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旭事件中净空大师说其念佛不专信心不够,信心不够转不过来。这个我就不解了,佛陀成佛后都会生病,许多菩萨大德也会生病。
-----------------
是的,凡夫会生病,佛陀也会生病。病可分为“因中的实病”和“果中的权病”两种。凡夫生的是因中实病,佛陀生的是果中权病。
“因中的实病”就是我们凡夫业报所感的疾病,我们深受苦痛,所以叫做“因中实病”。“果中的权病”是像释迦牟尼佛和维摩诘居士那样的圣人本来已达到没有病痛的境界,为了度化众生,所以示现身体上的疾病。由于这种病是方便示现的,圣人不以为苦,因此叫做“果中的权病”。圣人只有身病而没有心病(见《摩诃止观辅行》第三十二卷)“因中的实病”又可分为“身病”和“心病”两种。
身病是指身体、肌肉、骨骼、神经和五官、忧愁、憎恨、愚疾等苦恼。《贤首五教仪科注》的第三十七卷上记载:身体上毛病有三种现象:业报所感病相,鬼神所作病相,四大五脏病相。
我从佛教论坛上看到有的人孕期担心宝宝有问题就天天诵读观世音菩萨法号还有抄送地藏经回向给宝宝,我也这样告诉了弟弟和弟妹,不知道这样管不管事。
------------
有益处。
我想问问老师,1,为什么自己愿意付出,愿意做出些改变,还是不能挽回结果呢,2,我是那么的喜欢她,怎么还让对方不开心呢?
3,勿执,到底怎么来理解?
4,另外,梁老师,我觉得智慧,就是一个心态,以一种超然的心态来面对所经历的事情
-------------,
1,如果产品本身不受市场欢迎,那么加大投资,改变经营方式,不一定可以改善滞销现状。如果产品本身受人喜欢,不用大力投资,不用改变经营方式,一样受人追捧。你懂了吗?2,这个问题逻辑上不对,上帝爱世人,世人不一定都快乐,3,勿执,放下,4,不了然,怎么可以超然呢?智慧不仅仅是一种超然的心态,心态属于情商的范畴,心智属于智商的范畴,了然而超然更加圆满。
上淨下空老法師《華嚴經》中说到歐陽竟無、王恩洋是大德,可是印光大師說歐陽竟無是魔,黃念祖老居士曾提到王恩洋說《華嚴經》是偽經。問題就是:為什麼印光大師和上淨下空老法師都不是一般人,而他們對歐陽竟無是大德和魔的分辨有如此大的出入,這就不免讓人懷疑其中一個大师的說法。
------------
比如兵法中的各种阵法,知其然,它则是智慧的结晶;不知其然,它则是迷宫,迷惑人心。那么,阵法是智慧的结晶还是迷惑人心呢?实际上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同一时间看地球,在中国人此时看来是白天,在美国人此时看来则是黑夜。不是因为看的时间不同,而是看的位置不同。站在同一地点分别子午时来看明暗,即便从同一地点来看,也会因为看的时间不同而明暗结果不同。很多情况,人们听到的、看到的、感觉到的,可能都是片面的。不要纠结在片面之中。由点到线,由线成面,由面到体,有体成统才好,否则但论一点真的是成何体统了。祝你法喜充满!
上淨下空老法師《華嚴經》中说到歐陽竟無、王恩洋是大德,可是印光大師說歐陽竟無是魔,黃念祖老居士曾提到王恩洋說《華嚴經》是偽經。問題就是:為什麼印光大師和上淨下空老法師都不是一般人,而他們對歐陽竟無是大德和魔的分辨有如此大的出入,這就不免讓人懷疑其中一個大师的說法
。。。。。比如兵法中的各种阵法,知其然,它则是智慧的结晶;不知其然,它则是迷宫,迷惑人心。那么,阵法是智慧的结晶还是迷惑人心呢?实际上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同一时间看地球,在中国人此时看来是白天,在美国人此时看来则是黑夜。不是因为看的时间不同,而是看的位置不同。站在同一地点分别子午时来看明暗,即便从同一地点来看,也会因为看的时间不同而明暗结果不同。很多情况,人们听到的、看到的、感觉到的,可能都是片面的。不要纠结在片面之中。由点到线,由线成面,由面到体,有体成统才好,否则但论一点真的是成何体统了。祝你法喜充满!
。。。。。。
你好!河山老师,我个人认为:你的解答如果更加有针对性那会更好开启读者心智。 当然,不管什么样的解答总比没有好,例如,顾左右而言他或打太极式的解答也大大的开拓思维。
石头与水,虽然可能有共性,但不能说石头是水或水是石头。大德与魔的定义大大不同,所给人带来的影响也不一样。如果把魔说是大德,那众人相信后就会有人依其言行指导生活,那受害之人会被害苦的。
位置不同,看到的地球都是同一个地球,如果把地球看成是太阳,那就不一样了。
------------------
我想说的是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件事物,因为我们的知见有限,我们所看到的都是片面,即便是大德也是顶多只针对某一片面而谈论,所以我们还是不以点盖面好。
印光大师说:“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印光大师自称常惭愧僧,是一位非常谦卑的法师。既然看一切人都是菩萨,我们看欧阳竟无不一定非得是魔或大德。佛也罢,魔也罢,欧阳竟无仍然是欧阳竟无,我们依法不依人,因为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学习欧阳竟无捍卫佛法正道的恳切之心,这方面他是大德,同时慎防自己有大我慢魔种。印光大师谈欧阳竟无说:“我知道阁下有捍卫佛法正道的心,是非常的真切的。而彼(欧阳竟无)欲成为千古以来第一“高人”的地狱种子(指下地狱的因),非常值得怜悯。”印光大师明确指出欧阳竟无所不足的地方,而净空法师所论的是欧阳竟无的发心方面和实际上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对社会所做的贡献。
印光大师和净空法师都是针对欧阳竟无某一点而论,却不对一个人整体下结论。我们不必以两位大德给出的点评,而整体上给人一个结论。点评,点评,就某一点针对某一方面简单评述一下即可,不必整体评论给出一个结论定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足矣。
愿你依法不依人,如法修行,祝你法喜充满!
净空法师讲述:
当年我亲近李炳南老师的时候,正式要拜他做老师,跟他学佛,他提出三个条件:
“第一、从今天起,只可以听我一个人讲经说法,其他的任何法师、居士大德讲经说法,都不准听。
第二、你从今天起看书,不论是看佛经,或是其他的书籍,不经过我同意,一律都不准看。”
第一个不准听,将你的耳朵塞住了。第二不准看,又将眼睛遮住了。
还有“第三、你从前所学的,我统统不承认,一律作废;从今天起跟着我从头学起。”
这三个条件,哎呀!想想很苛刻啊!乍听者,这个老师很专制、跋扈、不讲理啊!好像贡高我慢得不得了,瞧不起人啊!我最后想想,还是接受了,拜他为师。那里知道,这就是戒条,就是教我断烦恼。多听、多看,多烦恼;少听、少看,不听、不看,就没烦恼。啊!原来老师是用这个方法来教我‘烦恼无尽誓愿断’啊。我遵守他的教导,半年以后,果然妄念少了、心清净了、智慧增长了,真是得利益。老师的教诫要我遵守五年,我非常感激他,因此得到真实的受用,我自动的再加五年。我遵守他的三条戒十年,这样奠定了学佛的根基,这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心地清净之后,老师的教法开放了,他劝勉十方参学。参学是什么?就是任何人讲都可以听,妖魔鬼怪讲也可以听,什么书都可以看。为什么呢?一切见闻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你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不会被人牵著鼻子走。有了这样的能力,老师就会放你出去参学。原来初学的人并未具此能力,听这个,这个好,跟他走了;听那个,那个好,被他转了。就像小孩童,父母要看得紧,因为他不知邪正、是非,不识得失利害!老师真是大慈大悲啊,保任诲导,尽心尽力,所以学佛要走这么一条路——亲近善知识。遵守老师三条戒律,这叫‘师承’。德学的成就一定要有老师指导。
李炳南老师往年教给我的三条戒律。我以为是他独创的。前年(一九八九)我在新加坡弘法,演培老法师邀我讲演。我看到青年学生很多,就把我过去修学的经历,介绍给青年学生,希望他们能跟演公老人修学;跟他一个人学,学一家之言,必有成就。我讲完之后,演公老人拉著我的手到客厅里面去喝茶,告诉我:他做小沙弥的时候,在观宗寺,谛闲法师也是给他这三条。我这才明白!原来这三条,是中国祖师,代代相传收学生的三个条件,不是某一个人的啊,这才知道真正的‘师承’。
再一次摘出这段话给大家:
心地清净之后,老师的教法开放了,他劝勉十方参学。参学是什么?就是任何人讲都可以听,妖魔鬼怪讲也可以听,什么书都可以看。为什么呢?一切见闻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你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不会被人牵著鼻子走。有了这样的能力,老师就会放你出去参学。原来初学的人并未具此能力,听这个,这个好,跟他走了;听那个,那个好,被他转了。就像小孩童,父母要看得紧,因为他不知邪正、是非,不识得失利害!老师真是大慈大悲啊,
一直在网上看关于学佛的知识...感觉你的观点我很受启发。能加下我吗.
----------
qjw7903,关于学习交流方面,有什么事情在这里交流即可,我们一起成长。时间有限,我不常在QQ。祝你法喜充满!
对待事情,无论是任何人所做,人各有所见,这很正常。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之见便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的身上总有一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或者会有一丝瑕点令我们回过头来反照和警示自己。印光大师说:“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我觉得很受用,都是菩萨,都是大德,我是凡夫,自然都是我的老师。事情有对错,却无是非人。既无是非人,何须非要论一个人是或非呢。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中一相便是广长舌相,我们应该知道一个事情:这一相是修口业四种: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修来的。
汪伟 女 湖南常德人`阴历1984 11 07 问姻缘与事业?
---------
你把网名叫做“成事在天”,定知谋事则在人,成事为果,谋事是因。事实上,你的身盘很被动很孤立,这么被动的盘,你很难主动谋划和把握人生,姻缘和事业容易被安排而不能去安排。因为太被动了,事业也会变成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做自己的事业有些难,不过把工作当事业来做是对的。你的生活整体上来说,缺乏活力和生机。
徐朝顺 男 1985-8-30 山东济宁人 问下事业与婚姻.......不胜感激!
---------------
事业上一直以来没有起色,优秀的一面容易被埋墓。婚姻还是个未知数,尚无可知。