品了,在小说技法、小说结构、人物塑造上来看,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二来,这些老大师们虽然各有奇技,但其写作的时候,往往是一支笔同时写五六个小说,而且边写边载,以如此信马由缰的态度去写作,我不认为会出多高水平的作品。
另外,我认为一种类型文学要发展的话,首先就是要有一批有活力的新作者源源不断地成长起来,日本推理文学为何至今长盛不衰,一是因为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等老名家,二来更是因为当今的东野圭吾、京极等大批新的大师不断推陈出新,假如日本推理迷们,今天只是津津乐道于八十年前的江户川乱步的作品,只认其为正宗,那日本推理也不会发展到今日的程度。
这也是我对旧雨楼感到遗憾的地方~~
4.清韵网纸醉金迷论坛
清韵也是几年前很著名的原创网站。
其纸醉金迷论坛,是武侠原创及评论的综合论坛。
清韵,网如其名,韵清致远,比较偏文艺化。清韵给人的感觉,不是一个草根化的网站,因为在上面开设个人专栏,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需要作者拿出有份量的作品去申请,如果不够格的话,将不会允许开设专栏。
清韵在武侠文学上的成效是出了一批风格明显的原创作者,较有名的是凤歌、沧月等人,号称“匪帮”,这些人是清韵网最早的作者,后来也大多成为了今古传奇武侠版的主力作者。
可以说,清韵网是大陆武侠原创的重要基地之一。
纸醉金迷上,也有一些关注大陆武侠原创的有价值的帖子。韦一笑等人写的武侠评论,很有水平。
至今记得,纸醉金迷 那个古旧的淡黄色网页,帖子的形式也很老旧,但内容颇多精彩。也许因为清韵的定位太高,有些曲高和寡,新手到了那里,大多不爱发言。所以显得很幽静。
2006年开始,许多武侠论坛倒下了,吸引一些有话没地方说的网友去了纸醉金迷,记得那里有过几次论战。但那热闹也很短暂,因为没多久,清韵也完了。
大概在08年还是09年,清韵短暂地复苏过一次,随即又永久地倒下了。
很遗憾,这个曲高和寡的网站很早成立了,但走的路线比较精英化,关键是没有产生利润,最终潇洒地来,潇洒地去。
5.侠道网
侠道网最初的东家据说是这三位:曹雯、飞熊、沧浪客!
三人都颇有名头。
飞熊和沧浪客是九十年代的大陆武侠作者,曹霁则是武侠评论者和导演,三人同龄,都是60年代的,且为好友。
搜索百度百科,沧浪客,1985年加入云南省作家协会。1990年辞去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之职,开始以沧浪客为笔名创作武侠小说。1995年以《一剑平江湖》与金庸、梁羽生、温瑞安、于东楼、周郎、独孤残红和魏琦共八人同获“首届中华武侠文学创作大奖”。1996年开始从事影视创作,有《金玉观世音》、《走入佛门》等数十部(集)作品面世。迄今已出版作品六百余万字。1990年出版的《一剑平江湖》可以看作是大陆新派武侠第一部作品,现在看来虽然是模仿痕迹非常明显的拙劣之作,但是在当年金古垄断市场的局面下,他的作品打破大陆没有原创武侠的状况,很快赢得读者喜爱,取得异常的市场成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带动了20世纪90年代大陆武侠创作的一度兴旺,出现了西门欢、楚天骄等大陆武侠作家。
飞熊,无百科介绍,但有飞熊武侠作品集(全十五册) 图书编号:1702156,出版社:延边人民出版社 ,也是九十年代的大陆早期武侠出版物,观其风格,似乎倾向于古龙。
曹霁,除了一个导演名头,还是著名的金庸作品评论家陈墨教授的学生。2000年的时候,武侠版办首次笔会,曹霁到会,和《以待天倾》的作者马舸一见如故,二人在屋内秉烛夜话,话题自然是离不开武侠。当时一位老作者独孤残红也赶来凑热闹。独孤残红老先生是大陆早期武侠作者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销魂一指令》系列。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大陆做武侠书出版的,还都是个体书商。据独孤残红老先生说,当时他在旅馆爬格子赶稿,书商就用大麻袋盛着钱(稿费),在一旁恭候他完稿,那时候大陆的武侠就这么火。和曹霁、马舸聊天的时候,独孤先生觉得短聊不过瘾,干脆把被褥抱到他们屋内,打地铺聊武侠,一聊就是一整夜。三人曾对赶来凑热闹的当时武侠版编辑颜铭(后来《新武侠》的创办者之一)笑言:“你这家伙,平生干的最好一件事,就是让我们三个认识!”
曹雯、飞熊、沧浪客、马舸,他们都是六十年代生人了,那个年代的人对武侠是两极分化,或者不闻不问,或者如曹霁马舸他们这样,如痴如醉,对武侠的热情度超高。
后来曹雯、飞熊、沧浪客就出资建了侠道网,首页做得很是学究气。当时其论坛也很平和,后来《新武侠》和《武侠故事》的杂志论坛也曾经短期寄居于侠道。侠道论坛的立场比较中肯温和,言辞激烈打嘴仗的现象几乎没有,属于武侠爱好者温和谈心的地方。
不过遗憾的是,侠道网是个实实在在的小众论坛,里面的人气极淡,只如同是个一小撮武侠痴迷者的研究会,来来去去都是这十来个人发帖而已。
大概在2006年以后,人气愈渐稀薄,那时候已经是大陆武侠由盛转衰的时候了。再后来,随着《新武侠》杂志的倒下,侠道网也就跟着歇菜了。
记得侠道网建立之初,有个重奖征稿,说得上是雷声大、雨点小……
说起来曹霁办武侠杂志的时候,他的老友——最早的大陆武侠作者、也是侠道网的出资人之一沧浪客和飞熊,却都已跳出武侠创作界了。
也许他们写过武侠,对武侠的衰弱走势,看得更清楚。
6.榕树下侠客山庄(武幻聊斋)
当年榕树下是个大型综合类文学站,几乎是国内排名第一的大站了吧,当时号称是“全球最大的的原创文学作品稿件库”,风光一时无两。榕树下的状元阁内吸纳了一大批有才华的网络红人写手。很可惜的是,榕树下没有形成正常的创利机制,经历了中国网络的火与冰后,终于无奈地消沉了。
侠客山庄貌似由两个小论坛合并而成,是君天和楚惜刀在榕树下合办的一个武侠论坛。君天和楚惜刀都是上海的武侠爱好者,也属于最早的那批武侠写手,均有作品出版。
侠客山庄对应的是榕树下的“武幻聊斋”板块,这是一个半自由的网络发表平台,因为上传的作品,都需要板块的编辑进行审定,合格的才能发。方谢晓等一批编辑,自身就是很有水平的写手,对稿件的把关还是很严格的。对武侠稿件审定把关,这一方面说明了榕树下的严谨,一方面也说明了那时候武侠稿件还是很多的,武侠爱好者的踊跃和热情远胜如今了。
“武幻聊斋”板块比较宽泛,最早是武侠,同时容纳玄幻、聊斋类别的稿子。几乎所有大陆武侠的知名写手,都在“武幻聊斋”板块或其前身板块上发表过文章。
榕树下侠客山庄(“武幻聊斋”)是最早的武侠论坛之一,人气起起伏伏,一直坚持了许久,最终随着榕树下的坍塌而无奈地潦倒了。
剑花社和搜狐网武侠圣殿是最早的那批武侠网站了,这从本帖开头的2001年网络武侠联盟贴中可见。
剑花社是东方佳木为社长。搜狐的武侠圣殿,一直是方谢晓在那里主持。老高的作品有,出版的长篇《寂寞江湖无归春》、《龙战三千里》等;方谢晓的武侠曾在《武侠版》上发表过,还曾在《佛山文艺》连载过武侠系列,并出版《道三慕四》简繁体。二人都是武侠的行家里手,主持武侠论坛自然风生水起。
两个网站都曾经举办过一系列的活动,当年的文采风流,也多被雨打风吹去也。
大成门是一个写手自发的组织,大概是在2004年左右吧,由一批写手酝酿发起的。
第一任门主是阿兴;第二任门主是区野鹤和华花生;
先后在读写网、中国教育网、故事在线、榕树下、西祠武侠、大明中文、温泉等网站开设了分社。
网络上搜索到了有关大成门的两则消息,摘录如下:
一则是阿兴写的某次感言:
“……我几乎不记得了,差点忘记了这个日子,2004年5月16日,大成门诞生在几个喜欢武侠而又志同道合的朋友手里。就好象“2002年的那一场雪”一样,凄美而冷清,没有鞭炮,没有喝彩,没有请客。几个朋友在一起发了几篇帖子,然后这个集体就成立了。
开始的时候,只有五个人,庹政、阿兴、白云、温忠、华发生,就这几个人,开始了那漫长而艰难的建设与守侯。庹老在一开的时候并不常来,常来的只有白云、温忠、阿华与我。于是每个人都在网上给自己的朋友发信,邀请他们参加这个社团,过了半个多月吧,盛颜、龙辰、谢绝假话、山鬼、小寒星、宇文萧翔、龙展侠、朱近墨便都来了,然后白衣、老区、午夜、日见、傅尘瑶、张闻笙、骆加、王十二、萧寒、梦绯桐等这些名家也来了。”
二是其成员、写手日见的访谈,摘录其中关于大成门的如下:
“大成门是一群热爱武侠的朋友自发组织起来的文学团体,算是网络作协吧,门里集中了传统媒体(杂志和实体书)、网络上优秀的武侠写手。我们的宗旨是创造大陆最好武侠作品。当然,复兴没落的武侠文化就是我们的发展思想。写武侠的朋友都比较执着和坚忍,现在的出版业面向新兴文体(玄幻和仙侠),写武侠注定会受到冷落,但是我们要告诉大家,还有一群优秀的写手在默默从事着武侠创作,在守侯着武侠这片蓝天,如果注定到寂寞的话,我们用我们的笔,我的思想去唤醒人们逝去的武侠情怀。
(大成门)在出版方面,由于现在大陆的武侠写手“金(金庸)、古(古龙)”派居多,而出版社只要黄易流作品,所以部分写手(包括我)的创作方向必定向黄易流或流行的玄幻和仙侠转变,所以我们组织一些写手转变写作方向和风格,写那些适应市场的小说,加之联系了台湾几家著名的出版社,由自由投稿和门里组织投稿两个方向进攻实体书市场,出版大量实体书小说。另一方面,部分不愿意转变写作风格的写手则专注武侠杂志和报纸,2位现任门主(区野鹤和华花生)和前任门主(阿兴)在这方面做了大了大量工作,招揽了众多杂志的编辑来大成门常驻,在杂志和报纸亦取得良好成绩。
附:1、社团成员出版作品:《武林谣言》(朱近墨)、《第八种武器》(庹政)、《少年乔峰》(宋别离)、《异域封神传》(日见)、《龙战三千里》(高拙音)、《阴阳天魔传》(阿兴)。
社团成员发表作品:午夜飞行《卖刀》(《武侠版》)、庹政《秋寒江南》(《武侠版》)、《鹰扬藏北》(《新武侠》)《菊杀》(《新武侠》)、龙辰:《睡狮九一八》,《苍天翰海》,《江山一局棋》 ,其中《睡狮》获今古首届大学生征文比赛三等奖。《武侠版》) 庹政:《雪拥辽西》《马跃关东》《黑下灯》 (《武侠版》)盛颜:《连城脆》(《武侠版》) 白衣:《洞仙歌》(《今古传奇。奇幻》),《剑胆琴心》(上海故事)。 区野鹤《杀丹》(故事世界2003年24期)、《黑杀手》、《关大先生的剑》(今古传奇·武侠版) 、《烟花飞过江南》(新武侠)、《白玉雕蟾》(上海故事)、《白衣如霜》、《人在天涯》(中华传奇·大武侠)。”
很遗憾的是,武侠属于文学创作的一种,文学创作大多是很个人化的东西,跟团体的关系不大;而大成门又是很松散的组织。她甚至不象九州、洛书那样,有自己的设定。
虽然阿兴在《大成门建团宗旨 》中曾畅想了许多明亮的远景,但畅想终归是畅想。在一没有资金支持,二没有网络平台(大成门一直没有具体的网络阵地,读写网大概是大成门论坛待得最久的一处吧)的情况下,终于渐渐地偃旗息鼓。
虽然大成门成员中的许多写手依旧活跃,甚至越来越知名,但曾经的这个大成门,却早已无人提起了。
直到现在(甚至将来),这种类似的写手组织还在依次出现,其聚合与离散、消逝都无所谓,只不过是当年有热血的朋友一次追梦罢了。
在2004年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几个热血的朋友,组成过这样的一个有过淡淡的热闹的大成门。那时候,武侠虽然已见式微,但还有微薄的火光吧,有那么多的朋友曾经加入,也说明那时候写武侠的朋友还是很多的……
旧雨楼
旧雨楼,楼如其名,是很悠久的一家武侠网站了。在2000年左右、甚至更早,就存在了吧。
旧雨楼是一家综合的武侠网站,在这里面看武侠小说很方便,许多老的武侠名家,我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都分门别类。
其论坛也别具特色,里面有很多对港台武侠的典故名篇,甚至还有叶洪升等腕儿级的人物坐镇一方,还有云中岳等名家宿耆的专业文章,一时使旧雨楼颇有雄霸一方的气度。
后来,旧雨楼曾经倒过几次,都是在人气最旺的时候,但后来都顽强的崛起。
只是,说起旧雨楼,总觉得有许多遗憾:
因为旧雨楼甚至曾经是大陆武侠数一数二的网站,可惜没有与时俱进,在运作和视点上,一直拘于八十年代前的港台武侠,对2000年后兴起的大陆新武侠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从2001年的网络武侠联盟名单中就可以看出,那里没有旧雨楼。因为,在旧雨楼内盘踞的,都是港台老武侠的真正的读者,如同清韵论坛那样的武侠写手并不多。
随着旧雨楼的港台武侠老读者渐渐年长,慢慢地在生活压力的消磨下,渐渐退出了论坛,旧雨楼便没有更多的新生人气补充进来。
旧雨楼颇有几分港台武侠博物馆的性质,而且是唯一的一家当得起“武侠博物馆”称号的网站了吧。
从2000年的那次武侠联盟可见,仗剑天涯也是最早的武侠论坛之一了。
“最后的浪人”发的两个贴《说说陈孤雁——丐帮的一场暗战》、《杨逍的半未遂阴谋——明教的一场暗战》,掀起了天涯的考据风,天涯网友们从中得到了灵感,以“怀疑一切、推翻一切”的精神详细考据郭靖、杨过、乔峰、张三丰等经典人物,推出一个又一个恶搞的结论。
茅十七发的武林外史系列贴,《大侠是怎样嘘嘘的》、《大侠是怎样洗澡的》等等,则直接开创了仗剑天涯的恶搞风——以恶搞的口吻调侃经典武侠中的一切人物。
仗剑天涯最经典的时期是在 2006年以后吧,因为那时候许多武侠论坛都倒下了,仗剑就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来了。特别是仗剑是在天涯这个比较大的平台上。所以当年的武侠版主编冯知明发帖《九问武侠文学可否代表民族文学》,只能选择在仗剑首发。甚至武侠元老级人物萧逸先生在大陆推出简体版作品集,为其出版造势的访谈,也是放在了仗剑。
现在的仗剑已经过了其巅峰期了。
现在的仗剑,大多是流行关公战秦琼和排行榜以及各种恶搞,恶搞带给人戏虐的大笑,可惜强硬的大笑之后,不会留下什么,仗剑的困境,其实也是武侠的缩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