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久等,我回来了~
讲讲京城富人圈里的奇闻鬼事
记得当时我们坐在当时挺有名的 * * 茶庄,小展父亲钦点的私人包厢,就坐着我们一老一少两人。小展不在,显然是小展父亲没安排叫他来。小展父亲第一次这样认真问我,“你……对自己将来实习去哪一家公司有考虑过吗?” 我当时有点茫然,只是摇头。他略一沉吟,说,“不如我来安排一下吧。” 我其实从没想过这事会由一个外人来插手,而且还是我一位朋友的父亲。始料未及,所以只好沉默在那里,也不知该怎么回应对方的好意。
正在低头斟酌言语的时候,小展父亲一面看我的神情,一面补充解释说,“这只是实习,又不是谁要包办你的工作,你也不用太有压力。锻炼一下,对你毕业后将来进职场也有好处。而且安排你去的地方,肯定会有人好好带你,好好教你……” 我想了想,这话也在理。这阶段比较敏感,又在和家人闹矛盾,有其他长辈指点一下也是好事,我就点了头。
于是所谓关于我的“事情”,这在见面的前三分钟就谈妥了。而服务员把茶和点心、水果也才刚摆齐了端上来。于是我们便聊起了小展。小展的父亲开始娓娓道来,讲起一些小展都从没和我提过的事情。他说,年轻时他总是公务在身,很忙。而他这一对儿女也就多亏了他夫人平日里的照顾。他夫人年轻的时候也分配到南方某地(这里我忘记了是支援还是下乡什么的,记得模糊不清了)长居了几年,那时候她带上了一对小儿女。两个孩子就跟着他夫人生活了一段时间。以至于后来根据上级调令回京的时候,两个孩子怯生生地还躲在夫人身后,不敢叫他爸爸。长期的两地分离,导致了不亲近。
那时候说到这里,小展父亲还时不时叹口气。声音里充满了遗憾。他说,小展姐姐是比较活泼的性格,很快就在京城的新环境里打成一片,适应了新家。但小展却没有他姐姐表现出来的那么活泼。家人团聚了以后,小展父亲在单位依然很忙碌。每每在国事与家事之间来回周旋。他说,回家了,有时依然还在某种状态里,一脸的威仪。在外被人恭敬惯了的人,回家没有调整好的话,也会不自觉流露出高高在上的姿态。他有时候说起白天的事件,给夫人讲一讲自己白天不便发表的看法,恼火就会有恼火的表现,严厉就会有严厉的说法。一句句掷地有声。小展姐姐会默默地听,默默地记住,默默地学,偶尔发问。但小展从来都是沉默。他对儿子有着更高的期望,所以对小展某些方面要求会更高,所以呼喝地口气似乎更加严厉。而小展却总是越来越远地姿态,冷冷地,淡淡地,什么都不说。偶尔小展父亲大声一点,他还有些害怕。或许他没有更多体现出父亲慈祥地一面,倒像是在外做多了领导,回家依旧是儿女们的领导。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因为儿女们依然不亲近他。
正在低头斟酌言语的时候,小展父亲一面看我的神情,一面补充解释说,“这只是实习,又不是谁要包办你的工作,你也不用太有压力。锻炼一下,对你毕业后将来进职场也有好处。而且安排你去的地方,肯定会有人好好带你,好好教你……” 我想了想,这话也在理。这阶段比较敏感,又在和家人闹矛盾,有其他长辈指点一下也是好事,我就点了头。
于是所谓关于我的“事情”,这在见面的前三分钟就谈妥了。而服务员把茶和点心、水果也才刚摆齐了端上来。于是我们便聊起了小展。小展的父亲开始娓娓道来,讲起一些小展都从没和我提过的事情。他说,年轻时他总是公务在身,很忙。而他这一对儿女也就多亏了他夫人平日里的照顾。他夫人年轻的时候也分配到南方某地(这里我忘记了是支援还是下乡什么的,记得模糊不清了)长居了几年,那时候她带上了一对小儿女。两个孩子就跟着他夫人生活了一段时间。以至于后来根据上级调令回京的时候,两个孩子怯生生地还躲在夫人身后,不敢叫他爸爸。长期的两地分离,导致了不亲近。
那时候说到这里,小展父亲还时不时叹口气。声音里充满了遗憾。他说,小展姐姐是比较活泼的性格,很快就在京城的新环境里打成一片,适应了新家。但小展却没有他姐姐表现出来的那么活泼。家人团聚了以后,小展父亲在单位依然很忙碌。每每在国事与家事之间来回周旋。他说,回家了,有时依然还在某种状态里,一脸的威仪。在外被人恭敬惯了的人,回家没有调整好的话,也会不自觉流露出高高在上的姿态。他有时候说起白天的事件,给夫人讲一讲自己白天不便发表的看法,恼火就会有恼火的表现,严厉就会有严厉的说法。一句句掷地有声。小展姐姐会默默地听,默默地记住,默默地学,偶尔发问。但小展从来都是沉默。他对儿子有着更高的期望,所以对小展某些方面要求会更高,所以呼喝地口气似乎更加严厉。而小展却总是越来越远地姿态,冷冷地,淡淡地,什么都不说。偶尔小展父亲大声一点,他还有些害怕。或许他没有更多体现出父亲慈祥地一面,倒像是在外做多了领导,回家依旧是儿女们的领导。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因为儿女们依然不亲近他。
他说,小展的性格后来越来越孤僻。而他也曾因为自己儿子这种软柔柔的性格感到搓火,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儿子少了些许男人该有的霸气,他一提起来就非常恼火。而这位父亲越是在家里说一不二,在外越是一呼百应、众星捧月,儿子似乎在家里就越显得柔弱。小展的说话声音也越来越小,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非常孤僻。他回应父亲问话时,也从不敢正脸看自己的父亲。每天基本三四句话,进门一句“我回来了”,饭后一句“我饱了”,洗漱后一句“我睡了”,便再无他言。小展姐姐后来偶尔表现不错,后期还曾出任世界前几大名校之一的某集团驻华首席执行官,他向来会大力夸赞和嘉奖,自然不忘再对比批评小展几句。此后小展的各类表现,却越来越不尽人意。做父亲的,臭脾气有时也因为儿子不给力的表现变得更膨胀。这一切,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最后医生说,小展这种表现已经算是有了轻度的抑郁和自闭。
小展父亲一边叹气一边喝茶。我倒很感叹,他能对我说这么多。他说,他儿子本身是没有什么朋友的,家里一直也在严厉要求,让这对姐弟俩在外交际不得对朋友们吹嘘家里的情况。尤其禁谈父母职业和家事。小展不敢造次,自然一直都是这样照办的。加上他这种压抑的性格,自然也很少有女孩子理睬他……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最初,小展家人一见我就试探询问,看他是否平日有提及家里的原因吧。小展父亲还说,他儿子后来就连一起长大的发小,在发生过一些事情,也少了联络。导致整个人更孤僻了,完全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不再抬头。
我不知道自己这样八卦是否算失礼,但还是试探着问,当时小展和他的发小哥们儿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小展父亲说,在很多年前,年轻气盛的一帮男孩去海滨度假游玩的时候,有几个人开玩笑愚弄小展,追逐打闹,最后把他的大裤衩给当众扯下来了。还把裤子抛来抛去。所有人都在哈哈大笑。小展当时恼羞成怒,据说是直接跑掉了。显然这种恶作剧是过头了,尤其对这种心思细密而敏感的人。小展姐姐事后给家里说,当时好像小展还和另一个男孩同时在暗恋一个姑娘。当然,那天发生这件事的事后,那姑娘也在场。
我一想象当时的情景也够滑稽的,就很想笑。不过面对展父,还是收敛住了。悲催的小展。此后对他,我更抱以无限的同情了。小展父亲话锋一转,说,现在他儿子好歹也算比较亲近我,人也比以前开朗多了,居然还能在饭桌也回应几句话了。这些变化都让家人挺惊讶的,他和小展妈妈都认为是我的功劳。希望我也能多多带小展出去,多和同龄人一起互动,让他儿子更开朗一些。他继续说,虽然不知道现在我有没有发现他儿子的好,但是他儿子还是有不少优点的……他话说到这里,我就已经体会出做老子的力挺自己儿子的意味了。展父的话里话外,大意就是——让我不要轻易放弃小展,就算是两个年轻人真的没感觉,培养不出感情,建议我也小心处理,不要伤他儿子的心。如果能有发展,那自然就更好了。展父表现出非常开明、非常尊重年轻人想法的样子,表示绝对不干涉我们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不过,他的这种表态,实际也算是貌似不干涉的一种“干涉”了。
小展父亲也知道自己儿子的某些特别之处,但对一位根正苗红的长辈而言,这些小展“看到”和“听到”的奇特东西,无外乎都是轻度抑郁症及内向、压抑的特性所造成的幻视和幻听。展父说,如果他儿子说话口无遮拦的有吓到过我,还是别介意,相信以后人开朗了,慢慢恢复正常,就会好很多。对于这一点,我没有多发表意见,也没有为小展替他父亲解释。只是听着,微笑,说“我知道了”。我知道多说无用,这样就好。
在那天和小展爸的饮茶会面结束不久,有一家公司来电话邀约我过去实习。在当年那种青涩懵懂的稚嫩岁月里,接到这个电话,能有机会在这样的企业里实习,而且发现这家企业还是本着这么主动积极的态度……我当时还挺开心的。电话里,我听闻公司的负责人说,这家公司在某些领域中与小展父亲有着紧密的合作。而他呢,也很乐意给我提供一份实习的机会,带一带我这样的年轻人。如果将来赏光愿意长期工作下去,也都没问题。当时这番话就让我瞬间明白了,噢,原来就是这样,我好像莫名其妙成为了传说中那种有“特权”的实习生。
去那家企业报到的第一天,老板约我聊聊。我以为就我们两人,无外乎是鼓励之类的欢迎话语吧。可一进会议室,我被惊到了。这里面居然齐刷刷坐满了各部门的负责人。企业主坐在会议桌正中,我坐在另一端,而两侧全是各部门的总经理。这家公司的头儿是一位比较豁达、开明的人。他接收了我进公司实习锻炼,居然还让他们开了一个严肃的小会,认真征询我个人的意见,问我自己究竟更想去哪个部门。我有点一头雾水,而经理们不甘示弱,似乎开始抢人了。
他们的微笑和刻意的温柔言语,让我真有点不适应。每位经理都在大谈他们所在的部门是如何磨砺年轻人,如何能学到职场的各类软硬件内容的,如何提升个人实力和营销水平的…… 按道理说,当年像我这种空降兵,又算是小实习生,什么事也许都不会做。从头学起,教起来会很累的。不过各部门都如此积极的迎接态度,估计也是背后什么人放了风。你们懂的。如此一来,他们的攻势倒让我有点招架不住了。最后还是企业主放了话,结束了叽叽喳喳的一轮讨论。说,既然一开始不好做选择,那就轮岗吧。每个部门待一阵子,再选择她适合的地方。这个建议,我也同意了。于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下来。
但这家公司总感觉有点古怪,具体哪里古怪,听我一一道来。首先这家企业的名头和它所在的办公地址不匹配,公司地址居然是在一个非常噪杂的立交桥附近,在一栋陈旧的破写字楼里,那一年似乎前后还有荒地。虽然占用面积不少了,但每次上下班都要进入狭窄昏暗的电梯,缓缓的上升,缓缓的下落,令人总感觉压抑不适。中央空调和风扇似乎也很不给力,照明设备像点亮又好像不太亮的那样悬挂着。据职员们说,因为这家公司名头不小,为了避免总是被相关部门盯上查账、查税、查各类运营情况,方方面面就都要收敛一点。比如貌似很普通的地段,很普通的写字楼,陈旧的一些办公陈设等物。就是两个字——低调。当年的我,不明白为何要这么低调,现今回想起来,算是明白了一些。
另外,这家公司所在的那一层楼的洗手间,非常空旷。说话像是总有回音一样。走在走廊上,我不自觉地会回头。感觉像是有人在身后。我是一个经常会去使用洗手间的人,有时候洗个手、补下妆,都会去洗手间。但是对于那间洗手间,我就很不喜欢。说不上来的感觉,进去感到压抑。蹲坐在某处时,也会有一种被窥视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每次进入那栋写字楼,心里总是不大舒服的,一种难言的压抑感。但是出了大门,就会轻松愉悦。当年和几位友人说起这份感受,他们还笑话我说,上班都会是这样的感觉啊,下班了就轻松了。我觉得不是,因为我当时如果带工作资料回家看,也不会嫌麻烦,反而乐意多学习一些内容。我即使外出跟上级领导去哪一处公司,也不会觉得奔波,都是欣然前往的。这说明了我本身不是对上班的这件事敏感,而就是对这栋楼不喜欢。
小展父亲一边叹气一边喝茶。我倒很感叹,他能对我说这么多。他说,他儿子本身是没有什么朋友的,家里一直也在严厉要求,让这对姐弟俩在外交际不得对朋友们吹嘘家里的情况。尤其禁谈父母职业和家事。小展不敢造次,自然一直都是这样照办的。加上他这种压抑的性格,自然也很少有女孩子理睬他……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最初,小展家人一见我就试探询问,看他是否平日有提及家里的原因吧。小展父亲还说,他儿子后来就连一起长大的发小,在发生过一些事情,也少了联络。导致整个人更孤僻了,完全沉浸在网络的世界里不再抬头。
我不知道自己这样八卦是否算失礼,但还是试探着问,当时小展和他的发小哥们儿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小展父亲说,在很多年前,年轻气盛的一帮男孩去海滨度假游玩的时候,有几个人开玩笑愚弄小展,追逐打闹,最后把他的大裤衩给当众扯下来了。还把裤子抛来抛去。所有人都在哈哈大笑。小展当时恼羞成怒,据说是直接跑掉了。显然这种恶作剧是过头了,尤其对这种心思细密而敏感的人。小展姐姐事后给家里说,当时好像小展还和另一个男孩同时在暗恋一个姑娘。当然,那天发生这件事的事后,那姑娘也在场。
我一想象当时的情景也够滑稽的,就很想笑。不过面对展父,还是收敛住了。悲催的小展。此后对他,我更抱以无限的同情了。小展父亲话锋一转,说,现在他儿子好歹也算比较亲近我,人也比以前开朗多了,居然还能在饭桌也回应几句话了。这些变化都让家人挺惊讶的,他和小展妈妈都认为是我的功劳。希望我也能多多带小展出去,多和同龄人一起互动,让他儿子更开朗一些。他继续说,虽然不知道现在我有没有发现他儿子的好,但是他儿子还是有不少优点的……他话说到这里,我就已经体会出做老子的力挺自己儿子的意味了。展父的话里话外,大意就是——让我不要轻易放弃小展,就算是两个年轻人真的没感觉,培养不出感情,建议我也小心处理,不要伤他儿子的心。如果能有发展,那自然就更好了。展父表现出非常开明、非常尊重年轻人想法的样子,表示绝对不干涉我们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不过,他的这种表态,实际也算是貌似不干涉的一种“干涉”了。
小展父亲也知道自己儿子的某些特别之处,但对一位根正苗红的长辈而言,这些小展“看到”和“听到”的奇特东西,无外乎都是轻度抑郁症及内向、压抑的特性所造成的幻视和幻听。展父说,如果他儿子说话口无遮拦的有吓到过我,还是别介意,相信以后人开朗了,慢慢恢复正常,就会好很多。对于这一点,我没有多发表意见,也没有为小展替他父亲解释。只是听着,微笑,说“我知道了”。我知道多说无用,这样就好。
在那天和小展爸的饮茶会面结束不久,有一家公司来电话邀约我过去实习。在当年那种青涩懵懂的稚嫩岁月里,接到这个电话,能有机会在这样的企业里实习,而且发现这家企业还是本着这么主动积极的态度……我当时还挺开心的。电话里,我听闻公司的负责人说,这家公司在某些领域中与小展父亲有着紧密的合作。而他呢,也很乐意给我提供一份实习的机会,带一带我这样的年轻人。如果将来赏光愿意长期工作下去,也都没问题。当时这番话就让我瞬间明白了,噢,原来就是这样,我好像莫名其妙成为了传说中那种有“特权”的实习生。
去那家企业报到的第一天,老板约我聊聊。我以为就我们两人,无外乎是鼓励之类的欢迎话语吧。可一进会议室,我被惊到了。这里面居然齐刷刷坐满了各部门的负责人。企业主坐在会议桌正中,我坐在另一端,而两侧全是各部门的总经理。这家公司的头儿是一位比较豁达、开明的人。他接收了我进公司实习锻炼,居然还让他们开了一个严肃的小会,认真征询我个人的意见,问我自己究竟更想去哪个部门。我有点一头雾水,而经理们不甘示弱,似乎开始抢人了。
他们的微笑和刻意的温柔言语,让我真有点不适应。每位经理都在大谈他们所在的部门是如何磨砺年轻人,如何能学到职场的各类软硬件内容的,如何提升个人实力和营销水平的…… 按道理说,当年像我这种空降兵,又算是小实习生,什么事也许都不会做。从头学起,教起来会很累的。不过各部门都如此积极的迎接态度,估计也是背后什么人放了风。你们懂的。如此一来,他们的攻势倒让我有点招架不住了。最后还是企业主放了话,结束了叽叽喳喳的一轮讨论。说,既然一开始不好做选择,那就轮岗吧。每个部门待一阵子,再选择她适合的地方。这个建议,我也同意了。于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下来。
但这家公司总感觉有点古怪,具体哪里古怪,听我一一道来。首先这家企业的名头和它所在的办公地址不匹配,公司地址居然是在一个非常噪杂的立交桥附近,在一栋陈旧的破写字楼里,那一年似乎前后还有荒地。虽然占用面积不少了,但每次上下班都要进入狭窄昏暗的电梯,缓缓的上升,缓缓的下落,令人总感觉压抑不适。中央空调和风扇似乎也很不给力,照明设备像点亮又好像不太亮的那样悬挂着。据职员们说,因为这家公司名头不小,为了避免总是被相关部门盯上查账、查税、查各类运营情况,方方面面就都要收敛一点。比如貌似很普通的地段,很普通的写字楼,陈旧的一些办公陈设等物。就是两个字——低调。当年的我,不明白为何要这么低调,现今回想起来,算是明白了一些。
另外,这家公司所在的那一层楼的洗手间,非常空旷。说话像是总有回音一样。走在走廊上,我不自觉地会回头。感觉像是有人在身后。我是一个经常会去使用洗手间的人,有时候洗个手、补下妆,都会去洗手间。但是对于那间洗手间,我就很不喜欢。说不上来的感觉,进去感到压抑。蹲坐在某处时,也会有一种被窥视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每次进入那栋写字楼,心里总是不大舒服的,一种难言的压抑感。但是出了大门,就会轻松愉悦。当年和几位友人说起这份感受,他们还笑话我说,上班都会是这样的感觉啊,下班了就轻松了。我觉得不是,因为我当时如果带工作资料回家看,也不会嫌麻烦,反而乐意多学习一些内容。我即使外出跟上级领导去哪一处公司,也不会觉得奔波,都是欣然前往的。这说明了我本身不是对上班的这件事敏感,而就是对这栋楼不喜欢。
睡去,困了。先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