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帖子里有些朋友们说,近期更新的不频繁了。确实,最近新开了项目,事情多。也许顾及公务,没有及时为大家每天都去更新帖子。请诸位多担待啊。有时候,我也不希望为了更新而更新。其实,只是喜欢心有所感的状态。思索以后,很乐意对大家侃侃而谈,然后从容去写。这样的状态最好。今天下午目测不忙,会给大家更新。谢谢你们的所有宝贵建议。12月了,阳历年的最后一个月。希望你们顺顺利利,给全年一个愉悦的end。
讲讲京城富人圈里的奇闻鬼事
看到帖子里有些朋友们说,近期更新的不频繁了。确实,最近新开了项目,事情多。也许顾及公务,没有及时为大家每天都去更新帖子。请诸位多担待啊。有时候,我也不希望为了更新而更新。其实,只是喜欢心有所感的状态。思索以后,很乐意对大家侃侃而谈,然后从容去写。这样的状态最好。今天下午目测不忙,会给大家更新。谢谢你们的所有宝贵建议。12月了,阳历年的最后一个月。希望你们顺顺利利,给全年一个愉悦的end。
这事处理完,冯公子算是恢复了正常态。偶尔,他还是会想起在**山里的夜空中悬浮的红色光球,想起那两个光球一前一后地跳跃、追逐的情形,想起背后那双深邃的眼睛。每每想起来,倒也挺唏嘘的。这个插曲,也算是他人生万千多浪花当中奇异的一朵吧。
冯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就吃过不少苦,好在一路坚持。他一步步的倒也算是趟过来了。在功成名就的今天,当他再重新回顾往事的一点一滴,于是给冯公子的教诲也就显得格外不同。老冯说,择友要谨慎,每个人不同。而这人与人的相处,短期得看脾气,大家彼此忍让。长期得看性格,投缘又合拍,可做朋友。而一生之交,就得看德行。德行皆上品的人,才能成为一辈子的挚交。
因为有家人的耳提面命,冯公子也算是一个对德行分外留意的人。朋友基本也都算良善之人。他虽然身处优越环境之下,但做人、处事却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不管外部环境叫嚣得多么锣鼓喧天,不管会议中众人激烈争辩得多么面红耳赤,但冯公子永远一副平静如水,谦和温润的状态。清净的,像不曾沾人间烟尘。这种宁静致远的性格,我还是颇赞赏的。果真是人以类聚。有时想想看,圈里朋友们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冯公子说,他小时候有过一段颇不同寻常的往事。有一户邻居,在改革的浪潮中暴富。那时候接受的基础教育只是泛泛,做人的道理也仅靠父母辈寥寥数语的几句说教,加上群众们的信仰还处在一个非常缺失的时期(其实现在也差不多),自身又不会像现在多媒体化的各渠道中获得正向的进取和感悟,一切事情仅凭自己的法律常识和一点点可怜的道德观来约束。后来,那户邻居家的男主人,很快就在自己澎湃的金钱扩张中变得傲慢不堪,摆出不可一世的架子。女主人依旧打理家务,在单位上下班。当然,宽裕的物质生活显然也带来了改变。女主人开始穿金戴银,擦脂抹粉起来。
灯红酒绿的世界,总是有诱惑力的。而越是年轻时历经苦难的人,中年发迹后就越是想寻回自己曾缺失的东西。但这位男主人显然不明白,30岁的时候,买到了3岁时渴求的玩具已经没有意义了。50岁的时候,得到了30岁时梦想的职位,亦满足不了初心。尤其自身既没有任何魅力可言,又没有任何令人可敬可叹的人格特点,靠得仅仅是手中的钞票和大把的权利,让无数做梦走捷径的年轻女人前赴后继,在莺声燕语和崇拜的年轻目光中沉醉,很快迷失了自己。殊不知褪去金钱的光环,又有几人是真情相待,真心关怀呢?
这个穿金戴银的女人,突然自杀了。连遗书都没有留下。街里邻坊议论纷纷。男主人消沉了一段时间,锁门不出。挺长一段时间没有去应酬和交际了。那户人家里的可怜小男孩,也开始了青春期最叛逆的一段时光。聚众群殴成了常事,嘴角挂血回来也是便饭。男主人动辄被传唤去派出所,给儿子擦屁股,息事宁人。
冯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就吃过不少苦,好在一路坚持。他一步步的倒也算是趟过来了。在功成名就的今天,当他再重新回顾往事的一点一滴,于是给冯公子的教诲也就显得格外不同。老冯说,择友要谨慎,每个人不同。而这人与人的相处,短期得看脾气,大家彼此忍让。长期得看性格,投缘又合拍,可做朋友。而一生之交,就得看德行。德行皆上品的人,才能成为一辈子的挚交。
因为有家人的耳提面命,冯公子也算是一个对德行分外留意的人。朋友基本也都算良善之人。他虽然身处优越环境之下,但做人、处事却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不管外部环境叫嚣得多么锣鼓喧天,不管会议中众人激烈争辩得多么面红耳赤,但冯公子永远一副平静如水,谦和温润的状态。清净的,像不曾沾人间烟尘。这种宁静致远的性格,我还是颇赞赏的。果真是人以类聚。有时想想看,圈里朋友们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冯公子说,他小时候有过一段颇不同寻常的往事。有一户邻居,在改革的浪潮中暴富。那时候接受的基础教育只是泛泛,做人的道理也仅靠父母辈寥寥数语的几句说教,加上群众们的信仰还处在一个非常缺失的时期(其实现在也差不多),自身又不会像现在多媒体化的各渠道中获得正向的进取和感悟,一切事情仅凭自己的法律常识和一点点可怜的道德观来约束。后来,那户邻居家的男主人,很快就在自己澎湃的金钱扩张中变得傲慢不堪,摆出不可一世的架子。女主人依旧打理家务,在单位上下班。当然,宽裕的物质生活显然也带来了改变。女主人开始穿金戴银,擦脂抹粉起来。
灯红酒绿的世界,总是有诱惑力的。而越是年轻时历经苦难的人,中年发迹后就越是想寻回自己曾缺失的东西。但这位男主人显然不明白,30岁的时候,买到了3岁时渴求的玩具已经没有意义了。50岁的时候,得到了30岁时梦想的职位,亦满足不了初心。尤其自身既没有任何魅力可言,又没有任何令人可敬可叹的人格特点,靠得仅仅是手中的钞票和大把的权利,让无数做梦走捷径的年轻女人前赴后继,在莺声燕语和崇拜的年轻目光中沉醉,很快迷失了自己。殊不知褪去金钱的光环,又有几人是真情相待,真心关怀呢?
这个穿金戴银的女人,突然自杀了。连遗书都没有留下。街里邻坊议论纷纷。男主人消沉了一段时间,锁门不出。挺长一段时间没有去应酬和交际了。那户人家里的可怜小男孩,也开始了青春期最叛逆的一段时光。聚众群殴成了常事,嘴角挂血回来也是便饭。男主人动辄被传唤去派出所,给儿子擦屁股,息事宁人。
后来新的女主人很快过门,不过怪事也频频迭起。有老人称,在路口看到一袭白衣的这女人隐没在黑暗中,身体都呈半透明状。也有别人家的媳妇说,小区附近的湖边(生前饭后经常散步的地方)能看到她徘徊的样子,近了看,人就没有了。男主人也有点心慌,把家里前女主人的所有东西都收集起来,一把火一桶油,化作青烟了。事情却没有了断。
而这个男孩,因为对父亲的愤恨和对母亲自杀事件的无助,自己不会梳理情绪,也没人能够开导,最后性格也越来越孤僻。长期的沉默。在校外除了闹事打架,伤痕累累地回来,就是逃课跑到远郊母亲的坟地上自己坐着,一天天的发呆。再也无其他长进。成绩自然一路下滑,班主任也来家访过几次,似乎于事无补。男主人也忧心忡忡,但是打骂都不顶用。儿子最后,和他一句话都不再说。被揍,也只会直勾勾用仇视的眼睛盯着他,永远沉默。
新来的女主人经常噩梦,夜里惊醒。每次都是凌晨2点整。醒来以后倒也没有异样,但就准时这个点儿醒来。一分钟也不提前,一分钟也不推后。后来这家的男孩就嘿嘿笑着,告诉他的继母,他母亲自杀的时间就是凌晨2点。自然,这又被他父亲一顿暴揍。新来的女人,常常夜里也会听到厨房里餐盘碰撞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厨房里倒水或者洗碗一样。去看,又总是没有人。男孩又会嘲笑几句,然后阴阴地说,那是他妈妈回来了,在弄宵夜呢。
终于有一天,新的女主人不堪忍受,哭骂着要回去。原因是,她劳累一天躺下准备休息的时候,迷迷糊糊看见门打开,一身白衣的前女主人进来,惨白的一张脸,面无表情,进来就直接在她旁边躺下。她就一下又惊醒了。男孩听说后,一脸得意的表情,又讲了,说他母亲的寿衣就是白色。因为生前很喜欢白色,所以给她扯寿衣的时候,坚持选的也是纯白色的绢、棉质地的衣裳,从头到脚。寿衣一般不会用绸缎,会谐音“断子绝孙”,一般都是以绢、棉为主,取义是“眷恋”和“恋恋不舍”之意。
新的女主人后来听别人说,自杀的人,一般阎王爷都不会收的,因为打破了规律、弄乱因果,不珍惜身为人的不易。有些自杀的灵魂,甚至会一遍遍重复自己死亡前的瞬间。有些车祸、横祸死亡,走不出来那个境地的亡魂,亦是如此。所以这类无处可去的灵,通常会在事故现场,或者生前常去的地方、家里等地徘徊。有些,则会紧随生前挂念的人。于是她强烈要求丈夫找懂行的人来家里,做一场法事。后来,法事是做了,但收效甚微。声称看见他家有这白衣女人出没的邻居们,依然在不经意的夜里会看到。家里夜半的声响,依旧还在。
不过,这个调皮、捣蛋又叛逆的男孩,后来居然还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他收到通知书后,还对着冯公子不羁的笑着说,他妈妈在保佑他呢,说有她在,是没人能欺负他的。有一天下午,冯公子回家的时候,还记得这个男孩和他的父亲在楼道门口大声吵架,气的青筋暴跳的样子。当然,也还有他继母手叉着腰不时的尖声叫嚷。那女人要拖他回去,说有什么事进门说,但那小子出奇的倔,就是要在大门口喊。这内容,自然也就喊得人尽皆知了。
听起来大意是,他母亲虽然自杀了这么久,但实际上他后来还翻到过一页记事本上的记录,有他母亲的亲笔记载,当天计划要去哪里,见什么人。这男孩质疑的是,一个自杀的人,怎么可能还按班就步,有要去赴约的计划?很显然,这是一个伪造的“自杀”,而谁伪造了这个自杀,不论是他父亲还是继母,都有嫌疑。他父亲自然不接受这顶谋杀的帽子,气急败坏地在大声反驳。
男孩显然没有少做功夫,他说,别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他母亲还在人世的时候,他父亲是怎么和这个夜总会出身的女人总混在一起的,就算瞒得过他母亲,也瞒不过他!这男孩大声地吵嚷和质问,显然也很让他父亲和新欢下不来台。那女人脸上也一阵红一阵白。舆论也一时哗然。
上大学以后,这男孩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初恋。一个清秀又安静的小姑娘。那姑娘家里条件清贫,但为人友善。还有生病在床的母亲,还有每天工作操劳并伺候病人的父亲。小姑娘还有个哥哥,为了这姑娘的学费在外地打工。尽管是这么一个捉襟见肘的家庭,男孩也倾慕不已。他觉得,这个家里“满满都是爱”。
男孩的大学期间,继母生下个孩子,但是残疾。邻居们的毒舌也伺机而动,都说,这夜总会呆久了的女人,还能生出什么正常孩子来?那婴儿也可怜,有次生病后高烧多日不退,也许是夫妻俩刻意为之,那孩子救治无效,竟也夭折了。
大学快毕业的那一年,男孩带着女朋友回家来过年。也就在那一年,家里煤气泄漏,他的父亲和继母昏睡在房间里。巧得是,这男孩陪着女友逛街去了。没有在家。等进门发现以后,号召邻里一起抬着,赶紧送医院进行了抢救。继母去世了。而父亲经过救治,虽然留住性命,但还是傻了。从此,多年如一日,人就一直痴痴地躺在床上。他父亲的产业,也正好落在了这男孩的身上。时至如今,这家公司没跨,一路也被男孩运作了下来。
这件事,也被那条街茶前饭后议论了不少。有人说,肯定就是男孩自己起来以后放的煤气,然后上街去了。成为了不在场证明。还有人说,这是苍天有眼,“自杀”的前女主人让男主人养大了孩子,在孩子毕业这年也没有什么作用了,产业直接转手给孩子,情敌直接死掉,一切倒也干脆利索。还有人说,简单的很,就是恶有恶报。要不然,怎么生个孩子成那样?还有人说,不过是凑巧,那些没被惩戒的人,不是也多了去了?
冯公子说,邻居家那个男孩的女友也挺传奇。也许,是那女孩的体质比较敏感吧?她在男友家探亲居住的那段时间,有次正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时候,看到一个白衣服女人进来深深看她一眼,莞尔一笑又出去了。后来她就大叫男友的名字,然后男孩听完原委后,挺冷静的说,那是他妈妈。
那男孩现在的性情平和了很多,也许是恋爱了的缘故。他母亲的灵魂是否入土为安,是否一如既往还在那一片范围徘徊,冯公子就不太清楚了。男孩的父亲被请了护工,每天由专人护理。依旧傻傻的每天躺在床上,一言不发,眼睛直望天花板。医生说是二氧化氮过量,抢救后的后遗症。
冯公子讲起这件事以后,叹息说,何必呢?我想也是。男孩的父亲做法显然不当,母亲不论是否自杀或谋杀,也很悲凉。男孩继母和父亲遭遇的事情,如果,仅仅只是如果,如果真是男孩所为,显然也有失妥当。许多人性情其实平和,待人也愿意良善,却阴错阳差地被刺激、被逼迫、被背叛,最后生生得扭曲出一幅狰狞面目。我们平淡如水,遇到突发事件也会来脾气,也会出仇恨,也会雷霆大怒。我们是人。所以,我们总需要一点一点在修心。身处红尘,即是历练。
当世界处处薄情时,你仍可以选择深情;当社会处处功利时,你仍可以选择淡泊;当人人躁动而现实的时候,你仍可以平静如水,宠辱不惊。这就是你的境。心可以随机、随事而动,但是境,一直都会是你的境。境,左右你的心态,权衡你的未来。就这么简单。
而这个男孩,因为对父亲的愤恨和对母亲自杀事件的无助,自己不会梳理情绪,也没人能够开导,最后性格也越来越孤僻。长期的沉默。在校外除了闹事打架,伤痕累累地回来,就是逃课跑到远郊母亲的坟地上自己坐着,一天天的发呆。再也无其他长进。成绩自然一路下滑,班主任也来家访过几次,似乎于事无补。男主人也忧心忡忡,但是打骂都不顶用。儿子最后,和他一句话都不再说。被揍,也只会直勾勾用仇视的眼睛盯着他,永远沉默。
新来的女主人经常噩梦,夜里惊醒。每次都是凌晨2点整。醒来以后倒也没有异样,但就准时这个点儿醒来。一分钟也不提前,一分钟也不推后。后来这家的男孩就嘿嘿笑着,告诉他的继母,他母亲自杀的时间就是凌晨2点。自然,这又被他父亲一顿暴揍。新来的女人,常常夜里也会听到厨房里餐盘碰撞的声音,像是有人在厨房里倒水或者洗碗一样。去看,又总是没有人。男孩又会嘲笑几句,然后阴阴地说,那是他妈妈回来了,在弄宵夜呢。
终于有一天,新的女主人不堪忍受,哭骂着要回去。原因是,她劳累一天躺下准备休息的时候,迷迷糊糊看见门打开,一身白衣的前女主人进来,惨白的一张脸,面无表情,进来就直接在她旁边躺下。她就一下又惊醒了。男孩听说后,一脸得意的表情,又讲了,说他母亲的寿衣就是白色。因为生前很喜欢白色,所以给她扯寿衣的时候,坚持选的也是纯白色的绢、棉质地的衣裳,从头到脚。寿衣一般不会用绸缎,会谐音“断子绝孙”,一般都是以绢、棉为主,取义是“眷恋”和“恋恋不舍”之意。
新的女主人后来听别人说,自杀的人,一般阎王爷都不会收的,因为打破了规律、弄乱因果,不珍惜身为人的不易。有些自杀的灵魂,甚至会一遍遍重复自己死亡前的瞬间。有些车祸、横祸死亡,走不出来那个境地的亡魂,亦是如此。所以这类无处可去的灵,通常会在事故现场,或者生前常去的地方、家里等地徘徊。有些,则会紧随生前挂念的人。于是她强烈要求丈夫找懂行的人来家里,做一场法事。后来,法事是做了,但收效甚微。声称看见他家有这白衣女人出没的邻居们,依然在不经意的夜里会看到。家里夜半的声响,依旧还在。
不过,这个调皮、捣蛋又叛逆的男孩,后来居然还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他收到通知书后,还对着冯公子不羁的笑着说,他妈妈在保佑他呢,说有她在,是没人能欺负他的。有一天下午,冯公子回家的时候,还记得这个男孩和他的父亲在楼道门口大声吵架,气的青筋暴跳的样子。当然,也还有他继母手叉着腰不时的尖声叫嚷。那女人要拖他回去,说有什么事进门说,但那小子出奇的倔,就是要在大门口喊。这内容,自然也就喊得人尽皆知了。
听起来大意是,他母亲虽然自杀了这么久,但实际上他后来还翻到过一页记事本上的记录,有他母亲的亲笔记载,当天计划要去哪里,见什么人。这男孩质疑的是,一个自杀的人,怎么可能还按班就步,有要去赴约的计划?很显然,这是一个伪造的“自杀”,而谁伪造了这个自杀,不论是他父亲还是继母,都有嫌疑。他父亲自然不接受这顶谋杀的帽子,气急败坏地在大声反驳。
男孩显然没有少做功夫,他说,别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他母亲还在人世的时候,他父亲是怎么和这个夜总会出身的女人总混在一起的,就算瞒得过他母亲,也瞒不过他!这男孩大声地吵嚷和质问,显然也很让他父亲和新欢下不来台。那女人脸上也一阵红一阵白。舆论也一时哗然。
上大学以后,这男孩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初恋。一个清秀又安静的小姑娘。那姑娘家里条件清贫,但为人友善。还有生病在床的母亲,还有每天工作操劳并伺候病人的父亲。小姑娘还有个哥哥,为了这姑娘的学费在外地打工。尽管是这么一个捉襟见肘的家庭,男孩也倾慕不已。他觉得,这个家里“满满都是爱”。
男孩的大学期间,继母生下个孩子,但是残疾。邻居们的毒舌也伺机而动,都说,这夜总会呆久了的女人,还能生出什么正常孩子来?那婴儿也可怜,有次生病后高烧多日不退,也许是夫妻俩刻意为之,那孩子救治无效,竟也夭折了。
大学快毕业的那一年,男孩带着女朋友回家来过年。也就在那一年,家里煤气泄漏,他的父亲和继母昏睡在房间里。巧得是,这男孩陪着女友逛街去了。没有在家。等进门发现以后,号召邻里一起抬着,赶紧送医院进行了抢救。继母去世了。而父亲经过救治,虽然留住性命,但还是傻了。从此,多年如一日,人就一直痴痴地躺在床上。他父亲的产业,也正好落在了这男孩的身上。时至如今,这家公司没跨,一路也被男孩运作了下来。
这件事,也被那条街茶前饭后议论了不少。有人说,肯定就是男孩自己起来以后放的煤气,然后上街去了。成为了不在场证明。还有人说,这是苍天有眼,“自杀”的前女主人让男主人养大了孩子,在孩子毕业这年也没有什么作用了,产业直接转手给孩子,情敌直接死掉,一切倒也干脆利索。还有人说,简单的很,就是恶有恶报。要不然,怎么生个孩子成那样?还有人说,不过是凑巧,那些没被惩戒的人,不是也多了去了?
冯公子说,邻居家那个男孩的女友也挺传奇。也许,是那女孩的体质比较敏感吧?她在男友家探亲居住的那段时间,有次正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时候,看到一个白衣服女人进来深深看她一眼,莞尔一笑又出去了。后来她就大叫男友的名字,然后男孩听完原委后,挺冷静的说,那是他妈妈。
那男孩现在的性情平和了很多,也许是恋爱了的缘故。他母亲的灵魂是否入土为安,是否一如既往还在那一片范围徘徊,冯公子就不太清楚了。男孩的父亲被请了护工,每天由专人护理。依旧傻傻的每天躺在床上,一言不发,眼睛直望天花板。医生说是二氧化氮过量,抢救后的后遗症。
冯公子讲起这件事以后,叹息说,何必呢?我想也是。男孩的父亲做法显然不当,母亲不论是否自杀或谋杀,也很悲凉。男孩继母和父亲遭遇的事情,如果,仅仅只是如果,如果真是男孩所为,显然也有失妥当。许多人性情其实平和,待人也愿意良善,却阴错阳差地被刺激、被逼迫、被背叛,最后生生得扭曲出一幅狰狞面目。我们平淡如水,遇到突发事件也会来脾气,也会出仇恨,也会雷霆大怒。我们是人。所以,我们总需要一点一点在修心。身处红尘,即是历练。
当世界处处薄情时,你仍可以选择深情;当社会处处功利时,你仍可以选择淡泊;当人人躁动而现实的时候,你仍可以平静如水,宠辱不惊。这就是你的境。心可以随机、随事而动,但是境,一直都会是你的境。境,左右你的心态,权衡你的未来。就这么简单。
今晚不更新了,大家不用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