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年轻的时候日子过的确实很潇洒,隔三差五的去镇上茶楼里喝个小茶、听个小戏、赌把小牌,老人家特别喜欢赌牌,家里几十亩良田大部分都是输给人家抵账了,奶奶也管不住他。就是在去世前的几天还非得参与一下,除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赢,出牌时手哆哆嗦嗦,还有就是人时不时会迷糊一小阵之外,精神状态还算可以。村里的老人常说,爷爷这辈子过的真叫值,什么苦都没吃过,享福享了一辈子,没有任何牵挂,只不过自从奶奶去世之后,爷爷变的有点不太爱说话,常一个人坐在大门外晒太阳,村里的老人说是爷爷想奶奶了。
人的感情有时候就是这样,虽然那个年代的人在表达感情时可能没有现在人那么丰富多彩,那个直截了当,那么细腻绕指,但他们比现在的我们多了份信任,多了份忠诚,多了份牵挂。落叶归根,漂泊在各个城市的我们将来落叶的时候能不能归根呢?能不能牵着手一起从婚姻的殿堂走到生命的终结?
X半仙临死之前给爷爷的物件是一个墨绿色的玉石扳指,一看就不是像我们这种小地方能有的高级东西,爷爷嘱咐奶奶一定要藏好,这扳指大有来头,说不定能招来杀身之祸。一次爷爷去镇上的茶楼会朋友,傍晚回来的时候刚进家门,奶奶就着急忙慌的给爷爷讲,说今天下午村里来了个卖货郎,像村里人打听谁家有没有玉器,说中这东西现在很值钱,城里的当官的就喜欢这口,能卖个好价钱。奶奶也是财迷心窍,把爷爷让她藏起来的扳指拿出来了,说问问货郎能卖多少钱,货郎把扳指拿在手里仔仔细细的观察了半天,说这个扳指是假的不值钱,也没过多停留急匆匆挑着担子就走了,奶奶后来越想越不对,就悄悄的跟在卖货郎的身后,没想到卖货郎刚出村口没多久,就有2个等在村外的男子迎了上去,三人凑在一起嘀咕了半天。爷爷一听就知道坏了,这在土匪的行术里叫踩点,先探探路数,定定方位,半夜等人家入睡之后才开始行动。仔细问奶奶那三个人的长相,爷爷也不认识,可在方圆附近的几位大当家的爷爷都很熟而且交情相当到位,肯定不会是他们的手下。这样的话就麻烦了,因为什么都不怕就怕刚入行的生瓜蛋子,什么规矩都不懂,下手也黑,管你是谁就想弄出个大事立个名号。爷爷让奶奶赶紧收拾收拾东西,趁天还没入黑悄悄回娘家避避风头。爷爷趁奶奶收拾东西的空挡,把自己的亮灿灿的马刀拿在手里,沿着大院子的外墙转了个边,看有没有盯梢把风的,因为有些土匪也怕自己踩好点的人家知道消息逃跑避风头或是报官,所以行动之前一般会留个人守守点万一出现特殊情况的话好及时通风报信,可见这帮家伙真是新生蛋子,没有留人蹲点。爷爷嘱咐奶奶别把灯熄灭,要亮着,亮着灯土匪一般都不敢动手。
(附小四儿,伍婶子现在相当了不起,儿子复旦经济学博士毕业,现首都某要害部门高级领导,现伍婶子夫妇早就生活在首都了,半个BJ人,听说过的相当滋润,只是不知道在首都还给人家看不看香。)
讲到这里,书生觉得应该介绍一下奶奶娘家的情况。奶奶的父亲只有2个女儿,奶奶排行老二,家境颇为富裕,早年间奶奶的父亲在省城开了个当铺号,生意非常红火,可后来被人算计,差点命都不保,不得不回到老家避难,不过当时生意好的时候也算是有经营头脑,在老家也购买了不少良田,所以也算是衣食无忧,老人家一生可以说是见多识广,在本地也是相当有人脉,听老人们讲不管是什么早年间的东西到他老人家手里,用手一摸就知道真伪。
@休眠体 2011-12-12 17:19:00
真实经历转换成小说
-----------------------------
。。。。。。
后面是不是觉得有点夸张??
哈哈。。。
还有更夸张的。。。。就当故事看吧。。。
@crystal_fei_fei 2011-12-11 23:56:00
楼主懒人!
-----------------------------
书生要养家糊口啊。。。。
不好意思啊。。。。
但凡有点时间书生会写点的。。。。
祝您好运~~~~~~~~~~~~~~~
@王者sunweiA 2011-12-12 19:02:00
鬼压床有过多次了,我小时候我们家楼上有个女的喝毒药死了,首先这个女的是一个人住,老公在外面打工,孩子送回老家给亲戚在带。这女的死了有个把月了都没人知道,后来很臭很臭,我们还以为是谁家下的老鼠药死了老鼠,后来电工发现很久没见那女的了,拿个梯子爬上去一看,人躺在地上。后来她们家里来人用口棺材把她抬走了,我们家还在那楼主了几年。我小学毕业业时我们家般离了那栋楼。现在就是晚上经常做梦在那栋楼里碰见穿着.....
-----------------------------
兄弟。。。“我们家还在那楼主了几年”。。。。
逗楼主开心。。。还是吓楼主呢???
天有点冷,书生决定抽今天最后一根烟,好好的静一静,理一理头绪,淡定一下。日子真是不好过啊,除了每天忙的找不着北之外,书生有种莫名的心累。爷爷的故事是书生听村里的老人讲的,村里人们有个习惯,没有特殊的天气原因老少爷们都喜欢端着饭到家门口依着墙根蹲在一起吃,吃完饭碗筷往旁边一放,抽根烟唠个家常,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很喜欢讲以前的稀奇事,爷爷的故事也是书生这时候听的。书生小时候是在姥姥家长大的,回到自己家里的时候已经上小学了,爷爷没有给书生提过自己的往事,家里人也不提。记的爷爷快去世的时候,躺在家里的堂屋里的板床上输着吊瓶,迷迷糊糊中突然醒了,说奶奶在门口等他,让我们去看看,又提了好多人名字,都没听说过。我当时大概是刚上初中,有点害怕,母亲把我拉到一旁,不让我看。爷爷去世之后,村里仅存的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慢慢才开始提爷爷的故事,他们的讲故事的水平相当高,像说评书一样,想听完一个故事得需要蹲在墙根吃好几天的饭,很多事就像他们亲眼看见亲自参与的一样,听的书生也是一会儿激动万分一会儿目瞪口呆一会儿又心里怕怕的,毕竟是自己的爷爷啊,听别人讲自己亲人的故事感觉就是不一样,你懂的。这些事情应该是有些水分的,但可以肯定应该是爷爷经历过的,只不过被人以讹传讹,最后可能略显夸张了点,书生也算是借花献佛,些许唠叨唠叨。
我们村东北方向有一条小河,我们那里叫东大沟,估计是什么河的分支的分支,河水干涸的时候,如果从河底过的话那是一条去我奶奶的娘家村庄的捷径,只不过这条捷径很少有人走,一方面是由于人云亦云搞的这地方不是出现过东东A就是出现过东东B,而且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很多,什么八大姑七大姨说的神乎其神,另一方面这里和乱坟岗一样,临近沟浜的野地里埋了不少当时饿死的或是病死的穷苦人家,鉴于此这个地方在书生那里也是相当有名的。呵呵,书生小时候在这里也被戏耍了一次,这是后话,慢慢来。
爷爷就在那个夜晚,手拿亮闪闪的马刀,领着奶奶抄了个近路。老人们说,以爷爷的胆量走沟浜小道是必然的,所以后面发生的事情也就没什么偶然的了。总而言之,在人们貌似漫长的一生中,很多事情看似是偶然的,其实更多的时候却是必然的,只不然中间的各种环节隐藏的太深了,我们看不清楚罢了。
那应该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月圆之夜,点点星儿懒懒的斜挂在天幕之上,陪同着月儿很安详慈悲的注视着充斥着黑夜气息的大地。那个季节入夜之后略感凉意,秋收完之后的庄稼地也显得是那么的幽静、广阔,一条不是很宽的土路之上,借着点点辉光,一位男人手持闪亮亮的砍马刀,身后紧跟着一位女人,形色匆匆,只是他们不知道前面的道路上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正在张开大口在安静的等待着他们。。。
(。。。。。未完待续。。。。。)
书生接着码一会字。爷爷和奶奶趁着月光朝奶奶娘家着急忙慌走着,奶奶的脚属于小时候裹过脚,但没有裹成功的那种,平时走点近道可以,一旦较远的距离需要找辆架子车拉着走,这次走的太突然,而且用架子车拉的话动静太大,所以没办法只得走走停停歇歇。恰巧走到沟帮正准备下沟的时候,奶奶累的实在不行了,说要歇一歇,爷爷想想也是,走了那么远了,过了沟大约3、4里路就到奶奶家了,也不用这么着急了,另外土匪要是发现不在追的话早追过来,歇息一下也无妨。爷爷坐在奶奶身旁,把手的家伙放在地上,用手试了一下额头的汗水,没有理会奶奶在他身后的埋怨,四下张望一下,这一望不得了,打了一个激灵站了起来,随手把亮闪闪的砍马刀抄在手中。
一个灰蒙蒙的身影从荒凉的野地里像是凭空出现的一样,轻轻的很仔细的晃动着身子,慢慢的一步一步朝着爷爷奶奶的位置,很吃力的走了过来。
一个灰蒙蒙的身影从荒凉的野地里像是凭空出现的一样,轻轻的很仔细的晃动着身子,慢慢的一步一步朝着爷爷奶奶的位置,很吃力的走了过来。
那样幽静安详的夜晚,荒凉的连个草毛都没有的荒地,凭空从不远处出现了一个朦朦胧胧的身影,然后不紧不慢的一步一步的朝你走去,不知道爷爷当时是什么感想,换做是书生的话,第一反应是跑,第二反应是喊,第三反应是赶紧昏过去。要说爷爷的胆量的话,村里老人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的,这时候,爷爷轻轻告诉奶奶千万不要回头,把自己手中的刀晃了晃,定睛朝那人影处望去。那身影也不着急,慢吞吞的一步一个脚印,不慌不忙的移动着,离爷爷越来越近。爷爷上前两步,清了清发颤的嗓子,在距离人影不远处大声喊了一声,你是人还是鬼,少在这给爷爷装神弄鬼的,小心我活劈了你!!!那身影并不理会,按照自己固有的节奏继续朝爷爷的方向移动着。听见爷爷的叫喊声,奶奶也回过头,吓的赶紧站在爷爷的身后,连声问那是什么?怎么好像没有头?的确是没有头,光一个身子在哪东一晃西一晃慢慢的蠕动着,很别扭,看的爷爷心里也是一颤,这玩意没见过啊,书生也没办法详细描述,即使见了,估计书生也早飞走了。奶奶站在爷爷身后,大气不敢出,爷爷的胆量再大,估计这时候也不好受。
那身子晃晃荡荡的在爷爷和奶奶面前停住了,没有任何表示,直更更的站那,要不是奶奶抓住爷爷的衣服估计早坐地上了,书生当时即使是在听老人们讲吓的也差点坐地上,嘿嘿,莫笑莫笑。只见爷爷把牙一咬,心一横,说了句,去你娘的吧,今天不活就不活了!!!一刀砍了下去,随之就是一脚,然后一把抓起奶奶背起来就跑。那东西被砍了一刀,又被爷爷一脚给踹倒在一旁,可他慢腾腾的又自己爬了起来,不紧不慢的朝着爷爷奔跑的方向一步一步的走着,好像在传递着一个信息,你跑吧,反正我就再后面慢慢的跟着你,爷爷背着奶奶穿过沟底爬上对面的沟帮,往后一看,乖乖,这玩意貌似加快了速度,慢慢一步一步的看似好慢可眨眼间已经度过沟底了,这可麻烦了,阴魂不散??正在爷爷发愁怎么办得时候,从对面的沟沿上冲过来一个闪着绿光的娃娃,一下子把无头东东撞到在地上,这下估计是把无头东东给撞疼了,只见他躺在地上双手左右乱抓,双脚乱蹬,绿光娃娃一不小心被他给抓住了,两相在地上翻滚混战一团,爷爷站在一旁看傻了眼,奶奶大声喊了句,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跑???
各位兄弟妹子们莫笑,书生的表达能力确实有待提高,自己讲和听别人讲就是不一样,听别人讲的时候大呼精彩刺激过瘾,而自己讲的时候发现真是枯燥无味,估计是上学时一些文学技巧和词汇没有好好积累,导致关键时候神马都想不起来,各位全当看一个小学生的作文吧,书生也不要求各位当一个故事看了。。。。。汗颜啊。。。。大家莫嘲笑书生啊。。。。
爷爷背着奶奶喘着大气出现在奶奶家的时候,奶奶的父亲吓了一大跳。赶忙让进屋里,问这是怎么了,那个年代并不太平,回娘家一般都会赶在白天,三更半夜走亲戚像哪门子回事。爷爷简简单单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老丈人讲了一遍,老丈人这才明白怎么回事,让人把里屋的灯掌上,让奶奶跟着母亲去睡觉,拉着爷爷来到里屋,在灯光下仔仔细细的看了半天这个扳指。叹了口气,说到X半仙原来没有安好心,给爷爷的是一个阴物扳指,当年满洲人崇武,喜欢拉弓射箭,带个扳指防止箭擦伤手指,可后来满洲人建立了清朝,天下太平,扳指逐渐成为装饰品,但也只限于那些有身份地位的满人佩戴,不过一些立过战功的汉人及巨贾附庸风雅者也有赏赐佩戴的,这个板子从手工、色泽、玉质上看应该不是一个凡品,但从外面篆刻的符箓来看,这个扳指应该是一个阴物扳指,所谓阴物也就是指横死之人或是冤死之人埋葬时佩戴用来压其厉性的,但能用扳指做阴物的只能说明佩戴者非普通老百姓。这些东西可不是一般人可以享用的,轻则带来厄运,重则家破人亡。爷爷的老丈人早年间做当铺的时候,收到这些阴物的时候,一般都用专门的开过光的器皿存放,而且在器皿外面还要贴上开过光的符箓压制。以前就听说过X半仙暗地里干一些偷坟掘墓之下三滥的事,估计这扳指陪葬的家人非一般人,知道自己家的先人祖坟被掘才出钱找疤刀L做掉了X半仙,没想到,爷爷在X半仙临走之前的一顿饱饭却惹来如此是非,那些探点的不一定是土匪,也有可能是扳指主人家的人,在X半仙身上没有发现东西,在回爷爷家探探风,结果奶奶被他们给忽悠住了。至于今天晚上爷爷遇见的那些怪事,老丈人觉得有可能是这个绿扳指长时间吸收的阴气或是戾气太重,可以幻化成人形,而那个无头东东可能是被扳指的厉性给引过来的,而绿娃娃以为其要夺扳指而和它混打一起,无意间救了爷爷和奶奶一命。
听完老丈人的分析之后,爷爷深吸一口气,赶忙问这下面怎么办?
老人家说自己家里还有一些以前剩下的开过光的器皿和符箓,可以保存这个扳指,让爷爷先在他家呆2天避避风头,等过些日子看看风声再说。
只不过,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事情其实没有爷爷和他的老丈人分析的那么简单,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
(呼。。书生松口气。。。终于。终于告一段落了。。)
书生小的时候,感觉奶奶身体一直不好,气管炎很严重,闷气,咳嗽厉害的时候气都喘不过来,爷爷的身体倒是一直不错,留着长长的山羊胡子,冬天的时候喜欢穿个皮棉袄戴个皮帽子背着铁锹去上冻结冰的池塘边砸窟窿捕鱼,回家熬鱼汤喝点小酒,相当享受,嘿嘿,书生跟着也沾了不少光。关于那个绿扳指,家里人一直没有人提过,特别是奶奶有时候在和爷爷吵架的时候,只要眼看着要涉及到书生最关心的扳指的时候,爷爷便会默不作声,奶奶也不再发难,只是一个劲的喘气,泪眼蒙蒙的。奶奶和爷爷相距去世之后,书生才慢慢的从村里老人们饭后的口中知道事情的大概,只不过演义成分相当重,但他们讲的有鼻子有眼真假难辨,当时发生这些事情的时候还没有大伯呢,所以书生父母也不清楚到底是怎么档子的事,或许知道吧,但知道不说和不知道性质是一样的。所以书生暂且按照村里老人们讲的事情表述一下吧,权当告慰爷爷奶奶的在天之灵。
爷爷奶奶在奶奶的娘家呆了有半个月。。。此处不让更,回家更~~~!!!!(。。。。未完待续。。。。)
@十八男儿 2011-12-13 19:15:00
书生有错别字喔.相距去世.应该是相继去世吧,
-----------------------------
。。。
不好意思。。。
应该是相继。。。。。
(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一天又过去了。
书生对着镜子看了一下,发现自己今天竟然忘了刮胡子了,难怪女同事看见书生的样子有点奇怪。马上要元旦了,几个同事商量着准备什么节目,书生无语,细想一下,书生唯一一次参加的文艺表演好像就是在学校工作的第一年的元旦晚会,是个100人的集体大合唱,天贼冷贼冷的,男教师穿个白衬衫,女教师穿个连衣裙,俺们100多老师得得瑟瑟的上了舞台,乖乖,舞台还漏风,书生站在最后一排的好像是靠右边的位置,浑身哆嗦着带点小跑调跟着大部队溜完了这首歌,谁知道学生反映太过激烈,没办法临时又加唱了一首,表演完之后,几个老师把现场拍摄下来的录影做成了DVD,丫丫丫的,书生仔仔细细瞅着屏幕重头看到尾除了刚开始的远镜头中书生的小头在里面其他特写镜头中书生连根眉毛都没上。书生当时心里就暗自下决心,这种坑爹的文艺表演书生以后不再参与,做个观众比什么都舒服!!
书生喜欢做观众。
在人生的舞台上,大家都很辛苦的在表演着,其实有时候放慢一下自己的步伐,停下来做个观众也是一种享受。
书生小的时候,特别是在夏季,很多玩伴都喜欢把自行车的盘条取下来,用火把其中的一头烧红然后砸扁,在磨刀石上磨得又利又尖,再做上一个倒刺,然后晚上很多人一块拿着手电筒到河沟边去扎青蛙,深夜里用手电筒一招,青蛙就不动,然后用自制的工具狠狠一扎,青蛙想跑也跑不了。当然,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书生知道青蛙是益虫,而且书生很喜欢绿油油的青蛙,一看就和癞蛤蟆不一样,所以书生从不去扎,但怎么说呢,书生不想因为这些内容而被部分善良的朋友给误会,那个时候估计和现在的情形差不多,夏季的时候隔三差五村上老是有人为饭店代收青蛙的,说句实话玩伴们捉青蛙也是为了卖钱。其实,书生有点说谎了,更大的原因是书生在很小的时候听我小姨半半拉拉的给我讲了一个青蛙王子的故事,所以造成从小在我眼里青蛙是会魔法的,很神秘的,所以我小的时候不只怕癞蛤蟆,更多的时候是怕青蛙,特别是个子大的绿油油的青蛙,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跟着玩伴们一起去扎青蛙了,当我看见青蛙被玩伴们给抓住的时候,我就会心里紧张好一会儿,这种感觉就像怕蛇的人远远看见蛇过来一样,丫的,我比青蛙还紧张。
我们暂时先不讨论青蛙应不应该被捉,玩伴做的事情对不对,这些关系到生态、环境、生物链等等对今后我们生存的影响的问题,以及我们有没有公德心、爱心、善意等等关乎人性的问题,书生想晒晒的是,书生在参与这些事情的时候很不幸遇到的事情,而且就是爷爷碰见无头东东的附近,东大沟。。。。。。。
@熊小四儿 2011-12-13 21:46:00
那个X 半仙也太坏了,不是说玉扳指能帮爷爷化解么?临走还给人摆了一道
-----------------------------
人心不古。。。
人有时比东东更可怕。。
嘿嘿。。。
小四儿啊。。。。
外面正在下着雨,有点冷。思绪倒不是很乱,尤其是安静的时候,安静的能感觉到空气在悠闲的飘荡,还很调皮的和时间玩耍着,呵呵,书生有时候确实很像诗人。
说到小时候的扎青蛙,说实话书生确实感到很残忍,就像杀鸡一样,把鸡的脖子上的毛摘干净,用手抓着鸡翅膀的根部,同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鸡头,使其脖子凸出,一刀下去,三管(食管、气管、血管)同断,鸡一定要是活的,这样血能放干净,肉质更好,这个三管齐断放血法是老Z教授研究一辈子的东西,书生不才学到一点理论皮毛,没有实际操作过,哪怕是指导学生做实验的时候,也只是理论上指导。扎青蛙的时候通常是在半夜三更,天越黑越好,把用自行车盘条自制的的工具绑在一个长竹竿上,拿着手电筒在河沟边照,青蛙也怪,只要见到光它就死活不会动的,哪怕是在水里面露个小头也稳稳不动,这个时候用锋利的尖刺猛然一扎,而且带有倒钩,青蛙想反抗都反抗不了。书生虽然有点惧怕青蛙,但看到这一幕也有点替青蛙感到难受,可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越是怕越是想参与,书生不幸就是属于这类人,而且是深受其害,丫丫的,书生这都这么大了啊,有时候去饭店,看见大厅他们水箱里养的那个什么牛蛙的时候,它们的那双小眼睛只要一盯书生,书生就会感觉浑身的不自在,两股战战,嘴里发苦,心头发凉。
丫的,今天书生决定忙里偷闲也要把故事讲完,刚才很悲哀,写了一大半的时候竟然停电了,还要再从新搞,哦。。哦。。有本事再停一次电,丫丫丫丫丫的,书生会怕你??小样,还反了你??。。。书生抽根烟去。。。。
我们一行人大约有6、7个,除了书生两手空空纯属凑热闹之外,其他兄弟手里都有工具,手电筒、麻袋、扎竿。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头顶上星光点点,田地的不远处时不时的闪着漂浮的光亮,那是萤火虫在飞舞,在宁静的黑夜里是显得那么的漂亮。书生一般都会怀着激动紧张的心情使自己处于队伍的中央,前面有人,后面也有人,嘿嘿,走在黑夜里书生更多的是寻求一种刺激。
我们一般都是找一条最近的路走到东大沟,然后沿着河沟沿慢慢的边走边找,河沟两旁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荒草,一头扎进去个子稍微低点的立马找不着,伙伴们三三两两的开始工作起来,书生尽量使自己处于队伍的中央,闪烁的手电筒的光辉在黑夜里交相呼应,像探照灯一样,仿佛能把整个黑夜给切割开来。书生并不在乎伙伴们扎到青蛙兴奋的叫喊声,而是喜欢四处张望,黑夜里站在河沟沿上,安静的看着远处散落着的村庄偶尔散发出来的一些微弱的灯光,倾听着远处偶尔传过来的狗吠声,别有一番风味。当凉风夹杂着腥味吹过书生脸庞的时候,书生会有一种尿急的感觉,估计是紧张的了。当伙伴们扫荡完一片区域之后,我们会彼此叫喊着小前方进军,书生这时候也会朝前走走,确定自己在整个队伍中的位置。嘿嘿,别笑书生,书生一直在追求自己心中的那份得之不易的突破自己极限的感觉。
别着急,大家可以轻轻的闭上眼睛,稍微屏住呼吸一下下,书生慢慢的讲给你们听,你们有疑问,书生也有,咱们一块分析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书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可以确定,自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的,而且书生一直都处在整个队伍的中央———书生既不会走在前面,因为书生害怕惊吓着青蛙;也不会走在后面,因为害怕青蛙吓着书生。可当我从恍惚中猛然清醒过来的时候,我却发现我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这里也是东大沟的河沟沿,旁边有棵大树,光秃秃的没有任何树叶,周围很荒凉,荒凉的连个草毛都没有,我一个人就在大树旁站着,四下张望,小伙伴们一个都没有了。印象中好像也没有任何声音,安静的让人有种想疯的感觉,书生想大声叫喊,可忽然发现发不了声,想跑,可又发现周围的空气很粘稠,粘稠的连举手这种小动作都很吃力。兄弟妹子们,书生当时一点都不紧张,就是害怕,那种发自内心的恐惧而引起的害怕,那是一种走投无路的感觉。就在这个时候,从沟底传来了一个很大很大声音的蛙叫声,那声音按分贝说的话,和近距离听放鞭炮的声音差不多,书生吃惊的朝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慢慢的慢慢的一只眼睛能有牛头那么大的青蛙的头从沟底探了出来,哎呦,书生的那个倒霉的还没有去世的那个老Z教授啊,这叫书生怎么活啊???两只眼睛盯着书生一动不动,书生也一动不动,大个子的家伙慢慢的把它那张滑溜溜的大嘴张开,把那条血红血红的长舌头一伸一缩的朝书生卷了过去。。。。。。
书生醒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把浑身上下摸了个遍,发现一切都正常才放心,但昨晚的那一幕历历在目,怎么回事?问母亲,母亲说我昨天晚上回来就直接睡了,今天早晨怎么叫都不醒,想着可能是太困了,也就没理我。找到小伙伴问昨晚的情况,小伙伴们说昨晚我们一起回来的,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发生。书生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回事呢?
兄弟妹子们请睁开眼睛吧,书生抽根小烟,你们呢也喝口小茶,咱们一起帮我慢慢分析一下。首先,如果书生是真遇到了什么东东的话,那么晚上的事发时间小伙伴们都能证明,我确实是和他们在一起的,而且回家之后母亲也能证明。其次,如果说书生是做梦的话,那为什么书生的记忆只到和小伙伴到了河沟边之后的片刻便没有了,也就是之后一直到回到家里躺在床上睡觉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我都一点印象没有。做梦的话,也应该是睡着之后才做的,那为什么我的感觉是这段时间是见着了一个贼胖的青蛙大哥。
这个问题困扰了书生好多年了,难道说是我的意识和身体分开了???身体做了一些事情,意识不知道。意识做了一些事情,身体周围的伙伴不知道????
(如有高人,请指教。。。)
丫的,害的书生现在依旧很怕青蛙。。。。。
@十八男儿 2011-12-14 12:23:00
书生写快点.都快到2012了…
-----------------------------
宝贝。。。2012啦。。。
跑吧。。。。。
书生公司老总下命令在元旦晚会的时候全体同仁要集体参加一个节目,后来几个集体活动积极分子在一起商量说要演一个搞笑版的话剧,里面按照公司人数定角色数,然后抓阄定谁演女一号、男一号等等。这下可把书生给吓坏了,你说不按文艺细胞含量、容貌、表演天赋去安排角色,而是靠运气,乖乖,书生要是点背抽到个男一号,那书生可要倒大霉了,要知道书生从小到大一丁点文艺细胞都没有,唱歌像自创、跳舞像做操、说话不流利、表情不丰富,颤抖抖的打开纸条一看,书生乐了,呵呵,真是好运气,抽到了一个角色小天鹅A。小天鹅A没有一句台词,全场就出现10秒,模仿小天鹅舞状从舞台一边飞到另一边,而且总共三只小天鹅,感谢编剧,感谢导演,感谢同仁,要是不出现特殊情况的话,书生难关终于过去了。特搞笑的是书生的一个嘴有点碎的男同事,打开纸条一看,差点没背过气去,”后妈”,哈哈,笑死书生了,这家伙去找写纸条的那位,问人家”后妈”是男是女你都不知道啊,男角色的纸团里怎么会出现”后妈”这个角色,书生在旁边开玩笑说,这角色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你不演真对不起你那么多得艺术特质。哈哈,这家伙不依不饶,后来老总恰巧从旁边经过,搞明白怎么回事之后,立马发话后妈这角色非这家伙不行,乐的书生剩下的一天时间都在想象这家伙那天的穿像打扮,哈哈。。。。。
爷爷和奶奶在娘家一住就是半个月时间,期间奶奶的父亲也让人去爷爷家打听了一下情况,捎回来的消息一直称村里跟平时没有多大区别。爷爷不放心,找到附近自己的拜把子兄弟问一下道上的消息,大家都不知道去爷爷家踩点的人是谁,按理讲没有不透风的墙,多多少少应该能知道个所以然,这下爷爷才知道事情似乎有点不太妙了。那个年代也好,现在这个社会也好,你想占山为王,称霸一方,或者直白的讲你想称王称霸坐上当地的黑社会的一把交椅,那么你必须要和政府部门中的执法阶层建立某种特殊的联系,不然你说你再怎么牛再怎么有钱再怎么怎么着,执法阶层想收拾你,一句话的事。黑龙江的那位大哥多厉害,上下通吃了多少年,不就是高层李XX的一句话,被毙了。后来,奶奶的父亲的一位朋友从县城办事回来,说他在县城中的张贴布告栏中看到了爷爷的画像还有名字,说爷爷盗窃他人重要财物,现悬缉拿归案,这布告估计是刚张贴没几天,因为这都好多天了我们这一点消息都没有。也该爷爷倒霉,这边消息刚传到爷爷的老丈人那里,他那天见朋友回家的路上便碰见乡里的保安大队的队长,原来老人家以为大家都是街面上混的江湖人物,平时酒场上没少哥长哥短的,只是老人家当时不知道缉拿布告刚刚到乡里保安大队,还满脸笑容的往人家枪口上撞,结果可想而知。第二天一大早,XX乡保安大队长智拿盗贼的各种演绎的版本便在全县传开了,奶奶的,书生的版本应该是最真实的。
消息一传过来,奶奶差点昏过去,因为那个年代盗贼十有八九是要枪毙的,即使不枪毙也要判个几十年。奶奶的父亲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事情也很好办,无非和现在某些时候某些事情一样,多花点钱打点打点,疏通疏通关系,首先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爷爷怎么就盗窃他人财物,是不是和那个扳指有关系。唉,那个年代的事情,真实说不清道不明啊,但凡平头老百姓的话一旦吃了官司那么好比天塌下来一样,不砸的你眼冒金星肝肠寸断也要砸的你这辈子后悔做一次人,喊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
奶奶的父亲上下疏通关系,多方花钱托人说情,最后在变卖良田几十顷之后终于得到回话,把绿扳指上交国库,另交付5000大洋保释金,可获得自由。没办法,爷爷家仅剩的几十亩耕田和奶奶家的剩余家产全部变卖凑足了大洋才救得爷爷一命。后来,村上的老人说,那个X半仙盗墓之后被墓冢主人发现,墓冢的主人家势力相当大,后来为了泄愤找疤刀L做掉了他,可从他尸体上什么没有发现那个X半仙从人家老祖宗手指上巴拉下来的扳指,后来想有可能X半仙捣鬼,用了很小的一个把戏便把奶奶给骗过了,这才有后面的种种事情,至于爷爷半夜遇到的无头东东和绿娃娃,有些老人说是那个地方本来就有,也有些老人说是绿扳指引出来的,两种说法各有各得支持者。奶奶家也因为这件事变的用现在话讲算是破产了,奶奶的家人也在清贫中渡过残年,所以爷爷一直很愧疚。不过怎么说呢,有些事情真是不好说,看似坏事实则好事,解放的时候,一些跟爷爷拜过把子的兄弟下场都很惨,讲义气讲了一辈子,大多数都吃了一颗子弹,那个狗腿子保安队队长更惨,解放后跑到山区当了个农民,可后来还是在伟大的人民运动中给挖掘出来了,被公审判了死刑,枪毙的时候更是万人空巷,轰动全县,场面和当年抓住书生爷爷一样。
那以后,爷爷便把砍马刀藏了起来。。。。。
我太阳~~!!!!
熊小四儿。。先闪一边。。。
楼主要亮法宝了。。。。
吗咪吗咪哄。。。天灵灵地灵灵。。。。王者sunweiA~~~~~现原形。。。
哈哈。。。先让你现出原形。。。。然后再收了你送给四儿当坐骑。。。。
哈哈哈哈哈。。。。。。。。。。。。
@游鱼111 2011-12-15 17:05:00
写的挺吸引人。不过总觉得楼主是女的,很可爱
-----------------------------
楼主是纯爷们。。。。。。。。。。。。
抚抚胸毛。。。捋捋胡须。。。
书生是爷们啊。。。
书生是爷们啊。。。
再说书生是女的话。。。
书生要亮法宝啦。。。
送给@十八男儿。。。。。。。
哇哈哈。。。。哇哈哈。。。。哇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