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籽雕琢,白度一级不到,结构极好,侧光几乎无结构,油份好,糯性佳,背面带一处天然皮色,背面一条浅裂,在雕琢时已借成衣服褶皱,皮下带薄僵,这样的皮子盘玩过程会很有趣。雕工细腻,童子笑逐颜开,十分可爱,手捧大鲤鱼,寓意吉庆有余,祝愿佩戴者幸福安康,吉庆有余。
三尺童儿戏赤鲤的形象,是我国最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吉庆有余的传统吉祥图案,溯其来历,还有个小故事。
汉代时,黄河边上有个贫苦的孤儿名叫吉庆,靠背纤为生,他天生一身好水性,但从不捕捉黄河鲤鱼卖钱维生,人们都取笑他是“吉痴”。一晚,吉庆梦见一个身穿红袍、衣悉无缝的小孩向他奔来,连呼“救命”,刚欲牵其手时,就醒过来了。天亮后,吉庆又去河边准备拉纤,正在河滩上收拾纤绳,忽然看见有条大水蛇向着一尾正在浅水中戏耍的赤鲤蹿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吉庆弯下腰来,出手一抄,从水蛇口前救下了赤鲤,那赤鲤就在他手上仰脖张嘴、鳃片儿一鼓一收的,像是有话要说。吉庆猛然想起昨晚上的梦,心有所动,忙把它捧回自己那间搭在河岸上的草棚里,盛水罐养了起来,还喂了它一点面饼屑。傍晚,背了一天纤绳的吉庆疲惫不堪地回到草棚内,便先去看那尾赤鲤。咦,水罐里赤鲤不见了,却整整齐齐地摆着四个赤金元宝。每个金锭下都刻有四个字,合起来是:“九登禹门,三游洞庭,愧不成龙,来富吉庆”。
吉庆有鱼变富的故事传开后,可把人羡煞,也都想方设法去弄尾赤鲤来喂养,称“元宝鱼”。时间一长,“有鱼”讹为“有余”,依然是祈盼富裕的祝颂之辞。难觅赤鲤的人,就贴瑞图替代,或绘童子执戟挂磬,抱鱼嬉戏,以戟谐“吉”,以磬谐“庆”;或者再添莲叶,那就叫"连年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