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想讲讲冯家一位公子遇到的一些离奇事。这里皆是化名。有人姓刘,也许我给他改为柳。有人姓王,也许我给他改为黄。有人姓张,也许我拆字改为弓。而冯家的事,爱八卦的诸位请勿对号入座啊,谢谢大家了。
这世间,有人天生命贱,有人天生嘴贱。命贱的人,总觉得走哪里都不顺,走哪里都受累、受苦。原以为柳暗花明又一村了,近了一看,靠,原来只是座海市蛰楼啊。而嘴贱的人,总觉得走哪里都想骂,走哪里都烦躁、愤慨。以为总算遇到德学兼优的真神了,近了发现,靠,原来又是个绣花枕头啊。
先说说这冯家老爷吧,再说他下一代的事。这冯老爷年轻时,也算是命贱的那一种。长得不很上镜,人又穷,还没什么家底能支撑创业的。他其实倒也不难看,但总有不少人骂他丑。好在人家心地善良,倒也不计较些什么。以前不论他做什么,都失败得一塌糊涂。出门就下雨,进门才晴天,靠墙,墙都会塌的那种。好在他也算是属野草型,认准了就一路走下去,坚忍不拔。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直至今天,也算在中国成就了一番大业。其实,以前算命的人多不看好他,说什么风凉话的都有。可倒也有趣,今天依然一批算命的人围拢他,各类马后炮分析,此人命格多么不同凡响啊,多么一鸣惊人啊,多么大富贵之格局啊。冯老爷听了,也就笑笑罢了。
命贱又嘴贱的人,往往是最没救的一种。嘴贱的人,往往那点点福德都被自己一张嘴给消磨耗尽。而自认为的命贱,有时只算得上是过渡型的运气低谷。倘若还能持之以恒,保持一颗本我之心,宠辱不惊,心底如明镜一般的人,视一切的阻碍、悲痛为磨练和修打……依旧恬淡生活,依然阳光、正向,帮助身边的人,照顾家人,疼爱子女,与朋友们平和共处,这样的人其实倒也不多。至少我见过的少之又少。
许多人总是会在时间和经历的磨砺之下,换上或冷漠或狰狞的面孔,一口违心的说辞、假笑和冰凉无感的心境。那才是最可怕和可悲的。坚忍不拔的人,在守候了平淡期之后,迎来的收获总是呈爆发性的。他们从不会一生都这样在低谷中沉下去。现代语,称这类好运为“人品爆发”。所以古有名书《了凡四训》,倒是给了人们改命的一线希望。这冯老爷不像古代的左宗棠或曾国藩,给后子后孙修些个家书什么的。他时间太忙,许多都顾不上,只是对孩子们言传身教。其实,这也许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冯家信神。就是老百姓那种纯朴的、笼统的信。他们没有具体的教派,像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什么的。冯老爷就是相信,这世界上肯定是有“老天爷”的。小时候他母亲就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冯家在年夜饭时也会供香。他和家人经过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遇到那些有寺院啊、道观啊、教堂的地方,也总会进去礼貌一番。冯老爷说,对这些都应该持有尊重的态度。冯家公子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长大。冯家公子很低调,如果不是很多年下来亲近的老朋友,几乎没人知道他父亲就是家喻户晓、大名鼎鼎的冯大老爷。
其实有一些富人,并非是“有钱,就是这么任性”这种类型的。某些家庭,一直很重视给予孩子真正的精英教育,注重传承。因此,也不是所有的穷人都会拼死拼活地去拜金,奴颜婢膝去卖笑,不择手段去追求生活品质换个档次一样。有些百姓的孩子,一直也很重视自身修养、品德、学识,在不断提升进取。他的气度、见闻与胆识,与富人放在一起也毫不逊色。某些特例,都只是一部分人群的写照。
不过众所周知,所有的媒体和报道历来喜欢捕风捉影,寻找最戏剧化的情节。于是我们的影视作品和各类新闻里,就充斥了各种灰姑娘嫁白马王子的浪漫桥段,有了各种奋斗哥偶遇白富美的狗血剧情,有了富人目空一切、血口喷人的张狂,也有了穷人竭嘶底里、不择手段的腹黑。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平静静生活的。我们的心有多清澈,就会看到多清澈的美好。心有多肮脏,就只会盯着肮脏的最里角。
许多人并非负面形容的那样,永远只会挎着爱马*包,穿着阿玛*定制,戴着百达翡*表,喝着Henne*sy酒,出门前还必须喷两下,得要沐浴在Clive Chri*tian的顶级香氛里转上两圈,彩妆永远只涂抹香奈*或迪*。床品如果不是意大利宽*的话,都不愿意躺下去。终日只会周旋于各种派对,装模作样的端着酒杯,说些华而不实的话。私生活混乱,没完没了的换女友或者换帅哥。
至少冯家的这位公子,是像他的其他富二代朋友们一样努力的。这些孩子,需要的不是别人的奉承和赞同,最想要的是获得富一代父亲的认可。在任何一个热血男人的眼里,最大的荣耀莫过于获得他父亲的肯定。而很多真正的富二代,甚至是不想子承父业的。某些人可能为了大势所趋或是家族的利益,顶了上去。若是自己选择,许多人并不是一定要走这条路。这就是普通人和他的差距,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冯公子是那种温逊而谦和的人,他从不把家人的辉煌挂在嘴边。由于曾经在威尼斯参加过一个短期音乐班,离开的时候,他给每一位同学和老师都留下了礼物和卡片。他甚至记得住每一位的姓名、特点和喜好,包括插班来只待了一两天的人。冯公子几乎从不用家人鞭策,自小就总是成绩名列前茅。在圈内,一向算是很有口碑的人。这份心境,至少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像许多人,总是被现实的生活无情打磨,所以总会认为免费的午餐和铺好的辉煌前程才是最好的。但有一部分人,站得更高,眼界更广,他们更期待能够重头来过,他们只想找适合自己的事情,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他们比人们想象的更加踏实。有句话就说,“我们最怕的是什么?就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努力”。
某年夏季,在冯公子归国后,他去蜀地的某山度假。这里就不点山名了。他住的是一处山间清幽的高级精品客栈,这家客栈还曾登上过杂志,进行了多版面的介绍。古香古色的设计,考究的木料和雕刻,颇有一种让时光倒流的感觉。软榻,香枕,袅袅起烟的香炉。落地的白色布幔,时不时随风而动,院墙后就是风吹过就沙沙作响的竹林。冯公子说,那次要找的就是“很中国”的感觉。他找到了。
也许因为正在倒时差,夜半了,还是没有一点睡意。那晚的月光,非常好。于是,他想去后院的竹林里散散步。后院有一处古典式的拱门。早在他头天夜里下榻之后,就常听到有小孩子片段的嬉笑声。他觉得,也许是客栈老板家的孩子在玩闹吧。不过这天夜里,穿过拱门,一眼望去,后院的竹林一片幽静,根本就没有房子。他就顺着石径小路,散着步。浅风吹过,倒也觉得挺惬意。
不知不觉,走到了这后花园某处。看见有修建好的一路蜿蜒石阶。月光下,这条小路倒也别有一番意境。冯家公子就拾阶而下,走走停停。当时也不知道草丛里有什么东西窜过,连草叶都带起一阵细碎的颤动。他当时也有一阵紧张,突如其来的。潜意识的,冯公子觉得离茂密的草丛太近了,有种未知的不安全,于是改了路线,就往竹林深处走去。
竹林里,月光就像水银一样倾泻而下。透过竹叶,斑驳地撒在地上。冯公子说,那晚的银辉令人难忘。如果那时候有个姑娘站在面前的话,他说不定都会一见钟情。即使姑娘长得面目可憎,但月光下看起来也会化为绕指柔的。竹林里笼罩一层薄薄的雾气。在竹林的尽头,是凸出的一小片平地,能看到很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周围,一片寂静。偶有虫鸣,还有风吹过的沙沙声。
然后,他就站在那片平地上,竟然看到了不远处在半空中呈跃动状态的——一团弥散红光的球。冯公子很惊奇。那情景不亚于一个人在出其不意的状态下突然呈现的魔术。但那真的是一团光球,像是气状的凝结物,又像是一个发光的红色东西。他实在是觉得自己形容不上来。
慢慢的,他发现一个规律。那红色的光团,总是忽上忽下的,像一个人的呼吸一样的韵律。往上的时候,轻悠悠的,直上云天抛向半空中的感觉。往下沉的时候,似乎又像是落入不远处地面的某个点。远远的到底有什么,他又看不清楚。冯公子好奇心很重,但他不敢迈步向前。他有种直觉,不远处也许是个生物。或许是人,或许不是人。没准,是一条大蟒,或一只兔子,一个狐狸。他有点说不上来。他站在原地就呆呆看着,屏住呼吸,没有动。
这团红光有时候还改变规律,在半空中悬浮或飘忽一阵,又回归某处。有时候依旧是像呼吸一样,从地面到半空,再从半空到地面,缓缓而上,再缓缓而下。冯公子突然就有了个很大胆的推测,莫非,这是吐纳?那这红色的是什么,是丹吗?如果用这空气介质比喻为水,这个红球的凭空出现以及飞跃的规律,就像水中有一条鱼在吞吐什么东西玩,又像是在游戏,又像是认真练习什么。
冯公子没感到一点害怕,反而有一种充满了惊喜的心情。他下意识想摸手机拍下来,却发现手机没带在身边。更惊奇的一幕出现了。又来了一团红色的光球。两团红光有了互动,像嬉戏的一对伴侣。忽远忽近,追逐,跃动。在这个瞬间,他突然间觉得,在这样月光皎洁的夜里出来,在枝叶茂密的山林里散散步,其实也挺好的。这里,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淡泊、宁静,却又生机勃勃的感觉。好像凝固了岁月。
他说,当时心里就在无限感慨的想,如果人生也能如这一团红光一样,在这么郁郁葱葱的山林里,不论是吐纳修行,还是毗邻大自然的生活,两团红光相伴,天上地下追逐而行,倒也不失为一件美事。两个光球依旧在互动,追逐。远的时候,它们瞬间像划破了长空,跃去很远。近的时候,又像是烟花从天到地而落,近在手边的感觉。
冯公子觉得,这也算是一幅浪漫的场景。不过,寻常人不得见而已。在这寂静的夜里,他又突如其来地听到了一声低沉的啸叫。显然,不是人类的声音。究竟是哪种动物,他说不上来。但声音带来的这份感觉,像是人坐久了需要伸个懒腰,舒出一口长气,发出点声音一样。他有点想笑,但不敢贸然出声。
又有夜风凉凉抚过,来后院时也没披件衣服,他感到微冷。后来实在没忍不住,打了一个挺响的喷嚏。这两团光就像被什么收住,霍然不见了。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他当下想,坏了,它们给吓跑了。草丛和竹林都是一片寂静,夜空还是银白的一轮月。一切归于平静。
他想,算了,回房间吧。而就在他转身回头的一瞬间,正对上一双深邃而漆黑的眼睛。与他平视,离他那么近,就在身后。冯公子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它就像是瞬间移动而来的。而这双深沉的眼睛里透出的眼神,只有揣测和探究,似乎并没带有什么敌意。而其他的,躯干、五官什么的,好像都陷入一片暗黑之中,什么也看不到。冯公子说,那是一双好像穿透了他灵魂一样的眼睛。他像是被看完了前尘往事一样,浑身都是乏力与疲惫,动弹不得,被牢牢定在原地。而这双眼睛,像是在读他。准确的说,他像是遇到一个会读心术的灵魂。
冯公子就地昏过去了。等他醒来的时候,正在别人的背上,一步一步得上石阶。天依然没亮,从眼睛的微缝里,看到好像是这家高端精品客栈的老板,正指挥着一个家丁在背他回房。后来看他苏醒,老板谢天谢地,总算松了口气。
这客栈老板也是个有心人。从打冯公子这次有人专程办订住的手续,订了最精致的套间,要有自己独属的雅致院落。再加上基本也没怎么问价,甚至没要优惠。后来又全权授权他找车来接机,一切费用照付。并且后来入住时,客栈老板发现,登陆的证件也不是冯公子他本人的名讳,细心谨慎的他,也没开口多问。再加上这位住店客人虽然态度谦和而诚恳,但言谈间总有大气场,温柔中不失大度和气质。久经江湖、阅人无数的客栈老板就知道,这显然不是那种普通的主顾,非富即贵。后来,他还特意交代过里外的服务员,要好生照看。也许以后在私人圈的推介下,还会给他们这定价不菲的精品客栈,能带来不少好主顾的。
客栈老板解释说,看到半夜里冯公子房间的灯还亮着,就尝试自己亲自敲门,问了问是否要热一杯睡前的牛奶,或者宵夜水果之类的。半饷了,无人应答。也不见电视的动静。想来也许是睡下了,没有关灯吧。于是也没敢贸然把电话从前厅打去房里。但后来,他巡房时看到后院拱门的木雕门开了半扇,似乎有人到竹林里去了。于是回来调监控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但都夜半了,是不是人也该回来了?要是出点什么事,这种主顾也担待不起。
客栈老板后来尝试联络了早先安排订房的人,那秘书也挺担心别出事,情急之下给了冯公子的手机号。等客栈老板拨通了电话,却发现铃声响在房间里。完了,看来手机也没拿。于是果断带了两个人,一路上寻了过去。赶到的时候,就发现冯公子是倒在竹林后的那片空地上昏睡不醒的。
冯公子事后回想说,那一双不是人类的眼睛。但他也就记得这双眼睛了,为什么昏倒,昏倒后的事情也都不知道。背他回来的服务员有点忐忑,说,该不会是遇到怪物,摄了心魂吧?客栈老板不满,说,别胡说。支走了服务员,客栈老板给冯公子暖了一壶水果茶,端来一小盘花膏。说,先暖暖胃,喝茶叶的容易睡不着。于是两人就这夜半的事情聊了起来。客栈老板说,这样的事,原先也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